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看年代小说,一定不要错过露之写的一本连载小说《重生七零:我和高干HE了》,目前这本书已更新224650字,这本书的主角是苏清沅陆承宇。
重生七零:我和高干HE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凛冽的朔风卷着哨音,狠狠抽打在部队医院病房楼的玻璃窗上,发出呜呜的怪响,仿佛寒冬的号角。1975年的冬天来得格外凶狠,仿佛一头蛰伏已久的猛兽,骤然亮出冰冷的獠牙。往年也偶有流感,但今年的势头却异常凶猛,如同燎原的野火,短短数日,便从家属院蔓延到了军营核心。门诊部人满为患,走廊里挤满了裹着厚厚棉衣、此起彼伏咳嗽着的战士和家属,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上都刻着病态的潮红和深深的疲惫。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也压不住的、浓重的病气——汗味、痰腥味、还有各种药水混合的刺鼻气息,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病房早已超员,连走廊都临时加满了行军床。高烧不退的战士蜷缩在单薄的被子里打着寒颤,剧烈的咳嗽声撕心裂肺,此起彼伏。护士们小跑着穿梭在病床之间,额头沁着细密的汗珠,眼神里是掩饰不住的焦灼。退烧药告罄!止咳糖浆告罄!连最基础的感冒冲剂都所剩无几!西医内科的几位老医生眉头拧成了疙瘩,查房时脚步沉重。常规的抗菌素、退烧药、止咳药轮番上阵,可这次流感的病毒似乎格外顽固,反复高热、剧烈的咳嗽和周身酸痛成了标配,病情迁延不愈,康复速度远低于预期。
“主任!3床又烧到39度5了!” “5床咳得太厉害,刚把午饭全吐了!” “7床战士小张,血氧有点往下掉!” ……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砸向内科主任刘明华的办公桌。他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色和光秃秃的树枝,心头也像压着一块冰冷的巨石。医疗资源捉襟见肘,战士们的身体在消耗,部队的战斗力也在无形中被削弱。一股沉重的无力感在医院上空弥漫。
这股沉重和焦灼,自然也蔓延到了相对清闲的中医科诊室。苏清沅坐在诊桌前,刚刚送走一位来调理慢性胃病的老干部。窗外传来的阵阵压抑咳嗽声和护士急促的脚步声,像细密的针,不断刺着她的神经。她放下手中的钢笔,目光投向窗外那片萧索的冬景,眉头微蹙。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在脑中翻腾——1975年的这场大流感,似乎格外凶猛,持续时间也长,给许多部队带来了不小的非战斗减员。当时西医疲于应付,最终是靠传统的中医药方子稳住了局面,大大降低了后续的感染率和重症率。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瞬间划破了她心头的阴霾。她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向诊室角落那个巨大的、散发着浓郁药草清香的木头药柜。她拉开一个个沉重的抽屉,手指快速而精准地划过里面干燥的药材:黄褐色的黄芪片、带着泥土气息的生白术、散发着辛凉清香的防风草、深紫色的板蓝根、还有金银花、连翘……她的眼神专注而锐利,仿佛在检阅一支无形的军队。
“小刘!” 苏清沅扬声唤道,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护士小刘正在整理病历,闻声立刻跑了过来:“清沅姐?” “帮我把这些药材的库存量,尽快统计一份给我!”苏清沅语速飞快地报出一串药名,“黄芪、生白术、防风、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桔梗、甘草,都要精确数字!” “啊?好!我马上去!”小刘虽然不明所以,但看着苏清沅凝重的神色,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就朝药房跑去。
苏清沅则快步回到桌边,铺开一张信笺纸。她深吸一口气,摒除杂念,前世在中医古籍上看到过的一个经典预防流感、提升正气的古方——“玉屏风散”的组成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但这次流感来势汹汹,症状明显偏于风热夹湿,单纯益气固表还不够!她秀气的眉宇间凝聚着思索的光芒,笔尖在纸上快速游走,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的基础上,果断加入了清热解毒的板蓝根、金银花、连翘,以及宣肺利咽的桔梗、调和诸药的甘草。每一味药的剂量,她都反复斟酌推敲,力求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群体预防效果。一张凝聚着她前世经验与今生智慧的“部队流感预防方”在她笔下迅速成型,字迹清隽而有力。
拿着统计好的药材清单匆匆跑回来的小刘,看到的就是苏清沅伏案疾书、神情专注的侧影。阳光透过窗户,给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那份沉稳和笃定,让小刘焦躁的心也跟着安定了几分。 “清沅姐,库存统计好了,黄芪和白术量比较大,板蓝根和金银花也够用,就是连翘稍微紧一点,但应该问题不大。”小刘把清单递过去。 苏清沅接过扫了一眼,心中有了底。她拿起写好的药方,没有丝毫迟疑:“小刘,跟我去内科找刘主任!”
内科主任办公室的门被敲开时,刘明华正对着桌上一堆病历和告急的药品申请单发愁,眉头间的“川”字深得能夹死苍蝇。 “刘主任,打扰您了。”苏清沅的声音清亮而平稳。 刘明华抬起头,看到是苏清沅和她身后的小护士,有些意外:“小苏?有事?” “刘主任,关于这次流感,我有一个想法。”苏清沅开门见山,将手中的药方递了过去,“这是我拟的一个中药预防方。主要思路是益气固表、清热解毒、宣肺利咽。药材我们中医科库存相对充足,如果能熬成大锅药,免费发放给全体官兵和家属饮用,应该能有效提升大家的正气,抵御外邪,降低感染率,也能减轻现有病人的症状,加快康复。” “中药预防?大锅药?”刘明华接过药方,眉头下意识地又皱了起来,语气带着明显的疑虑。他快速扫了一眼药方上的药材组成和剂量,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西医,他对中医的疗效始终持谨慎态度,尤其在这种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上。“小苏啊,你的想法是好的,但现在情况紧急,西药都供不上,再搞这个……人手、场地、时间都是问题。而且,这效果……能保证吗?别到时候劳民伤财,还耽误了正事。” 他的目光锐利地审视着苏清沅,带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学科壁垒带来的不信任。
苏清沅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不容置疑的专业自信。 “刘主任,我理解您的顾虑。”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穿透力,“但您也看到了,目前的常规西药应对效果有限,病房压力巨大。这个方子,以玉屏风散为基础,专为固护卫气、抵御外邪而设,加上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清解时邪热毒,桔梗宣肺利咽,正是针对这次流感风热夹湿、正气易虚的特点!药材成本可控,熬制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占用太多医护人力,只需要后勤和药房配合。至于效果……”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走廊里拥挤的病人,语气更加恳切而有力:“中医在瘟疫防治上有数千年的经验积累!《黄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与其被动地等待病人倒下再救治,不如主动出击,筑起一道防御的屏障!给战士们、给家属们一个机会,也给我们的病房一个喘息的机会!我愿意以我的专业和这份工作担保,此方安全有效!”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窗外的风声和隐约的咳嗽声似乎更加清晰了。刘明华的目光在苏清沅年轻却写满坚毅的脸上,和她手中那张墨迹未干的药方之间来回逡巡。那份不容置疑的自信,那份为病人、为集体着想的迫切,还有她提到的“正气存内”的古训,像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了涟漪。他想起这个小姑娘之前救陈阿婆时的神奇针法,想起她在流言蜚语中岿然不动的定力。或许……真的可以试一试?死马当活马医?总比现在这样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情况恶化要好!
良久,刘明华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猛地一拍桌子:“好!小苏,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去找院长汇报!药房和后勤那边,我去协调!” 他拿起苏清沅的药方,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大步流星地冲出了办公室。
命令如同战鼓,瞬间敲响!整个医院的后勤和药房系统高效运转起来。一袋袋干燥的药材被迅速从库房调出,黄芪、白术、防风、板蓝根……散发着浓郁的自然气息,在药房门口堆积如山。后勤处紧急腾空了大食堂旁边一间平时用来堆放杂物的库房,清扫干净。几口部队炊事班特制、足有半人高的行军大铁锅被吭哧吭哧地抬了进来,架在了临时垒起的简易灶台上。硕大的木柴被劈开,熊熊的火焰在灶膛里燃起,发出噼啪的欢快声响,驱散着冬日的寒意,也将库房映照得一片通明。
熬药的重任,自然落在了提出者苏清沅的肩上。她没有丝毫推诿,立刻带着中医科仅有的两名年轻医生和以护士小刘为首的几个支持她的护士,组成了临时的“大锅药突击队”。苏清沅亲自坐镇指挥,她挽起袖子,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神情专注得如同指挥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
“黄芪、白术、防风先下锅!大火烧开!” 她清亮的声音在弥漫起水汽的库房里回荡。 “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后下!水滚后转文火,保持微沸!” “桔梗、甘草最后十分钟投入!” “注意搅拌!一定要搅到底,防止糊锅!药汁要熬得浓淡适宜!”
她的指令清晰明确,仿佛演练过千百遍。巨大的锅铲在她手中翻飞,搅动着锅中翻滚的、逐渐变成深褐色的药汁。浓郁而复杂的药香开始升腾,起初是生涩的草木气息,渐渐融合、转化,变成一种带着清苦、微甘,又蕴含着浑厚暖意的独特味道。这药香霸道地冲破了消毒水的封锁,弥漫在整个库房,甚至透过门窗的缝隙,飘散到寒冷的空气中。
滚滚热气蒸腾上来,扑在苏清沅的脸上,很快将她白皙的脸颊熏得通红,额角鬓边的碎发也被汗水打湿,黏在皮肤上。但她毫不在意,眼神始终紧紧盯着锅中翻滚的药液,不时舀起一点,观察色泽,嗅闻气味,判断火候。汗水顺着她优美的颈线滑入衣领,蓝色的护士服后背也洇湿了一片深色。其他帮忙的人也都忙得满头大汗,添柴的、加水的、传递药材的,在苏清沅有条不紊的指挥下,虽然忙碌,却井然有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后勤洗衣房里,林薇薇正用力搓洗着一件沾满油污的工装,冰冷刺骨的肥皂水冻得她双手通红。空气中隐约飘来的、越来越浓郁的奇特药味,让她本就阴郁的心情更加烦躁。自从上次偷药栽赃未遂被发配到这暗无天日的洗衣房,她的日子就只剩下了无尽的冰冷、潮湿和永远洗不完的脏衣服。而这一切,都是拜苏清沅所赐!
“哼!装模作样!” 林薇薇把衣服狠狠摔进盆里,溅起一片冰冷的水花,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熬什么破树根汤!真当自己是华佗再世了?等着吧,看你这破玩意儿喝倒了人,怎么收场!” 她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巴不得苏清沅立刻倒个大霉。
同样心怀怨恨的林子墨,此刻正缩在后勤仓库冰冷的角落里整理一堆废旧零件。他自然也闻到了那飘来的药味,这味道像针一样扎着他敏感的神经。凭什么她苏清沅总能搞出这么大动静?连院长都支持她?这股邪火无处发泄,他猛地将手里一个锈迹斑斑的齿轮狠狠砸在地上,发出“哐当”一声刺耳的噪音,引得旁边的人侧目而视。他脸色铁青,拳头捏得死紧,内心在疯狂咆哮:苏清沅!你等着瞧!我就不信你这破方子能行!
第一批浓稠滚烫的药汤终于熬制完成!深褐色的液体散发着腾腾热气,被小心翼翼地注入一排排洗刷干净、贴着“流感预防药”红纸条的军绿色大号搪瓷桶里。在院党委和后勤部门的组织下,各连队、各部门开始有序派人来领取。发放点就设在库房门口的空地上。
起初,观望和迟疑的情绪是明显的。 “这……黑乎乎的,能喝吗?” “一股子怪味儿,闻着就苦……” “中药啊?管不管用啊?别喝坏了肚子……” 一些战士和家属拿着分到的搪瓷缸子,看着里面深褐色的药汤,犹豫着不敢下口。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而沉稳的声音响起:“给我来一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头发花白的老院长,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发放点。他排开众人,径直走到最前面,对着负责发放的小刘伸出了自己的搪瓷缸子,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 “院长……” “愣着干什么?倒满!”老院长语气轻松,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小刘连忙给他盛了满满一缸子热气腾腾的药汤。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老院长没有丝毫犹豫,端起缸子,吹了吹热气,然后“咕咚咕咚”仰头就喝了下去!深褐色的药汁顺着他花白的胡须流下一点,他也毫不在意。一碗喝完,他咂了咂嘴,朗声笑道:“嗯!苦是苦了点,但苦口良药嘛!小苏医生这方子,我看行!大家别愣着了,为了自己身体,也为了咱们部队的战斗力,赶紧喝!喝了防病!”
院长带头,以身试药!这份信任和魄力,瞬间打消了大部分人的疑虑! “院长都喝了!怕啥!” “喝!为了不躺病床上!” “干了!” 人群中爆发出响应声。战士们不再犹豫,纷纷端起自己的缸子,屏住呼吸,大口大口地将温热的药汤灌了下去。一时间,“咕咚咕咚”的吞咽声此起彼伏,伴随着被苦得龇牙咧嘴的“嘶哈”声,场面竟有几分壮烈又带着点诙谐的意味。浓郁的、带着暖意的药香,彻底压过了消毒水的味道,弥漫在寒冷的空气中。
发放工作持续了三天。每天,库房里都热气蒸腾,药香弥漫。苏清沅几乎住在了那里,指挥熬药,把控质量,眼睛熬得通红,嗓子也因为不断说话和吸入蒸汽而有些沙哑。陆承宇来过两次,都是在清晨浓雾未散、寒气最重的时候。他不声不响地出现,高大的身影裹挟着室外凛冽的气息,带着一身寒霜。
第一次,他带来了一筐后勤处刚分到的、品相最好的生姜。 “熬药辛苦,加点姜,暖胃,也能驱寒。”他的声音低沉平稳,将沉甸甸的姜筐放在苏清沅脚边,目光在她疲惫却明亮的眼睛上停留了一瞬,没再多说一个字,转身又融入了浓雾里,仿佛从未出现过。只有那筐带着泥土清香的鲜姜,证明他来过。
第二次,他带来了一保温桶滚烫的小米粥和几个热乎乎的馒头,还有一小罐腌萝卜。 “趁热吃。”依旧是言简意赅。他将东西放在一旁相对干净的台子上,看着苏清沅指挥人将新一锅药材倒入沸水翻滚的大铁锅。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轮廓,只余下一个专注而坚韧的侧影。他喉结滚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化作一句:“你……注意休息。” 说完,又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那温热的食物,成了苏清沅和她的“突击队”在繁忙间隙里最熨帖的能量补充。
奇迹,在药汤发放后的第四天开始显现。
门诊大厅里,往日里排长队挂号、人声鼎沸的喧嚣明显减弱了。走廊里加设的行军床,空出了不少。护士站接到的、报告新发高热的电话铃声,变得稀疏起来。更重要的是,住院部那些饱受流感折磨的战士们,反馈回来的消息令人振奋!
“报告护士!3床体温降到37度8了!咳嗽也轻多了!” “5床说身上不那么酸疼了,胃口也好点了!” “7床小张的血氧稳定了!呼吸顺畅多了!” ……
好消息如同破冰的暖流,一个接一个地冲刷着医护人员连日来的疲惫和焦虑。内科主任刘明华拿着最新的住院病人情况汇总表,反复看了好几遍,脸上的阴霾终于被惊愕和难以置信所取代。他快步走向院长办公室,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一周后,流感高峰如同撞上了无形的堤坝,颓势已显。新发病例断崖式下降!住院病人的康复速度显著加快!整个医院的压力骤然减轻,连空气中那令人窒息的病气都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轻松和振奋。
总结表彰会上,气氛与之前流感肆虐时的凝重压抑截然不同。阳光透过礼堂高高的窗户洒进来,带着冬日的暖意。院长站在主席台上,红光满面,声音洪亮有力。
“……在这次抗击冬季流感的战役中,我院全体医护人员,尤其是战斗在一线的同志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但今天,我要特别表扬一位同志!” 院长的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精准地投向台下坐在中医科区域的苏清沅。 “苏清沅同志!”院长提高了声音,“面对严峻的疫情,她临危不惧,主动请缨,凭借扎实的中医功底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及时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中药群体预防方案!她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熬制发放预防药汤,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实践证明,这道屏障非常有效!大大降低了感染率,减轻了患者症状,为我院最终控制疫情、保障部队战斗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哗——!!!” 雷鸣般的掌声瞬间爆发,如同汹涌的海浪席卷了整个礼堂!这掌声比任何一次都更加热烈、更加持久、更加发自肺腑!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穿着蓝色护士服、身姿笔挺的年轻身影上。敬佩、感激、赞叹……种种情绪交织在每一道目光里。之前所有的质疑、轻视,都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被这掌声碾得粉碎!
苏清沅站起身,平静地接受着众人的注目礼。她的脸颊因为激动和连日劳累而泛着淡淡的红晕,但眼神依旧清澈明亮,如同被山泉洗过的黑曜石。她看到了前排内科主任刘明华投来的、带着复杂感慨和最终认可的点头;她看到了小刘她们几个激动得拼命鼓掌、眼圈发红的样子;她甚至看到了角落里后勤队伍里,林子墨那张因为嫉恨而扭曲、却不得不跟着拍手的铁青的脸。
而当她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靠近礼堂后门那个熟悉的、不易被察觉的角落时,她的心轻轻一跳。陆承宇依旧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如松,军帽下的脸庞轮廓分明。他没有鼓掌,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礼堂内掌声雷动,光影交错,喧闹异常,可苏清沅却仿佛觉得周遭的声音都远去了。她清晰地看到了他深邃眼眸中那抹毫不掩饰的、如同冬日暖阳般温煦的赞许笑意。那笑意很浅,却像投入她心湖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圈温暖的涟漪。
院长将一张盖着鲜红印章的“特殊贡献奖”奖状和一个崭新的、印着红五星和“为人民服务”字样的搪瓷杯郑重地递到苏清沅手中。奖状很轻,杯子也不重,可苏清沅却觉得掌心沉甸甸的。这沉甸甸的,是信任,是责任,是她用医术和担当赢得的尊重,更是她重生后,脚踏实地走出的一条越来越宽阔、越来越光明的路!
会议结束,人群散去。苏清沅抱着奖状和杯子走出礼堂。冬日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下来,暖融融地包裹着她。医院主楼上,那巨大的“为人民服务”标语,在湛蓝的天空和明亮的阳光下,红得耀眼,红得夺目,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又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她驻足,仰头,深深地凝望着那五个大字。凛冽的寒风拂过她的面颊,却再也带不走她心头的暖意和澎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