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火的玄幻言情小说贵妃归田:种花引仙途讲述了李昭儿李墨之间一系列的故事,大神作者独空鱼对内容描写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贵妃归田:种花引仙途》以94043字完结状态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喜欢这本书。
贵妃归田:种花引仙途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储炎离去的第七日,清晨。
青石村笼罩在一片薄如蝉翼的晨雾之中,昨夜的露珠还挂在草叶尖上,折射着熹微的晨光。妖乱留下的伤痕尚未完全愈合,倒塌的篱笆、焦黑的土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草木腐气,都无声诉说着那场劫难。但生活仍在继续,炊烟依旧袅袅升起,鸡鸣犬吠也重新响起,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小心翼翼的生机。
李家小院的花圃,如同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役。琉璃兰折断了几片花瓣,霓裳的三色光华黯淡了不少,墨玉朱颜厚重的花瓣边缘带着焦痕,铁线藤更是断折无数,如同残破的战旗。唯有那几株“地脉紫金冠”,紫金色的花瓣依旧流转着温润的光泽,只是顶端的花苞已然收敛,结出了几枚龙眼大小、通体紫金、仿佛包裹着星辰的奇异果实,散发着沉甸甸的灵韵。李墨小心地将这几枚珍贵的“地脉紫金实”采下,用玉盒(沈砚所赠储物袋中取出)装好,又收集了一些其他灵植的种子,小心收好。
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无声却沉重。
李母的眼睛红肿得如同核桃,从昨夜起就几乎没合眼。她坐在窗边的小凳上,借着晨光,手中针线翻飞,正仔仔细细地缝补着李墨那件最常穿的素色布裙。针脚细密得近乎固执,仿佛要将所有的不舍与担忧,都一针一线地缝进这朴素的布料里。她的动作很慢,每缝几针,就要抬手抹一下抑制不住滚落的泪珠。
“墨儿……山里风大露重,多带几件厚实的……”李母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哽咽着,将一件浆洗得发白、却叠得整整齐齐的旧棉袄塞进一个半旧的蓝布包袱里。包袱鼓鼓囊囊,里面塞满了李母连夜烙的干饼,煮的咸蛋,腌的咸菜,甚至还有一小包李墨小时候最爱吃的、用野蜂蜜渍的梅子。仿佛女儿去的不是仙山福地,而是去逃荒。
李墨站在母亲身边,默默地看着。她没有阻止,也没有说“用不上”。她伸出手,轻轻接过母亲缝好的布裙,指尖拂过那细密的针脚,感受着上面残留的体温和那沉甸甸的母爱。她将那件带着阳光和皂角香气的旧棉袄也珍重地放入储物袋中,柔声道:“娘,够了。师父说,修行之地,衣食自有安排。这些……都是家的味道,女儿带着,心里暖。”
李父蹲在院角,沉默地用砂石打磨着一根刚砍下的老竹。他动作沉稳,布满老茧的大手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竹节被他打磨得光滑温润,顶端削出一个圆润的握柄。这是一根简陋却异常坚韧的竹杖。他将竹杖递给李墨,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山石般的厚重:“山里路不好走,拿着……防身,探路。”他顿了顿,抬起布满风霜的脸,浑浊的眼中是深藏的不舍与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凡事小心。爹娘……等你回来看看。”
“嗯。”李墨接过那根带着父亲体温和竹子清香的竹杖,用力点头,喉咙有些发紧,“爹放心,女儿会照顾好自己。等安顿好了,一定回来看爹娘。”
院门被轻轻叩响。
沈砚站在门外,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衫,身形颀长,面容清俊,只是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显然也一夜未眠。他手中捧着一个用油纸细心包裹的、厚厚的小册子。
“李姑娘。”沈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目光落在李墨手中的竹杖和肩头的包袱上,眼中情绪复杂难言。有不舍,有担忧,更有一份深沉的、无法宣之于口的祝福。他将手中的油纸包递过去:“此物……是我沈家祖上留下的《百草注》,里面记载了些奇花异草、山川地理的杂谈,虽多荒诞不经,但……或许对你……有些用处。”他避开了“修仙”二字,但眼神已说明一切。这本册子,或许就是他能为她踏入的那个未知世界,提供的唯一一点微薄助力。
李墨心中微暖,郑重接过。油纸包入手微沉,带着纸张特有的陈旧气息和沈砚掌心的微温。她打开一角,里面是一本纸质泛黄、边缘磨损的线装册子,墨迹古朴,绘图精细,显然年代久远。“多谢沈公子。”她真心实意地道谢。
沈砚看着她沉静而坚定的眉眼,看着晨光中她周身那若有若无、超脱凡尘的气息,心中那点隐秘的期盼与失落交织成一片苦涩的海洋。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露出一个温煦却带着怅惘的笑容:“此去……天高地阔,前路迢迢。李姑娘,珍重。”他顿了顿,声音更轻,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笃定,“山水有相逢,或许……他日我们还能再见。”
“山水有相逢……”李墨咀嚼着这句话,看着沈砚眼中那份深藏的情谊与期许,轻轻颔首,“沈公子,也请珍重。盼有重逢之日。”
日头渐高,晨雾散尽。
离别的时刻终究来临。
李墨背上那半旧的蓝布包袱,拄着父亲打磨的竹杖,最后看了一眼这间承载了她重生与短暂安宁的小院,看了一眼花圃中那些顽强挺立的残花,看了一眼泪眼婆娑、倚门相望的父母,看了一眼站在院门外、青衫落拓、目光复杂的沈砚。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转身,朝着村后那条通往莽莽群山的小路走去。步履不快,却异常坚定,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命运的节点上。
李母终于忍不住,捂着嘴呜咽出声,泪水决堤。李父紧抿着唇,布满皱纹的大手紧紧攥着老伴颤抖的肩膀,浑浊的眼中也蒙上了一层水光。沈砚站在晨风里,青衫微动,目送着那素色的身影渐行渐远,如同目送一只振翅飞向云端的孤鹤。
“墨儿……一定要好好的……”李母带着哭腔的呼唤随风传来。
“丫头……爹娘在家……等你!”李父苍老而厚重的声音带着无尽的牵挂。
李墨的脚步微微一顿,却没有回头。她怕一回头,就再也迈不动离去的脚步。她只是将手中的竹杖握得更紧,挺直了背脊,将父母那沉甸甸的爱与牵挂,连同这方生养她的土地的气息,一同刻入心底最深处。
小路蜿蜒,渐渐没入青翠的山林。草木的气息越来越浓郁,鸟鸣声清脆悦耳。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李墨的心境,随着脚步的深入,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离别的愁绪如同晨雾,被山风渐渐吹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新天地的向往和初踏道途的豪情。
就在她踏入一片古木参天的幽谷时,前方的空气微微扭曲了一下。
那一抹熟悉的青色的身影,如同从林间晨雾中凝聚而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面前。云虚子的气息与这方山林浑然一体。他看着李墨,目光温和而带着赞许:“尘缘已了,心无挂碍。很好。”他的视线扫过李墨肩头的旧包袱和她手中那根朴素的竹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此去山高水长,凡俗之物,可暂寄于此。”他宽袖轻轻一拂。
李墨只觉得肩头一轻,那个装着母亲干粮咸菜的旧包袱和父亲打磨的竹杖,便无声无息地消失不见。她知道,师父定是以法术将其妥善收存了。
“走吧,丫头。”云虚子转身,步履轻缓,如同踏在云絮之上,“带你看看,这天地真正的模样。”
他并未腾云驾雾,只是不疾不徐地走在前面。李墨紧随其后。起初,山路崎岖,古木参天,景色虽幽深,却还在李墨的认知之内。然而,随着不断深入人迹罕至的莽荒山林,四周的景象开始变得奇异起来。
空气中的草木清气越来越浓郁,甚至凝聚成肉眼可见的、丝丝缕缕的淡绿色雾气,萦绕在古树藤蔓之间,呼吸一口,便觉神清气爽,体内乙木气旋都欢快地加速旋转。巨大的、散发着莹莹微光的蕨类植物覆盖着地面,奇异的、形似蝴蝶或灯笼的发光花朵点缀在阴暗处,散发着幽幽的光芒。参天的古木树皮上,天然生长着玄奥的纹路,仿佛蕴藏着古老的秘密。溪流不再是清澈见底,而是流淌着乳白色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灵泉。偶尔有通体雪白、形似小鹿却头顶玉角的异兽在林中一闪而过,好奇地打量着他们,眼神灵动,毫无惧色。
“此地名为‘迷雾林’,算是凡俗与修行界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云虚子的声音悠悠传来,如同在讲解最寻常的风景,“这些淡绿雾气,便是天地间游离的木灵之气汇聚而成。那些发光的‘星萤草’、‘灯笼花’,本身便蕴含微弱灵气,是低阶修士炼制宁神丹药的材料。那白色的小兽,名为‘玉灵狍’,性情温顺,以灵草露水为食,其角研磨成粉,是上好的画符灵墨。”
李墨如同初入宝山的孩童,贪婪地吸收着眼前的一切新奇景象,听着师父的讲解,心中充满了震撼与好奇。体内的乙木灵根与这浓郁的木灵之气产生强烈的共鸣,让她感觉如鱼得水,通体舒泰。
又行了大半日,翻过一道云雾缭绕、怪石嶙峋的山脊。
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一幅无法想象的壮阔画卷,在李墨眼前徐徐展开!
下方不再是连绵的山峦,而是一片巨大无比的、被氤氲灵雾笼罩的山谷盆地!盆地之中,并非凡俗城镇,而是一座……悬浮在半空中的巨大城池!
城池由巨大的、泛着玉石光泽的白色岩石构筑而成,巍峨雄奇,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飞檐斗拱直插云霄。无数道流光溢彩的遁光,如同流星般在城池上空和周围的山峰间穿梭往来!有的驾驭着飞剑,青衫猎猎,潇洒飘逸;有的乘坐着奇异的飞舟、葫芦、玉梭,宝光熠熠;有的甚至直接御风而行,衣袂飘飘,如同仙人临凡!
更远处,一座座奇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峰顶隐没在缥缈的云雾之中。有的山峰通体赤红,隐隐有岩浆流淌的暗光;有的山峰翠绿欲滴,瀑布如银河垂落,水汽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霓虹;有的山峰白雪皑皑,冰晶闪耀,散发出凛冽寒气;还有的山峰被紫色的藤蔓完全覆盖,开满了巨大的、妖异的花朵……
浓郁的、远超迷雾林的天地灵气,如同温暖的潮汐般扑面而来,瞬间包裹了李墨的全身!她丹田处的翠绿气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旋转,贪婪地汲取着这精纯无比的能量,发出欢悦的嗡鸣!五感仿佛被彻底洗涤、强化!她能“看”到更远处山峰上宫殿的细节,“听”到风中传来的、模糊却充满韵律的诵经声或剑鸣,“嗅”到空气中无数种灵药、灵果混合的奇异芬芳……
这就是……修仙界?!
李墨呆呆地站在原地,如同被施了定身法。手中的竹杖早已不知何时滑落在地。巨大的震撼如同海啸般冲击着她的心神,让她几乎忘记了呼吸!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她所有的认知!深宫的奢华,田园的宁静,在眼前这幅波澜壮阔、光怪陆离的仙家画卷面前,渺小得如同尘埃!
“此地便是‘云梦大泽’边缘的‘悬空坊市’。”云虚子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将李墨从极致的震撼中唤醒,“算是踏入修仙界的第一站。鱼龙混杂,却也机遇遍地。走吧,带你去见识见识。”
他率先迈步,沿着一条由散发着温润光泽的白玉石板铺就的、蜿蜒向下的山道,朝着那片悬浮于云海之上的奇幻城池走去。
李墨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弯腰拾起地上的竹杖——这根来自凡尘父亲之手的竹杖,此刻似乎也沾染了一丝灵韵。她握紧竹杖,如同握紧了通往新世界的船票,目光从最初的震撼迷茫,渐渐变得灼热而坚定。
她最后回头,望了一眼来时路的方向。青山如黛,云雾缭绕,早已看不见青石村的轮廓。那里有她斩断的尘缘,有她深藏的牵挂。
再转身,她的目光已如磐石般坚定,投向那片流光溢彩、充满无限可能的云中仙城。
前尘往事,俱成云烟。
脚下之路,直通青云。
她不再犹豫,迈开脚步,紧随着师父的背影,踏上了这条通往长生、力量、逍遥与未知的……通天大道。山风拂过她的衣袂,带着灵雾的微凉与草木的清香,仿佛在为新生的道途,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