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第一百零八次弑天》中的李正阿莲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东方仙侠类型的小说被指月先生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第一百零八次弑天》小说以114920字连载状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
第一百零八次弑天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石阶冰凉,苔痕斑驳。
李正携阿莲缓步而上,只见观门紧闭,却未落锁,仿佛只是虚掩着,静候有缘人。门匾上,是三个斑驳的古字——神龙观。
李正正要推门,门内忽传来道童清亮的诵经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字字玄妙,如清泉漱石。李正心神激荡,前世今生的感悟纷至沓来,不觉痴了。
然而,诵经声戛然而止。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道童的声音带了迟疑,“师尊,这个字念什么?”
“斯!与你说过多少遍了!”一个苍老声音不耐地打断。
那点玄妙的感悟瞬间消散,李正心下着急,不假思索便推门而入。
观内,一小道童正捧书向长须老道请教。见有人来,老道执礼:“福生无量天尊。”
“晚辈途经宝地,天色已晚,恳请借宿一宿。”李正还礼。
“观内有闲房,小友自便即可。”老道语气淡然。
李正却按捺不住心中激动,上前一步:“晚辈方才在门外,闻听这位小道长诵读真经,只觉开篇便道尽宇宙玄机,实乃百千万劫难遇之经典……晚辈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可否借经书一观?”
此言一出,院内霎时静默。
老道、道童,连同阿莲,三双眼睛齐刷刷盯住李正,目光灼灼,宛如在看一个白痴。
老道心下万马奔腾:“此人从何而来?竟连《道德经》都未见过?身无半点修为波动,他真是师祖卦象中,能解我神龙观大厄之人?”
阿莲只觉得脸颊发烫,悄悄拽了拽李正的衣袖。
李正被看得窘迫,以为自己所求太过唐突。
却听阿莲低声道:“少主,这……这是《道德经》啊!哪个宗门没有?地摊上都能买到,您以前书房里就有一本的,您没看过吗?”
“这便是《道德经》?”李正愕然。
阿莲重重点头。
李正顿时语塞。他觉醒前世记忆后,脑中尽是绝世功法,对青云宗的寻常典籍何曾瞥过一眼?此刻满脸尴尬。
“咳,”老道轻咳一声,顺势将经书塞入李正手中,“小友既觉此经难得,便赠予小友了。路途劳顿,不妨多住几日,静心参悟。”
这正中李正下怀,他接过经书,如获至宝。
是夜,月华如水。
李正于灯下反复诵念,心思澄明。盘膝而坐时,对“道”的感悟如潮涌来:
“‘无,名天地之始’——这‘无’,或称‘无极’,于杳冥之中,悄然衍生出最本源的能量,可称之为‘混沌’。”
他渐入虚极静笃之境,呼吸微不可闻。神识仿佛脱离躯壳,不断延展,竟“看”清了那鸿蒙衍化的过程:无极生太极,混沌之气凝结为微尘,微尘聚为星云,星云化生星辰万物……天地奥秘,了然于胸。
次日醒来,李正对“道”的认知已远超前世,心下却一阵郁闷——他清晰感知到混沌之气的存在,那无穷无尽的能量弥漫虚空,却丝毫无法引动分毫。
他闷闷不乐地走出观门,见阿莲在喂马,小道童坐于石阶上诵经。他便也坐下静听。
当诵至“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时,李正身形微微一震,似有所得。
再听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句,他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爆射!
方法找到了!
他即刻回房,再次入定。感知到混沌之气后,他谨守“虚怀若谷,不欲盈满”之心诀,尝试以意念引导。果然,一丝混沌之气缓缓流入经脉,汇入丹田。此等做法前无古人,其凶险程度不言而喻。
经脉如被撕裂般剧痛,但片刻后便转为暖洋洋的舒适。李正沉醉其中,直至丹田传来胀痛才惊觉停止。
然而,胀痛有增无减!再这样下去,不出一刻,必将爆体而亡!他必须将多余之气导出,但在剧痛中,根本无法凝神入定!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
“轰!”
一道人影撞破屋顶,携磅礴气势冲天而起,直向远处山林飞去!正是李正!
阿莲与老道皆被惊动,飞身追去。
只见李正落在一面山崖前,竟将体内混沌之气当作真气运转,拔出腰间树枝作剑,向着崖壁连连挥斩!正是他悟自日出之景的那一剑,此刻却蕴含着开天辟地般的混沌之力!
数剑之后,丹田胀痛稍减。李正精神大振,一口气又斩出数十剑,危机终解。
此时,阿莲与老道方才赶到,目睹崖壁上那深透石壁、细如发丝的剑痕,皆目瞪口呆。
老道飞身抚过剑痕,声音颤抖:“不可思议……小友,这一剑,叫什么?”
“日出。”李正收势答道,“观日出之光华破晓,悟得此剑。”
归途上,李正问阿莲:“可知《道德经》作者是谁?”
“说是叫李耳,号老子,乃游历至此的异界道人,留经后便不知所踪。此经并非功法,世人只用作启蒙孩童,端正心性。”
李正遥望云海,心潮起伏。
李耳……但愿将来,有缘得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