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新三国之天下棋局免费阅读,新三国之天下棋局章节在线阅读

新三国之天下棋局

作者:小手一背无所谓

字数:102851字

2025-09-03 19:18:21 连载

简介

新三国之天下棋局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小手一背无所谓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小说的主角田政董媛,刘樱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总字数达到102851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本精彩的小说!

新三国之天下棋局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洛京喋血:灵帝揽权定朝局

东汉建宁元年(168年)夏,洛阳皇宫的朱墙内,暑气与权力交锋的寒意交织。十二岁的刘宏(156年生)已登基数月,龙椅上的他不再是最初那个只会“瑟瑟发抖”的少年——宗正借《洛书》传播“九龙中兴”后,朝堂上渐渐聚集起一批拥护他的常侍宦官,虽多是职位不高的近臣,却也让他在窦武与宦官的对峙中,有了一丝立足的底气。

这日,长乐宫偏殿内,大将军窦武身着紫色朝服,手按佩剑,语气恳切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对垂帘后的窦妙(窦太后)道:“太后,宦官管霸、苏康专权乱政,克扣军饷,若不除之,恐动摇朝堂根基!臣请太后下旨,拘捕曹节、王甫等宦官,以清君侧!”

窦妙隔着薄纱,眉头微蹙,声音带着犹豫:“管霸、苏康确有过错,可曹节、王甫等人,平日里并无大错,若一并拘捕,恐引起朝野动荡。”她虽为窦武之女,却深知宦官势力盘根错节,不愿轻易将局面闹僵。最终,她只松口:“罢了,先将管霸、苏康下狱,查明罪状后处死,其余人等,再作商议。”

窦武虽不满,却也只能领旨。可此事刚过三日,太傅陈蕃便捧着弹劾奏疏,快步闯入殿中。这位年过七旬的老臣,白发苍苍却眼神如炬,将奏疏重重放在案上,声音洪亮:“太后!宦官郑飒、侯览勾结外戚,贪赃枉法,更有女尚书干预朝政,此等乱象不除,大汉江山危矣!臣请太后罢黜女尚书,诛杀郑飒、侯览、曹节等人,还朝堂清明!”

窦妙看着陈蕃激动的模样,心中更觉为难——陈蕃是先帝重臣,忠心可鉴,可诛杀如此多的宦官,无异于与整个宦官集团宣战。她沉默良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太傅,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陈蕃失望地退出殿外,与等候在宫门外的窦武相遇。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宦官不除,窦氏与朝臣的权力终会被蚕食。当晚,窦武便秘密召集将校,陈蕃也联络了部分禁军统领,约定八月初一同发难,诛杀宦官集团。

八月庚申日,天还未亮,长乐宫便传出了急促的脚步声。宦官王甫、曹节带着数十名亲信宦官,闯入刘宏的寝殿。曹节扑倒在刘宏面前,带着哭腔尖声道:“陛下!窦武、陈蕃要谋反啊!他们说‘不守规矩的宦官该杀’,可我们这些人忠心耿耿,从未犯错,他们却要将我们灭族!更可恨的是,他们还想废了陛下,另立新君,这是大逆不道啊!”

王甫也跟着跪地,连连磕头:“陛下,窦武已带兵围住宫门,若不早做决断,我们都要死于非命了!”

刘宏坐在床榻上,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却悄悄观察着殿外——他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孩童,董姝(董太后)之前的叮嘱犹在耳边:“宦官与窦氏相争,陛下可借势而为。”此时,宦官赵娆(深得窦妙信任,却暗中投靠曹节)捧着印玺匆匆进来,低声道:“陛下,太后那边已被我们稳住,现在只需陛下下旨,便可掌控局面。”

刘宏深吸一口气,故作“恐惧”地抓住曹节的手:“曹公,朕该怎么办?”

曹节见状,心中大喜,连忙道:“陛下莫怕!臣请陛下改任王甫为黄门令,放出郑飒,再传旨逮捕窦武!有我们在,定能护陛下周全!”

刘宏“颤抖”着点头:“好!就依曹公所言!”

旨意很快传出:王甫接任黄门令,即刻释放被窦武拘捕的郑飒;郑飒持圣旨前往窦武军营,宣旨逮捕窦武。与此同时,王甫派人劫持了窦妙,将她迁往南宫云台软禁,断绝了她与窦武的联系——这位曾垂帘听政的太后,一夜之间沦为囚徒。

窦武在军营中接到圣旨,气得双目圆睁,将圣旨狠狠摔在地上:“竖子敢尔!此乃宦官矫诏,我岂能奉诏!”他拔出佩剑,高声对将校们道:“宦官谋反,劫持陛下与太后,今日我等诛灭宦官,清君侧,护大汉!”说罢,便率领士兵往皇宫方向杀去。

另一边,陈蕃得知窦武举兵,也带着家丁与部分禁军,直奔尚书台。他手持拐杖,冲在最前,高声喊道:“窦武举兵诛宦官,尔等速速降顺,可免一死!”可刚到尚书台门口,王甫便带着数百名剑士杀来。剑士们蜂拥而上,陈蕃虽奋力抵抗,却终究年事已高,被剑士们按在地上,鲜血染红了他的官服。王甫冷笑一声,下令:“斩立决,悬首宫门,以儆效尤!”

窦武的军队与宦官控制的禁军在宫门外展开激战。可窦武麾下的将校多是临时召集,军心不齐,再加上王甫让人在阵前高喊“窦武谋反,降者免罪”,士兵们渐渐倒戈。窦武看着溃散的军队,知道大势已去,他长叹一声,拔剑自刎,尸体被拖到街市上示众。

这场权力交锋,以窦武、陈蕃被杀,窦妙被软禁告终。刘宏站在太和殿上,看着阶下俯首帖耳的宦官与朝臣,眼中的“怯懦”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少年天子初掌权柄的锐利。他按照曹节、王甫的提议,提拔拥护自己的常侍,罢免窦氏亲信,一步步将朝堂掌控在手中。

而一直为他铺路的董姝(董太后),见儿子已能独立处理朝政,便开始深入简出,不再轻易涉足朝堂——她知道,刘宏的帝王之路才刚刚开始,过多干预,反而会让儿子难以成长。

洛阳的风,终于从窦氏与宦官的厮杀声中,转向了少年灵帝的掌控。远在辽东沓县的田况、玄菟郡的公孙康,以及并州雁门的董卓,虽未亲历这场喋血,却都从往来的信使口中听闻了洛阳的变故——他们清楚,东汉的朝局变了,这乱世的棋局,也将因此翻开新的一页。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