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熙宁二年夏,开封城闷热难当。包拯正在大理寺审阅案卷,忽听前衙鼓声如雷。片刻后,衙役押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进来,那人怀中紧抱一卷画轴,额头还在流血。

“大人!此人擅闯宣德门,击登闻鼓,口称要献什么图…”

年轻人挣扎着跪下:”下官…监门小吏郑侠…有《流民图》献于陛下…”话未说完便昏死过去。

包拯命人救治,同时展开那幅染血的画卷——只见图上饥民遍野,有卖儿鬻女的,有啃食树皮的,更有倒毙路边的尸骨!画角题诗:”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这…”公孙策倒吸凉气,”这不是谤讪新政吗?”

包拯面色凝重:”速请太医!此人万不能有事!”

郑侠在厢房苏醒后,面对包拯的询问泪如雨下:”包大人!下官任监门吏,每日见流民涌入京城,皆言’青苗法’害得他们家破人亡…实在不忍,故绘此图…”

“你可知此举会招来杀身之祸?”包拯沉声问。

郑侠惨笑:”家妹郑婉…就是被逼缴’青苗钱’投井的…下官苟活至今,只为让陛下看见真相!”

正说着,外面一阵骚动。王安石亲率禁军闯进大理寺:”包大人!请交出诽谤新政的狂徒!”

包拯挡在厢房前:”王大人,郑侠虽有过激之举,但其情可悯…”

“让开!”王安石怒发冲冠,”新法初行,岂容小人谤讪!此人当以’大不敬’论斩!”

双方僵持之际,八贤王匆匆赶到:”圣旨到!官家命包卿即刻带郑侠及《流民图》入宫面圣!”

紫宸殿内,仁宗皇帝面色阴沉地展开《流民图》。王安石抢先道:”陛下!此图夸大其词,意在阻挠新法!”

司马光立即反驳:”陛下明鉴!臣近日也收到多地奏报,’青苗法’被歪曲执行,官吏强贷强收,民不聊生!”

皇帝看向包拯:”包卿,你如何看?”

包拯拱手:”陛下,臣请三日期限,亲往图中灾区查证。”

王安石厉声:”包大人是要包庇诽谤者?”

包拯不卑不亢:”王大人,若图中属实,则当纠偏新政;若属虚妄,再治郑侠之罪不迟。此乃大理寺职责所在。

皇帝最终准奏,命包拯密查,同时将郑侠暂押大理寺。

三日后,包拯微服归来,官袍下藏着厚厚一叠证词。他先去看望郑侠,后者已绝食三日,形销骨立。

“郑侠,”包拯取出一个小包袱,”这是你妹妹的遗物吧?在井底找到的。”

郑侠抱住包袱中的木梳嚎啕大哭。包拯轻叹:”本官去了你家乡。那口井…现在成了’青苗井’,百姓说至今夜半还能听到哭声。”

“大人…”郑侠抬起泪眼,”那些流民…”

“都查实了。”包拯面色沉重,”比图上更惨。洛阳县强收青苗钱,逼死七十八人;陈州官吏将未熟青苗估天价,致三百户逃亡…”

次日朝堂,包拯当众展示查证结果。王安石脸色铁青:”包大人!新政本意是’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此乃官吏执行之过!”

包拯肃然:”王大人,法不善则害民。现确有百姓因新法家破人亡,当立即纠偏!”

司马光趁机道:”请陛下废’青苗法’!”

朝堂顿时分成两派争吵不休。皇帝头痛欲裂,突然拍案:”够了!包卿,郑侠该如何处置?”

包拯深吸一口气:”陛下,郑侠冒死进谏,其行虽激,其心可嘉。按律当杖八十、流三千里,但…”

“但什么?”

“但太祖有训’言者无罪’。臣请陛下念其妹惨死、为民请命,特赦其罪,令戴罪立功,监察新政施行。”

王安石大怒:”包拯!你这是…”

“王大人!”包拯突然提高声调,”郑侠家乡的县令,正是你妻弟的学生!他借’青苗法’敛财万贯,现已被本官拿下!”

朝堂哗然。王安石如遭雷击,踉跄后退。

皇帝最终裁决:郑侠免罪,任监察御史;严惩枉法官吏;命王安石完善新法细则。退朝时,皇帝独留包拯:”包卿,今日若非你查明真相,朕险些成了昏君…”

一个月后,新政补充条例颁布:严禁强贷强收,违者重处。郑侠赴任前,特来拜谢包拯。

“不必谢我。”包拯指着衙门前”明镜高悬”的匾额,”为官者当以民为本。记住,你妹妹用命换来的机会…”

郑侠含泪叩首。包拯扶起他时,发现对方袖中滑落一幅小像——是个清秀的少女,与郑侠眉眼相似。

“这是…”

“舍妹郑婉。”郑侠轻抚画像,”下官会带着她,看尽天下清明。”

包拯望向窗外,恰见一只蝴蝶飞过,停在院中新栽的茉莉花上,久久不去…

[本案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