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囚娇儿小说,囚娇儿君璟承兰妤

囚娇儿

作者:扶苏婴

字数:215753字

2025-08-14 18:39:32 连载

简介

囚娇儿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宫斗宅斗小说,作者扶苏婴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君璟承兰妤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总字数达到215753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本精彩的小说!

囚娇儿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五更时分,京都的夜空被突如其来的火光撕裂。

先是城南粮仓方向腾起滚滚浓烟,火舌舔舐着漆黑的夜幕,将半边天空染成狰狞的血红色。紧接着,城西民巷接连传来凄厉的惨叫和哭嚎,马蹄声如雷,刀剑碰撞声刺破夜的寂静。

“土匪进城了!快跑啊!”

“杀人了!土匪见人就杀!”

“救命——!”

混乱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衣衫不整的百姓从睡梦中惊醒,仓皇逃窜。有人抱着啼哭的幼儿,有人搀扶着年迈的父母,在狭窄的街巷中跌跌撞撞。马蹄声越来越近,火把的光亮中,可见数十名蒙面黑衣人挥舞着明晃晃的钢刀,见人就砍,逢门便砸。鲜血泼洒在青石板路上,在火光映照下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

城防军姗姗来迟,却仿佛不堪一击,几个照面便被”土匪”冲得七零八落。有眼尖的百姓发现,这些”土匪”行动整齐划一,刀法凌厉,分明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伪装!但还没等他们想明白其中蹊跷,更多的”土匪”已经从坍塌的南城门蜂拥而入,如潮水般涌向皇城方向。

皇宫内,值夜的侍卫最先发现异常。瞭望台上的士兵惊恐地看着城南冲天的火光,正要敲响警钟,却突然被黑暗中射来的弩箭贯穿咽喉,无声地倒下。几乎同时,皇宫四门的守卫接连遭到暗杀,尸体被迅速拖入阴影处。整个皇城的防御,在无声无息中被瓦解。

紫宸殿内,皇帝正搂着新纳的妃嫔酣睡,被贴身太监慌乱的拍门声惊醒。

“陛下!大事不好!土匪……土匪杀进皇城了!”

皇帝猛地坐起,面色惨白,额头上还贴着可笑的”安神符”。他抖着嘴唇刚要说话,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沉重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紧接着是太监宫女惊恐的尖叫和肉体倒地的闷响。

“护……护驾!禁卫军呢?!”皇帝赤着脚跳下龙榻,打翻了案几上的丹药瓶,赤红色的药丸滚落一地。

回答他的,是殿门被猛地踹开的巨响。

一队全副武装的禁卫军鱼贯而入,铁甲森然,刀光如雪。为首的将领摘下头盔,露出一张俊美如神祇却冷峻如冰的面容——正是禁卫军总领,武安侯裴袑。

“爱……爱卿!”皇帝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踉跄着扑上前,”快!快剿灭那些土匪!朕封你为一等公!不!封王!”

裴袑站在原地纹丝不动,唇角缓缓勾起一抹近乎残忍的弧度。他慢条斯理地摘下手套,露出修长有力的手指,声音低沉如冰泉击石:”陛下误会了。没有什么土匪。”

“什……什么?”皇帝僵在原地,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茫然。

“从始至终,都只有一支军队。”裴袑向前一步,玄色铠甲在烛火下泛着冰冷的光泽,”我的军队。”

这句话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皇帝胸口。他踉跄后退,撞翻了鎏金灯架,烛火滚落,点燃了地上的锦毯。”你……你大胆!朕……朕待你不薄!你竟敢……”

“待我不薄?”裴袑突然大笑,笑声中却无半分温度,只有刻骨的寒意,”十三年前,镇北侯君氏满门七十六口,从耄耋老人到襁褓婴儿,被陛下以’谋逆’之名尽数诛杀的时候,可曾想过’待我不薄’?我父亲为国效忠效力,到头来仅仅因为谗言就死于非命,这叫’待我不薄’?”

皇帝瞳孔骤然收缩,像是突然认出了什么,颤抖的手指指向裴袑:”你……你是……君家的……”

“君家幼子,君璟承。”君璟承一字一顿,每个字都如同淬了毒的冰锥,”当年侥幸逃脱,今日特来……讨债。”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太后和皇后在一群侍卫的护送下仓皇闯入,看到殿内情形,顿时面如土色。

“陛下!”太后拄着凤头杖,强作镇定,”这是怎么回事?!武安侯,你带兵闯入内宫,是要造反吗?!”

君璟承连眼神都未施舍给她们,只是轻轻一挥手。身后的禁卫军立刻上前,将太后、皇后和一众妃嫔全部控制住,粗暴地按跪在地。

“裴袑!你不得好死!”皇后挣扎着尖叫,”我父亲是当朝宰相!我兄长掌十万边军!他们不会放过你的!”

“宰相?”君璟承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卷染血的帛书,丢在皇后面前,”一个时辰前,宰相府已被北营将士围剿。至于你那位掌兵的兄长……”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讥诮,”恐怕此刻正忙着应付突厥人的’突然袭击’,无暇他顾。哦还有,本侯名为君璟承,不叫裴袑。”

皇后如遭雷击,瘫软在地。

皇帝终于意识到大势已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爱卿……不!君侯!朕……我知道错了!当年是朕听信谗言……朕愿退位!只求……只求留朕一命……”

君璟承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曾经高高在上、如今却卑贱如泥的君王,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刻骨的仇恨和……一丝即将得偿所愿的冰冷快意。

“晚了。”

寒光一闪!

皇帝的声音戛然而止。他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低头看向自己胸口——一柄锋利的匕首已完全没入心窝,只余镶嵌着黑曜石的刀柄露在外面,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这一刀,为我父亲。”君璟承的声音轻得如同耳语,手上却猛地一拧刀柄!

“啊——!”皇帝发出杀猪般的嚎叫,鲜血从口中涌出。

“这一刀,为我母亲。”又是一刀,精准地刺入肝脏位置。

皇帝已经发不出声音,只是剧烈地抽搐着,眼中满是恐惧和痛苦。

“这一刀……”君璟承俯身,在皇帝耳边轻声道,”为君家七十六口冤魂。”

最后一刀,直接割断了皇帝的咽喉。鲜血喷涌而出,溅在君璟承冷峻如冰的脸上,如同绽放的曼珠沙华。皇帝的身体轰然倒地,抽搐几下,便再无声息。

殿内一片死寂。太后直接昏死过去,皇后和其他妃嫔面如死灰,瑟瑟发抖如秋风中的落叶。

君璟承直起身,慢条斯理地用手帕擦拭着脸上的血迹,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威严:”传令。皇帝驾崩,留下遗诏,传位于……”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七子兰昱。”

盛怀安一愣,低声道:”大将军,七皇子才五岁……”

“正是因为他才五岁。”君璟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先立幼主,再行摄政。待局势稳定……”余下的话他没有说完,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了其中含义。

“遵命!”盛怀安肃然领命,转身去安排后续事宜。

君璟承大步走出紫宸殿。殿外,天色已近黎明,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皇城内,禁卫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各处要道,负隅顽抗的侍卫尸体被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上,鲜血汇成小溪,流入排水沟中。

一夜之间,江山易主。

“传檄天下。”君璟承的声音在晨风中格外清晰,”皇帝昏聩,宠信奸佞,致使民不聊生。今暴病而崩,留下遗诏,传位于七皇子。本侯奉遗命摄政,肃清朝纲,还天下清明!”

“大将军英明!”数千禁卫军齐声高呼,声震九霄。

血腥的镇压随之展开。所有可能反对新政的皇亲国戚、朝中重臣,或被下狱,或被”暴病而亡”。太后”悲痛过度”,于当夜”自缢殉葬”;皇后”突发恶疾”,三日后”薨逝”。朝堂上下,一夜之间完成了彻底的清洗。

君璟承站在皇城最高的角楼上,俯瞰这座刚刚被他征服的城池。血色朝阳下,京都的轮廓渐渐清晰。这座吞噬了他全家的魔窟,如今终于被他踩在脚下。复仇的快感如同烈酒,灼烧着胸腔,却莫名带着一丝……空落。

他下意识地望向南方。那里,千里之外的烟雨江南,有一个人,还不知道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知道她自以为逃离的牢笼,已经换了主人,而新的囚网,正在无声收紧……

————

杏花坞的清晨,一如既往地宁静美好。

兰妤早早起床,洗净脸上的黄粉,换上一件素净的藕荷色衣裙。虽然不再刻意扮丑,但她依然习惯用头巾裹住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眸。推开窗,晨风带着水乡特有的湿润迎面拂来,夹杂着桑叶的清香和远处早炊的烟火气。

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近两个月。书塾的学生增加到了二十多人,束脩虽微薄,却足够她维持简朴的生活。偶尔入城,逛逛书肆,品一盏清茶,听一段评弹,日子平淡却充实。那场暴雨中的意外邂逅,仿佛只是一个小插曲,傅笥自那日后便因公务离城,再未出现,让她松了一口气。

然而今日,当她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前院书塾时,却发现村里气氛异常。几个村民聚在河边老槐树下,神色紧张地低声议论着什么。

“兰先生早。”卖豆腐的王婶看到她,匆匆打了个招呼,又立刻回到人群中继续交谈。

兰妤本不想多事,但”京都”、”兵变”、”皇帝驾崩”等零碎字眼飘入耳中,让她心头猛地一颤。她放慢脚步,假装整理头巾,竖起耳朵倾听。

“……听说血流成河啊!土匪都杀到皇宫里去了!”

“什么土匪!我侄子在城里当差,说是禁卫军造反!武安侯亲手杀了皇上!”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

“新皇才五岁,现在是武安侯摄政……”

“哎,这世道……”

兰妤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头巾的一角从指间滑落。君璟承……杀了皇帝?!夺取了大权?!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她耳中嗡嗡作响。

她勉强维持着表面的镇定,缓步走向书塾,双腿却如同灌了铅般沉重。脑海中,那张冷峻如冰的面容和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越发清晰。占星阁雨夜中那句”很快会再见”,此刻如同魔咒般在耳边回响。

书塾里,孩子们依旧天真烂漫,对朝堂巨变浑然不觉,清脆的读书声回荡在小小的院落中。兰妤机械地教着《千字文》,声音平稳,心却早已乱成一团。

君璟承为何要造反?为何要杀皇帝?他与皇室有什么深仇大恨?他……会来找她吗?

最后一个问题浮现在脑海时,兰妤的手指猛地攥紧了书页,指节泛白。她突然想起君璟承看她的眼神——那不是看一个人的眼神,而是看一件所有物的眼神,带着不容置疑的占有和掌控。如今他大权在握,还会允许她逍遥在外吗?

“兰先生?”一个稚嫩的声音将她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小女孩阿桃怯生生地举着手,”这个字怎么念?”

兰妤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集中精神:”这是’安’字,平安的安。”她的声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平安……多么奢侈的愿望。

放学后,兰妤婉拒了村民留饭的好意,独自回到自己的小屋。关上门,她终于支撑不住,背靠着门板缓缓滑坐在地,双臂紧紧抱住膝盖,仿佛这样就能抵御内心涌起的不安与恐惧。

窗外,暮色四合,晚霞如血。远处的姑苏城墙上,不知何时已换上了新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无声地笼罩了这个临水的小院,也笼罩了兰妤好不容易构建起的平静生活。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此刻,一队精锐骑兵正从京都飞驰而出,马蹄踏碎官道上的尘土,直奔江南方向。为首的将领手持君璟承的亲笔手谕,上面只有简短的几个字:

“带她回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