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数日宁静,恍若错觉。

这日大朝会,太极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李世民端坐御榻之上,面色沉静,听着各部臣工奏报事宜。

议程过半,并无甚波澜。就在宦官高呼“有本启奏,无本退朝”之际,一个身影手持玉笏,稳步出班。

正是魏王李泰。

他今日穿着亲王冠服,胖硕的身躯显得格外郑重,脸上往日温文的笑意被一种沉痛与庄重所取代。

“父皇,儿臣有本奏!”他声音洪亮,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哽咽,瞬间吸引了满朝文武的注意。

李世民目光投向他,微微颔首:“讲。”

李泰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自母后仙逝,父皇哀思切切,儿臣等亦是痛彻心扉,日夜思念母后慈颜。国丧期间,礼不可废,孝道更乃人伦之本,天下表率!每每思念至此,儿臣心优父皇圣体,夜不能寐,遂儿臣愿以历年俸禄请匠作在宫中起一座报恩楼,”

他先拔高基调,句句在理,让人无从反驳。殿内群臣皆屏息凝神。

“然,”李泰话锋一转,语气愈发沉痛,“此举虽可缓儿臣思念之强,但母后陵寝寂寞,儿每思及此,便觉寝食难安。我等身为皇子,深受母后生养之恩,如今竟仍安居宫中,锦衣玉食,于心何忍?于礼何合?”

说罢,他猛地跪伏于地,声音恳切甚至带着哭腔:“儿臣斗胆泣血上奏!为彰显孝道,以慰母后在天之灵,也为规正皇室典范,儿臣恳请父皇下旨:凡成年皇子,皆应离宫,前往昭陵为母后结庐守陵三年!以示哀思,以全孝道!此乃人子本分,亦是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请父皇恩准!”

话音落下,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好一招以退为进!好一记裹挟着孝道与礼法的绝杀!

字字句句,冠冕堂皇,占尽了大义名分。将自己也置于“应守陵”的范畴内,显得大公无私,忠心孝心可嘉。

但其锋刃,却精准无比地指向了背后那个刚刚因“孝”而获得一丝喘息之机的人——李承乾!

他李泰势力庞大,即便离开长安三年,亦有党羽代为经营运作。可李承乾呢?一个刚刚脱离囚笼、身体残破、毫无根基的废太子,若被放逐到荒凉的昭陵守陵三年,无异于彻底断绝一切希望,必将无声无息地湮灭在那里。而且,此举完全符合礼法,任何人都挑不出错处!

好毒辣的阳谋!

“陛下!”不等李世民开口,又一人出列,正是赵国公长孙无忌。他面色沉凝,拱手道:“魏王殿下所言,虽出于至孝,然情理可嘉,法理亦合。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仁德布于四海,皇子守陵,更能彰显皇家孝悌之风,教化万民。臣,附议。”

长孙无忌的表态,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激起重浪。他代表的不止是他自己,更是一种强大的政治风向。

“臣附议!”

“臣附议!”

霎时间,数名御史台官员及礼部官员纷纷出列,声音此起彼伏。他们引经据典,从《周礼》讲到《孝经》,将“守陵三年”的必要性和正当性阐述得淋漓尽致。

朝堂之上,仿佛形成了一股无可抗拒的洪流,要以“孝”的名义,将那个刚刚爬回岸边的身影,再次推入深渊。

程咬金、尉迟敬德等武将脸色难看,他们看得出这是个套,却憋得满脸通红,难以找到反驳的理由。总不能说守孝不对吧?于志宁等东宫旧臣面露焦急,却又无力阻止这汹涌的“舆论”。

所有压力,最终都汇聚到了御座之上的李世民身上。

他面无表情,目光深沉地扫过跪伏在地的李泰,又掠过躬身附议的长孙无忌以及一众大臣。

李泰这一手,将他逼到了两难的绝境。

准奏?那便是亲手将承乾推向死路。观音婢若在天有灵,会如何看待自己?自己心中那刚刚重新燃起的一点父子之情,又将置于何地?

不准?那便是公然袒护,违背礼法,自毁“以孝治天下”的旗帜。必将招致清流物议,史官笔下又会记上怎样的一笔?刚刚因为承乾“尽孝”而挽回的一点印象,岂非前功尽弃?

李泰这是算准了他作为帝王的软肋——既要维护礼法纲常,又要顾及父子私情。

殿内静得可怕,仿佛能听到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百官沉重的呼吸声。

李世民的手指,在御案的龙首扶手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

咚。

咚。

咚。

每一声,都仿佛敲在众人的心上。

良久,李世民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魏王之心,纯孝可嘉,但报恩楼一事,朕自有考量,众卿所议的成年皇子前去昭陵为母后结庐守陵三年,亦合礼法。”

他顿了顿,目光似有似无地扫过芷萝斋的方向。

“然…”

只是一个“然”字,就让李泰的心猛地提起,也让所有屏息凝神的大臣们竖起了耳朵。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