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现实版“无双”:2021年广东跨境假币团伙覆灭记

2021年深秋,广州白云机场的国际货运区,海关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批标注“塑料玩具”的出口货物进行例行查验。当开箱刀划开厚重的纸箱,露出的不是五颜六色的玩具,而是一沓沓用透明塑料袋包裹的“美元”——这些“美元”票面平整、纹路清晰,连水印都栩栩如生,若非专业人员,几乎无法分辨真假。这场看似普通的查验,揭开了一个横跨中、缅、泰三国,涉案金额超2亿元的跨境假币团伙的冰山一角,其作案手法之精密、伪装之巧妙,堪称现实版电影《无双》。

一、货运箱里的“玩具”:假币初现与线索追踪

2021年10月2日,广州海关隶属白云机场海关的查验关员李哲,在核对一批发往泰国曼谷的“塑料玩具”货物时,发现了异常。这批货物由广州某贸易公司申报出口,单据显示内含“塑料模型、儿童玩具配件”,但过机扫描时,箱内物品的密度和形状与普通玩具明显不符——更像是一沓沓整齐叠放的纸张。

“打开看看。”李哲示意同事。随着纸箱被逐层拆开,现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箱内没有任何玩具,取而代之的是100个透明密封袋,每个袋子里装着100张面值100美元的纸币,总计10万张,票面金额高达1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00万元)。这些“美元”手感细腻,用紫外线灯照射时,防伪金线清晰可见,甚至连纸币边缘的微缩文字都能看清,仿造水平远超以往查获的假币。

“这绝对是专业团伙制作的,不是小作坊能弄出来的。”从事海关查验工作12年的李哲,从未见过工艺如此精良的假币。广州海关立即将情况通报给广东省公安厅经侦总队,一场针对跨境假币团伙的侦破行动迅速展开。

经侦总队民警王凯带领团队接手案件后,首先对申报货物的贸易公司展开调查。这家名为“广州恒泰贸易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地址在白云区一栋居民楼里,法定代表人是一名叫“张某”的中年女子。但当民警上门核查时,发现该地址是一处虚假办公点,张某的身份信息也是伪造的——显然,这是一个专门用于走私假币的“空壳公司”。

“假币要运到泰国,背后肯定有境外买家;而制作假币需要大量设备和原材料,国内必然有生产窝点。”王凯判断,“我们得从货运渠道和资金流向两个方向突破。”

通过调取货运公司的物流记录,民警发现这批货物的实际发货人是一名叫“阿强”的男子,他通过微信联系货运代理,要求“加急发货”,并支付了高额运费。但“阿强”的微信账号用的是境外手机号注册,头像和昵称都是随机设置的,无法追踪真实身份。

资金流向方面,民警发现货运代理费是通过一个匿名的第三方支付账户转账的,该账户的资金来源于多个分散的个人账户,且这些个人账户的开户人要么是老年人,要么是外来务工人员,经核实,他们的身份证均已丢失或被盗用——团伙的反侦察意识极强,几乎切断了所有直接线索。

二、“画师”与“工厂”:现实版“李问”的踪迹

案件陷入僵局时,王凯想起了电影《无双》中的情节:假币团伙的核心是“画师”,负责复刻货币的细节;还有专门的“工厂”,负责批量生产。“这批假币的工艺这么好,肯定有一个‘核心技术人员’,也就是现实中的‘李问’。”

民警将假币送往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进行技术鉴定,鉴定结果印证了王凯的猜测:这批假币采用“凹版印刷”技术(与真币印刷工艺一致),纸张是特制的“棉麻纸”(普通纸张无法仿造),防伪金线是从境外非法渠道购买的——能掌握这些技术并集齐原材料的,必然是有假币制作经验的“老手”。

结合过往侦破的假币案件,民警将目标锁定在有假币犯罪前科的人员身上。2021年10月中旬,一个名叫“林伟”的男子进入警方视野。林伟,45岁,广东潮汕人,2015年曾因制作假币被判有期徒刑5年,2020年刑满释放。出狱后,他没有固定工作,却频繁往返于广东、云南等地,且名下有多个匿名的银行账户,近期有大额资金流入,资金来源不明。

更关键的是,民警通过监控发现,林伟在2021年9月曾去过白云区的一家印刷设备销售店,购买了一台二手的“凹版印刷机”——这种设备正是制作假币的核心工具,且普通人极少会购买。

“林伟很可能就是这个团伙的‘画师’。”王凯兴奋地说,“但他只是‘技术核心’,背后肯定还有‘组织者’,负责联系境外买家、管理生产窝点。”

为了摸清团伙的组织结构,民警对林伟展开秘密监控。他们发现,林伟每周都会去一次佛山市南海区的一处废弃厂房,每次进去都要先绕厂房转三圈,确认没有跟踪后才推门进入。厂房周围荒无人烟,只有一个看门的老大爷,平时很少有人靠近。

“这里大概率就是假币生产窝点。”王凯决定派侦查员伪装成收废品的人员,靠近厂房侦查。侦查员发现,厂房的窗户被黑色塑料布封死,白天听不到任何声音,但晚上会传出机器运转的噪音,且有货车在凌晨时分进出——显然,团伙在夜间秘密生产假币,并通过货车运输。

与此同时,另一组民警追踪到了“阿强”的踪迹。通过分析“阿强”的微信聊天记录(警方通过技术手段获取了部分加密信息),发现他与一名在泰国曼谷的华人“陈老板”联系密切,两人频繁讨论“货物质量”“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话题,且“陈老板”曾提到“下次要100箱,和上次一样的货”——这意味着,此前查获的1000万美元假币,只是该团伙众多“订单”中的一笔。

三、跨境链条:中缅泰“三角运输”网络

随着调查的深入,团伙的跨境作案链条逐渐清晰:

1. 生产环节:以林伟为核心,在佛山南海的废弃厂房制作假币,原材料(棉麻纸、防伪金线、油墨)从缅甸通过走私渠道进入中国,由专人负责运输到厂房。

2. 运输环节:假币制作完成后,由“阿强”负责包装,伪装成“玩具”“服装”“电子产品”等普通货物,通过广州、深圳的货运公司出口到泰国,再由“陈老板”在泰国接收,分销到东南亚各国。

3. 资金环节:境外买家将“货款”通过地下钱庄转到国内,再由团伙成员将资金分散到多个匿名账户,最后汇总到组织者手中。

这个链条横跨中、缅、泰三国,每个环节都由不同的人负责,彼此之间很少见面,通过加密的聊天软件联系,使用代号交流(如“玩具”代表假币,“1箱”代表10万美元)——这种“分段式管理”的模式,让团伙的隐蔽性极强,即使某个环节的人被抓,也很难牵扯出整个团伙。

2021年11月初,民警通过监控发现,“阿强”正在准备一批新的“货物”,预计11月10日从深圳盐田港出口到泰国。同时,林伟的厂房也在夜间加大了生产力度,货车进出的频率明显增加——团伙似乎在赶一个“大订单”。

“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收网,否则这批假币流入境外,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广东省公安厅决定,联合海关、云南警方及泰国警方,开展跨境联合抓捕行动。

四、多国联动:24小时闪电抓捕

2021年11月9日,抓捕行动正式启动。警方将警力分成5个小组,分别负责抓捕林伟、“阿强”、厂房工人、地下钱庄人员,以及配合泰国警方抓捕“陈老板”。

第一组:佛山厂房抓捕

11月9日凌晨3点,10名民警悄悄包围了佛山南海的废弃厂房。此时,厂房内的机器还在运转,灯光从黑色塑料布的缝隙中透出。民警剪断厂房的电线,趁里面一片漆黑时破门而入,将正在操作印刷机的林伟和4名工人当场抓获。在厂房内,民警查获了2台凹版印刷机、5吨棉麻纸、100卷防伪金线、大量油墨,以及已经制作完成的假美元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50万元)、假欧元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80万元)。

面对民警的讯问,林伟起初还想狡辩,但当民警拿出他购买印刷设备的单据和监控录像时,他低下了头:“我出狱后找不到工作,有人联系我,说制作假币能赚大钱,我就答应了……”他交代,团伙的组织者是一名叫“老鬼”的男子,平时只通过电话联系,从未见过面,“老鬼”负责提供原材料和联系买家,他只负责技术,每月能拿到10万元报酬。

第二组:广州“阿强”抓捕

11月9日上午9点,民警在白云区的一家网吧里抓获了“阿强”。“阿强”真名叫黄强,28岁,广西人,之前是一名货运代理,因欠了巨额赌债,被“老鬼”拉拢加入团伙,负责假币的包装和运输,每次交货能拿到2万元提成。民警在他的出租屋里查获了100个准备用于包装假币的“玩具纸箱”,以及与“陈老板”的聊天记录。

第三组:地下钱庄抓捕

11月9日下午2点,民警在深圳市罗湖区的一栋写字楼里,抓获了负责资金流转的地下钱庄老板赵某,当场查获现金500万元,以及用于转账的100多张银行卡。赵某交代,他为团伙转移资金近1亿元,从中收取5%的手续费。

第四组:泰国“陈老板”抓捕

在泰国警方的配合下,11月9日晚上8点(泰国时间),泰国警方在曼谷的一处仓库里抓获了“陈老板”(真名叫陈军),查获假美元500万美元,以及准备分销到东南亚各国的假币清单。陈军交代,他从2020年开始与“老鬼”合作,将假币卖给东南亚的黑帮和不法商人,每100万美元假币能赚20万美元差价。

第五组:“老鬼”抓捕

“老鬼”是整个团伙的核心,也是最难抓的人。民警通过林伟、黄强提供的线索,发现“老鬼”的真实身份是48岁的广东人吴天,曾因走私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出狱后纠集了一批有犯罪前科的人,组建了这个跨境假币团伙。2021年11月10日凌晨,民警通过手机定位,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一家酒店里抓获了准备逃往缅甸的吴天,当场查获假币半成品1000万美元,以及与缅甸原材料供应商的联系电话。

至此,这个横跨中、缅、泰三国的跨境假币团伙被彻底摧毁,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查获假币2350万美元、50万欧元,捣毁生产窝点1个、地下钱庄1个,缴获印刷设备、原材料一批,涉案金额超2亿元。

五、现实与电影:比《无双》更残酷的真相

案件侦破后,民警王凯在整理案卷时,不禁想起了电影《无双》:“电影里的假币团伙有‘画家’李问,现实里有‘画师’林伟;电影里假币通过邮轮运输,现实里通过货运伪装出口;电影里有跨境交易,现实里的链条更复杂,涉及三国。但和电影不同的是,现实中的假币犯罪,危害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国家的金融安全,没有任何‘浪漫’可言。”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1年全国共缴获假币约1.5亿元,其中跨境假币占比超过60%。这些假币一旦流入市场,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物价稳定,甚至会被用于洗钱、恐怖活动等犯罪行为。例如,在东南亚某国,曾有老百姓用辛苦攒下的积蓄购买了假美元,结果无法使用,导致家庭破产;还有商家收到假币后,不得不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

林伟在审讯中说的一句话,让王凯印象深刻:“我以为制作假币只是‘赚点钱’,没想到会害这么多人。”但这句话,无法挽回他已经犯下的罪行——假币犯罪不仅会破坏金融秩序,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

2022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法院审理认为,吴天、林伟、黄强等21名被告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伪造、出售、运输假币,其行为已构成伪造货币罪、出售、运输假币罪,且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最终,法院判决:

– 吴天(组织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林伟(技术核心):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 黄强(运输)、陈军(境外分销):有期徒刑15年,罚金人民币50万元;

– 其他17名被告人:有期徒刑3年至10年不等,罚金人民币5万元至30万元不等。

判决生效后,王凯带着案卷来到广州白云机场海关,与李哲一起翻看查获假币的照片:“这些假币再也不能流入市场害人了。”李哲点点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意义——守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保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六、案件背后的警示:如何识别假币与防范金融风险

这起现实版“无双”假币案,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警示。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要提高对假币的识别能力,避免遭受经济损失。中国人民银行的专家给出了以下识别假币的方法:

1. 看水印:真币的水印清晰、层次分明,假币的水印模糊、无立体感;

2. 摸纹路:真币采用凹版印刷,票面文字、图案有明显的凹凸感,假币手感平滑;

3. 照防伪线:用紫外线灯照射真币,防伪线会发出荧光,假币的防伪线要么不发光,要么发光不均匀;

4. 听声音:真币纸张坚韧,抖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假币纸张柔软,声音沉闷。

同时,专家提醒,在日常消费中,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商家,使用移动支付(如微信、支付宝),减少现金交易,降低收到假币的风险;如果发现假币,要及时报警,不要自行使用或转手,避免假币继续流通。

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要严格遵守海关规定,不参与任何“虚假申报”“走私”等违法活动,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货运公司要加强对货物的查验,发现可疑货物及时向海关或警方报告,共同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

如今,广州白云机场的国际货运区依旧繁忙,海关关员们每天都在仔细查验每一批货物,守护着国家的国门;广东省公安厅的经侦民警们,也在持续打击各类金融犯罪,维护着金融市场的稳定。这起现实版“无双”假币案虽然已经落幕,但它留下的警示永远不会过时——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每个人的守护,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底线、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正如电影《无双》中所说:“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天生的坏人,只有被欲望吞噬的人。”而现实中,比电影更残酷的是,每一张假币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份社会的不安。守护金融安全,就是守护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就是这起案件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