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的初冬来得格外早,北风卷着碎雪,在城墙上呼啸而过,将士兵甲胄上的霜花吹得簌簌作响。刘欣梅(扶苏)身披玄色镶金边的披风,站在北门城楼之上,目光如炬地望向远方——地平线上,一道黑色的洪流正滚滚而来,扬起的尘土与雪雾交织在一起,遮天蔽日,那是王离率领的长城军团先锋。
“公子,王离的先头部队已至三十里外,主力大军预计明日清晨便能抵达。”白手持斥候传回的情报,快步走到刘欣梅身边,声音被寒风刮得有些发颤,“据侦查,此次王离带来了三万兵力,其中包含五千重装步兵和两千骑兵,还携带着十架攻城弩,来势汹汹。”
刘欣梅抬手按住城垛,指尖触到冰冷的砖石,心中却无半分惧意。他侧头看向身旁的蒙恬,这位白发将军正手持长戟,目光锐利地盯着远方的敌军方向,甲胄上的铜扣在风雪中泛着冷光。“蒙将军,王离的长城军团久守北疆,战力不弱,你觉得他会先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
蒙恬沉吟片刻,抬手指向城东侧的缓坡:“上郡城墙西侧临山,南侧靠河,唯有东侧地势平缓,最适合展开攻城阵型。王离是名将之后,不会犯舍易求难的错,明日他必定会以东面为主攻方向,辅以少量兵力牵制南北两门,防止我军调兵支援。”
“将军所言极是。”刘欣梅点头,随即转身看向身后的将领们,声音陡然提高,穿透了呼啸的风声,“传我命令!陈武率三千步兵驻守东门,重点防守城墙缺口和箭楼,务必顶住敌军第一波攻城;项梁将军率两千楚军将士驻守南门,利用河道优势,设置障碍,防止敌军涉水攻城;蒙将军随我坐镇北门,统筹全局,随时准备支援各城门;另外,令斥候营分出五百人手,绕到敌军后方,伺机破坏他们的攻城弩和粮草补给,扰乱其军心!”
“末将领命!”众将齐声应和,声音铿锵有力,压过了城头的风雪声。
项梁在接到命令时,特意上前一步,眼中带着几分敬佩:“公子调度有方,条理清晰,项某佩服。明日南门之战,定不让敌军越雷池一步!”
刘欣梅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项梁身后的楚军将士——他们虽身着各异的铠甲,手中兵器也多有磨损,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悍不畏死的锐气,显然是经历过沙场洗礼的老兵。“有劳项将军。楚地将士骁勇善战,明日南门的防守,便全靠你们了。”
待众将领离去布置防务后,蒙恬看着刘欣梅的背影,轻声道:“公子如今的气度和谋略,已然远超从前。若是先皇泉下有知,定会深感欣慰。”
刘欣梅转过身,望着漫天飞雪,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先皇……或许从未真正了解过我。但现在,我所做的一切,并非为了证明给任何人看,只是为了守住大秦的江山,守住天下百姓。”他抬手拂去肩上的雪花,语气变得坚定,“明日一战,不仅是为了击退王离,更是为了向天下证明,我们才是大秦的正统,才是值得百姓信赖的力量。”
次日清晨,风雪渐停,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王离率领的长城军团已然在东门之外列好了阵型,黑色的战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王”字格外醒目。王离身披银色铠甲,手持长枪,勒马站在阵前,目光阴沉地盯着上郡东门——这座他曾奉命驻守过的城池,如今却成了他必须攻破的堡垒。
“扶苏小儿,蒙恬老贼!竟敢背叛陛下,伪造檄文,蛊惑人心!”王离拔出长枪,指向城头,声音洪亮,“今日我王离奉新帝旨意,前来讨伐逆贼!尔等若识相,速速打开城门,束手就擒,或可留尔等全尸!”
城头上,陈武冷笑一声,手持大刀,对着城下吼道:“王离!你才是逆贼!赵高伪造遗诏,谋害先皇,拥立胡亥这个昏君,你不思匡扶正义,反而助纣为虐,还有脸在此叫嚣!”
“找死!”王离被激怒,高声下令,“攻城!给我拿下上郡,活捉扶苏、蒙恬!”
随着王离一声令下,十架攻城弩同时发射,巨大的弩箭如同一道道黑色闪电,直奔城头而来。“躲!”陈武大喊一声,率先扑倒在地。弩箭击中城墙,砖石飞溅,城垛被击出一个个巨大的缺口,几名来不及躲闪的士兵被弩箭贯穿,当场殒命。
紧接着,长城军团的重装步兵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向着城墙发起了冲锋。他们步伐整齐,手中的长盾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盾墙,抵挡着城上射下的箭矢和滚石。
“放箭!扔滚石!倒油!”陈武站起身,抹去脸上的尘土,厉声下令。城墙上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下,滚石和热油不断从城头落下,砸在敌军的盾墙上,发出“砰砰”的巨响,热油溅到士兵身上,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惨叫声不绝于耳。
但长城军团的士兵训练有素,即便伤亡惨重,依旧没有退缩,很快便有几架云梯靠在了城墙上,士兵们如同蚂蚁般向上攀爬。“守住!绝不能让他们上来!”陈武手持大刀,亲自守住一处缺口,看到一名敌军士兵爬上城头,挥刀便砍,那士兵惨叫一声,从城头坠落。
一名长城军团的百夫长趁乱爬上城头,手中长刀直扑陈武而来。陈武侧身躲过,两人瞬间缠斗在一起。陈武的刀法刚猛有力,招招致命,那百夫长也不甘示弱,刀法刁钻,几次险些击中陈武。激战数个回合后,陈武抓住对方一个破绽,一刀砍中对方的肩膀,那百夫长惨叫一声,被陈武一脚踹下城头。
城下,王离看到攻城受阻,脸色愈发阴沉。他知道,若是不能在正午之前攻破东门,等到扶苏和蒙恬调兵支援,局势将会更加不利。“传令下去,让骑兵迂回到东门侧翼,发起冲击,扰乱敌军防守!”
接到命令的两千骑兵立刻行动起来,向着东门侧翼疾驰而去。城头上的陈武见状,心中一紧——东门侧翼的防守相对薄弱,若是被骑兵突破,后果不堪设想。“来人!调五百人去侧翼防守,绝不能让骑兵靠近城墙!”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阵马蹄声从北门方向传来——是蒙恬率领的援军到了!“陈将军莫慌!老夫来助你!”蒙恬手持长戟,率领一千骑兵直冲敌军骑兵而去。两支骑兵在东门侧翼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蒙恬一杆长戟出神入化,所过之处,敌军骑兵纷纷落马,很快便将王离的骑兵压制了下去。
看到援军到来,陈武和城上的士兵们士气大振,防守更加顽强。王离看着久攻不下的东门,又看到侧翼骑兵被击退,心中焦躁不已,却又无可奈何——上郡的防守比他想象中还要坚固,扶苏和蒙恬的调度也几为精准,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破城池,几乎不可能。
就在东门激战正酣之时,斥候营的五百将士在百夫长的带领下,已经绕到了王离大军的后方。他们身着黑色劲装,脸上涂着泥土,如同鬼魅般穿梭在树林和雪地之中,很快便找到了敌军的粮草营地和攻城弩存放处。
“百夫长,你看,敌军的粮草都堆放在那边的营帐里,周围有五百士兵看守,攻城弩则在另一边,有两百人守卫。”一名斥候低声汇报,手指着不远处的两处营地。
百夫长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们分两队行动,一队三百人,负责袭击粮草营地,放火烧毁粮草;另一队两百人,负责破坏攻城弩,绝不能让他们再用攻城弩攻击城门!记住,行动要快,得手后立刻撤离,到约定地点汇合!”
“是!”众斥候齐声应道,随即分成两队,悄无声息地向着各自的目标摸去。
负责袭击粮草营地的三百名斥候,趁着看守士兵换岗的间隙,迅速潜入营地。他们手中的短刀在夜色(此时已近黄昏)中泛着冷光,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几名巡逻的士兵。“动手!”百夫长低喝一声,率先点燃了一个粮草堆。火焰迅速蔓延,很快便将整个粮草营地笼罩在火光之中。
“不好!有人放火烧粮草!”看守的士兵发现火情,顿时乱作一团,纷纷拿起水桶灭火。斥候们趁机发起攻击,短刀挥舞,收割着敌军的性命。营地内火光冲天,惨叫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乱成一片。
另一边,负责破坏攻城弩的两百名斥候也顺利得手。他们用斧头和锤子,将十架攻城弩砸得粉碎,还顺便杀死了大部分守卫的士兵。“撤!”带队的斥候见目的达成,立刻下令撤离。
王离在东门前线接到粮草被烧、攻城弩被破坏的消息时,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什么?粮草被烧?攻城弩被破坏?”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粮草是大军的命脉,攻城弩是攻城的关键,如今两者皆失,这场仗还怎么打?
“将军,怎么办?没有粮草,士兵们撑不了几天,没有攻城弩,根本攻不破上郡的城墙啊!”身边的副将焦急地问道。
王离紧握双拳,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胜算,继续留在上郡,只会让大军陷入绝境。“传令下去,撤军!立刻撤军!”
随着王离一声令下,长城军团开始有序撤离。城头上的刘欣梅看到敌军撤军,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蒙将军,传令下去,不必追击。穷寇莫追,况且我们也需要时间休整。”
“公子说得是。”蒙恬点头,眼中满是敬佩,“此次能击退王离,公子的调度、陈将军的死守、斥候营的奇袭,还有项将军守住南门,缺一不可。”
刘欣梅望向城下渐渐远去的敌军背影,心中清楚,这只是一场小小的胜利,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王离虽然撤军,但赵高和胡亥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尽快整顿兵力,联络更多的忠义之士,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好准备。”
击退王离的次日,上郡城内一片欢腾,士兵们互相庆祝着胜利,百姓们也自发地提着酒肉来到军营,慰问守城的将士。刘欣梅和蒙恬、项梁等人坐在将军府的议事厅内,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公子,王离虽然撤军,但他的主力并未受损,只是暂时退回了长城沿线。赵高若是再派援兵给王离,他很可能会再次来犯。”蒙恬忧心忡忡地说道。
刘欣梅点点头:“蒙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必须尽快增强实力,才能应对接下来的挑战。项将军,你在楚地素有威望,不知能否联络到更多的楚地旧部,前来相助?”
项梁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立刻说道:“公子放心,我在楚地还有不少旧部和好友,如英布、蒲将军等人,他们都对赵高和胡亥的统治不满,只是苦于没有领头之人。我这就修书几封,派人送往楚地,召他们前来投奔公子!”
“太好了!”刘欣梅大喜,“若能得到英布、蒲将军等人的相助,我们的实力必将大增。项将军,此事就拜托你了。”
“公子客气了。”项梁拱手道,“能为公子效力,为天下百姓除害,是项某的荣幸。”
就在这时,白匆匆走进议事厅,手中拿着一份密报:“公子,刚收到来自咸阳的密报,赵高得知王离撤军后,勃然大怒,已经下令将王离革职查办,另派李由(李斯之子)率领五万大军,前来讨伐我们。此外,赵高还下令各郡县,严格控制粮食和兵器,禁止百姓与我们往来,想要孤立我们。”
“李由?”蒙恬眉头一皱,“李由是李斯之子,曾率军驻守三川郡,有一定的军事才能,而且他手中的五万大军,是关中的精锐部队,比王离的长城军团还要难对付。”
刘欣梅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李由的五万大军,将会是一场巨大的考验。“看来,赵高是铁了心要除掉我们了。蒙将军,项将军,我们必须加快准备速度。一方面,尽快联络楚地的援军;另一方面,加强上郡的防务,同时组织士兵开垦荒地,储备粮草,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公子所言极是。”项梁说道,“我这就去写信,让信使尽快出发,争取让英布和蒲将军早日率军前来。”
蒙恬也起身道:“我这就去整顿军队,加固城墙,同时安排士兵开垦荒地,储备粮草。”
刘欣梅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决心。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但他绝不会退缩。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雪景,喃喃自语:“先皇,您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大秦,保佑天下百姓。我扶苏,定不会让您失望,定要诛灭逆贼,还大秦一个清明的天下!”
此时,远在楚地的九江郡,英布正坐在自己的营帐中,看着手中项梁的来信。信中详细描述了赵高的阴谋、扶苏的正义之举,以及上郡之战的胜利,恳请英布率军前往上郡,共讨逆贼。
英布看完信,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原本是骊山刑徒,后来聚众起义,占据了九江郡,过着相对安稳的日子。但他也深知赵高和胡亥的残暴,若是扶苏失败,自己迟早也会被赵高剿灭。
“将军,项将军是您的好友,而且扶苏公子是先皇的长子,名正言顺,我们应该前去相助!”身边的副将劝道。
英布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猛地一拍桌子:“好!传令下去,整顿军队,三日后,率军前往上郡,投奔扶苏公子,共讨逆贼!”
与此同时,在楚地的另一个地方,蒲将军也收到了项梁的来信,他几乎没有犹豫,立刻下令整顿军队,准备前往上郡。
楚地的烽烟,已经燃起。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刘欣梅知道,他的战斗,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他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在这场天下逐鹿的较量中,赢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