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超高的历史脑洞小说《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登基》,朱允熥朱元璋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角色,“朝朝和”作者大大已经卖力更新了348366字,目前最新章节是第322章,且本书连载中。喜欢看历史脑洞类型小说的书虫们冲冲冲!
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登基免费阅读,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登基朱允熥朱元璋,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桂林府这边种植的是早稻,其生长周期在90 – 120天。如今距离种植过去已经一个多月,眼瞅着也就这两天便要收割了。“马上就要收获了,这可是第一件大事。”“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小激动!”两天后,朱允熥早早带…
《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登基》小说最新章节试读:有的迅速爬上桅杆,解开绳索。破旧的船帆被风鼓满,发出 “呼呼” 的声响。船身开始快速地朝着商船驶去。商船的船员们发现了海盗船,顿时惊慌失措。船长站在船头,看到海盗们凶神恶煞的样子,脸色变得煞白。他焦急地对船员们喊道:“海盗来了,大家做好防御准备!”船员们虽然害怕,但还是纷纷拿起武器。有几个年轻的
《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登基》精彩章节赏析
桂林府这边种植的是早稻,其生长周期在90 – 120天。
如今距离种植过去已经一个多月,眼瞅着也就这两天便要收割了。
“马上就要收获了,这可是第一件大事。”
“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小激动!”
两天后,朱允熥早早带着王府众人以及韩观、耿文彬等官员来到稻田边,准备收割水稻。
朱允熥率先走入稻田,亲自拿起镰刀开始收割水稻,动作娴熟且利落。
韩观和耿文彬见状,不敢怠慢,也急忙跟着下地帮忙。
在收割过程中,随着一茬茬水稻被收割下来,负责称重统计的人员不断报出惊人的数据。
最终核算得出,这片稻田的亩产量竟然高达一千四百多斤!
这一数字与朱元璋时期原本一百多斤的水稻平均亩产量相比,足足多出了十几倍。
韩观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半天才缓过神来。
他结结巴巴地说:“王……王爷,这、这产量实在是惊人!”
“这简直就是奇迹!”
“下官活了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高的产量!”
“这……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耿文彬也是满脸惊愕,他不停地揉着自己的眼睛,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是啊,王爷,这简直如同神话一般。”
“下官在这桂林府为官多年,从未听闻过有如此高的亩产量。”
“这……这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面对如此高产的成果,朱允熥却微微皱眉,面露不满意之色,“还不够呀!”
韩观和耿文彬见状,心中的震惊更是无以复加。
他们实在无法理解,这般高的产量王爷居然还不满意。
韩观忍不住问道:“王爷,这产量已经如此之高,您为何还不满意呢?”
耿文彬也满脸疑惑地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微微抬起头,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缓缓说道:
“如今这产量,虽看似惊人,但实则远未达到其极限。”
“这片土地的肥力其实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然亩产量至少可以达到两千斤。”
韩观和耿文彬听闻此言,瞬间人傻了。
两千斤……
这简直太疯狂了!
朱允熥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暗笑。
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可不仅仅是这一点产量。
他要利用系统,让整个封地乃至整个大明都变得繁荣昌盛。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稻田里的水稻很快就全部收割完毕。
“韩观、耿文彬,你们速速将此次水稻丰收的消息详细写成奏疏,尽快传回应天府,向皇爷爷报喜。”
韩观和耿文彬领命而去,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们深知这份奏疏的重要性。
这不仅是向皇帝汇报喜讯,更是展现功绩的重要时刻。
应天府中,朱元璋正坐在御书房内,神色凝重地处理着政务。
突然,一名太监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跪地禀报:“皇爷,靖江王府有奏疏传来。”
朱元璋微微一愣,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
他接过奏疏,缓缓打开,当看到奏疏中所写的亩产量等相关内容时,整个人瞬间愣住。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奏疏上的数字,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脑海中不断回想起朱允熥之前说过要好好建设封地的那些话。
将岭南打造成大明的第二个江南!
如今这亩产量,何止是第二个江南,简直已经完全超越江南!
一旁的朱允炆见状,心中疑惑不已。
他看着朱元璋那震惊的表情,忍不住开口询问:“皇爷爷,发生了何事?”
小说《大明:我,朱允熥!老朱求我登基》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