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选一篇种田小说《天崩开局求发家》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欣娘赵瑜,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乔谨言,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天崩开局求发家目前已写205260字,小说状态连载,喜欢种田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天崩开局求发家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不一会儿,有人将门推开,来者是一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漂亮妇人,只见那妇人举止端庄,面目和善,嘴角一直挂着大方得体的微笑。
来者见了欣娘二人,端庄的福了一礼,口称:“见过姑娘,我是倾容她们的教习姑姑,在倾颜阁管些杂事。”
欣娘见状忙起身回礼:“不敢不敢,姑姑多礼,小女欣娘,这是我的婆母。”
那姑姑又向赵母福了一礼。
赵母在一旁看的眼睛都呆了,自己一村里妇人哪里见过这场面,忙学着欣娘的样子连称不敢。只一瞬间连脖子都涨红了。
欣娘说到:“婆母他们终日操劳,谢您体谅。”
姑姑让座,众人坐下。
姑姑说道:“倾容她们还小,不知娘子想打听些什么。”
虽欣娘在心里跟系统唠叨:看看,看看,这成家了立刻就成了娘子了,这辈分长的真快。但脸上也不见异色:“不瞒姑姑,我家境贫寒急需钱财,又身无寸长,只绣艺还勉强拿得出手,不知?”
“娘子说笑了,咱们倾颜阁只做女子生意,这绣娘自然是需要的,只女儿家的绣活儿到底私密,您家里的夫君和婆母……”
完了,自己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古代闺阁女子的绣活儿是个涉及到隐私的事情,给家里人还好,给外头人看到视为不洁。一般的乡下女子也就算了,但自己穿来可真是顶了个大家闺秀的身份。自己已经背上了那样的名声,再来怕是……欣娘顿时如雷轰顶,想的好好的办法竟败在了第一步。
况且自己那便宜夫君还是个读书人,还是个有点偏执的迂腐分子,这才真是完球了。
“是欣娘思虑不周了”欣娘一脸苦笑的回了那姑姑一句。“那不知,若是众人合绣之作,可能容欣娘一试?”
“倒是可以,只合绣需得绣娘全部在场,不知您……”那姑姑倒是有耐心。
听闻,欣娘不禁面露失望。
“今日多有打扰,谢姑姑解惑”欣娘又向那姑姑行了一礼。
那姑姑见欣娘举止得体,礼数周全,也在思考着什么。想了想,对欣娘说“姑娘即善绣艺,不知可会织补?”
欣娘在脑子里翻了翻刚收获的技能,谨慎的回答到:“乡下人家粗鄙技艺尚可,过于精细的活计得看过再说,不如您先说说”。
那姑姑转身出门叫了人去取东西,回身对欣娘说,“上月中,咱家伙计去进货,从营州那边拿来了一件披风,绣艺精湛细腻,本想用作镇店,谁料货行搬运竟翻了箱子,被车上铆钉挂了两扠长一道,那货行有些靠山不便索赔。咱家绣娘本是能补,谁知披风里头填了细细的鹅绒,一动,那绒便飞的到处都是,一时又无法将绒取出填充,就耽搁了。”说完顿了顿,暗暗观察欣娘的神色,见欣娘听得认真,若有所思。又接着说道:“也寻了不少匠人,各类办法都试过了,那绒子现下越来越少,不知娘子?”
欣娘心里狂喜:这不就是现代的羽绒服修改吗?嘿嘿嘿,这题我会!搁现代通常选择将绒抽出来,现在没那个技术,但是可以上下剪个口子用绸缎固定,剩下的,哈哈哈,咱是有金手指的人!她的绣娘一定也知道这个法子,总是东西太贵重没有人敢出这个头,如果我没有必成的把握我也不敢应。但是!哈哈,凡事都怕但是,白白便宜我了!
欣娘面上仍是波澜不惊,“看姑姑已经唤人去取了,咱们不妨看过再说。”
那姑姑倒是稳得住,听门外有小妹在唤,便将那披风取了挂在窗边指给欣娘看。
欣娘见那披风大约及膝长,缎面毛里,连周边都滚了上好的兔子毛,那缎面用的是木红底灵芝团寿纹。想必这披风的主人年纪应是不小了。那被刮破处在背部靠近左肩的地方,本是齐齐一道,应是有绣娘尝试过缝补,将那一道齐边都拽出了不少线头。
欣娘细细查看了一阵,心中有了底,跟那姑姑说道:“还请姑姑取针线并剪刀,大的绣棚和半匹素锦进来,另,还望姑姑能唤两个人来帮忙。”
“可,可,您稍等!”那姑姑听了后声音都露了喜色。忙转身去准备东西。
门外的小妹小声问到:“李姑姑,里头的娘子能行吗?这要是搞得更糟可怎么办呀。”
那李姑姑答道:“哼,她能补好,不过是给她们些钱财,能免了上头的惩罚不亏。她要是补不好,那就是她们挂坏的,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她俩自然要赔。不过是俩乡下妇人,那年青的看起来有些教养,但嫁到那样的人家,哼哼,家里必定没啥倚仗。”
小妹听了后一脸崇拜的对姑姑说:“还是姑姑高瞻远瞩思虑周全”。
“行了,按那女子说的去取东西。对了,给那二人上壶茶,那糕饼什么的也拿一些上来。”李姑姑吩咐道。
赵母看了看外面在忙活的众人,对欣娘说到:“子瑜还在外头,娘在这儿帮不上忙,下去看看子瑜可好?”
欣娘道:“看他们还得一会儿,不如我陪您下去吧。”
门外的李姑姑看欣娘要走,忙上前询问,得知要去寻人,忙说:“咱店里都是女客,贵公子进来怕是不便,不如唤了贵客到后院稍候。”欣娘应允,李姑姑便派了门口拉车的小厮去请。
赵瑜一脸懵的进到了后院,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欣娘拿起那披风平铺在桌上,只拿动间那绒又飞了些。只见欣娘先是将整个破处崩了绣棚,又细细将那线头剪干净,按着破洞的大小剪了一块素锦大针大线先补了口。又与两个绣娘将衣服挂起,细细的将绒都抖了下去。
“刺啦”一声,欣娘利落的从赶了绒的毛边儿处剪了个大口子。还好还好,没有想象中绒子满天飞的情景。让两个绣娘微微将口子撑开又将自己两个手臂用素锦缠了,避免静电带出绒。轻轻的将缎面往上提了提,便拽着锦把手伸了进去。将一端的锦伸进去后唤那绣娘快速的按着锦的位置先缝好,另一边用了同样的方法。此时已是用锦将绒子罩了个差不多。
欣娘轻出一口气,取了线两手一在缎面,一在锦上快速的缝着。好在这图纹样不算少见。一边补着,一边还得兑着纹样,属实有点费眼。只能说没有白得的本事。这身体被系统改良后竟是视力都好了不少。
只两柱香的功夫,那两扠长的裂口便被补好了。那叫一个天衣无缝啊!啧啧,系统出品确实好用,欣娘在心里两手叉腰仰天长笑。再次用锦缠了手臂,细细的从里头将锦的线拆了。好在那锦真是好材质,果然传说中真丝不产生静电是真的啊。连锦缓缓移出,只略微带出了几根短梗。剩下的就是将那剪开的口子缝上,这绣娘完全可以胜任。
一旁的赵母看的傻了眼,心里直呼真是捡到宝了。
而那李姑姑也明显松了口气。毕竟无冤无仇,真让别人去背锅到底良心会有点过不去。
李姑姑细细的看了看,对欣娘说:“娘子好手艺呀!”
欣娘说:“不敢当,这个不算好手艺,寻常绣娘也可以的,只是衣料贵重,她们毕竟……”
李姑姑吩咐人们都下去,又让人取了一整套净面的脂团、面脂、妆粉等物上来,对欣娘说:“多谢娘子出手,虽不知娘子所遇何困境,这些小物件送给娘子结个善缘。另这是二两银,作为谢礼奉与娘子,望娘子不要嫌弃。”
欣娘倒是没有推辞:“如此,便多谢姑姑了。若他日姑姑有需,可使人到南边20里外后赵村寻我,我夫家姓赵。”
说罢便起身告辞。
后院的赵瑜已是等的有些焦急,见她二人出来便长出一口气,拉起板车便向外走去。
欣娘听着赵瑜肚子在咕咕叫一拍脑门:忘了,这家伙没吃早饭就出来了,又走一路。自己和赵母到底刚刚还吃了些点心,这么大太阳,他要低血糖了可怎么办。
于是唤赵母:“娘,咱们去买包子吃好不?”
赵母连连推辞:“不用不用,娘不饿,你买了自己吃,哦不,娘给你买。”
说罢拉着欣娘去买包子,欣娘刚刚转了钱,怎么能让赵母掏钱。谁料那包子四文一个,十文三个,欣娘她只有刚刚到手的两个小银块。她!没零钱!!!而这小银块别看不多,一般的摊贩还真是找不开。只得接受了赵母的好意。
一行三人找了个角落悄悄的吃了,一个水囊递了过来,一看是赵瑜。赵瑜已经听母亲讲过发生的事情,一时有些吃惊。不论什么朝代,有本事的人都是被人尊重的。赵瑜的字典里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有主见的女子。她看欣娘吃的欢喜,竟不自觉的把水囊递了过去,完全没顾及到这水囊是自己刚刚用过的。
“多谢,我不渴。”欣娘没多想就拒绝了。
赵瑜的脸有些微红,悄悄的将水囊收起,那,我们便回去罢?似是看着赵母,又似是盯着欣娘问着。
“那个,我可以再买点东西吗?”欣娘不好意思的问道。
“嗯,对对对,欣娘你想买什么娘陪你去”赵母一边将东西递给赵瑜一边拉着欣娘往前走。
到底这个真正的乡下妇人受了些前所未有的刺激,本是一片真心,却也难免让欣娘多想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