简介
小说《隋唐:烽起辽东!隋末孤魂定天下》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神马呀1”创作,以杜尧苏定方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63826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隋唐:烽起辽东!隋末孤魂定天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刘大人放心”,
那将士抱拳躬身,“卑职领着溃兵回来时杜大人曾言他们最多在平壤城附近逗留一日,想必今日杜大人及众多袍泽也该到冒仓山了。”
“那还等什么?走!叫上几名信得过的兄弟,随我前去山下迎接。”
“他可是辛将军钦点的主将,山上这烂摊子还得他来收拾呢!”
刘子威脸色一喜,说着跨出营帐叫上几个将士匆匆朝山下行去。
与此同时,杜尧、张仲坚等人历经两日行军终于抵达了冒仓山脉。
在这期间杜尧又收拢了上百名溃兵。
等杜尧率领众人抵达山脚时,刘子威早已带着一队将士在此等候。
望见杜尧身影的刹那,刘子威连日紧锁的愁眉终于舒展开来,疾步迎上前去:“杜校尉,你可总算来了!”
可目光扫过杜尧身后浩浩荡荡的上百名溃兵时,他嘴角的笑意瞬间凝固,脸色也变得逐渐难看。
杜尧捕捉到对方神色变化,翻身下马问道:“刘大人,出了什么事?”
刘子威瞥了一眼向那些面露兴奋的溃兵,不动声色将杜尧拉到一旁,压低嗓音道:“杜大人有所不知,冒仓山上如今已聚了六千多溃兵。”
“山中粮草即将告罄,实在……容不下更多人了。”
“放心,粮草的事我自会解决。”
杜尧仰头望向层峦叠嶂的冒苍山脉,“区区六千余人,这绵延百里的山脉,容纳四五万人都绰绰有余。”
刘子威闻言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劝说。
此地主事者是杜尧,自己作为副手既已尽到提醒之责,也只能将担忧暂且咽下 ,暗自祈祷这位主将真有化解困局的法子。
就在刘子威正要引着杜尧等人上山时,山道上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浑身尘土的将士纵马飞驰而下,勒马时差点从鞍上栽落,神色惊慌地说道:“刘大人!大事不妙!山上的溃兵又闹起来了!”
他胸脯起伏,抹了把脸上的汗,“他们还放话,要是再没吃食,就要抢光山寨存粮各自散伙!”
“一群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刘子威听了顿时神色大怒,“是不是那两个鹰击郎将带头闹事的?”
将士听了连忙点头。
听到山上溃兵闹事,杜尧的脸色瞬间阴沉,目光盯着刘子威,质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为何会有人在山上闹事?”
刘子威一脸苦笑着解释:“杜大人有所不知,如今山上溃兵数量与日俱增,粮草供应已捉襟见肘。”
“为了长久打算,我下令收缴所有溃兵携带的粮食统一进行发放。”
“可溃兵越来越多,粮草愈发短缺,这几日只能每天发放一顿粮食。”
说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些溃兵里单是校尉一职的就有近十人,还有两名职位在我之上的鹰击郎将。”
“我的做法引发了他们的不满。”
“前两天,那两位鹰击郎将就来找我商量,想让我多发放些粮食,可山上实在没多少存粮了,被我拒绝了,没想到这次他们竟带头闹事。”
杜尧听后冷哼一声,斥道:“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
看着刘子威吩咐道:“刘校尉,你即刻带人去将山上所有溃兵召集起来,我有要事宣布。”
刘子威心中一松,有杜尧出面解决此事再好不过,当下应道:“杜大人,那我就先行一步。”
言罢,领着几个将士径直往山上折返而去。
跟随杜尧一同前来的张仲坚也听到了两人的谈话,他饶有兴致地注视着杜冲,想看看这位新结识的小兄弟要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机。
“让张大哥见笑了,等会儿或许还得用到大哥赠送我的这些粮草。”杜尧望向身后的八辆大马车。
“无妨无妨。”
张仲坚一脸笑意,“这些粮草既已赠予你,如何处置全凭你做主。”
话锋一转,他接着说道:“等会儿若有需要大哥帮忙之处,你尽管开口,不必客气。”
杜尧当即点头。
在他前世的记忆里,眼前的张仲坚不仅武艺登峰造极,智谋与手段也是出类拔萃。
倘若到了万不得已之时,他自然会向其求助。
进山的山道崎岖狭窄,马车前行不久便被陡峭的坡道拦住去路。
杜尧指挥麾下将士与溃兵将粮草卸下,转而驮载到歼灭高丽骑兵时缴获的战马上。
众人重整行装沿着山道继续跋涉。
约莫一盏茶时分,在引路将士的带领下,队伍终于抵达刘子威所建的山寨。
这座营寨坐落于冒仓山前端的一处山谷,周遭被峭壁密林环绕。
不过山寨规模有限,六千多名溃兵密密麻麻聚集其中,帐篷挨着帐篷,黑压压的人群挤作一团,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来了,杜将军终于来了!”
望见杜尧的身影,六千多溃兵顿时骚动起来。
这些人都是杜尧一路率将士收拢的溃兵,又派人将他们带到冒仓山的,对杜尧自然并不陌生。
“你派人把粮草尽数搬到场地中。”
杜冲对着身旁的一名队正下达命令。
队正听后指挥众人将二百多担粮草抬着往溃兵中央走去。
六千名溃兵看着将士抬着那一袋袋的大麻袋,都隐隐猜到了里面装的是什么,纷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少顷,二百多担粮食全部卸载完毕,被放置在六千名溃兵中央。
一众溃兵围着这堆粮食眼中都露出饿狼般的目光。
杜尧面无表情,地纵身一跃落在粮草堆上,目光扫过周围那六千多双满是渴望的眼睛,厉声喝道:“方才我听刘校尉讲,你们当中竟有人带头闹事。”
怎么,对这山寨的管理不满,还妄图散伙?”
说着,杜尧目光直射向正前方的两名鹰击郎将,“带头的,就是你们二人吧?”
两名鹰击郎将听到杜尧此言,脸色一变。
可他们身为大隋的骄兵悍将,岂会被杜尧的气势震慑。
虽说眼前之人对他们有救命之恩,但在这等情境下亦不会有所退缩。
“不错,正是我们二人。”
两人毫不畏惧地站了出来,目光坦然地直视杜尧,
“杜校尉将我等收拢至此,可如今每日只发一顿口粮,兄弟们连肚子都填不饱!”
语落,两人目光投向杜尧脚下的粮堆,“既然山寨有粮,为何不能保证兄弟们一日三餐?”
“我杜尧确实有粮。但这些粮草只会留给服从军令之人!”
杜尧提高了音量,厉声呵道:“你们可知道,这处山寨乃是我和刘校尉奉左屯卫将军辛大人的军令所建。”
“两位在此煽动士兵闹事,这是想起兵谋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