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与皮埃尔先生的视频会议结束后,团队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很快陷入了更深的焦虑——等待。每一天都变得格外漫长,邮箱的每一次提示音都能让林初夏的心跳漏掉半拍。

方茹倒是很沉得住气,她组织团队开始了更细致的准备工作。“不管成不成,”她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外资进来,拍摄标准会更高,我们现在就得按专业流程走。”

她拉着林初夏和周维,开始对剧本进行新一轮的“磨刀”。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都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方茹对表演节奏的要求近乎苛刻,周维则对场景和道具的细节精益求精,连一个纽扣的样式都要反复考证。

林初夏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音乐的完善上。得益于苏雯女士的介绍,她有幸向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作曲系教授请教,对《星火》和《流亡组曲》进行了更专业的编曲和配器,使其在保持原有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艺术表现力更上一层楼。她还开始构思电影中其他场景的配乐,工作量巨大。

就在这种紧张而充实的筹备中,两周后,他们终于等来了消息。但不是皮埃尔先生本人,而是他驻中国的助理,一位干练的年轻女士,姓韩。

韩助理约林初夏和方茹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见面。她的态度专业而直接,没有寒暄,开门见山:

“皮埃尔先生对《断弦》的故事内核和艺术追求非常欣赏。但是,作为投资方,他也有一些基于国际市场考虑的修改建议。”

她拿出一份文件,上面罗列了几点核心意见:

1. 叙事节奏: 建议增加一些更具戏剧张力的情节,例如林枫在逃亡途中与日军的直接冲突或惊险逃脱,以增强影片的可看性。

2. 情感线索: 建议为林枫增加一条清晰的爱情线,与一位在难民营中相遇的女教师或护士,认为这能更好地引发国际观众的情感共鸣。

3. 结局调整: 目前的结局(林枫在胜利后回到废墟,默默弹琴)过于含蓄,建议改为更昂扬、更具象征意义的结局,例如他在新建的学校教孩子们弹琴,寓意希望与传承。

林初夏看着这份建议,心情复杂。平心而论,这些建议从商业角度非常专业,也确实能提升影片的“卖相”。但她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强烈地抗拒。她想起自己查阅资料时看到的,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真实个体的、琐碎而坚韧的挣扎,那种在绝望中守住内心一寸净土的沉默力量,才是她最初想表达的东西。

加入过多的戏剧冲突,会不会冲淡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真实感?爱情线固然动人,但在这个特定的故事里,是否必要?会不会显得俗套?

方茹显然也有同感,她皱了皱眉,但语气保持冷静:“韩助理,感谢皮埃尔先生的建议,非常专业。但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和讨论。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希望尽可能真实地还原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普通艺术家的心灵史。我们担心过多的外部冲突会削弱内在的张力。”

韩助理似乎预料到了他们的反应,微微一笑:“我理解二位的艺术坚持。皮埃尔先生也强调,他尊重创作者的本心。这些只是建议,供你们参考。我们可以保持沟通,寻找一个既能保持艺术完整性,又能兼顾市场需求的平衡点。”

会谈在一种礼貌但略带胶着的气氛中结束。

回学校的路上,林初夏和方茹都沉默着。这突如其来的“机遇”,带着沉甸甸的重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抉择。

“你怎么想?”方茹率先打破沉默。

林初夏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说道:“方师姐,我记得你说过,好饭不怕晚。我在想,如果我们为了这笔投资,把剧本改得面目全非,那还是我们想做的《断弦》吗?我们最初打动皮埃尔先生的,不就是它现在的样子吗?”

方茹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赞许:“没错。资本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要借它的力,但不能被它牵着鼻子走。关键是,我们得拿出让对方无法拒绝的理由——一个即使不做太多妥协,也足够精彩、足够有说服力的版本。”

接下来的日子,团队进入了更紧张的攻坚阶段。林初夏和方茹没有简单拒绝皮埃尔先生的建议,而是试图将这些建议“内化”,找到与故事内核更自洽的融合方式。例如,对于增加戏剧张力,他们不是生硬地加入枪战追逃,而是设计了一场林枫为了保护难民营的孩子们,被迫与前来搜查的伪军周旋、用智慧化解危机的戏,既增加了紧张感,又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处境。

对于爱情线,他们最终决定保留一种极其克制、发乎情止乎礼的朦胧好感,重在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而非狗血的恋情。

林初夏将修改后的剧本和更详细的阐述发给了韩助理。她附上了一封长信,诚恳地解释了每一处修改的考量,并再次强调了影片的艺术追求和独特价值。

信发出去后,又是漫长的等待。这次,连方茹都有些坐不住了。

就在林初夏几乎要放弃希望,开始认真考虑众筹或其他更艰难的路径时,她的手机响了,是韩助理。

“林小姐,”韩助理的声音带着一丝轻松,“皮埃尔先生看了你们的修改方案和阐述,他很欣赏你们在坚持艺术原则下的灵活处理。他认为,这种克制和内在的张力,或许正是这部影片区别于其他战争片的关键。他原则上同意投资,具体细节,我们可以开始正式谈判了。”

挂了电话,林初夏愣了几秒,才把这个消息告诉身边的方茹和周维。短暂的寂静后,小小的教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声。

林初夏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色。她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繁琐的合同谈判、严格的预算控制、艰苦的拍摄过程……真正的挑战,现在才拉开序幕。

但此刻,她心里充满了力量。她们用自己的坚持和专业,赢得了尊重,也扛住了机遇的重量。这条路,她们终于又往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国庆小剧场Plus:心安处即是家】

国庆夜的烟花在天际绽开绚烂的花朵,黄浦江畔人潮涌动,欢呼声此起彼伏。林初夏却悄悄拉着安迪,钻进了附近一栋写字楼顶层的空中花园。这里安静,视野绝佳,能将整个外滩的璀璨尽收眼底。

“你怎么找到这地方的?”安迪有些惊讶。

“安总日理万机,这种小事,就交给我来探索咯。”林初夏狡黠一笑,变戏法似的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桶和两个小杯子。打开一看,竟是热气腾腾的酒酿圆子,还飘着淡淡的桂花香。

“你……准备的?”安迪看着那甜糯的圆子,心头一暖。她记得自己只是前几天偶然提过一句,小时候在弄堂里吃过的最好吃的就是酒酿圆子。

“尝尝看,是不是那个味道?”林初夏舀了一勺,轻轻吹了吹,递到安迪嘴边,眼神亮晶晶的,像个等待表扬的孩子。

安迪低头尝了一口,甜丝丝、暖融融的味道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她看着眼前人被江风吹得微红的脸颊,忽然伸手,用指尖轻轻揩去她嘴角不小心沾上的一点点糖渍。

“味道怎么样嘛?”林初夏追问,耳根悄悄红了。

“太甜了。”安迪故意板着脸说,却在林初夏眼神黯淡下去的瞬间,凑近她耳边,用气声低语,“……甜得像我现在的心情。”

“轰——”又一簇巨大的烟花在夜空炸开,映亮了两张近在咫尺的笑脸。林初夏趁机飞快地在安迪脸颊上亲了一下,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看烟花。

安迪愣了一下,随即失笑,伸手揽住她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怀里。两人依偎着,看着脚下这座流光溢彩的城市。

“以前觉得,‘国泰民安’是个很大的词。”安迪的下巴轻轻抵着林初夏的头顶,声音温柔,“现在觉得,它也很小……小到就是此刻,我能安心地抱着你,看一场烟花。”

林初夏在她怀里蹭了蹭,找到个更舒服的位置,小声说:“嗯,我的‘国泰民安’,就是你在的地方。”

夜风温柔,灯火可亲。此刻,家国天下的宏大叙事,悄然融汇成了顶楼一方小小天地里,相拥的体温和心底满溢的甜蜜。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