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故作镇定地接过了那几枚还带着少年体温的铜钱。铜钱入手微凉,上面刻着他不认识的文字和图案,却仿佛有着千钧重。
这是认可,是希望,是生存的凭证!
少年眼巴巴地看着他,又看看调料,意思很明显:钱给你,再给我烤点?
林凡却摇了摇头。他指了指少年带来的那捆柴,又指了指烤炉,再指了指自己手里的铜钱,最后摆了摆手。
少年有点懵,没理解。
林凡想了想,把铜钱塞回少年手里,然后拿起一根新签子,走到少年那捆柴前,抽出一根细木枝,穿在签子上,然后做出烧烤、撒料、吃掉的动作。接着,他指了指少年,又指了指庙外,做了一个捕捉、采摘的动作(比如模仿兔子跑、挖野菜),最后指向烤炉。
他的意思很明确:我不要你的钱,你用这捆柴当报酬。然后,你去弄点能吃的肉或者野菜来,我帮你烤,烤出来的东西,我们分着吃,或者你再给我点别的报酬。
少年皱着眉头,努力理解着林凡的肢体语言。好在他不笨,琢磨了一会儿,眼睛渐渐亮了。他明白了林凡“以工代购”的模式。
他用力地点点头,指了指柴火,又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表示柴火送你了。然后他指了指外面,做了个打猎的动作,又伸出一根手指,示意自己一会儿就回来。接着,他把那几枚铜钱又塞给林凡,摆着手,意思是这钱还是给你,柴火是送的。
看来这少年很实在,不想占便宜。
林凡笑了笑,收下了铜钱和柴火。少年则兴奋地拿起放在墙角的一把简陋的柴刀,飞奔出了破庙,显然是去搜寻食材了。
破庙里又只剩下林凡一人。他捏着那几枚铜钱,靠墙坐下,开始认真思考。
开局一个碗……不对,开局一个烤炉,装备全靠打……好像也不对。
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但并非完全无法克服。刚才和少年的交流证明,肢体语言和“美食”这个共同话题是有效的沟通桥梁。
调料稀缺是致命的。孜然和辣椒面只剩小半袋,油也快没了。必须尽快找到替代品,否则生意做不长久。
食材来源不稳定。不能总指望别人去打猎,必须有一个稳定的供应链,哪怕最初级的。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破庙虽然暂时安全,但太偏僻,客流量几乎为零,必须去人多的地方摆摊。
林凡的大脑飞速运转,一个模糊的商业计划开始形成。首先,要用好眼前这个少年“赵铁柱”(林凡心里给他取的名字,看着憨厚结实),他是第一个客户,也可能成为第一个供应商兼合作伙伴。通过他,或许能打开一点局面。
然后,要用这最初的几文钱,去城里或者附近集市购买最基础的食材,比如……面?肉暂时买不起,可以做烤面饼?或者寻找便宜的动物内脏?
最重要的是,明天天一亮,就要开始着手寻找孜然和辣椒的替代品!这个世界肯定有类似的香料,只是叫法不同或者未被开发利用。
想的越多,林凡越觉得前路艰难,但看着手里的铜钱和旁边的烤炉,又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涌上来。
在卷生卷死的现代社会都没饿死,还能在异世界古代被难倒?
他正琢磨着,庙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伴随着少年兴奋的呼喊声。
看来,“供应商”赵铁柱,带着第一批“原材料”回来了。不知道这次,又会是什么惊喜(或者惊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