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动漫衍生小说,从庆国开始的词条人生,正等待着你的探索。小说中的林毅角色,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作者晴晴她叔的精心创作,使得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现在,这本小说已更新至第55章,113100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从庆国开始的词条人生林毅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当天,就算是项夫人再怎么不满,也还是当着项不悔的面说了几句好话。一家人倒是整整齐齐的在门口送别项不悔,送他上马车。见项学义一直看着马车沉默不说话,项夫人心中也有些不满问道:“老爷这是在想什么?”“夫人…
《从庆国开始的词条人生》小说最新章节试读:即使这么多年来项不悔从未和他打过交道,更没有拿出把柄来指正他。但越是这样,沈重心中对项不悔就越是惊恐,一个躲在暗处里,不放冷箭的敌人,背后所图更大。两人这些年来也就这样保持的奇怪的默契,相安无事。转眼就半年时间飞逝,北齐鸿胪寺也开始忙活起来,毕竟南庆使团就要到来。那一天,海棠朵朵有些不自然的坐在项不悔面前,不悔神色怡然的在她面前泡茶,一
《从庆国开始的词条人生》精彩章节赏析
当天,就算是项夫人再怎么不满,也还是当着项不悔的面说了几句好话。
一家人倒是整整齐齐的在门口送别项不悔,送他上马车。
见项学义一直看着马车沉默不说话,项夫人心中也有些不满问道:
“老爷这是在想什么?”
“夫人,方才我在想着那孩子也年满十五,再过多几年倒是可以谈一门婚事。”
项夫人冷哼了一声说着:
“自家闺女的婚事还不操心,就想着那私生子。敏敏今年都十六了!”
“夫人莫着急,此时我早已与岳父谈好,想来也快要有消息了。”
随着马车的消失,两人身影也随之消失。
参与童生县试的地方在青州下的一处县城,人数捉摸一看也有小两百号人。
“众学子有序排队,接受检查!”
周围都是身着朴素却整洁衣裳的少年,肩背竹篓,步伐坚定,心中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也有的紧张,脸色惨白。
这对于无数寒门学子而言,这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考场设在镇中心的文庙内,古木参天,红墙绿瓦,庄严肃穆。
入口处,几位身着官服的差役严阵以待,他们手持铜锣与名册,负责安检与身份验证。每位学子需将随身携带的物品一一展示,确认无违禁之物后,方可进入。
轮到项不悔,缓缓打开竹篓,里面仅有孙阳先生给他准备的资料以及一块干粮,再无他物。
跨过门槛,步入考场,一股沉静而庄严的气氛扑面而来。考场内,数十张长桌排列整齐,每张桌上都铺着洁白的宣纸,旁边摆放着笔墨砚台。
项不悔找到自己的座位,轻轻坐下,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四周,其他学子也已就座,有的闭目养神,有的低声吟诵,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调整着状态。
随着主考官一声令下,考试正式开始。考场内顿时只剩下笔尖轻触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传来的深呼吸。
项不悔提笔,全神贯注,将平日里苦读的知识化作一行行工整的文字,倾注于纸上。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异常珍贵。
窗外,日头渐渐升高,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场无声的较量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
考场内,学子们或眉头紧锁,或胸有成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
直至夕阳西下,考试终于结束。学子们纷纷搁笔,有的面露疲惫却难掩喜悦,有的则眉头紧锁,似乎在反思自己的答题。
项不悔仔细检查是否还有纰漏,而主考官已经敲锣收卷子。
等结束完这一切之后,项不悔才缓缓站起身,稍微活动一下筋骨,收拾好文具,心中既有释然也有期待。
童生,是科举的第一步,只有获得了获得了童生的身份,才有可能继续往下走。
在项不悔的设想当中,既然锦衣卫的路走不通,他就走科举的路!
通过文臣的路,走到北齐顶峰,借助北齐举国之力,来寻找神庙!
至于与南庆监察院,也可以继续保持联络,借助监察院之力,让自己更快走上北齐巅峰!
项府的马车依旧在外等待,项不悔也上车整顿,好好休息。
当晚,回到青州之时,先是去拜访了孙阳先生。
“怎么样,心中可有把握?”
“回先生,十之八九!”
孙阳知道项不悔的脾气和才能,见他肯这样说自然也知道童生的考试稳了。
“切莫松懈,先回去好生休息两天,等县试放榜后再说。”
这一次县试,义学私塾中只有项不悔一人参与,孙阳先生自然将所有的中心的都放在他身上。
县试文庙中,此时几位考官正在评估学生们的卷子。
“此子字体端正,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一旁的考官们听到这话都有些好奇的走上前来旁观,一看这书法果不其然。
“好字!此人能写出这般书法定然下了苦功夫!”
项不悔所临摹的字体,是前世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王羲之的行书可谓赏心悦目!
“各位同僚且看他所写内容,此经文释义颇具风格,行文扎实,基本功不错。”
“且看他那五言律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众人看着这诗文,顿时眼中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母亲,正在给临行的游子缝衣,渴望孩子快快回来的场景。
“此诗文不错,仁孝之言,自然风雅。”
“由此看来,此考生说不定还能再往上继续走动走动。”
两天后,县府已经派人通知各位考生。
只见一差役敲响项府之门,将童生县试的结果告知之后,便转头去下一个地点。
与此同时,整个青州都传遍项不悔的那首《游子吟》,感情深切动人。
“不悔少爷过县试了!县试第一名!”
一时之间,消息传遍项府,得到消息的项学义和项夫人都有些愣神,随后项夫人也只是无所谓的说一句:
“我家子瑜也考过县试,这有什么的,有本事考回个秀才回来!”
不过因为项不悔考过了县试,在项府中的待遇也好了起来。
至少茗嫣平常去厨房打到的饭,菜色也多了起来,时不时还能拿到一些只有少爷小姐才能够吃的牛乳和瓜果。
而义学私塾中的其他学生父母得知项不悔居然考过县试之后,都有些不信邪的,也开始怂恿自家孩子尝试一下下次的县试。
义学私塾当中,孙阳先生得到项不悔已经考过县试之后,顿时欣喜起来。
更听到那首游子吟,不由的感叹万分。
“不悔,半年后的府试咱们还得再接再厉才行,想我大齐人才济济,科举便是独木桥过河,得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行!”
“府试不同县试,除人数更多、规模更大之外,还多加了策论,从现在开始,我会教你如何撰写。”
“童试包含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场,老夫当年连过三场这才得到秀才的称呼。”
“县试后半年都会准备府试,若你此次能一举考上,这才叫真正的考到童生!”
“府试考完后参与院试,通过院试的考生,即可成为“生员”,俗称秀才。”
“以后你见到知县可以不用下跪,不用服差役、徭役等!”
“不过你也切莫好高骛远,踏踏实实继续学习才是正道。”
孙阳先生拉着项不悔说了众多,也让他心中有了清晰的方向。
而在青州的老鬼在得知孟极(林毅的代号)已经考过县试之后,倒也觉得诧异。
毕竟南庆不比北齐,北齐文学之风天下闻名。
更有文坛巨匠庄墨韩在,就连众多南庆的学生都会过去北齐参与科举考试,以此为荣!
北齐的科举难度,可远远比南庆的难得多。
“还真没想到这条路倒是让他给闯进去了!如果孟极真的能够在北齐文坛上担任要职,倒不失为一条新的路!”
要知道现在的监察院对于北齐朝廷之上,并没有任何的钉子。
更多的都是通过监视一些北齐的官员,获得一些情报。
如果项不悔真的登上北齐朝廷,那就真的是监察院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北齐朝廷之上,有了自己人。
意义重大,远比在北齐锦衣卫上插钉子强得多。
老鬼也及时将情报传递给到幽林,让其知晓。
而监察院当中也得知林毅潜伏的消息,原先言若海还以为林毅潜伏失败,没想到还真的让他给混进去了。
虽然恼火并没有按照锦衣卫这条路去走,但也惊叹项不悔居然能够另辟蹊径的朝着科举这条路去走。
全天下,目前也就这四人知晓林毅的动作。
监察院陈萍萍、言若海,以及身在北齐的幽林与老鬼。
远在北齐的项不悔,此时依旧坚持着苦学,除了义学私塾之外,便是被孙阳先生带着去探访他的各种好友。
厚着脸皮求借书籍,观看相关策论释义,并且也带着项不悔去与好友交谈学习。
有些好友念及旧情,便也慷慨借书,有些好友心胸狭隘,也有学子今年要参与府试,心中想着万一你的学生考上了,但我的学生没考上,岂不是很丢脸?
便也大门紧闭,不肯见面。
孙阳先生脸色铁青,但在项不悔的安抚下,两人再次前往另外的好友住处。
“不悔,接下来要见那人可大有来头,你可不能丢失礼数!”
“是的先生!不知待会要见之人是?”
“他原是我那年院试主考官,为翰林院学士,前几年有感年龄太大,这才乞骸骨回来,这次我也没把握是否能求见他。”
“不悔,你天赋很强,若有机会能得老师赏识,必然在接下来的科举当中顺风顺水,不用担心被冒名顶替之事!”
原来这么些年,孙阳早已看透当年自己为何苦苦不能中举,一没身份二没背景,光有才华有个屁用,当年自己还这般刚肠嫉恶,想来也是可笑。
自己用了大半辈子才参透这个道理,断然不想让项不悔也因为这些事情导致无法再进一步。
当初自己能考上秀才,那是因为秀才之前的确实是靠才华,但想再往上,如果没有关系,想要中举没有天大的运气,再多的才能也无用。
随随便便来个达官贵人,将自己名字一替换,多年的辛苦也就白费!
听到孙阳先生这话,项不悔心中不由的感动。
孙阳来到府前,对着门口的仆人说着:
“还请通报一声,文昌十三年青州府学学生孙阳求见管孟先生!”
那仆人见孙阳这般报名号,也行了个礼,喊了句稍等之后便让孙阳两人稍等。
就在两人都觉得没有希望的时候,仆人终于出来说着:
“两位,老爷此时正在会客,烦请在堂中稍等。”
听到这话,孙阳连忙道好,只要能见面就行,仆人将两人领进去后便离开。
半晌后,只见一发白老人掀开帘子走出,孙阳见到眼前之人,顿时眼眶湿润,行大礼说着:
“学生孙阳,见过管孟先生!”
一旁的项不悔也跟着一同行大礼!
老人缓缓将孙阳扶起说着:“刚有贵客耽误些许时间,起来先坐。”
“文昌十三年,倒是挺久之前,那年我记得我是担任青州院试的主考官!当年你的那篇策论我还有点印象,虽稚嫩,但却也有抱负国家之心。”
一听到管孟先生还记得他当初的文章,孙阳不由的泪如雨下。
“承蒙老师挂念,孙阳内心惶恐!”
“如今你身在何方,可有官职在身?”
管孟这一问,倒是让孙阳语塞,尴尬的说着:
“老师,学生目前在青州府为一义学私塾担任先生,教孩童启蒙习书!并无官职在身。”
管孟点了点头也说着:“启蒙之事也是功德无量,切莫因为此事过小而心生懈怠,读书乃是吾辈改造之路,贵在坚持!”
听到管孟所说,孙阳顿时潸然泪下,忍不住用长袖擦拭眼泪。
“学生失态了!”
“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孙阳听到管孟发问,便站起来来说着:
“先生,此次前来是为了这孩子!这孩子刚考过县试,正准备府试,这几个月学生一直在教导他,打底过府试并不难。”
“但学生自知能力有限,无法教导这孩子再往后考院试,更是心中惶恐,害怕这块璞玉在我手中毁了,这才冒昧前来拜访老师,望能为这孩子再寻一良师!”
说到最后,更是跪下朝着管孟行大礼起来。
听到这话项不悔顿时傻眼了,他不曾想到孙阳先生居然带他来见曾经的老师,居然是为了给自己找更好的资源,原先他还以为只是过来借书学习的。
听到这话,他也连忙跪下:
“先生何出此言,不悔在先生教诲下所学颇多,怎敢辜负先生所望!”
管孟沉默的看着眼前的两人,不由的叹气说着:
“可怜你这般为他着想,想来这孩子也有过人之处?”
孙阳抬起头说着:“老师请看,这是他考完县试的卷子,考完试后他能一字不落的再次默写出来!”
“这是这孩子最近的一些经文释义,他已然能读到这般境界!”
管孟仔细的看着孙阳递上来的书册与卷子,仔细的端详着。
刚看第一眼,便觉得这字亮眼。
再仔细查看,便也越发的欣赏起来,再看到诗文之后不由的感叹道:
“前不久青州所传的那首游子吟,原来就是这孩子所作!”
“那想来,笨鸟先飞之人,也是他了?”
管孟放下手中卷子,看着一旁的项不悔。
“孩子,抬起头来!”
听到管孟这般说,项不悔才抬起头,用着坚定的眼神看着他。
“才学功底扎实,相貌好生不错,确实是块璞玉。”
“孙阳,看来你这些年的学术倒是没有落下,把这孩子教育的很好!”
“也罢,若这孩子能考过府试,你再来找我,持我名帖,前去拜访我学生,如今他身在上京城翰林院,让他收下这孩子好生学习,倒也满足了你渴望成才的心。”
听到这话,孙阳不由的感动,可随之而来的是有些担忧。
“老师,万一那翰林院的师兄不肯收下他作学生可如何是好?”
看着管孟脸色有些不悦,孙悦害怕他在嫌弃,连忙解释说着:
“老师,只因此子是青州府锦衣卫百户项学义之私生子,学生惶恐翰林院的师兄不肯收!”
这话一出,倒是让管孟略有些诧异了。
居然还是锦衣卫的私生子?
小说《从庆国开始的词条人生》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