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明月多情笑春心南烛,明月多情笑春心在线无弹窗阅读

明月多情笑春心

作者:桑无枝

字数:279005字

2025-08-12 18:55:47 连载

简介

明月多情笑春心是一本备受好评的宫斗宅斗小说,作者桑无枝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南烛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引人入胜。如果你喜欢阅读宫斗宅斗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

明月多情笑春心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昏黄烛火下,南烛身形纤细,脸庞柔嫩。她一言不发,似乎在犹豫不决。

自从乐平县主进门,林氏这几日冷眼旁观,觉得她不管理家手段还是人情世故,都是处处不输人的佼佼者。在这样精明强干的继母手下,向来柔顺乖巧的南烛,怕是不会过得松快。因此林氏极力想把南烛带在身边。

林氏自认是一心为南烛打算,左右南烛出了孝,便嫁给林方季,也无需乐平县主操什么心。

南烛踯躅了片刻,似乎是鼓足了勇气,才对林氏说道:“祖母,我想跟着父亲。”

“为何?”林氏不解,她原以为南烛是很愿意跟着她的。

“祖母,将来叔父去任上,您跟着叔父,我又跟着您,我不愿寄人篱下。”南烛知晓,南书森也即将离开婺州。他的岳丈大人给他打点好了,为他在明州谋了差事。明州离婺州不算太远,林氏不愿意跟着南书铮北上汴京,却愿意跟着南书森去明州。

“你这孩子怎么说的?阿烛,那是你亲叔父,什么叫寄人篱下?”林氏有些动气,南书铮和南书森在婺州时从未分家,在她看来,两家就是一家。

自然,于林氏而言,不论南书铮或是南书森,都是她的亲生儿子,他们确实是一家。但她没想过,对南烛来说,跟南书森一家一起生活,说破了天去,叔父终究不是亲父。

前世南烛与南书森一家相处了一年多,那段时间她过得并不开心。南星和南添和她一样,都是林氏的亲孙女,林氏虽因为南烛没了母亲,对南烛多些怜惜,但也不会过多偏向于她。反而因为南烛比她们稍大些,总要南烛让她们一些。

还有那江氏,面上一副把南烛当作亲女儿对待的样子,后来还逢人就说自己养大了侄女,实际上,时常拿冷眼瞧南烛。

但那时南烛知晓自己很快就会离开明州,回婺州待嫁,又不想伤了家人和气,便默默忍了,什么都没说。林氏作为江氏的婆婆,江氏不敢给她脸色看,林氏便不知南烛所受的委屈。

重活一世,南烛现如今想来,前世过成那样,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她自己,原本她可以不必寄人篱下的。

“祖母,我知道您是为了我好。可我更想与父亲在一处,不想跟着叔父和婶娘。”

“你是跟着我,与你叔父婶娘何干?”

“可您将来还是要跟着叔父去任上的,我跟着您,不就是跟着叔父?”

林氏算是明白了,说来说去,南烛还是更愿意跟着她自己的父亲。林氏本以为南烛更喜欢她这个祖母,如今看南烛这固执的模样,倒令她有了几分伤心。

祖孙俩这顿饭吃得没什么滋味,最后连南烛和她告别,林氏都没吭声。

南烛知道林氏是在生她的气。林氏极看重家族,在她心中,南书铮和南书森应该不分彼此。即使他们早已各自成家,各奔前程,只有遇到大事才会凑在一处,如在家中守孝。再就是他们的儿女,也该不分彼此,不管是谁的孩子,都当作嫡亲的兄弟姐妹。

而南烛说跟着叔父是“寄人篱下”这话,便刺痛了林氏的心。

然而林氏想了一夜,还是原谅了亲孙女。南烛自小乖顺,此次非要跟着南书铮和乐平县主进京,林氏怀疑南烛是受了乐平县主的挑拨。

于是,第二日一早,乐平县主和江氏带着孩子去向林氏请安后,林氏单独留下了乐平县主。

“你们即将进京,对于阿烛,你有何打算?”

乐平县主还不知道林氏想自己带南烛之事,林氏如此问,倒把她问住了:“我们自然是要带着阿烛进京的。”

乐平县主觉得林氏的问题奇怪,南烛不跟着她的亲生父亲进京,难道还要独自留在婺州老宅不成?

殊不知林氏看乐平县主如此理所当然,更加觉得自己果然想的没错,是乐平县主串掇了阿烛与自己离心。未成想,乐平嫁进来才几日,就能将南烛哄骗了去。

“听说汴京路途遥远,气候干燥,又喜食面食,阿烛身子弱,舟车劳顿怕是受不住。”

“汴京的气候倒还好,我自小在汴京长大,不觉得多干燥;至于吃食,除了面食,汴京的吃食还多着,倒不怕阿烛不喜欢。阿烛身子是有些弱,但从婺州到汴京,先去钱塘,在钱塘经运河一路北上,风平浪静,船大水深,要我说,比坐马车还舒坦些,三岁小儿都能在船上安睡,料想阿烛也不会不适。”

乐平县主是做人家继母的,见林氏担心南烛,便尽可能说得详尽些,好叫林氏放心,也让林氏知晓,自己绝不会亏待了南烛。

林氏见乐平县主处处考虑妥当,再找不出什么借口,于是直截了当道:“你思虑得周到,但阿烛年岁也不小了,待她出了孝便可议亲,届时又回婺州来,倒不如就让她跟着我,也免得奔波。”

说到此处,乐平县主才惊觉,原来林氏是不想让南烛跟着他们进京。林氏有此言,怕是对南烛的婚事也有了安排。

“阿婆,阿烛的婚事,可是有了着落?”

“你如今是阿烛的母亲,我与你说倒也无妨。我与你林家大姑已说好,待阿烛出了孝,便将阿烛嫁去林家,做季哥儿媳妇。”

说罢,又道:“此事只是我们口头说了,旁人,甚至两个孩子都不知晓,你先别声张。我与你说,也是叫你心里有个底儿。”

乐平县主没想到林氏已为南烛谋划了婚事,那林家的孩子,人品才华倒也不错。她见过林方季,温润知礼,一身书生气,与南烛倒也相配。

如此,乐平县主便道:“那阿烛呢,她是想去汴京还是留在婺州?”

“我叫你留下,就是想让你与阿烛说说。阿烛说想跟着你们进京,不想去别处。”

林氏是早就说了不愿北上的,那日后必定是跟着南书森了。南烛若跟着林氏,便等同于跟着叔父一家。

乐平县主以己度人,就算有祖母在,叔父再亲也终究不如生父。

这么一想,乐平县主便回林氏:“我去与阿烛说说。”

至于怎么说,她却是没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