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雨声中的日语梦》中的林小雨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职场婚恋类型的小说被止陶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雨声中的日语梦》小说以89172字完结状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
雨声中的日语梦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东京公寓的钥匙在小雨手心留下深深的压痕。她站在戴高乐机场的出发大厅,反复摩挲着那把带着父亲体温的铜钥匙。美咲在一旁兴奋地规划着东京之旅,而横山先生则与肖恩讨论着日本法律界的近况。
“你确定不和我们一起回去?”登机前,美咲拉着小雨的手问道。
小雨摇摇头:”下周还有欧盟能源会议的翻译工作。”她偷偷瞥了眼正在帮横山先生搬行李的肖恩,”而且…我还没准备好面对那个抽屉。”
飞机起飞后,肖恩送小雨回公寓。巴黎的初夏微风拂过塞纳河,带着淡淡的水汽。他们沿着河岸慢慢走着,肖恩突然开口:
“我决定接受东京大学的教职。”
小雨停下脚步。河面上游船的灯光在肖恩镜片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让他此刻的表情难以辨认。
“父亲妥协了,同意我教翻译学而不是法律。”他转向小雨,”当然,如果你觉得太突然…”
小雨的脑海中闪过东京公寓的钥匙、父亲意味深长的笑容、横山先生审视的目光…这一切突然都有了新的意义。
“六月我会回东京。”她听见自己说,”欧盟会议结束后。”
分别时,肖恩轻轻拥抱了她。他的心跳透过单薄的衬衫传来,稳健而温暖,像父亲修理机器时的节奏。
六月的东京闷热潮湿。小雨拖着行李箱站在新公寓门前,钥匙插进锁孔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玄关处摆着两双拖鞋——一双粉色的女士拖鞋,还有一双明显是父亲尺码的蓝色拖鞋,标签都还没拆。
公寓不大,但采光极好。书桌上放着父亲手写的便签:”冰箱里有你爱吃的。抽屉等你来开。——爸”
小雨的手指在书桌抽屉把手上徘徊了足足五分钟。当她终于鼓起勇气拉开时,一阵淡淡的樟脑丸味道扑面而来。抽屉里整齐地摆放着三样东西:一本皮面日记本、一个天鹅绒首饰盒,还有封面上写着”给小雨”的信封。
日记本是母亲的。翻开第一页,日期是1993年4月,母亲刚到东京留学时的记录:”早稻田的樱花开了,横山教授说下周带我们去日光旅行。真想建国也能看到这样的景色…”
小雨蜷缩在书桌前的椅子上,一页页翻阅着母亲的青春。那些文字跳跃着,从课堂趣事到食堂菜单,从对父亲的思念到对未来的憧憬。在1994年6月的一页上,母亲写道:”今天通过了同传资格考试!建国来信说他在学修理录音机,说要录下我的声音…”
首饰盒里是一枚银质樱花胸针,花瓣上刻着”惠芳”两个小小的汉字。信封里装着父母在东京为数不多的合影——他们站在早稻田的大隈讲堂前,母亲穿着学士服,父亲则是一身笔挺的西装,两人中间隔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却掩饰不住眼中的情意。
手机突然震动,是父亲发来的消息:”看到礼物了吗?”
小雨拨通视频电话,父亲的脸立刻出现在屏幕上。他身后是农机站改造成的交流中心,墙上挂着母亲学生时代的照片。
“爸,你早就计划好了是不是?”小雨举起那枚胸针,”从让我学日语开始…”
父亲难得地露出狡黠的笑容:”我和你妈妈打赌,说你二十岁前一定能去巴黎。”
原来这就是父亲坚持要她报考同传专业的原因?小雨又好气又好笑,眼泪却不争气地往下掉。
“周末有空吗?”父亲转移话题,”肖恩说要请我们吃饭。”
“你们什么时候…”
“他上周来找过我。”父亲调整手机角度,露出办公桌上厚厚一叠文件,”带了家族律所的资料,说要证明自己不是玩玩的。”
挂断电话后,小雨把母亲的胸针别在衣领上,走到阳台上俯瞰东京的夜景。这座城市承载了太多故事——母亲的求学岁月,父亲的青春梦想,横山先生的坚守,还有她与肖恩的奇妙相遇。
门铃突然响起。透过猫眼,小雨看到肖恩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束向日葵和一本旧书。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衣领上的胸针,才打开门。
“抱歉突然来访。”肖恩的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跑来的,”我刚从爷爷那里拿到这个。”
他递过那本旧书,是早稻田大学1994年的毕业纪念册。翻开标记的那页,是母亲所在的班级合影。照片下方的小字让小雨呼吸一滞:”林惠芳——中日文化交流的未来之星”。
“你看背面。”肖恩轻声说。
翻过照片,是一段熟悉的笔迹:”给建国: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飞得比我们更高。——惠芳 1995.3.2″
这是母亲离开东京前写下的预言,而父亲将它珍藏了二十年,直到今天才以这种方式交到她手中。
“你爸爸昨天来找我,”肖恩的声音有些颤抖,”他说…说希望有人能陪你一起看更大的世界。”
窗外的东京塔突然亮起璀璨的灯光。小雨望着这个捧着向日葵的男孩,想起父亲常说的话:修理机器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关键的连接点。
也许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