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青春甜宠小说——《晴空之下,野蛮生长》!由知名作家“独自漫步的猫咪”创作,以许微微陆景轩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80718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晴空之下,野蛮生长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一部分:橄榄枝与陷阱
大赛报名截止日期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许微微头顶。团队核心的技术短板,成为横亘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最大的沟壑。
陆景轩的封闭看似无解,赵峰明确志不在此。摆在她面前的,似乎只剩下周昀这一条路——一条弥漫着迷雾、不知是通往希望还是深渊的路。
她反复看着周昀的微信对话框,那句“希望对你有帮助”和大赛邀请,像伊甸园的苹果,诱人却危险。她想起陆景轩那句晦涩的警告:“注意非预期输入源”。想起赵峰严谨的调查结果与周昀提供的线索之间那令人不安的“完美”契合。
信任他?还是拒绝他?
拒绝,意味着可能错失大赛机会,也错失一个近距离观察、试探他真实目的的机会。
接受,则意味着将团队乃至自身的安全,部分寄托于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身上。
这是一场赌博。
最终,对大赛奖金的迫切需求,以及一丝想要摸清对方底细的冒险心理,占据了上风。
她深吸一口气,给周昀回复了消息:“周昀同学,谢谢你的信息。关于大赛,我们团队经过讨论,确实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援。如果你还有兴趣加入,我们可以先聊聊具体方向和分工?”
她措辞谨慎,保留了“团队”的说法,并将见面目的限定在“聊方向和分工”,而非直接答应。
周昀回复得很快,似乎一直在等待:“当然有兴趣。时间和地点你定。”
许微微选择了第二天中午,图书馆一楼的开放讨论区,同样的公开场合。
这次见面,周昀准备得更加充分。他带来了一个初步的项目构思PPT,针对大赛的几个赛题,结合建筑数字化建模和交互设计,提出了几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方向,每个方向都附上了初步的技术实现路径和难度评估。
他的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专业性无可挑剔。无论是倾听许微微他们(主要是许微微和林笑笑)的想法,还是提出自己的建议,都表现得谦逊有礼,合作态度极佳。
林笑笑几乎瞬间就被征服了,眼睛放光地小声对许微微说:“微微!就他了吧!太专业了!比咱们瞎琢磨强一万倍!”
陈默虽然不懂技术,但看周昀言行举止磊落,也暗暗点了点头。
许微微不得不承认,周昀的表现几乎完美。他的专业能力正是团队急需的,他的态度也让人挑不出毛病。如果抛开之前的疑虑,他几乎是天上掉下来的完美队友。
但她心底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
讨论间隙,她看似无意地提起:“周同学思路这么清晰,之前肯定参加过很多比赛吧?和计算机系的同学合作多吗?”
周昀笑了笑,回答得滴水不漏:“确实参加过一些。主要还是和本系或者设计学院的同学合作多一些。计算机系的大神们门槛高,不太容易搭上线。”他巧妙地将自己放在了“非计算机核心圈层”的位置上。
许微微没有再追问。
最终,面对大赛截止日期的压力和团队发展的需要,许微微代表团队,初步同意了周昀的加入。但她也明确提出,需要根据接下来几天的合作磨合情况,再最终确认报名表上的名单。
周昀欣然同意,表现得通情达理。
一个看似强大而和谐的临时团队,就这样仓促组建了起来。但许微微知道,脚下的路,依然布满荆棘。
第二部分:无声的关注与笨拙的接口
团队虽然初步组建,但核心的技术灵魂依然缺失。许微微没有放弃陆景轩。
她不再直接邀请他参赛,而是改变了策略。她将周昀提出的那个与陆景轩研究方向契合度最高的项目构思——基于实时渲染的虚拟建筑光影交互艺术馆——进行了细化,并特意将其中涉及核心算法的部分拆分出来,标注上“技术可行性存疑,需进一步论证”,然后连同大赛的简要介绍,一起发给了陆景轩。
她不再请求,而是“请教”,甚至带着一点“质疑”,试图激发他那种不容挑战的专业好胜心。
信息发出去后,她屏息等待着。
这一次,陆景轩的回复比以往慢了很多。直到深夜,他才发来回复。
没有对项目构思本身做评价,而是直接附上了一个压缩包和一行字:“针对你标注的算法瓶颈的优化方案及模拟测试代码。运行环境要求见README。”
他竟然……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和代码!
许微微的心猛地一跳,立刻下载解压。里面是结构清晰、注释详细的代码文件和一个说明文档。她虽然不能完全看懂所有代码,但能感觉到其份量和价值。
他果然还是在关注着!而且,他用这种方式,无声地参与了进来!
她强压住激动,回复道:“收到!太厉害了!这样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会认真研究学习!谢谢!”
这次,那边没有再回复。
但许微微看着那份代码,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希望。他就像一座沉默的冰山,大部分体积隐藏在海面之下,却会在不经意间,露出一角,让她知道,他并未远离。
她小心翼翼地将代码备份,并没有立刻全部共享给周昀。她只提取了部分需要接口的参数和要求,发给了周昀,解释说这是“请教了相关方向的同学得到的部分建议”。
周昀看到后,显得十分惊讶和赞赏:“你这个同学很厉害啊!思路非常清晰前沿!是计算机系的大神吗?能不能引荐一下?”
许微微含糊地应付了过去:“他比较低调,不太参与这种事。”
周昀表示理解,但眼中一闪而过的探究神色,没有逃过许微微的眼睛。
陆景轩的代码,成为了一个秘密的武器,也成为了一个试探的诱饵。许微微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在利用周昀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暗中观察着他的反应。
第三部分:纹身的线索与暗中的调查
另一方面,关于“火焰纹身”的调查也在暗中进行。
赵峰收到许微微提供的特征补充后,只简单回复了一个“收到”,便再无消息。但许微微知道,他一定在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追踪。
她自己也让陈默动用他的“江湖关系”,悄悄打听校内校外有没有一个左手手腕有火焰纹身、经常混迹蓝星网吧的社会青年。
陈默虽然人脉广,但这类社会人员毕竟离校园生活较远,几天下来,也只打听到一些模糊的信息:确实有这么一个绰号叫“火仔”的人,据说有点小聪明,专门帮人处理一些“不上台面”的事情,收费不低,行踪不定。
线索似乎有,但又无法具体定位。
就在许微微有些焦急时,周昀在一次团队讨论后,看似无意地又提了一句:“哦对了,上次跟我那个网管朋友聊天,他好像又提到一句,说那个‘火仔’最近好像接了个大单,挺嘚瑟,还换了新手机。好像还念叨着什么……‘学生钱真好赚’之类的。”
“学生钱真好赚”……
这句话像一根针,再次精准地刺中了许微微的神经。这几乎就是在明示苏曼和那个“火仔”的交易关系!
周昀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如此“恰好”地提供关键信息?他像是在不断地给线头,引导着她去发现真相,却又始终隔着一层纱。
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许微微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但表面上,她只是淡淡地表示感谢,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情绪。
她将这条新信息也加密传递给了赵峰。
她感觉自己仿佛走在一条漆黑的隧道里,赵峰在隧道前方用技术手段打着微光探路,而周昀则像是一个突然出现的、举着火把的引路人,火光明亮,却让她看不清举火把人的脸,也不知道这火把最终会引她走向出口,还是深渊。
第四部分:磨合与裂痕
临时团队的磨合并非一帆风顺。
周昀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但他习惯性地会主导设计和技术方案的走向,有时会不太注意倾听许微微和林笑笑这些“非技术成员”的创意想法,尤其是那些看似天马行空、实现难度较高的概念。
而许微微因为藏着陆景轩的代码和心中的疑虑,在某些技术细节上会表现得有些坚持己见,甚至有些“固执”。
一次关于交互核心算法的讨论中,周昀提出采用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开源方案。
许微微却根据陆景轩代码里提到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更高效但也更冒险的优化方案。
“这个方案理论上可行,但稳定性缺乏验证,大赛时间紧迫,风险太高了。”周昀微微蹙眉,语气虽然平和,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但如果成功了,效果会是颠覆性的。大赛不就是鼓励创新和突破吗?”许微微坚持道,她必须为陆景轩的心血争取机会。
两人各执一词,讨论陷入了僵局。
林笑笑在一旁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敢插话。陈默更是两眼一抹黑。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最后,周昀笑了笑,率先做出了让步:“好吧,你说得也有道理。我们可以做一个AB方案对比,前期先用成熟方案保底,如果你的优化方案测试通过,我们再替换核心模块。这样更稳妥些。如何?”
他的让步显得大方而顾全大局。许微微也不好再说什么,点头同意。
但这次小小的分歧,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了许微微心里。她隐隐感觉到,周昀温和外表下,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和主导意识。他之前的谦逊,或许只是因为尚未真正融入团队。
而周昀看许微微的眼神,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似乎也开始怀疑,许微微背后那个“低调的同学”,恐怕没那么简单。
脆弱的联盟之下,暗流悄然涌动。
第五部分:报名与未知的征程
尽管有着种种疑虑和隐藏的裂痕,但在大赛截止日的最后一天,团队还是将报名表提交了上去。
项目名称:《虚宇流光:基于实时全局光照与交互感知的数字化艺术空间建构》
团队成员:许微微(文学院,创意与美术设计)、林笑笑(新闻学院,宣传与用户体验)、陈默(体育学院,后勤与外部协调)、周昀(建筑系,技术实现与建筑数字化)。
看着报名系统里“提交成功”的绿色提示,四个人心情各异。
林笑笑兴奋地欢呼起来:“太好了!我们‘晴空之下’战队正式成立!所向披靡!”
陈默憨笑着挠头:“总算搞定了!接下来就看各位大佬的了!”
周昀脸上带着温和而自信的笑容:“大家一起努力,前景可期。”
许微微也努力笑了笑,但心中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沉重。
团队是组建了,路是迈出去了。
但这条路上,有封闭的天才留下的秘密武器,有目的不明的技术外援,有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和未解的威胁,还有身边朋友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期待。
她肩负着的,远比一张报名表要沉重得多。
大赛只是一个开始。
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那个手腕有着火焰纹身的“火仔”,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何时会被再次引爆,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天色湛蓝,晴空之下,一切看似充满希望。
但只有她知道,这片晴空之下,正在酝酿着新的、更大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