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花被奶奶一番话揭了底,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尴尬得坐立不安。林小芳也吓得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吭声。
“娘,您……您这话说的,我们哪是那个意思……”王翠花强笑着辩解,声音干巴巴的。
“是不是那个意思,你们自己心里清楚。”奶奶重新拿起针线,语气恢复了平淡,却带着送客的意思,“菜我收下了,没什么事,就回吧,家里活计也不少。”
王翠花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又气又恼,却不敢在婆婆面前撒泼。她讪讪地站起身:“那……那行,娘,您歇着,我和小芳先回去了。”她扯了扯还在偷瞄林秀秀的林小芳,“走了!”
林小芳不情不愿地站起来,跟着王翠花往外走。走到门口,她忍不住又回头飞快地剜了林秀秀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不甘和嫉妒。
林秀秀面无表情地目送她们离开,关上了门。
门外,隐约还能听到王翠花压抑着怒气的声音:“……死老婆子,不识好歹!肯定藏着好东西都给那赔钱货了!等着瞧……”
屋内的祖孙俩沉默着。奶奶低头继续缝补,针脚细密均匀。
林秀秀坐回小凳子上,拿起豆角继续剥。阳光照在堂屋里,空气中的浮尘清晰可见。
剥豆角的“咔哒”声和针线穿过布底的“嗤嗤”声交织在一起,显得屋子更加安静。
林秀秀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王翠花的试探碰了钉子,其他几房,尤其是大伯林昌富和四叔林昌武家,恐怕也不会安生。
他们担心奶奶那点“可能存在的私房”,更担心林秀秀这个“外人”占了本该属于他们几房子孙的“便宜”。
林小芳最后那个嫉妒的眼神,也清晰地印在林秀秀的脑海里。这个堂妹,心思不浅。
奶奶缝完最后一针,咬断线头,将补好的衣服叠好。
她抬起头,目光落在林秀秀沉静的脸上,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秀秀,把豆角剥完,晌午炒了吃。”奶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哎,知道了奶奶。”林秀秀应道,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老屋的平静,像是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涟漪正在悄悄扩散。
王翠花扯着林小芳,几乎是脚不沾地地冲出老屋那低矮破败的门槛。
背后那扇吱呀作响的木板门刚一合拢,王翠花胸口那股憋屈了半天的恶气就再也压不住了。
“死老婆子!老糊涂!不识好歹!”她压着嗓子,声音从齿缝里挤出来,恨恨地朝地上啐了一口,“什么东西!呸!好东西肯定藏着掖着,全填了那赔钱货的无底洞!等着瞧,我看你能护她到几时!”
林小芳被她娘扯得胳膊生疼,踉跄着跟上,心里也像塞了团浸了醋的棉花,又酸又闷。
她忍不住又回头,狠狠剜了一眼那扇紧闭的老屋门,仿佛要穿透门板,把里面那个得了奶奶庇护的人戳出窟窿来。
从小奶奶就疼她,只亲近她,其他几个儿孙从没有得到奶奶的照顾,奶奶那么冷情的人,却唯独对林秀秀那么好,凭什么,她也是奶奶的孙女。
“娘,奶奶也太偏心了!”林小芳的声音带着哭腔和浓浓的不甘,“凭啥好东西都紧着她?我也是她亲孙女呢!她那话说的……好像咱们都是白眼狼似的!”
“闭嘴!”王翠花猛地一拽她,脸色铁青,“还嫌不够丢人?赶紧回家!”她脚步更快了,仿佛身后有鬼撵着。
刚才在老屋那通发作,看着是泄了愤,可婆婆那几句话,像针一般扎在她心尖上——“你们几家,除了年节送点菜叶子,给过我一粒米还是一分钱?”
这话要是传开了,她王翠花在村里还怎么做人?
她扯着女儿,几乎是逃也似的穿过村巷,路上碰到几个端着饭碗在门口闲磕牙的婆娘。
那探究的目光扫过来,带着了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让王翠花脸上火辣辣的,头埋得更低了。
她知道,老屋里的动静,只怕这会儿已经长了翅膀,飞遍了半个清河大队。
王翠花猜得一点没错。她前脚刚走,后脚那点“老屋里的热闹”就成了清河大队午后最提神醒脑的谈资。
村东头老槐树下,几个纳鞋底、择豆角的老婆子,嘴皮子翻得比手上的活计还快。
“听说了没?昌盛家的翠花,上午提溜着蔫巴菜叶子去老屋,想给玉莹嫂子上眼药,结果被堵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张婆子压低了声音,眼睛却亮得放光。
“啧啧,玉莹嫂子那性子,年轻时候就是个有主意的,能让她拿捏住?”李婆子撇撇嘴,“昌盛家那点小算盘,隔着八里地都听见响儿了。送那点子东西,塞牙缝都不够,还想着探人家家底?也不看看自己啥成色!”
“可不嘛!”另一个婆子凑近些,声音带着点神秘的兴奋,“我娘家侄媳妇的兄弟媳妇当时就在隔壁院墙根下晒被单,听得真真儿的!玉莹嫂子那话,啧啧,刀子似的!说分家后,几个儿子除了过年送点烂菜帮子,连个米粒都没孝敬过!生病也没人看过照顾过,现在倒惦记起给她养老送终了?这话甩出来,啧啧,昌盛家的脸皮再厚也挂不住喽!”
“活该!”有人嗤笑一声,“眼红病犯了呗!看秀秀那丫头在老屋养得脸色好了些,就坐不住了?玉莹嫂子那点家底子,谁不知道是当年跟着东家小姐攒下的辛苦钱?给他们娶了媳妇儿,盖了房子,安了家,还能有多少?值得他们兄弟几个眼珠子都绿了?当初老林叔死得时候,几个兄弟分家产闹得,啧啧……”
“话可不能这么说,”张婆子摇摇头,一副世事洞明的模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说了,玉莹嫂子识文断字,当年跟着那家小姐走南闯北的,谁知道手里有没有藏着点压箱底的宝贝?昌富、昌盛、昌武他们哥几个,心里能不掂量?”
这话像颗小石子,投进议论的池塘里,激起了一圈圈无声的涟漪。
几个婆子交换着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心照不宣的猜测。
是啊,周玉莹,那可是个有故事的老太太。
这点猜测和议论,很快就顺着风,刮进了林家大房和四房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