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主角是何宇的小说《四合院:老婆文丽,热炕头厨神》是由作者“月大猫”创作的都市脑洞著作,目前连载,更新了281526字。
四合院:老婆文丽,热炕头厨神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一个贾东旭哪够保险?贾张氏可不是省油的灯,易中海这是留后手呢,所以才说他吃了亏。”许父眯着眼,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样,“再说,那傻柱未必真傻。”
“他不傻谁傻?他就是个榆木脑袋!”许大茂咬牙切齿。
许父瞥了儿子一眼,终究没再说什么。
……
日子一天天过去。
1956年3月10日傍晚,何雨柱领着何雨水回到四合院。今晚食堂又开小灶,他下午特意接了妹妹去厂里,兄妹俩直接在食堂吃了晚饭。
菜色丰盛,领导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反正家里就兄妹二人。
今天还是何雨柱二十周岁的生日,到了能成家的年纪,这事他可一直惦记着呢!
“柱子,吃完饭回来了?”前院的三大爷阎埠贵瞧见兄妹俩进门,笑着招呼。
如今阎埠贵早不喊“傻柱”了——这两年何雨柱每月总有两三回往他家送饭盒。
“可不是,今儿又加班了。”何雨柱递过去一个铝饭盒,“剩的菜多,三大爷不嫌弃就拿去,明早把饭盒还我就成。”
“哎哟,哪能嫌弃!”阎埠贵忙不迭接过,眼睛发亮,“家里又快添丁了,就靠我那点工资,日子紧巴啊!”
“宇水,你先推车回去。”何雨柱把自行车交给妹妹,摸出烟盒。阎埠贵不抽烟——这玩意儿费钱。
他自顾自点了一支,“三大爷,今儿我满二十周岁了。”
“哟!”阎埠贵一拍脑门,“可不是嘛!到岁数能娶媳妇了!”
“是啊,可我们轧钢厂女工少得可怜。食堂新来的不是小伙就是大妈,愁死我了。”何雨柱搓着手,“这两年我对三大爷够意思吧?您看……能不能在学校给我物色个合适的?”
阎埠贵脱口道:“这话说的!这两年你确实照顾我家。让我琢磨琢磨……”
他装模作样沉思,心里拨起了算盘:何雨柱这两年没少给他家带荤腥饭盒,要是做媒成功,往后好处岂不更多?
可盘算半天,阎埠贵为难地咂嘴:“柱子啊,把学校想了个遍,眼下还真没合适的姑娘。”
“不会吧?”何雨柱有些诧异,“你们学校没招新老师吗?”
“我们学校是老学校了,多数老师解放前就在这儿任教,新来的也都是年纪偏大的。”阎埠贵解释道:“要找合适的,得去新办的小学看看。”
“这样,最近我们正好有校际交流活动,能接触到其他学校的老师,要不我帮你打听打听?”
“那可太感谢了!要是这事成了,您就是我的大恩人,谢礼绝对让您满意。”何雨柱眼下确实没有更好的门路。
虽然在厂里人缘不错,但在这方面的人脉还是有所欠缺。等休息日还得去找媒婆,不能光指望三大爷。
“行,你就等着好消息吧!”阎埠贵爽快地应下,两人便各自回家。
阎埠贵刚进门,三大妈看见饭盒就明白了:“老头子,这又是柱子给的?”
“可不,你把菜腾出来收好,明晚就不用炒菜了。”阎埠贵乐呵呵地打开盖子,果然是荤菜,“有柱子这饭盒,咱家又能省下一顿菜钱!”
“我这就去收拾,把饭盒刷干净。”三大妈眉开眼笑。家里又添了个闺女叫阎解娣,前头三个都是小子。
幸好现在医院能上环,她实在不想再生了,再添人口可真养不起了。
何雨柱回到家烧水洗漱,何雨水正在他屋里温书。如今被他管教得不错,已经会收拾屋子、做些家务了。
……
自打1954年开春,何雨柱就一直在倒腾物资,还陆续收了不少鸡鸭鱼羊。
养殖区里就养着这几样,分片圈养着。不需要时就暂停繁殖,要用时再让它们配种。
种植区品种更丰富,小麦水稻、各色蔬菜瓜果应有尽有。想种什么随时可以播种,留好种子就行。
现在的种子虽不如后世优良,但在空间里长势特别好。何雨柱借此囤积了大量物资,辗转各个市场售卖,攒下不少钱。
直到粮食定量供应开始,不过暂时只管控主食,其他票证还没实行。何雨柱决定先收手,等日后鸽子市兴起再说,现在冒险太不明智。
自行车、收音机、手表这些大件他都置办齐了,还额外囤了些男女款手表。连布匹棉花、烟酒糖茶这些日用品也没落下,凡是将来紧俏的都在采购清单上。
他特意分散在不同地方采买,反正有空间不怕变质。靠着先知先觉的优势,这样小批量进货根本不会引人注意。
关键时刻及时停售物资,也成功避开了风头。
……
“哥,我马上要上初中了,学校离家可远了!”何雨水突然开口。
“嗯?”何雨柱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即会意,“你是想要自行车吧?”
“对啊!”何雨水蹦蹦跳跳跑过来,“哥,给我买一辆好不好?”
“行,给你弄一辆!”何雨柱爽快地点头,“再配块手表,可别到处显摆!”
“放心吧哥,你最好了!”何雨水开心得直拍手。
何雨柱才不在乎旁人眼光,妹妹高兴比什么都强。
自打1955年换新钞票后,他每月能拿四十一块五毛钱工资。
身为食堂班长,还能多领两块钱补贴,在同龄人里数他挣得最多。
这还不算完,每逢周末总有人请他去办婚宴,偶尔晚上还得操持白事酒席。他专接领导家的活儿,收费可不便宜。
街坊四邻都知道何雨柱能挣钱,但具体数目谁也说不准,外快这块更是没人清楚。
眼下自行车正愁卖不动,从1955年起就降价促销。何雨柱听说时还挺意外,转念一想也合理——这才解放几年呐?
等再过些年工人手头宽裕了,买东西都要票证的时候,存款自然就多了。
何雨水今年十三岁,个头蹿到一米六,衣裳年年都得重做。虽说姑娘家发育早,但这身高确实出挑,往后还得接着长呢!
第二天歇班,何雨柱蹬着车带妹妹直奔王府井。百货大楼里人影稀疏——刚过完年,大伙儿兜里都没几个子儿。
何雨水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引着哥哥来到自行车柜台。
“同志想看哪款?”售货员热情招呼。
满眼都是28寸的大杠车,何雨柱突然眼睛一亮:“那辆!”
“这是26寸轻便款,190块钱。”售货员解释道,“今年试产的,明年才正式上市。”
“能瞧瞧吗?”
“当然!”这年头售货员态度还很好,再过些年可就不是这样了。
何雨水摸着没横梁的小号自行车:“哥,真要买这个?”
“28寸的你骑不了,大杠车穿裙子多不方便。”何雨柱笑道,“这车正合适。”
“还真是!”何雨水这才反应过来,她对新车款可不熟悉。
售货员闻言眼睛发亮:“同志说得在理,这车叫轻便型,其实更适合女同志。”
“我就随口一说。”何雨柱有点意外,难怪刚才介绍时没说女式车。
他对这些门道懂得不多。
“加个车筐。”何雨柱当场拍板,“我那辆也添个筐。”
“马上给您开票!”售货员麻利地写单子。去年起自行车就滞销,如今难得碰上买家。
何雨水兴奋地推着新买的自行车,完全忘了还要买手表的事。
“宇水,手表不买了?”何雨柱提醒道。
何雨水这才想起来,”哎呀,哥咱们快去!”
看着妹妹欢快的样子,何雨柱心里暖暖的。自从父亲离开后,他 妹照顾得很好,现在她很少因为想父亲而难过了。
兄妹俩买完手表,又去派出所打了钢印。路过修车摊时,何雨柱花五分钱给自行车装了个车筐。
回到大院,阎埠贵眼睛一亮:”柱子,这什么车啊?给宇水买的?”
“是啊,她个子长得快,能骑了。”何雨柱解释道,”售货员说是实验型的轻便车,26寸轮圈。”
“没横梁啊!”阎埠贵羡慕地围着车转,”咱们院就数你家最舍得。”
“一大爷二大爷工资更高,人家是不想买。”何雨柱谦虚道,”三大爷,我那事儿您多费心。”
“放心,明天开会我帮你打听。”阎埠贵满口答应。何雨柱知道不能提前给他好处,否则这人准要算计。
回到家,何雨水蹲在廊下,一会儿看看新车,一会儿看看腕上的手表,爱不释手。
第二天,阎埠贵去参加教材培训。午休时,他找到重工机械厂子弟小学的李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