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瞩目的职场婚恋小说,黄桷落叶迟,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张家三少爷的笔与刀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如果你喜欢阅读职场婚恋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黄桷落叶迟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周一上班,晓军直接找到林薇薇,当着人力资源总监的面明确表态:“林总,你的能力很出色,但我希望我们保持纯粹的同事关系。如果再有任何超出工作范围的接触,我会申请调部门或者请你调离。”
与此同时,周莉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辞去了工作,回家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这样既能兼顾事业,又能多陪伴家人。
秋天再来时,黄桷树的叶子又开始落了。晓军和周莉带着两个孩子,陪秦渝在南山上看红叶。
“妈,谢谢您。”晓军轻声说,“是您点醒了我。”
秦渝笑着摇头:“不是我,是莉莉的智慧解决了问题。她让我明白,有时候面对挑战,不需要硬碰硬,而是要用聪明的方法让对方知难而退。”
周莉挽住婆婆的手臂:“是妈给了我勇气。看到您那么大年纪都敢直面问题,我还有什么好怕的?”
夕阳西下,一家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秦渝望着满山红叶,轻声说:“你爸要是看到现在这一幕,该多高兴啊。”
是啊,幸福或许会遭遇风雨,但只要有爱和智慧,总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风波又起
人力总监办公室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与窗外的蝉鸣形成奇异的二重奏。王总监将一份文件推到晓军面前,神色复杂。
“晓军,这是我能为你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他推了推金边眼镜,“赔偿金加期权变现,税后差不多一千万。签字吧,这是董事长的底线。”
晓军的手指微微颤抖。一千万,足以让大多数家庭衣食无忧,却买不回他二十年的青春与热爱。
“王总,我知道您尽力了。”晓军的声音有些沙哑,“我只是…舍不得这个行业。”
王总监长叹一声,起身关上办公室的门:“晓军,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是我见过最懂建筑的项目总。但这个世界,不是光有本事就够的。”他压低声音,“董事长公子明年海外归来,你这个位置…早就被预定了。”
晓军苦笑:“我明白,只是有些难过。建筑不只是我的工作,更是…”
“我懂。”王总监拍拍他的肩,“拿着这笔钱,换个活法。你还年轻,四十五岁,人生才过半。”
签字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格外刺耳。晓军走出办公楼时,回头望了望这栋他参与设计建造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在夕阳下闪着冷光,如同这个行业的现实——光鲜亮丽,却冰冷无情。
接下来的日子格外难熬。晓军尝试过创业,但发现离开平台后寸步难行;也考虑过转行,但二十年的专业积累让他不甘放弃。
深秋的一个傍晚,晓军独自在南山步道徘徊。黄桷树的叶子已落尽,光秃的枝干在暮色中如同写意的水墨画。他坐在长椅上,望着山下灯火初上的城市,忽然想起父亲张涛常说的一句话:“树挪死,人挪活。”
手机响起,是周莉发来的消息:“妈做了你爱吃的毛血旺,早点回来。”
家的温暖让他眼眶发热。就在起身的瞬间,他看见步道旁立着一块公告牌:“某省住建系统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
心中一动。
那晚,晓军翻出尘封多年的专业书籍。秦渝默默为他泡上一杯浓茶,周莉把书房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过多言语,但家的支持无声而坚定。
备考的日子比想象中艰难。行业政策、规范标准日新月异,晓军不得不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常常熬夜到凌晨,头发一把把地掉。
“军军,别太拼了。”秦渝心疼地劝道。
“妈,没事。”晓军眼里有光,“好像回到了大学时代,挺充实的。”
周莉则笑称:“我老公要当公务员了,以后可得注意形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晓军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二的成绩被某省建委录用为事业编专业技术岗。虽然收入只有之前的零头,但他前所未有地充实。
“现在做的是规范制定和项目审批,虽然不直接盖楼,但能影响更多项目。”晓军在电话里对老同事说,“换个方式继续为行业做贡献。”
就在晓军逐渐适应新角色时,房地产行业的寒冬悄然来临。
宏远建设——他曾经效力的公司——多个项目停工,其中最严重的是“江畔明珠”小区,三千多户业主面临烂尾楼危机。
新闻一出,晓军彻夜难眠。
“那是我负责的最后一个项目。”他对周莉说,“规划设计都是我亲手过的,就像自己的孩子。”
第二天,晓军主动向单位请缨,加入省里成立的“保交楼”工作小组。
重返“江畔明珠”现场,晓军心情复杂。工地静悄悄的,塔吊静止,半成品的楼体像巨大的混凝土墓碑,诉说着行业的悲欢。
业主们围在工地外,举着横幅,情绪激动。
“还我血汗钱!”
“我们要住房!”
晓军戴上安全帽,走进停工的项目部。灰尘满地,文件散落,只有几个留守人员无精打采地玩手机。
“张…张总?”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晓军回头,认出是当年的项目经理老李。
“老李,你怎么…”
“唉,公司垮了,工资半年没发,但我们几个老兄弟舍不得走。”老李苦笑,“看着这摊子,心里难受啊。”
晓军拍拍他的肩:“我回来了,一起想办法。”
接下来的日子,晓军忙得脚不沾地。白天协调政府、银行、施工方,晚上研究项目资料到深夜。原本斑白的头发几乎全白了。
最大的难点是资金缺口。项目监管账户被挪用,后续建设需要数亿资金。
“除非有奇迹,否则…”在一次协调会上,银行代表无奈地摇头。
晓军却不放弃。他翻出当年所有的项目档案,终于发现一个被忽视的细节——项目东侧有一块预留的绿地,规划中本是要建社区公园的。
“如果调整规划,将这块地拿出来合作开发呢?”晓军提出大胆设想,“用合作方的资金完成后续建设。”
经过艰难谈判,终于有一家国企愿意接盘。条件是晓军必须全程参与,确保项目顺利交付。
保交楼工作组成立的第100天,“江畔明珠”工地重新响起了机器的轰鸣。业主们自发来到现场,默默注视着塔吊缓缓转动。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拉住晓军的手:“同志,我们真的能住上新房吗?”
晓军坚定地点头:“一定能。”
然而,就在项目顺利进行时,晓军却倒下了。长期超负荷工作让他心脏出了问题,医生要求立即住院观察。
病床上,晓军还抱着笔记本电脑工作。
“你不要命了?”周莉又气又心疼。
“就差最后一点了…”晓军虚弱地笑,“让我做完。”
秦渝默默坐在床边削苹果,一如当年照顾张涛时的样子。命运似乎总在重复相似的轨迹,只是角色换了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