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都市日常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冲出牢笼:建立新的秩序》?作者“今天要快乐呀”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江云形象。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冲出牢笼:建立新的秩序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随着南巷池塘中的蛙鸣讲完夜的故事,第一缕晨风如约而至,田间地头,庄稼杂草都微微躬身,迎接新的一天开始。
江云在梦中醒来,梦里那个小女孩说话生硬,声音就像是从机器里面发出来的,不看长相的话连性别都很难分辨。
她只说自己来自一颗很遥远很遥远的星球,肩负使命,由于某种限制导致现在很虚弱,会沉睡很长时间,紧接着便缓缓消失。
早上,江建伟家,苹果树上的小鸟正叽叽喳喳叫着孩子们起床,江建伟在给兄妹二人准备早餐,把昨天没有吃完的炸食放蒸笼里热了一遍,又烧了锅玉米粥。
农村家庭粗茶淡饭,向来如此,小时候只觉得这不想吃,那不想吃,等长大以后,在某座城市的角落里辗转反侧的时候才会发觉,原来那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如此真切。
江云细嚼慢咽,吃出来一副,外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哥哥的样子;反观妹妹则是狼吞虎咽,碗筷咣当响,江建伟看的直皱眉头,右手扶额轻轻揉作揉状。
吃完饭江雨火急火燎的说道:“爸,咱家斜对门那苏小佳前两天不是去咱元县城了吗,她走的时候给我说,今天可早就能到家,让我去找她唉。”
江建伟微笑点头:“是给你带零食了吧?去吧。”
江雨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嘿嘿傻笑着转身离开。
关于这个苏小佳江云再熟悉不过,小姑娘大名苏佳晴,大自己妹妹一岁,从俩丫头记事的时候开始,就经常在一块玩,苏佳晴性格开朗活泼,从小就喜欢戴一顶虎头帽,很多地方跟妹妹有些相似,都属于人小鬼大的主,只不过跟妹妹相比少了些许灵气。
但真正的令江云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些,而是小姑娘老是幻想连篇,有时候甚至说自己是什么流落民间的富家千金,因特殊原因要在外穷养之类的;更令江云头大的是,妹妹江雨竟然对此深信不疑,每次苏佳晴讲这个,妹妹都一脸能跟小佳你做朋友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那种表情。
其实孩子心性,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只要你跟我玩,你的东西让我吃,即便你说你爹是城主,也会有人信以为真,出来鞍前马后。
江建伟好像能读懂孩子的心思,轻声道:“这个年纪,有些奇思妙想才是正常的,反倒是你,你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江云思索片刻,没来由的想起来梦里的小女孩,下意识道:“我想出去走走,去远一些的地方,去看看这个世界。”
江建伟愣了一下:“你先给我出去门再说,东边李家那小子昨天不是哭的稀里哗啦,你身为朋友不应该去看看!赶紧出去玩吧!”
说完又拿着昨晚上车佑给的那枚核桃扔给江云解释道:“这是你们口中那个神仙给的,人家说核桃在谁手,幸福跟谁走,我觉得寓意挺好,拿着吧。”
江云疑惑道:“不是个年轻人吗?怎么成神仙了?”
江建伟不以为然,回想那位先生的言行举止,只觉得是车佑逗小孩的把戏,就没有放在心上。
江云出门先是看见刘婶,笑着打了声招呼,就直奔李池龙家。
少年时的情绪,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变化多端、捉摸不透,江云再次见到李池龙,对方又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在门口看见江云,跑回去拿了个竹篓,两人打算去抓鱼。
“江云,怎么?今天有人欠了你三两麦子啊,看起来愁眉苦脸的。”
李池龙好奇道。
“池龙,你有没有想过出去走走?去远一些的地方,我说的不是鹤鸣镇,也不是元县城,是再远点。”
江云一本正经的说。
李池龙认真思索后说了一番话,江云认为非常有道理的话,他说:“我爹说了,走的远了就见的多,见的多了自然就想的多,想的越多,话就会越来越少,这样人就会不开心。”
两人边走边说,往村子西边走去。
“李哥,江哥,你们等等我!”
两人转身,后面追来一个面容清秀的男孩,手里掂了个红色塑料袋,往这边小跑而来。
男孩名叫吕凡,比前面两个少年小一岁,一身衣服略显缝补痕迹,脏兮兮的,是平时孩子忙着父母干活时候的打扮。
吕凡父母这两年在小镇卖凉皮,十岁出头的孩子能帮什么忙?也就是,端端饭菜、收收碗筷之类的,身上难免会脏。
经历过穷苦日子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平平凡凡的过一辈子就可以;孰不知,在很多时候平凡比非凡更有意义?
“呀!这不是我们的吕小掌柜,怎么今天不去挣钱了?”
李池龙悠哉悠哉的问道。
吕凡是个脑子很灵活的孩子,但平时话不多,比较腼腆,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昨天江哥不是生日,恰巧我爸妈在镇上比较忙,我就去帮着干活了。”
说完后好像怕两人不相信,有些紧张的补充道:“放假到现在我几乎天天都去,你们也是知道的。”
“所以?这是?”
李池龙指了指吕凡手里的袋子问道。
吕凡这才注意到两人的目光,又说道:“今天出摊早,我爸妈买的鸡腿,让我拿回来给你们吃,我回来先去了一趟江哥家,在门口看见江雨跟苏小佳,就留了两个,正好剩三个我们一人一个。”
说完又望着江云:“对了,江哥,你爸爸说要去你家后面的临鹤山采药,中午要是回来晚的话就自己应付着吃两口。”
江云点头。
这个季节有不少外乡人来收药材,江云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山上那些不知名的杂草,大多都是药材,都有自己的名字跟用途。
不知道从几岁开始,江建伟每天出去忙碌,江云就成了家里的主厨,有时候刘婶也会过来帮忙,或是叫他们去自己家吃,反正一个人吃也是吃,带着两个孩子更热闹。
刘婶做事情很细腻,没有很频繁的去帮助两个孩子,怕他们形成依赖,养成不好的习惯,但又不会刻意的不去帮,似乎每一次的出现都恰到好处。
望着香喷喷的鸡腿,三个孩子便忘却了一切烦恼;孩子人小,但心大,心大,一切大事都小;可如果心小,一切小事就会变大。
三人来到村西头,这边住户算是三条巷子最多的,但孩子们平时并不太喜欢往这来,因为见过你、认识你的人多了,在不同的角色眼中,你可能就会拥有不同的身份,西巷尽头是一条小河。
东、南、北巷,这些年人越来越少,小镇穷苦,人人都想出去,江云他们这些年认识的同龄人其实不少,只不过慢慢的很多都搬走了,最终成了阶段性的朋友,不经意间,已经见完了最后一面。
这些年一直都是往外搬的人,往村里面搬的,车佑独一户。
———
此时的车佑少年模样,正在田间地头到处乱跑,一会出现在哪块麦地里,一会出现在某棵杨树上,最远的时候竟跑到这个元县城的城楼上东张西望。
车佑满脸无奈,先是看了眼西边跟木叶县接壤那座高耸入云的丰山,扫视一圈,目光还是停留在南边的鹤鸣镇,怔怔出神,最后摇头晃脑开始返回。
———
赤衣村西边小河,江云三人正在河里抓鱼。
李池龙在河边搬起一块不小的鹅卵石,朝着河里另一块石头砸去。
“砰——”
一声过后,又过了大概几秒钟,石头下面有鱼翻着白肚子出来,显然是被震晕过去了。
李池龙朝着江云竖起大拇指夸道:“你这方法在哪学的?厉害呀!要是早几年我能掌握这招绝技,河里绝对没有一条鱼能游过咱们赤衣村。”
江云笑道:“早几年你敢来河边吗?王阿姨瞪你一眼,你比水里的鱼看见你还慌吧?”
吕凡跟着效仿,也有收获,同样夸江云厉害。
江云洋洋得意,做出高深莫测的样子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永远都需要被人认可与认同,这种需求贯穿一生,给了我们向上的动力。
方法自然是父亲闲聊时讲过的,江云想着又抬头看了眼太阳,说道:“这会应该有十点多了,咱们再玩会该回去了。”
两人答应后,抓鱼更加卖力。
江云在石头下面翻到一只大螃蟹,瞄准竹篓,猛的一扔,不曾想用力过大,脚下石头晃动,随后整个人一踉跄,结果,螃蟹没扔进去,江云直接趴在了岸边,人倒是没摔伤,就是放在胸前口袋的核桃碰裂开了。
由于目视前方,江云自己都没有看见,在他双手撑地,准备起身的时候,一道暗金色的光线从核桃里面飞出,稍作停留,化作一颗滴溜溜的小珠子,直接没入江云胸口。
身后的吕凡正要过来扶一把,李池龙从江云前面扭头,刚好看到那一幕,震惊道:“金…金子!”
刚喊完,随即反应过来,两人先把江云搀扶起来,看了下没有受伤,这才放心。
稍微调整一下状态,江云从怀里掏出那枚核桃,奇怪道:“什么金子,村南边那小神仙随口说了句能开出来金子你还真信呀?”
李池龙揉了揉眼睛说:“明明看到一颗金色的珠子,难道是我看错了,对了,江云你怎么还带个核桃?”
江云把他父亲的话又讲了一遍,手上动作没停,先在拿着核桃往地上敲了几下,然后小心翼翼把外表的青皮剥掉,这个过程汁液粘到手上就是一手黑,很难洗掉。
一切准备就绪,江云拿起一块石头轻轻砸了几下,核桃皮裂开。
李池龙跟吕凡聚精会神,连呼吸都慢了几分,死死盯着江云开核桃。
没人注意到,江云的眉心有蓝色光影一闪而逝。
“咔啪——”
果不其然,里面除了饱满的果肉什么都没有,这时候的核桃还是脆的,有大量水分。
江云看了眼两人,将核桃掰成四瓣,三人分完剩下那瓣扔在水里喂鱼了,说是从河里面抓这么多鱼,就当给大自然的回馈。
经历这个小波折,三人都准备打道回府,主要是渔获差不多快满了。
———
来的时候因为是上午,该出门的已经出门了,回去的时候该做饭了,都开始往家赶。
江云一行人先是碰见了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村民们都叫他老王头。
老王头育有两儿两女,本该是儿孙绕膝,老有所依的生活,可两个儿子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大女儿又远嫁,只剩一个小女儿嫁的最近,就在鹤鸣镇上,四方都邀请过老王头去安享晚年,
可是,他去哪呢?去了,他们又真的能开心吗?最终变成了临老却只能独自生活的惨淡光景。
江云笑着叫了声王爷爷,又给了些鱼,老王头没有拒绝,夸了句孩子懂事就径直回家。
到巷子中间又碰见个中年妇人,姓似名雨,名字很有意境“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只可惜似雨丈夫姓厉,所以被唤作厉夫人,古时候有说法叫做“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但这也只是一个说法,真要论的话,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身在小巷的她,这辈子不出现意外的话,终其一生应该都不知道这个说法,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
厉夫人皮肤白皙,身材苗条,近四十岁的年纪依旧风韵犹存,就是脾气极差,尖酸刻薄,骂街本事高超,且骂人角度极为刁钻,方式独到,小巷无人能出其左右。
姓厉的丈夫更是出了名的铁公鸡,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人结婚较早,儿子已经成年,名叫厉诚,与父母相比厉诚脾气极好,为人善良,出了名的好说话。
江云同样给了一些鱼,厉夫人也没有推辞,反倒想多要一点,这时候李池龙从后面走过来,没有过多交流,一声雨姐姐让妇人乱了方寸。
两人大为惊愕,走过厉夫人家,身后隐隐传来声音,是夫妻两口在吵架。
“姓厉的,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就像那南巷的癞蛤蟆趴人脚上,不咬人就会恶心人!”
姓厉的男人声音较轻说道:“南巷的是青蛙…”
妇人不言语,这应该就是他们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