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呼啸前行,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苏珊嘴角含着一丝笑意,目光却仿佛穿透了玻璃,深深沉浸在远方。她的眼神专注而悠远,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柔。
邻座是个年轻小伙,身材瘦削,一头精心打理过的齐肩烫发,面容清秀,甚至透着一丝脂粉气。若非那微微凸起的喉结,苏珊几乎要将他错认成姑娘。他似乎被苏珊的神情吸引,也望向窗外,好奇地问:“阿姨,您在看什么?这么开心?”
苏珊被拉回现实,笑意更深了些:“我啊,在看年轻时候的自己。年轻,真好。”声音里带着岁月沉淀的感慨。
小伙子微微一怔,随即恍然。这位阿姨的目光虽落在窗外,心绪却早已穿越时光,回到了她自己的青春岁月。“阿姨一定有很多故事吧?能和我讲讲吗?”他语气显得真诚。
苏珊温和地笑了,带着一丝疏离:“我儿子常说,三岁就一代沟。我们差了恐怕不止三十岁,是整整一个时代的距离啊。”她轻轻叹息,更像在自言自语,“这中间隔着的不是沟,是条河,一条永远趟不过去的河。”
“阿姨,您说的是我吗?我有点听不明白。”小伙子有些困惑。
“不是说你,是人老了,心头难免有感慨。你们年轻人,不会懂的。”苏珊摇摇头。
“您哪里老了!一看就是位有见识的女士。我是自媒体制作人,叫愈达,这是我的名片。”小伙子连忙递上一张设计花哨的小卡片,上面印着:自媒体制作人、主播、形象代言人——愈达,下方是联系方式。
看到“愈达”二字,苏珊又忍不住笑了。
“阿姨,怎么了?”愈达不解。
“没什么,想起我年轻时一个同学,叫范利勇。我们调皮,总喊他‘范利用’,他每次听了都不高兴。你这名字,是网名吧?”苏珊了然地问。
“嘿!阿姨您真厉害,一猜就中!这确实是我的艺名。”愈达脸上显出几分得意。
“不过我婆婆才真厉害呢,八十岁了,一个字不认识,可短视频拍得那叫一个溜,粉丝两万多!直播还有人打赏。抖音还是我教的呢,她还老嫌我笨!”
愈达挺直腰板,拿起手机:“您婆婆确实厉害!这么大年纪能玩转网络,还不识字,太有意思了。对了,您是做什么的?您虽穿着朴素,但眼神告诉我,您不一般。”他边说边似乎想打开摄像头。
苏珊抬起手,轻轻挡开他的手机镜头,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小伙子,未经允许拍摄他人,侵犯隐私。罪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你该懂吧?”
愈达不以为然地撇撇嘴:“我拍段子,走哪拍哪,拍到谁也不会少块肉。大家都乐意入镜,就阿姨您例外。”
苏珊看着愈达,那副对规则和知识都浑不在意的模样让她失去了继续交谈的兴趣。此时,前排一位中年妇女扭过头来插话:“阿姨,您不上网啊?现在可是网络世界!足不出户,全球风光都能看,外国货也能买,多方便!以前有钱没处花,现在想买啥有啥。我们家连盐都网购!”她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崇拜,“这位帅哥可是网红,粉丝五百多万呢!天天直播卖货,我还是他粉丝!”
苏珊心想,难怪名片上挂那么多头衔。她淡淡回应:“方便是方便。我也常在线上购物,不过网上的东西有时便宜没好货。旗舰店好些,直播间里的东西也未必都靠谱,尤其吃的,添加剂太多,伤身。”
那妇女打量苏珊朴素的衣着和大包小包,认定她是同类人,便岔开话题:“阿姨,您这是出去打工还是旅游啊?”
“都不是。回娘家,也去看孙子。儿媳妇刚生了个大胖小子,我去海市照顾她们。”苏珊答道。
“哟,您是海市人?是市区的?还是郊区的?”妇女来了兴致,“我在海市打工好几年了,郊区条件还不如我们农村呢!地都征光了,农民没地种,不也得跟我们一样打工?”
“是啊,”苏珊点点头,“有工打,有班上,日子也滋润。如今只要勤快,饿不着。况且,他们还有大笔拆迁款呢。”
“阿姨,您有吗?”妇女好奇地追问。
“拆迁款?”苏珊摇摇头,“我娘家在市里,没有。嫁到乡下后,好多年没回去了。”
妇女一脸惊讶:“真看不出来!您为啥嫁到农村来啊?”
苏珊的目光飘向窗外,声音轻得像叹息:“因为选择了爱情,就义无反顾地嫁过来了。为此跟家里闹翻……三十多年,没回去了。现在的海市什么样?都只在网络和电视里见过……”
名叫愈达的小伙子早已支起手机架,旁若无人地录制了好几段内容:教人网上抢票的攻略、几种“不能吃”的食物揭秘、什么“卖菜的打死不会说的秘密”……苏珊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中暗忖:都“揭秘”了还叫秘密?不过是吊人胃口罢了。时代变了,卖东西的花样也翻新,终究是好的多,坏的少。值得提倡的多,该打击的少。
手机铃声响起,是儿子张楠。电话那头声音急切:“妈,您上车了吗?到哪儿了?”
“上车了,还有两小时到。馨雅和宝宝还好吗?”
“都好,在月子中心住着呢。我打电话是想说,如果您还没上车就别……”
“我为什么不能去?”苏珊打断他,“馨雅给咱家添了大胖孙子,是大功臣!我得好好伺候她坐月子。”
“妈,真不用!月子中心有专人照顾她和宝宝,一切都好……”
“住月子中心哪行?净花钱,吃不好,我不放心!”
“没什么不放心的!人家喂奶、洗澡还给宝宝做操,都是科学喂养,这些您……”
“我怎么不会?我不是把你养得好好的?孙子我也照样能带好!”
“不是这个意思……妈,我是说,现在这情况不是特殊吗!您来了也未必能立刻见到宝宝和馨雅。”
“情况特殊怎么了?大家不都出门吗?火车满员,票都难买!我们那儿没病例,我也不是疫区来的。上车前一天我还专门做了核酸,火车站根本不看!怎么到你那儿就要隔离我?”苏珊语气带着不解和一丝不满。
“不是隔离,妈您别误会!”张楠忙解释,“我是说,现在城里和乡下养孩子观念不太一样,讲究科学喂养,产妇坐月子也跟过去不同了……”
“有什么不一样?”苏珊语气透着不服,“我告诉你,我还专门学了两个月月嫂,有证的!你放心,我会把馨雅当亲闺女伺候!”
“妈,我知道您人好,心善。可时代不同了,两代人观念有差异。我担心您和馨雅在带孩子这事儿上意见不合,闹矛盾就不好了……再委屈了您。”
“瞎说什么?跟你们在一起我怎么会委屈?”苏珊声音软了下来,“别说了,把地址发我。你要忙就别来接。”
“我最近天天加班,真抽不出时间照顾你……”
“你这孩子,尽说傻话。不会耽误你工作,我是去伺候月子的,当然得以馨雅和孙子为重。”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张楠的声音带着心疼:“妈……您这一辈子都在伺候人,还没够吗?也该享享福了。”
“现在有吃有喝,每月还有退休金拿,就是享福了。”苏珊语气平静。电话里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
“张楠?张楠你在听吗?你忙你的,到了我打车过去。”
“妈,火车几点到?我一定去接您!您多少年没回海市了,变化太大,我不放心。”
“大概七点吧。能来就来,不能来我自己找过去。”
“行,我去接您。妈……我先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