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三国:软饭硬吃!董卓求我做孙婿》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要多吃土豆”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张澈郭嘉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320952字,喜欢历史古代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三国:软饭硬吃!董卓求我做孙婿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大败诸侯,以董卓骄奢的性格,摆庆功宴的必不可少的。
庆功宴,一连摆了三夜。
张澈彻底体会到,什么是古代权贵的快乐。
不同于后世那种条条框框,这个时代的权贵,是凌驾于一切之上。
董卓,更是凌驾于皇权之上,嚣张跋扈,无法无天。
这三日,张澈也与众文武愈发熟络起来。
先前还对他有些敌视、排挤的人,也纷纷换上了笑脸,把酒言欢。
不是因为良心发现,是因为张澈已经得到了赏识。
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日后再有功绩,身居高位是肯定的。
这种有明显潜力的人,自然要从他微末之时开始拉拢。
哪怕不能拉拢,但最起码,也不能得罪。
而张澈,成功扮演着一个被重用、被赏识的“幸运儿”。
……
“我的爷呦!”
“您的大名,如今可是响彻寰宇,臭名远扬的那种啊!”
杨松火急火燎的窜进房间,做贼似的先探出头左右张望,才“砰”地关上门,一屁股瘫坐在地,捶胸顿足,戏精附体:
“外面都传遍了!‘汉中太守张鲁之子张澈,年少“有为”,心怀“社稷”。”
“于危急关头“驰援”朝廷,汜水关下“力战”三英,联军大营“阵斩”上党太守张杨’!”
他哭丧着脸,仿佛名声扫地的是他自己:
“爷!您的名声算是彻底泡进茅坑了!”
“天下人都在骂您助纣为虐,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说着竟真的挤出两滴眼泪,仰天长叹:
“苍天呐!大地呐!我杨松命苦呐,跟了这么个……”
“住口!”
两声厉喝同时响起,吓得杨松一个激灵,把后半句嚎叫硬生生咽了回去,手脚并用地往后缩了缩。
张澈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看向杨任。
杨任会意,伸出手指,比了个耶。
“我说杨大人呐,”张澈脸上瞬间阴转晴,笑得如春风般和煦,踱步到杨松面前:
“你看,我这名声牺牲至此,回到洛阳之前,你拿出三千两白银,抚慰一下我受伤的心灵,没问题吧?”
杨松闻言,伸出手,照着杨任的模样比了个耶。
“三、三千两?!
他突然反应过来,双手捂住胸口,一边疯狂摇头一边后退。
见张澈步步紧逼,索性一骨碌起身,跪的端端正正,duangduang磕了起来:
“爷!您就是把小的剥皮抽筋,刮干熬油,也凑不出这么多啊!”
“小的全身上下,就、就六十两!六十两!”
“您行行好,饶小的一条狗命吧!”
但他心里,已经掰着手指数了起来。
十两、五十两、一百两……
嗯!杂七杂八算下来,还有两百两。
这是棺材本,哪怕脑袋掉了,他也绝不掏出来,这是底线。
再退让,他就是孙子!
“真没有?”张澈笑容越发灿烂。
“真没有!比真金还真!”
杨松那叫一个决绝,梗着脖子仰着头,任由两行清泪蜿蜒而下,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决绝模样。
“唉,没事!”
张澈忽然变得善解人意起来,伸手亲切地扶起杨松,“三千两确实不是小数目,难为你了。”
杨松一愣,仿佛看到了曙光,连忙哽咽着点头:
“嗯!爷您明鉴……”
谁知张澈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循循善诱:“凑不够也没关系。”
“我听说啊,洛阳那些达官显贵,口味独特,尤其好些龙阳之癖的,就偏爱你这号白白胖胖、能说会道的。”
杨松:???
张澈继续贴心规划:“一次呢,我收他们十两,虽然不多,但细水长流嘛……”
他掰着手指头,故作苦恼,“杨将军,算算得多少次来着?”
杨任在一旁板着脸,一本正经地配合:
“回公子,需三百次。”
“对,三百次。”
张澈点点头,看向面如土色的杨松:“咱也不贪心,一天就算二十…算十次吧。”
“也就一个月的事儿,三千两稳稳到手,怎么样,我的杨大人?这买卖划算吧?”
张澈算完,低头去看杨松。
嗯?
人呢?
杨松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哧溜”一下钻到了案几底下,捂着屁股瑟瑟发抖。
记忆涌上心头,先前在益州时的各种所见所闻,再度萦绕起来。
什么旱道、什么击剑的。
一天十次?
这是人嘛?拿人当小日…子过的还不错的岛国人整啊!
“爷!爷!我…我我…我凑!两千两!两千五行不行?”
杨松感觉背后冷飕飕的,菊花一紧,带着哭腔从桌子底下伸出两根手指比耶,试图讨价还价。
“三千两。”
张澈笑容不变,语气却不容置疑:
“少一个子儿,我就送你去洛阳最有名的‘南风馆’挂牌上岗。”
最终,张澈“亲切”的将软成一滩泥的杨松从案几下拽出来,带着憋笑的杨任扬长而去。
留下杨松一人,捂着屁股在风中凌乱……
……
董卓倒是言出必践,说拨五千西凉精锐,当日就调拨到位。
那是真正的精锐,甲胄鲜明,兵器精良,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但在张澈心中,终究不如自己一路带来的汉中兵亲切。
里面自然有兵痞,像小说中一样,有几个老兵痞自恃资历,对新来的“娃娃将军”面露不屑,满脸不服气跳起来叫嚣。
不过在张澈一枪串了三个,又打趴下一片后,这五千精锐,怎么用怎么顺手。
能称为精锐,这群兵战斗素质自然不用说。
经过几天磨合,兵将之间,也算是熟悉了。
而且那八百汉中军,与西凉军完美融合,没生出一丝矛盾。
这日,张澈正在营中演练枪法,一招一式凌厉无匹,引得将士们阵阵喝彩。
忽闻一阵豪迈大笑传来:
“哈哈哈!贤弟好身手!”
只见吕布骑着赤兔马飞驰而来,红光满面。
“见过温侯!”
张澈吐出一口浊气,收枪而立,抱拳行礼。
“哎!你我兄弟,何须多礼!”
吕布一跃下马,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故作不悦道:
“若看得起某家,唤一声兄长便是!”
“哈哈,那小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知兄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张澈从善如流,笑着应道。
对于吕布释放的善意,他自然乐于接受。
这个人虽然缺点一大堆,但优点也不少,日后或许可以……
吕布目光扫过场中军容整肃、士气高昂的西凉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
这才几天,竟能将西凉悍卒收拾得如此服帖,这张澈果然不简单。
当即收敛心神,说起正事:“义父召集诸将议事。”
“先前一战,诸侯溃逃,哪料却仍不死心,召集残部,增调兵员,蠢蠢欲动。”
“义父勃然大怒,欲拜将出兵,一举击溃诸侯联军!”
闻言,张澈心头一凛,变得凝重起来。
按道理来说,诸侯联军应该人心不齐,各回封地,互相攻伐吞并才对,怎么会再度聚到一起?
不过转念一想,这一次诸侯联军损兵折将,连汜水关都没攻破,估计拉不下脸回去,还想折腾几下。
害!军功这不就来了嘛!
二人当即翻身上马,往汜水关城主府赶去。
路上,张澈也从吕布口中,得知了如今各路诸侯的确切动向。
那日夜战之后,十八路诸侯溃逃,而溃逃方向,却并不一致,分为北、东、南三个方向。
其中,袁绍、王匡、韩馥、公孙瓒、刘备,向北屯兵河内郡。
袁术、孙坚两人南下驻扎鲁阳。
其余诸侯,一路向东,又分了上下两路。
曹操、刘岱、张邈、乔瑁、袁遗、鲍信汇聚酸枣。
陶谦、孔融、张超、孔伷驻扎颍川。
兵分四路,分布三线,对洛阳呈合围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