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厨武赘婿:我在苏府煨的那锅江湖这书“番茄喵七少”写得真是超精彩超喜欢,讲述了顾初肴苏清棠的故事,看了意犹未尽!《厨武赘婿:我在苏府煨的那锅江湖》这本连载的小说推荐小说已经写了106489字。
厨武赘婿:我在苏府煨的那锅江湖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昆明城的清晨,总带着几分慵懒。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青石板路上,泛起淡淡金光。
城东最繁华的街市上,一座三层酒楼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匾额上蒙着红布,隐约可见“百味楼”三个大字的轮廓。
阿肴站在脚手架上,亲自调整着招牌的角度。一身粗布衣裳,额头上沁着细汗,哪还有半分大掌柜的派头。
“左边再高一些…对,就这样!”他跳下脚手架,满意地端详着即将完工的门面。
苏清棠从店内走出,递上一方丝帕:“这些粗活让工匠去做便是,何必亲力亲为?”
阿肴接过丝帕擦汗,笑道:“自己的店,总要亲手打理才放心。”他望向匾额,眼中闪着光,“这是我阿肴的百味楼,不是苏家的产业。”
自那日决定自立门户,阿肴便婉拒了苏家的资金支持,只用自己这些年的积蓄和巡抚赏赐的银两,盘下这处店面。规模不大,但位置极佳。
苏清棠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振作起来:“既然如此,我更该入股了。不是以苏家的名义,是以我个人的名义。”
阿肴惊讶地看着她。
苏清棠微笑道:“别忘了,我也是有些私房钱的。而且…”她眨眨眼,“我精通经营,通人情,还会点武功,不正符合你的合伙人标准吗?”
两人相视而笑。阳光洒在苏清棠脸上,柔和了她平日清冷的线条。阿肴忽然发现,这位大小姐笑起来时,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咳咳!”墨老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故意大声咳嗽,“年轻人谈情说爱也要分场合嘛!工匠们都看着呢!”
苏清棠顿时脸红,嗔怪地瞪了墨老一眼,转身进店去了。
阿肴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墨老别取笑我们了。您来看看,这厨房的布局可还合理?”
后厨是阿肴最用心的地方。灶台、水槽、储物架都按他的要求定制,尤其是一排刀具架,专门为他珍藏的那把顾家菜刀而设。
墨老仔细查看后点头:“不错,动静分区,流程合理。尤其是这个通风设计,比御膳房还要讲究。”
阿肴低声道:“其实我参照了《百味经》中’风水火三才局’的布局,能让食材保鲜更久,烹饪时也能更好地控制火候。”
正说着,胖婶风风火火地闯进来:“阿肴!听说你要开店,我把苏府的工辞了来帮你!你可不能不要我!”
阿肴又惊又喜:“胖婶能来,求之不得!以后您就是百味楼的后厨总管!”
胖婶得意地叉腰:“这还差不多!我跟你说,我可不是冲着工钱来的,是怕你小子被人骗了!”她压低声音,“最近市面上出现不少假调料,可得小心。”
阿肴心中一凛。看来,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开业前三日,阿肴闭门谢客,专心研发菜谱。他要做的不是普通酒楼,而是要打造一个能体现《百味经》精髓的独特食府。
“这道’人生四味羹’还不够完美。”阿肴尝着自己新调的汤,眉头微蹙,“酸味太过突出,少了些回味。”
苏清棠尝了一口,沉吟道:“我倒觉得不错。酸味代表人生苦难,本就该鲜明些。”
阿肴摇头:“《百味经》讲究’五味调和’,任何一种味道都不该过于突出。就像人生,苦难虽烈,终会过去,留下的是感悟与成长。”
他重新调整配方,加入少许蜂蜜和陈皮,让酸味变得醇厚绵长。
苏清棠品尝新版本,眼中闪过惊喜:“果然不同了!这味道…先是微酸,继而回甘,最后有种说不清的醇厚感。”
阿肴微笑:“这就是’百味归一’的雏形。不过离真正境界还差得远。”
除了菜品,阿肴还在经营上创新。他设计了一套“味鉴套餐”,按酸甜苦辣咸分五道菜,让食客体验人生百味;又推出“私宴定制”,根据客人的口味和需求独家设计菜单。
最特别的是,他还准备推出“厨艺学堂”,定期教授家常菜做法,让普通百姓也能品尝美食。
苏清棠对此赞不绝口:“这些想法新颖实用,定能吸引客人。”
然而开业前夕,麻烦还是找上门了。
这日清晨,阿肴刚到店门口,就发现匾额被人泼了红漆!门上还插着一把匕首,钉着一张字条:“识相的就滚出昆明!”
胖婶气得大骂:“哪个杀千刀的干这种缺德事!”
苏清棠冷静地取下字条,面色凝重:“是德昌的余党。他们虽然失势,但势力仍在。”
阿肴却平静地擦着红漆:“让他们闹吧。越是如此,越说明他们怕了。”
果然,第二天城中就流传起谣言,说百味楼用的都是劣质食材,甚至有毒。
胖婶急得团团转:“这才刚开业就有人捣乱,可怎么是好!”
阿肴沉思片刻,忽然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将计就计。”
第三日,百味楼正式开业。让人意外的是,店门口竟摆起一排炉灶,阿肴亲自当众烹制菜肴。
“今日开业,所有菜品半价!而且全程公开制作,让大家监督!”阿肴高声宣布。
围观群众顿时来了兴趣。只见阿肴手法娴熟,食材新鲜,调味精准,哪有什么劣质有毒的迹象?
更妙的是,他还邀请路人免费品尝,现场点评。
一个老饕尝过之后大声称赞:“这炒青菜脆嫩爽口,火候恰到好处!比某某楼强多了!”
某某楼正是李家产业,如今由李耀祖的叔父打理,口碑早已大不如前。
一传十,十传百,百味楼开业当天就人气爆满。阿肴不得不临时增加桌位,还是供不应求。
当晚打烊后,众人清点收入,竟然超出了预期!
胖婶数钱数得手软:“哎哟我的老天爷!这一天赚的,抵得上苏府酒楼三天的收入了!”
苏清棠却保持清醒:“今日是开业优惠,又有新鲜感,才如此火爆。要想长久,还需更多努力。”
阿肴点头:“清棠说得对。我们要有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决定推出首个特色菜系——“记忆中的味道”。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让人回味无穷的家常菜。
第一道菜是“妈妈的红烧肉”。阿肴用《百味经》的心法,将情感融入烹饪,做出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带着一种说不清的温暖感。
一位中年食客尝过后竟热泪盈眶:“这味道…像我母亲生前做的。我已经二十年没尝到了…”
口碑迅速传开,百味楼生意日益红火。但阿肴没有满足,他继续研发新菜,还将中药与食材结合,推出药膳系列。
然而危机总在不经意间降临。
这日,一位衣着华贵的老者来到店中,点名要尝“人生四味羹”。尝过后,他却大怒:“这是什么玩意!也敢卖这么贵?把你们掌柜叫来!”
阿肴闻讯赶来,礼貌地问:“老先生觉得哪里不妥?”
老者冷笑:“这汤徒有虚名!根本尝不出什么人生四味!骗钱罢了!”
阿肴不慌不忙:“请老先生细品。第一口是否微酸,如人生初尝苦难?第二口是否回甘,似苦尽甘来?第三口是否微苦,喻人生坎坷?最后是否醇厚绵长,如阅历沉淀?”
老者依言细品,面色渐渐变化,最终长叹一声:“果然…果然如此!老夫错怪掌柜了!”
原来这老者是致仕的京官,尝遍天下美食,特意来试探百味楼的深浅。
事后,苏清棠心有余悸:“幸好你应对得当,否则百味楼声誉就毁了。”
阿肴却道:“这类事以后还会发生。我们要有准备。”
他决定推出“味鉴师”制度,邀请美食家定期品鉴,给出专业意见。同时建立食材溯源体系,确保每一道菜都可追溯来源。
就在百味楼渐入佳境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来访了。
这日打烊后,阿肴正在厨房研究新菜,忽听身后有人道:“顾公子好雅兴。”
回头一看,竟是周巡抚!他身着便服,笑眯眯地站在门口。
阿肴忙要行礼,被巡抚拦住:“私下不必多礼。老夫是慕名而来,想尝尝你的手艺。”
阿肴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家常小菜。巡抚尝后赞不绝口:“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这道简单的炒时蔬,竟能炒出如此鲜美的味道!”
酒过三巡,巡抚忽然道:“顾公子可知太后为何要动德昌?”
阿肴摇头:“还请大人明示。”
巡抚压低声音:“德昌不仅走私鸦片,还勾结洋人,企图卖国!太后早已察觉,只是苦无证据。你父亲那份名单,成了关键突破口。”
阿肴震惊不已:“我父亲他…”
巡抚点头:“顾云笙大人早已察觉德昌的阴谋,那份名单就是他暗中收集的证据。可惜被德昌发现,才招来杀身之祸。”
阿肴手中筷子落地,十年谜团终于解开。原来父亲不是因直言获罪,而是因为发现了卖国阴谋!
巡抚继续道:“如今德昌虽倒,但其党羽仍在暗中活动。太后担心他们会对你不利,特命老夫暗中保护。”
阿肴感激道:“多谢大人和太后关爱。”
巡抚却摇头:“不必谢我。太后还有一个意思:希望你能入京,接管御膳房。”
阿肴愣住了。御膳房总管,那是父亲曾经的位置…
“当然,不必立刻答复。”巡抚起身,“你好好考虑。百味楼是个好开端,但天地广阔,何必局限于此?”
送走巡抚,阿肴心潮澎湃。入京复仇、重振顾家,本是十年夙愿。但如今…
他望向窗外,月光下的百味楼静静矗立。这里有他倾注心血的事业,有相知相携的伙伴,还有…那个外冷内热的大小姐。
“怎么了?”苏清棠悄然走来,“巡抚大人说了什么?你脸色不太好。”
阿肴深吸一口气,将入京之事和盘托出。
苏清棠沉默良久,轻声道:“这是你的梦想,不是吗?重振顾家,为你父亲正名。”
阿肴看着她:“如果是以前,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但现在…”他望向百味楼,“这里有了我新的牵挂。”
苏清棠眼中闪着泪光,却强作微笑:“傻瓜,百味楼可以开在京城啊。我可以…我可以跟你一起去。”
阿肴心中感动,正要开口,突然前厅传来巨响!
两人急忙赶去,只见店门被撞开,数个蒙面人冲了进来!为首之人冷笑:“顾初肴,你的死期到了!”
危机,再次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