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家宴过后,一切变得稀疏平常起来,林如雪和墨染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更加稳定和深入的阶段。最初的激情与小心翼翼逐渐沉淀为一种细水长流的默契与亲密。他们开始真正地融入彼此的生活,而不仅仅是分享那些精心准备的美好时刻,生活在逐渐变好。

墨染的公寓里,逐渐出现了属于林如雪的痕迹。洗漱台上并排放着的护肤品,衣帽间里挂着的几件她的职业装和偶尔留下的柔软睡衣,书房书架上一角摆上了她常看的法律期刊和小说。周末的清晨,不再是各自在高级餐厅或匆忙的早午餐中度过,而是常常由林如雪在厨房里简单准备两份三明治和沙拉,墨染则负责煮咖啡,两人在洒满阳光的餐桌前,分享着报纸的头条新闻,或者讨论着各自接下来一周的安排。[(尺v尺)不是一个屋子哦]

这种日常的、近乎同居的相处模式,让关系变得无比真实,同时也开始显露出需要磨合的棱角。

林如雪是个极度注重规划和效率的人,她的生活和工作一样,井井有条。而墨染,尽管在商场上杀伐决断、计划周密,但私下里,尤其在高度紧张的工作之后,会倾向于一种更随性、甚至有些疏于打理的状态。他会把看完的文件随手放在客厅的沙发上,会忘记及时补充冰箱里的牛奶,会在林如雪已经规划好周末一起去听音乐会时,突然接到一个必须参加的海外视频会议通知。

起初,林如雪会默默地将文件整理好归位,会自己记着去买牛奶,会体谅地取消音乐会的计划。她理解他的忙碌和压力,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但次数多了,心底难免会积攒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和疲惫。

有一次,林如雪精心准备了一顿晚餐,想庆祝她手头一个棘手的案子终于圆满结案。她提前告诉了墨染,他也确认会准时回来。然而,晚餐时间过了半小时,桌上的菜渐渐凉透,墨染才带着一身疲惫匆匆赶回,连声道歉,解释说一个重要的海外并购项目临时出了点岔子,整个团队都在紧急处理。

林如雪看着他眉宇间的倦色和真诚的歉意,那些准备好的、带着些许委屈的质问终究没能说出口。她只是笑了笑,说:“没关系,工作要紧。菜热一下就好。”

那顿晚餐,气氛有些微妙的沉闷。墨染敏锐地察觉到了,他放下筷子,握住林如雪的手:“对不起,如雪。我知道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是不是让你失望了?”

他的话非常直接,让林如雪无法再维持表面的平静。她沉默了片刻,抬眼看他,眼眸微红,出现了一丝泪珠,眼神里带着一丝认真:“墨染,我理解你的工作性质,也支持你的事业。我没有失望,只是……有点累。感觉我们的生活节奏,好像总是被意外打乱。我需要的,也许不是你每一次的事后道歉,而是……更多一点的,可以被预见和参与的规划。”

这是他们确立关系后,第一次触及到相处模式的深层次问题。没有争吵,只有平静而坦诚的沟通。

墨染看着她,认真地思考着她的话。他习惯了独自决策,习惯了承担一切,习惯了在事业上冲锋陷阵,却忽略了亲密关系中,需要的是“我们”,而不是“我”和“你”。

“我明白了。”他紧了紧握着她的手,语气郑重,“是我的问题。我习惯了把所有事情,尤其是工作上的压力,自己扛着,觉得没必要让你操心。但是我忘了,我们现在是一体的,我的节奏也影响着你的节奏。以后,我会尽量提前和你沟通我的工作安排,如果临时有变,也会更及时地告诉你,而不是让你空等。我们一起规划时间,好吗?”

他的态度不是敷衍的承诺,而是真正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愿意做出改变。这让林如雪心中的那点芥蒂瞬间消散了。她反握住他的手,点了点头:“好。我也在学着适应,适应你的世界,适应……不那么井井有条的意外。”

这次小小的摩擦,就像是一次必要的校准,虽然过程中有些许的不愉快,但却意外地成为了他们关系更进一步的契机。通过这次摩擦,他们不仅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彼此的内心需求和底线。

墨染开始意识到,林如雪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忽视或敷衍的人。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需要被尊重和理解。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将林如雪纳入他更长远的生活规划中,不再像以前一样把她落空。

而林如雪也在这次摩擦中有所领悟。她发现,当墨染工作压力大时,她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迁就或者独自消化情绪。相反,她应该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让墨染知道她也需要关心和支持。

这样的改变让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健康。他们不再是单方面的付出或索取,而是学会了相互倾听、理解和支持。这种相互的成长和进步,使得他们的感情愈发深厚,也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个需要磨合的点,在于他们对待社交和外界眼光的方式。

林如雪因为胜诉那场知名的跨国仲裁,在业内的声望更上一层楼,各种论坛、颁奖典礼的邀请纷至沓来。有些活动,主办方会明确希望她能与墨染一同出席。墨染作为新锐企业家,同样是各种商业酒会和慈善晚宴的常客。

第一次以恋人身份共同出席一个重要的行业颁奖晚宴,林如雪是作为年度杰出青年律师的候选人,而墨染则是作为颁奖嘉宾。红毯上,闪光灯此起彼伏,无数镜头对准了他们。墨染从容自若,应对得体,始终紧紧牵着林如雪的手,姿态保护而亲密。林如雪虽然也习惯了公众场合,但作为他身边的女伴,承受着比以往更集中的、带着探究和审视的目光,还是让她感到些许不适。

晚宴上,不断有人过来寒暄,有真心祝贺的,也有借此机会与墨染攀谈合作的,更有一些带着微妙意味的打量,仿佛在评估她是否“配得上”站在墨染身边。

“林律师真是年轻有为,和墨总站在一起,真是郎才女貌。”一位略显富态的中年企业家笑着恭维,眼神却在林如雪身上逡巡。

墨染不动声色地侧身,微微挡在如雪身前,举杯回应:“李总过奖。如雪的专业能力有目共睹,能和她并肩,是我的荣幸。”他将话题的重点,精准地拉回到了林如雪的专业成就上。

林如雪感受到他细微的保护动作和话语中的维护,心中温暖。她也举起酒杯,落落大方地微笑:“李总谬赞了,我只是做好分内事。贵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才令人钦佩。”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对方熟悉的领域,既展现了风度,又不失专业。

那一晚,他们像一对配合默契的战友,共同应对着名利场的浮华与复杂。回去的车上,林如雪靠在椅背上,轻轻吐了口气。

“累了?”墨染揽过她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身上。

“有一点。”林如雪闭着眼,感受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不太习惯这种……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的感觉。”

“对不起,让你面对这些。”墨染低声说,带着歉意,“以后如果不喜欢,我们可以少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

林如雪却摇了摇头,睁开眼看他:“不,这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这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我既然选择了你,就会试着去适应和面对。只是,”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坚定,“我希望无论在任何场合,我首先是我自己,是林如雪律师,然后才是你的女朋友。”

墨染看着她眼中清晰的自省和独立的坚持,心中充满了欣赏与爱意。他低头,在她额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你永远都是你自己,是我眼中最耀眼的存在。无论在哪里,我都为你骄傲。”

磨合的过程,并非总是甜蜜顺遂,它伴随着细微的调整、坦诚的沟通,甚至偶尔的退让。但正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轨迹中,他们一点点地 carve out 出独属于两人的、舒适的相处空间。他们学习着如何在保持各自独立人格的同时,更好地融合彼此的生命轨迹,学习着如何将“我”和“你”,真正地变成“我们”。这条磨合的轨迹,蜿蜒向前,指向一个更加坚实和温暖的未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