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这日,顾如砺早早和大侄女和大侄儿去地里帮忙秋收。
中午,顾如砺晒得满脸通红回来,老王氏心疼地给他擦拭,忍不住碎碎念:“非要去地里帮忙,这么点大能干啥活,在家待着多好。”
顾如砺看着侄子侄女们,忍不住一抖。
这六年,顾家又添了人,大房又生了一个女孩,今年四岁,比顾如砺小了两岁。
二房一个侄女刚三岁,二嫂陈氏肚里还怀着一个,三房也添了一男一女。
这几个孩子也不知是不是顾如砺从小盯着些,就爱粘着他,有时候顾如砺都被闹得头大。
见老儿子呵呵尬笑,老王氏没好笑地拍了一下儿子:“不就是让你在家看着点你侄子侄女么?难不成比在地里还累?”
顾如砺很想点头,他觉得地里的活计比看侄儿轻松多了。
可能是他岁数不大,到地里也就帮忙捡稻穗的原因吧。
“下午别去了,正是天热的时候,中暑了可不好。”
“呵呵,娘,中午做了什么菜,我饿了。”顾如砺生硬地转移话题。
老王氏哪会不知道老儿子想干嘛,不过她一向宠老儿子,眼睛一转促狭道:“娘也刚从地里回来,饭菜是你二嫂做的,我哪会知晓。”
顾如砺可不信他娘说的,家中做什么饭菜,可都是老王氏做主的。
不过最近农忙,顾如砺猜今日家中饭菜定然不错。
果然,没一会儿饭菜端上来,顾如砺就双眼一亮。
肉!!!
他一个多月没见过肉了。
饭菜是陈氏做的,但饭菜是老王氏分的。
家里的主力吃最多,其次就是顾如砺和顾石头,其余小辈碗中的米汤和老王氏这些女眷一样。
要说老王氏偏心,她碗中的米没比几个儿媳妇多几粒,要说不偏心,顾如砺一个六岁小孩,碗中的饭菜却和顾石头这个十一岁大侄儿一样多。
“快吃吧。”顾老头话落,众人动起筷子。
桌上只有一盆咸菜老王氏没分,但没一会儿也被夹光了。
顾如砺看着碗里的咸菜浅笑,偷偷把碗里细得跟发丝一样的肉丝给老王氏和顾草儿分了一点。
刚刚分菜的时候他看了,老王氏偏心他,他碗中的肉丝有好几丝呢,大侄女明明跟石头干得一样多,碗中却只有一块小得几乎看不到的肉丝。
作为儿子不能说老王氏的不好,他是既得利益者,也没资格说什么。
只能日后多挣点钱,想来有了钱,他娘就不会吝啬这一口菜了。
老王氏感动地看着碗里的肉,抬头白了埋头苦吃的顾家父子四人,一个个还没才六岁的老儿子贴心。
顾草儿刚要往回夹给顾如砺,就被边上的顾如砺私底下拉住了。
两人对视一眼,顾草儿感动地看着她一手带大的小叔,而后低头猛吃。
经验告诉她,此刻不吃,一会儿就被娘夹给石头了。
吴氏见女儿把肉丝吃了,讪讪地把筷子缩了回来。
桌上的人早已见怪不怪,顾如砺自小懂事会心疼人,就连鬼精的顾三郎有时候都自愧不如。
吃完饭,顾如砺微微叹气,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就今日的饭菜,还是顾家难得丰盛的一顿饭,但他还是没吃饱。
他不是没挣钱的主意,只是年纪小,不可太过惊世骇俗。
下午,顾如砺戴着草帽去地里帮忙,然后华丽丽地晕倒在地里。
醒来后,顾如砺一时不愿面对现实,他也太弱了吧,第一天下地就晕倒在田里了。
而且干的还不是重活,只是帮忙捡稻穗。
老王氏见儿子郁闷地把被子盖在头上,心疼又好笑:“醒了?让你别逞强,屁点大的小毛头,整日忧心家中的事。”
老儿子是她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了,他越懂事,老王氏就更心疼老儿子。
就在这时,顾老头端着碗进来,“老婆子,栓子醒了没?孩他二嫂煮了解暑饮子。”
栓子本栓听到他爹叫的名字,默默拉开盖在头上被子。
因着当年顾如砺几欲饿休克过去,顾老头和老王氏老两口给顾如砺取了栓子这个小名,寓意栓住这个儿子。
至于大名,看他几个哥哥的名字就能猜到了。
顾如砺在心中安慰自己,栓子总比狗蛋狗剩这些贱名好听点。
解暑饮子用山上挖的树根,喝着有一股清凉,但有些苦,顾如砺眉头轻蹙。
“可不能吐了,快咽下去。”老王氏紧紧盯着儿子。
顾如砺没办法,直接一口闷了。
本想下床走走,却被老两口强硬拉在床上休息,老王氏用草扇给儿子扇风。
顾如砺缓缓睡下,老王氏抬手在他额头上一探,见没起热这才放了心。
出了门,面对担忧的顾老头,“栓子没事了,你去地里忙吧,地里的活赶,我留在家中忙活,陈氏的身子也重了,家中孩子多,她一个人照顾不过来。”
往常有顾草儿和顾石头帮忙看着下面的孙子,大人不用操心,但现在农忙,两人现在的年岁,干的活不比二老慢。
“你说日后咱老儿子可怎么办哟。”顾老头有些担忧道。
这都六岁了,村里的孩子这个年纪早早就下地干活了,也就是他们老两口心疼孩子,迟迟不给这孩子下地。
结果今日就去帮忙捡个稻穗,竟然晕倒在地里。
干旱时,吃不上饭的草儿,干活都比栓子强上几分,想到这,老顾头面上也露了些愁绪。
“有我们两个在,总能把栓子拉拔长大。”老王氏安慰顾老头,其实心里也没底。
这几年万安府风调雨顺,家中也好了起来,如果一直这样,老王氏有底气养大老儿子,给老儿子娶妻生子。
只是,他们到底年纪大,也不知能帮栓子到何时。
顾老头忧心忡忡往地里走去,老王氏则是操持起家务来。
屋内,不知何时醒来的顾如砺又闭上了眼。
顾家全家上下一连忙活了差不多一个月,才把粮食晾晒收好。
“约莫算了下,今年收成不错,老头子,明日你去镇上卖筲箕,顺便割块肉回来。”
筲箕是顾二郎编的,他腿脚不好,不方便去镇上,一直以来都是顾老头农闲的时候帮忙去镇上卖,每月也能挣几个子。
这银钱顾老头也不收,全给了二房,大房因着征兵的事也没敢多嘴,三房两口子干活偷奸耍滑,对于卖筲箕的铜板也不敢觊觎。
也是这样,这几年顾二郎又跟顾老头老两口亲近起来,每月给些卖筲箕的铜板给二老,也算个孝心。
“成,明日我让王屠夫割条好肉回来。”顾老头欢喜应下。
忙碌一年,也就这时候该开心些。
顾如砺眼眸微动,难得对他爹撒娇:“爹,明日我跟你去镇上吧?我还没去过镇上呢。”
这两年顾如砺每次都想跟顾老头去镇上,但他娘老王氏总怕他被拍花子拐了,不给他跟着去。
老王氏张口要拒绝,顾如砺跑到她跟前连连求着她点头。
老儿子虽然贴心,但第一次这么撒娇求着她,老王氏最后还是没能顶得住,回神的时候,她已经答应儿子了。
转头见儿子咧着嘴开心的模样,老王氏又觉得挺好。
“老头子,明天多看着点栓子。”
“老婆子你放心吧,栓子这孩子懂事得很,不会乱跑。”
和老王氏的担心不同,顾老头对于儿子跟着去镇上毫不担心。
栓子自小懂事,和那些撒欢调皮的孩子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