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那份无名请柬,像一片羽毛落入心湖,看似轻盈,却搅动了万千思绪。赴约,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陷阱;不赴,则可能错失良机,甚至引来未知的祸患。

凌云几乎没有犹豫。危机迫在眉睫,任何一丝可能破局的机会,都必须抓住。他将请柬之事告知了李掌柜,李掌柜忧心忡忡,却也知无法阻拦,只再三叮嘱他务必小心,可需让伙计暗中跟随照应。

凌云拒绝了。对方既然能悄无声息地将请柬送到他手中,且言明“事关前程”,若带人前往,反而显得怯懦与小气,可能坏事。他需要独自面对。

次日午时,凌云准时来到了位于繁华街市的邀月楼。此楼临水而建,颇为雅致,并非寻常百姓消费之所。报上“竹韵”雅间之名,伙计恭敬地将他引至三楼一处僻静的房间。

推门而入,只见临窗的茶席旁,坐着一位身着青灰色常服的中年文士。文士约莫四十许岁,面容清癯,三缕长须,眼神温润中透着洞察世事的清明,气质儒雅,不似官场中常见的倨傲,也无商贾的圆滑,倒有几分超然物外的气息。

见到凌云,文士微微一笑,起身拱手:“这位想必就是凌云小郎中了?冒昧相邀,唐突之处,还望海涵。请坐。”

对方礼数周全,语气平和,让凌云心中的戒备稍减。他依言坐下,不卑不亢地回礼:“不敢。未知先生尊姓大名,召小子前来,有何指教?”

文士亲手为凌云斟上一杯清茶,香气袅袅。“鄙姓杜,单名一个谦字。今日请小郎中前来,实有一事相询,亦有一事相告。”

他顿了顿,目光平和地看向凌云:“近日坊间盛传,济世堂有位少年郎中,医术精湛,尤擅金针之法,能起沉疴,疗顽疾。更难得的是,仁心仁术,于贫苦百姓多有照拂。杜某好奇,不知小郎中师承何处,年纪轻轻,何以有如此修为?”

又来了。凌云心中暗叹,这个问题如同宿命般追随着他。他保持着镇静,将应对周管事和陈文瀚的说辞再次搬出,言辞恳切,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家学渊源但因灾流落至此的勤奋学徒。

杜谦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不置可否。待凌云说完,他方才缓缓开口:“小郎中所言,合情合理。只是……观小郎中谈吐气度,处事沉稳,针法药理,皆有独到之处,似乎……并非寻常乡野郎中所能教出。”

凌云心中一凛,知道遇上了真正眼光毒辣之人。他正欲辩解,杜谦却摆了摆手,话锋一转:“小郎中不必紧张。杜某并非官府胥吏,亦非寻根究底之人。今日相邀,一是印证心中好奇,二来,是想告知小郎中一事,或可解你眼下燃眉之急。”

凌云精神一振,凝神静听。

杜谦压低了声音:“小郎中可知,你已被不良人(唐代主管缉捕的低级吏员)盯上?有人向县衙递了状子,告你‘来历不明,疑似逃户,僭越行医,扰乱坊市’。王户曹不过是明面上的棋子,背后推动之人,能量不小。”

虽然早有预料,但听到确切消息,凌云还是心头一沉。孙万年这次是下了狠手,直接动用了官方力量,欲将他置于死地。

“杜先生……”凌云看向对方,目光清澈,“小子虽身份微贱,但自问行医以来,谨守本分,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此事实乃小人构陷,还望先生指点迷津。”

杜谦欣赏地点了点头:“遇事不乱,方寸不失,难得。杜某今日既然请你来,自然不会坐视。你可知道,你所救治的那位魏府嬷嬷,乃是郑国公夫人极为倚重之人?你间接于魏府有恩。”

凌云心中一动,隐约抓住了什么。

杜谦继续道:“魏公清正,自然不会直接干预此等微末吏事。但魏府周管事,却可代为斡旋。只需魏府一位有头脸的管家出面,向县衙暗示你乃府上信赖之人,王户曹之流,必不敢再肆意妄为。甚至……你的户籍之事,亦可借此东风,顺势解决。”

这无疑是一条金光大道!但凌云深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冷静地问道:“杜先生如此相助,小子感激不尽。但不知,先生需要小子做些什么?”

杜谦笑了,笑容中带着一丝赞许:“和小郎中这样的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杜某确有一事相求。不过此事并非为私,而是为公,亦可说是为你铺就一条更广阔的医途。”

他神色变得郑重起来:“朝廷近日欲整饬京畿医事,或许会设‘医学署’之类的机构,选拔民间良医,规范医道,惠及百姓。杜某有位友人,正在为此事奔走。他需要一些真正有才学、有见识的年轻医者,作为范例,亦作为将来医学署的骨干。杜某观小郎中,正是最佳人选。”

凌云心中巨震!朝廷要设立官方的医学机构?这简直是跨越阶层的最佳跳板!若能进入这样的机构,不仅身份问题迎刃而解,更能将现代医学理念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传播!

“先生厚爱,小子惶恐。”凌云强压激动,“只是小子年轻学浅,恐难当此重任。”

“不必过谦。”杜谦目光深邃,“你的医术、你的想法,杜某略有耳闻。例如你强调的‘病气交叉’预防、外伤处理之法,皆暗合医道精微之处,正是如今太医署某些固步自封之辈所欠缺的。我们需要新鲜的血液。”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熙攘的人流:“然而,欲达此目的,你需先堂堂正正立于这人世之间。解决身份危机,是第一步。魏府这条线,是关键。你可借复诊之名,再入魏府,与周管事深谈,陈明利害。以魏公之明,夫人之善,周管事之智,必不会袖手旁观。”

杜谦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凌云:“此举可谓一石三鸟。一解你自身之困,二助魏府全其报恩之名,三则为朝廷将来医事改革埋下一颗种子。小郎中,意下如何?”

凌云深吸一口气,起身,对着杜谦深深一揖:“先生指点迷津,恩同再造。小子知道该如何做了。”

杜谦含笑点头,递过一枚小巧的木牌,上刻一个“杜”字:“日后若有难处,可持此牌,来此楼寻我。”

离开邀月楼,凌云走在阳光灿烂的长安街头,心中却如同经历了一场风暴。杜谦的出现,如同迷雾中的灯塔,为他指明了方向。魏征府、医学署、身份、前程……这些原本模糊的概念,此刻被一条清晰的线索串联起来。

他知道,下一步,就是再入魏府。这一次,不再仅仅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自己的命运,去进行一场无声的博弈。

(第十一章 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