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欢喜三冤家小说最新章节在哪里可以读到?

欢喜三冤家

作者:辞安故野

字数:138652字

2025-10-21 18:46:33 连载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职场婚恋小说——《欢喜三冤家》!由知名作家“辞安故野”创作,以林野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38652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欢喜三冤家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王大爷送来的松针灰装在个旧布袋子里,透着股淡淡的松木香。“这是后山老松树上落的针,我去年就捡了晒着,想着说不定哪天能用上。”老爷子蹲在瓷坊门口,看着林野把松针灰倒进筛子里,“你爷爷当年就爱用这个,说烧出来的釉色带着点清苦气,像极了山里的泉水。”

林野捧着布袋子闻了闻,眼睛亮了:“难怪我之前调的釉料总差点意思,原来是少了这个!”他按照日记里的记载,把松针灰和之前的青灰、松木灰混在一起,这次没敢多放,用小秤仔细称了分量,连搅拌的力道都比上次轻了些,像是在呵护什么稀世珍宝。

温砚改了瓷杯的图样,把杯身的弧度改得更柔和了些,杯侧的梅枝也少了两笔,留白更多了。“日记里说‘疏影横斜,意在笔先’,或许留白处更能显出冰裂纹的妙处。”他把画好的图样铺在桌上,沈知夏凑过去看,忽然指着梅枝的末梢:“这里是不是该弯一点?像被风吹过似的。”

温砚愣了愣,仔细看了看,还真觉得沈知夏说得有道理,提笔添了一笔,梅枝顿时有了灵动气。“沈老板倒是懂画?”他笑着问。

“我外婆以前爱绣梅花,我跟着看了十几年呢。”沈知夏有点得意,又赶紧翻回日记,“快别扯了,看看烧窑的火候,‘初燃用松柴,火势需缓,待窑壁泛白,再添硬煤,火旺如炬……’”

这次烧窑,三人轮流守着。林野值前半夜,他搬了个小马扎坐在窑边,时不时往里面添柴,眼睛盯着窑口的温度表,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倒像是在哄孩子睡觉。沈知夏值中夜,她没林野那么沉得住气,隔一会儿就想扒开窑口看看,被林野按住了三次,最后索性拿了本旧杂志翻着,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温砚值后半夜,天快亮时,窑火渐渐转成了暗红色。他按照日记里的说法,慢慢封了风门,让窑温自然降下来。晨光透过瓷坊的窗户照进来时,他推醒趴在桌上打盹的沈知夏和林野:“差不多了,可以开窑了。”

三人走到窑前,手都有点抖。林野深吸一口气,拉开窑门的瞬间,一股带着釉香的热气扑面而来,里面静静躺着的瓷杯,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青光。

“没裂!”沈知夏先喊了出来。

林野小心翼翼地把瓷杯拿出来,杯身完整,没有一丝裂缝。最让人惊喜的是,釉面上布满了细密的冰裂纹,像初春湖面解冻时的纹路,又像温砚画的梅枝在釉下晕开的影子,青灰底色里透着点玉般的润,正是日记里描述的“冰裂流云纹”!

“成了!”林野把瓷杯递给温砚,声音都在发颤,“真的成了!”

温砚捧着瓷杯,对着光仔细看,冰裂纹路纵横交错,却又透着种说不出的章法,杯侧的梅枝若隐若现,仿佛真有暗香浮动。“沈爷爷的手艺,林爷爷的釉料,祖父的图样……”他轻声道,“三位前辈,终究是等到了。”

沈知夏看着瓷杯,忽然想起外婆总说的那句话:“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急不得。”她伸手摸了摸杯身,冰凉的触感里仿佛还带着窑火的余温,眼眶一下子就热了。

就在三人围着瓷杯又看又笑时,巷口突然传来刺耳的警笛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响。紧接着,就听见有人喊:“着火了!野风瓷坊后院着火了!”

三人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往后院跑。只见后院堆柴火的地方冒起了浓烟,火苗正“噼啪”地往上窜,借着清晨的风,眼看就要烧到旁边的木料堆。

“怎么会着火?”林野急得跳脚,顺手抓起旁边的水桶就往火上泼。

沈知夏也跑回杂货铺,抱来好几个空坛子,装满水往火场送,嘴里还喊着:“快来人啊!救火啊!”

温砚则冷静些,他看了看风向,又看了看柴火堆旁边那个被打翻的煤油灯,眉头瞬间皱了起来——那盏灯不是他们的,倒像是巷口杂货铺卖的便宜货。

街坊邻居们听到动静都跑了过来,有提水桶的,有拿灭火器的,王大爷也拄着拐杖跑过来,指挥着大家:“先断柴火!把旁边的木料挪开!”

消防车很快就到了,消防员拉起水带,水柱“哗”地喷向火场,浓烟被压了下去。折腾了半个多小时,火终于被扑灭了,后院一片狼藉,柴火堆烧得只剩下黑炭,幸好离窑房还有段距离,没伤到刚烧好的瓷杯和窑炉。

“这火起得蹊跷。”王大爷看着那盏打翻的煤油灯,脸色沉了下来,“谁会把灯放柴火堆旁边?”

沈知夏心里咯噔一下,猛地想起那个姓刘的老头:“是他!肯定是他干的!他没拿到东西,就想毁了窑坊!”

林野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我去找他算账!”

“别去。”温砚拉住他,“我们没证据,贸然去找他,只会打草惊蛇。”他看向那堆烧焦的柴火,“他敢放火,就是想逼我们交出东西。这次没成,下次说不定会用更阴的手段。”

消防员做了简单的勘察,说是可能是柴火自燃,也可能是人为,让他们自己多留意。街坊邻居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人说最近总看见个陌生老头在巷子里转悠,有人说前几天还看见他在林野的瓷坊附近鬼鬼祟祟。

“看来,这地方是不能再安心待了。”沈知夏看着一片狼藉的后院,心里又气又急,“总不能天天提心吊胆地防着他吧?”

林野把那只刚烧好的瓷杯小心翼翼地放进锦盒里,紧紧抱在怀里:“这瓷杯不能放在这儿了,太危险。”

温砚沉吟片刻:“我书斋有个暗格,是祖父当年建的,或许能暂时放进去。”他看向林野和沈知夏,“当务之急,是把这秘瓷的手艺记牢,就算东西被抢了,我们脑子里的东西抢不走。”

王大爷叹了口气:“我这把老骨头帮不上啥大忙,只能帮你们盯着点巷口。那姓刘的要是再来,我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烧焦的柴火堆上,泛着刺目的黑。瓷坊里,三人看着那只来之不易的秘瓷杯,心里五味杂陈。成功的喜悦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冲得七零八落,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警惕和决心。

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那个躲在暗处的对手,已经撕破了伪装,接下来的较量,只会更凶险。但只要这只瓷杯还在,只要他们仨还在一起,就绝不会让祖辈的心血,落在心术不正的人手里。

(下一章预告:三人把秘瓷杯藏进书斋的暗格,开始日夜研究日记和瓷片,想尽快掌握完整的烧制方法。与此同时,姓刘的老头不知从哪儿找来几个地痞,天天在巷口转悠,故意找茬,一会儿说林野的瓷坊挡了路,一会儿说沈知夏的杂货铺卖假货,搅得巷子里鸡犬不宁……)

(本章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