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想要找一本好看的历史脑洞小说吗?那么,重生农家:我命由我不由天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这本小说由才华横溢的作者祢猜我猜你猜不猜创作,以周承渊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让人期待不已。快来阅读这本小说,203968字的精彩内容在等着你!
重生农家:我命由我不由天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钱氏拉着狗蛋,气冲冲地摔门而去,院子里残留着她尖利嗓音的余韵和狗蛋不甘心的哼哼声。围观的周老汉叹了口气,背着手默默回了堂屋。一场风波,表面上似乎被周承渊一番冷静清晰的辩白暂时压了下去。
破旧的屋子里,沈玉娘依旧心有余悸,她扶着墙壁,慢慢滑坐到炕沿,看着闭目喘息、脸色比纸还白的丈夫,心中五味杂陈。有躲过一劫的庆幸,有对丈夫突然展现出的冷静与智慧的惊异,更有一种深植于骨髓的、对后续麻烦的恐惧。她知道,钱氏不是那么容易罢休的人,而婆婆周老太……
正想着,门外就响起了熟悉的、带着不容置疑意味的脚步声。
周老太沉着脸,端着一个空药碗(大概是顺手拿的)走了进来。她先是剜了沈玉娘一眼,那眼神里的不满和审视几乎要凝成实质,吓得沈玉娘立刻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
然后,周老太的目光才落到周承渊身上。她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用那双精明的、带着刻薄纹路的眼睛,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这个她几乎已经认定为“废了”的三儿子。刚才那番有条不紊、逻辑清晰的话,确实让她意外。病得快死的人,脑子倒像是清楚了些?
“哼,”周老太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冷哼,算是开了腔,“钱氏那张破嘴,整天就知道瞎咧咧,惹是生非!”她先是不痛不痒地斥责了钱氏一句,算是为刚才的事情定了个“多事”的调子,也隐隐暗示自己并非完全偏袒二房。
但紧接着,她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盯住周承渊,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感:“不过,承渊啊,你刚才说……你去后山采了草药,还换了钱?”
周承渊缓缓睁开眼,迎向母亲审视的目光,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虚弱地点了点头:“嗯,侥幸认得几株,换了两文钱。”
“认得草药?你什么时候还懂这个了?”周老太的疑问里带着深深的怀疑。她这个儿子,从小到大心思都在书本上,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什么时候认识山上的草了?
“病中无聊,翻看从前留下的几本杂书,上面偶有记载,便记下了几分。”周承渊的回答依旧平静,将一切推给“杂书”,这是他早就想好的说辞。在这个识字率不高的乡村,书本总是带着一丝神秘和权威。
周老太将信将疑,但她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她往前凑了半步,压低了声音,却带着一种命令式的口吻:“既然你有这本事,那以后就多上点心!家里现在什么光景你也知道,多一个进项是一个。以后你再采了草药,不管换了多少钱,都必须一文不少地交到我这里来,由家里统一支配!”
她的话语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你病着,吃药要钱,吃饭要钱,哪一样不是从公中出?玉娘和两个丫头也得靠家里养着!你自己挣的钱,不交给家里,想干什么?还想藏着掖着,学那起子没良心的小辈自己享受不成?”周老太越说越觉得自己占理,语气也重新变得尖刻起来,连带着又瞪了沈玉娘一眼,似乎认定了是她怂恿儿子藏钱。
沈玉娘被瞪得身子一缩,头垂得更低了。
周承渊心中冷笑。统一支配?不过是换个名目,将他们这点微薄的希望也彻底掌控在手中,继续维持着那种极度不公的分配罢了。前世,他死后,所谓的“公中”何曾给过沈玉娘和两个女儿一丝活路?
但他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反而露出一丝顺从的、带着病弱之气的疲惫:“娘说的是。儿子知道了。以后采了药,换了钱,都交给娘安排。”
他的爽快答应,反而让周老太有些意外,准备好的更多训诫和敲打一下子堵在了喉咙里。她狐疑地又打量了周承渊几眼,见他确实是一副虚弱不堪、无力反抗的样子,这才满意地哼了一声。
“这还差不多。”她语气稍缓,但随即又严厉地补充道,“你也别光躺着,既然能走动,就多去后山转转!别偷懒!多采些值钱的回来!家里可不养闲人!”
在她看来,周承渊能采药换钱,那就等于家里多了一个能创造价值的劳力,哪怕这个劳力病怏怏的,也得榨出点油水来。至于他的身体是否能承受,是否需要休养,根本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是,儿子尽力。”周承渊低眉顺眼地应道。
周老太见他如此“听话”,这才觉得心中那口因为钱氏闹事和周承渊“顶嘴”而郁结的气顺畅了些。她又交代了两句“好好歇着,别真累死了”之类毫无温情的话,这才端着那只空药碗,转身出去了。
屋子里再次安静下来。
沈玉娘直到周老太的脚步声远去,才敢抬起头,她看着周承渊,眼中满是忧虑:“承渊,娘她……以后这药……”
周承渊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说。他重新靠回炕头,闭上眼睛,掩去眸中深沉的冷意。
周老太的盘算,他如何看不透?这无异于要将他们刚刚看到的一点微光也纳入她那偏私的掌控之中。上交?可以。但他怎么可能真的将所有的希望和盘托出?
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隐秘。哪些草药可以拿出来换取明面上的、微不足道的铜板应付周老太,哪些或许真正有价值、需要暗中积累或另做他用,他必须分清楚。
这一次小小的风波,虽然暂时平息,却也让周老太注意到了他这点“意外”的价值。福兮祸之所伏,这微光,在照亮一丝前路的同时,也确实引来了更深的觊觎和更严密的监控。
但他并不后悔。至少,他证明了自已并非毫无价值,也在这个家里,第一次成功地捍卫了属于自己小家的、微不足道的尊严和界限。
接下来的路,需要更谨慎的谋划,更耐心的周旋。他就像在黑暗的河流中航行的孤舟,既要借助那点微光看清方向,又要提防光芒引来更多的暗流与漩涡。
周老太的勒令,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更为隐秘的博弈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