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时光轴上的向阳花》,这是部职场婚恋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林晚晴顾深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80不惑”大大目前写了254020字,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
时光轴上的向阳花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林晚晴攥着手机站在梧桐道旁,秋夜的风卷着落叶打在脚踝上,凉得她下意识缩了缩脚。同学会的喧闹还黏在耳膜上——班长拍着胸脯说年底要组织海外游,当年总考倒数的男生开着豪车来接人,就连曾经和她一起在文学社抄诗的女生,如今也成了出版社编辑,递来的名片上印着烫金的头衔。
只有她,像枚被时光遗忘的旧邮票,背面还沾着厨房的油渍。
“林晚晴?”
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晚晴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这声音太像记忆里的那个人了——高中时坐在她斜后方,总在早读课上偷偷给她递纸条,字迹清隽,写着“这篇文言文的注释我抄好了,你看看”。
她缓缓转过身,路灯的光恰好落在男人身上。他穿着一件深灰色风衣,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间一块简单的机械表。头发比高中时短了些,额前碎发被风吹得微翘,眼角有淡淡的细纹,却没掩住那双眼睛的温和。是顾深,真的是他。
“我是顾深,你还记得我吗?”顾深往前走了两步,脚步放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他的目光落在她脸上,没有打量,只有恰到好处的熟稔,“刚才在包间里就看见你了,想打招呼时,你正好去洗手间。”
林晚晴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了。二十年没见,她以为自己早把高中的事忘得差不多了——那些在文学社读诗的下午,那些藏在课本里的纸条,那些关于“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憧憬,早被柴米油盐腌成了模糊的影子。可此刻看见顾深,那些被压在记忆最底层的片段,突然就鲜活起来。
“顾深……”她终于挤出两个字,声音有些发紧,下意识地拢了拢外套的领口。这件外套还是三年前张磊给她买的,款式早就过时了,袖口还磨起了毛边。和顾深身上挺括的风衣比起来,她像个局促的闯入者。
“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你。”顾深笑了笑,眼角的细纹更深了些,却显得格外亲切,“你变化不大,还是高中时的样子,只是……好像瘦了点。”
“哪有,都老了。”林晚晴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鞋是上周刚买的平价运动鞋,为了方便做家务,她已经很多年没穿过高跟鞋了。“你倒是没变,还是那么……”她想说“还是那么优秀”,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高中时顾深就是年级第一,后来听说考去了名牌大学的历史系,现在应该过得很好吧。
“老了不少,”顾深自嘲地指了指自己的眼角,“教历史的,天天跟老古董打交道,心态也跟着老了。”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梧桐树梢上,“还记得这里吗?高中时我们经常在这棵树下背书,你总说这棵树的叶子像画里的一样。”
林晚晴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棵梧桐树比二十年前粗壮了不少,枝桠纵横交错,叶子在路灯下泛着暖黄的光。她忽然想起高二那个春天,也是在这棵树下,她拿着自己写的《向阳花》初稿,紧张地读给顾深听。那时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她伴奏。
“当然记得。”她轻声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酸又软。
顾深转过头,看着她的眼睛,语气认真起来:“你当年在文学社读的那首《向阳花》,我现在还能背下来。”
林晚晴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那首诗是她十七岁时写的,稚嫩得很,后来因为要忙着高考,再后来结婚生子,早就忘了具体的句子。顾深怎么会记得?
“根扎泥土里,心向暖阳开。”顾深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落在林晚晴耳里,“雨打不折腰,风来不低头。花开不为蝶,只为逐光走。”
每一句,都和她当年写的分毫不差。
林晚晴的眼眶瞬间就热了。她想起写这首诗的时候,她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阳光落在课本上,她一笔一划地写着,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她想考上师范大学,当一名语文老师,想把喜欢的诗读给学生听,想永远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像向阳花一样,永远朝着阳光生长。
可现在呢?她成了全职主妇,每天围着厨房、孩子、丈夫转,曾经的梦想被锁在抽屉最底层,连翻出来看一看的勇气都没有。张磊总说“女人家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行,谈什么梦想”,婆婆说“把家里照顾好,把孩子教好,才是你的本分”,就连她自己,也渐渐忘了十七岁时那个眼里有光的自己。
“你……怎么还记得这么清楚?”林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她赶紧别过脸,假装整理头发,偷偷擦了擦眼角的泪。
“因为写得好啊。”顾深的语气很真诚,没有丝毫敷衍,“当时听完就觉得,这首诗里有股劲儿,像你这个人一样。”他顿了顿,看着林晚晴泛红的眼眶,没有追问,只是轻声说,“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
“挺好的。”林晚晴赶紧点头,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掩饰自己的委屈,“结婚了,有个儿子,上高二了。日子过得挺安稳的。”
顾深看着她紧绷的嘴角,没有拆穿她的话。他从高中时就知道,林晚晴性子软,却很要强,就算受了委屈,也不愿意轻易说出来。他记得有一次,林晚晴因为考试失利哭了,却躲在图书馆的角落里,怕被别人看见。
“安稳就好。”他没有多问,转而说起了自己的情况,“我后来考去了北京的大学,学的历史,现在在本地的大学当老师,教中国古代史。去年离婚了,带着一个女儿,十岁了,上小学四年级。”
林晚晴有些惊讶,她以为顾深会有一个很圆满的家庭。“抱歉,我不知道……”
“没什么,都过去了。”顾深笑了笑,语气很平静,“分开对我和她都好,现在主要是照顾好女儿。”他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不早了,你要回家了吗?我送你吧,正好顺路。”
林晚晴赶紧摇头:“不用了,我自己打车就行,很方便的。”她不想让顾深看到自己住的地方,不想让他知道自己过得有多普通,甚至有些狼狈。
顾深没有勉强,只是从口袋里拿出手机:“那加个微信吧?以后有历史相关的资料,或者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我女儿最近也在学书法,你高中时书法就好,说不定以后还能请教你。”
他说得很自然,没有丝毫刻意,让林晚晴没法拒绝。她拿出手机,解开锁屏——屏幕还是三年前的风景图,边缘已经磕破了。她打开微信,扫了顾深的二维码,添加好友的页面弹出来,顾深的微信名是“顾深”,头像用的是女儿的画,画着一朵歪歪扭扭的向阳花。
“好了,加上了。”林晚晴把手机揣回口袋,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
“嗯,”顾深点点头,“到家了给我发个消息,报个平安。”他顿了顿,看着林晚晴,又补充了一句,“晚晴,不管什么时候,都别丢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你写的诗,你的字,都很好,值得被记得。”
这句话像一束光,突然照进了林晚晴昏暗的心里。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跟她说过这样的话。张磊只会说“你写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婆婆只会说“别整天瞎琢磨没用的”,就连闺蜜苏敏,也只是劝她“别太委屈自己”,却没人告诉她,她喜欢的东西是“值得被记得”的。
林晚晴看着顾深,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赶紧用手背擦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谢谢你,顾深。”
“不客气。”顾深递过一张纸巾,“快打车吧,天凉了,别冻着。”
林晚晴接过纸巾,点了点头,转身走向路边的出租车停靠点。她没有回头,却能感觉到顾深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温和的注视。直到她坐上出租车,透过后视镜,还能看到顾深站在梧桐道旁,朝她挥手。
出租车缓缓开动,林晚晴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的夜景一点点后退。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她拿出来一看,是顾深发来的消息:“路上小心,到家报平安。”
她握着手机,指尖传来屏幕的温度,心里也暖暖的。她想起顾深背她的诗时的样子,想起他说“别丢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的语气,想起他女儿画的那朵向阳花。
也许,她还没有完全丢掉那个十七岁的自己。也许,她还能像向阳花一样,重新朝着阳光生长。
出租车驶进熟悉的小区,林晚晴付了钱,下车走进楼道。楼道里的灯坏了几盏,黑乎乎的,她只能扶着墙壁慢慢走。走到家门口,她掏出钥匙,刚插进锁孔,门就被打开了。
张磊站在门口,脸上带着不耐烦:“怎么才回来?同学会开这么久?你看看都几点了!”他的目光扫过林晚晴,落在她手里的纸巾上,眉头皱了起来,“谁给你的纸巾?你跟谁在一起?”
林晚晴的好心情瞬间被浇灭了。她收起手机,低着头换鞋:“就是同学,聊了一会儿。”
“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张磊追问,语气带着怀疑,“我看你今天不对劲,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林晚晴抬起头,看着张磊那张满是猜忌的脸,心里突然觉得很累。她不想解释,也不想争吵,只是淡淡地说:“累了,我先去洗澡。”
她绕过张磊,走进卧室,关上门,把外面的争吵声隔绝在外。她靠在门后,拿出手机,给顾深发了一条消息:“我到家了,谢谢你。”
很快,顾深回复了:“安全到家就好,早点休息。”
林晚晴握着手机,坐在床边,看着顾深的微信头像。那朵歪歪扭扭的向阳花,在屏幕上显得格外可爱。她想起自己锁在抽屉里的诗集,想起蒙尘的毛笔,想起顾深说的“别丢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也许,是时候重新捡起那些被遗忘的热爱了。
她站起身,走到衣柜旁,打开最下面的抽屉。里面放着她高中时的日记本,还有那本泛黄的诗集。她拿出诗集,翻开扉页,上面写着“林晚晴,要做追光的向阳花”,字迹稚嫩,却充满了力量。
她摸着扉页上的字,嘴角慢慢扬起了一抹微笑。这个夜晚,好像和往常不一样了。有什么东西,正在她心里悄悄发芽,朝着阳光的方向,慢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