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完结版《大燕承祖皇帝叶浩晨》章节阅读

大燕承祖皇帝叶浩晨

作者:小姓邝

字数:112430字

2025-08-31 19:10:16 连载

简介

喜欢历史古代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大燕承祖皇帝叶浩晨》?作者“小姓邝”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叶浩晨叶逸晨形象。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加入书架吧!

大燕承祖皇帝叶浩晨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东宫偏殿的窗台上,晒着几串刚串好的桂花,甜香混着远处飘来的糖霜味,在空气里织成暖融融的网。叶浩晨正趴在桌案上,手里捏着支炭笔,跟着刘皓宇的意念画 “御书房家具图”—— 案头要宽三尺,方便皇爷爷摊开奏折;椅背上要雕五爪龙纹,龙鳞得细,龙睛要用墨玉镶嵌;还要加个可折叠的脚踏,不用时能收起来,不占地方。

“小主子,小主子!” 门外传来刘鸣春急促的脚步声,他手里抱着一摞厚厚的纸,进门时气息都有些不稳,“您快看看,这是最近的家具订单,都堆成山了!”

叶浩晨抬起头,只见刘鸣春把纸摞在桌上,哗啦啦摊开 ——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订户的名字:英国公府订一套书房家具,镇国公府订两套客厅用的,礼部尚书要雕凤凰纹的椅子给老夫人,连宫里的淑妃都托人来订,想要一套小巧的梳妆台。

“这得有多少啊?” 叶浩晨凑过去数,手指点着纸页,“一、二、三…… 二十多套?”

“可不是嘛!” 刘鸣春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说,“兖王殿下生辰宴后,京里的勋贵、官员都来打听,订单天天送过来,现在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不过有个事得跟您说 —— 咱们存的木材用了大半,金丝楠木还够做几套,普通的榆木、 蚬木 快没了,得赶紧进一批,不然要误了工期。”

叶浩晨想了想,直接把这事交给他:“刘大伴,木材的事您看着办就行,选结实的、没虫蛀的,价钱跟以前一样,从卖白糖和家具的利润里出。还有,皇爷爷御书房的这套家具,得优先做,让匠人们先把料备好,龙纹要雕得仔细,别出岔子。”

“您放心!” 刘鸣春拍着胸脯应下,“我这就去联系木商,保证明天就把木材运到作坊;御书房的这套,我亲自盯着匠人做,龙纹雕好后先给您过目,没问题了再上漆。” 他又拿起一张订单,指着上面的名字,“对了,淑妃娘娘的梳妆台,想要用紫檀木,还得镶珍珠,您看……”

“紫檀木贵,让她加钱。” 叶浩晨按刘皓宇教的 “定价原则” 说,“镶珍珠也得另算,一颗珍珠收五两银子,要多少让她自己定。咱们不坑人,但也不能吃亏。”

刘鸣春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还是小主子想得周到!我这就去回话。” 说着,他抱着订单,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殿里恢复了安静,叶浩晨重新坐回桌前,却没心思画图了,忍不住在脑海里跟刘皓宇聊:“老师,咱们的家具生意这么好,以后是不是能赚更多钱?有了钱,就能早点把爹娘接出来了吧?”

“钱是够了,但还得等机会。” 刘皓宇的意念带着沉稳,“你皇爷爷现在对你改观了,但还没到放你爹娘出来的地步 —— 得等你再立点功,让他觉得你能担事,才会松口。对了,你昨天吃的盐,有没有觉得有问题?”

“盐?” 叶浩晨愣了愣,想起昨天在东宫膳房吃的菜,盐粒粗得硌牙,还有点苦味,“好像有点涩,还有沙子似的东西。”

“那是因为大燕的盐都是粗盐,没提纯。” 刘皓宇的意念解释道,“百姓吃的盐更差,里面混着泥土、石子,甚至还有有毒的硝石,吃多了会生病。而且粗盐容易潮,不好储存,价钱还不便宜 —— 一斤粗盐要二十文钱,普通百姓都舍不得多放。”

叶浩晨皱起眉:“怎么会这样?就没人能把盐做细点吗?”

“不是不能,是没人懂方法。” 刘皓宇的意念带着引导,“咱们可以学做细盐 —— 方法比做白糖还简单,而且细盐干净、不苦,百姓喜欢,勋贵也愿意买,又是一门好生意。更重要的是,盐是百姓每天都要吃的,掌握了细盐的法子,不仅能赚钱,还能让百姓少吃苦,这也是你想做的‘为百姓做事’啊。”

叶浩晨眼睛一亮,立刻坐直身子:“老师,快教我!我现在就想做细盐!”

“别急,咱们先准备材料。” 刘皓宇的意念清晰地列出清单,“粗盐、清水、纱布、陶罐、柴火 —— 这些在东宫膳房都能找到,你让小太监去拿。”

叶浩晨立刻叫来得力的小太监小禄子:“去膳房拿十斤粗盐、一口大缸、几块干净的纱布、五个陶罐,再抱点柴火来,要干的!”

小禄子虽然好奇小主子要这些做什么,但还是飞快地跑了出去,没一会儿就把东西都搬了进来。叶浩晨按照刘皓宇的指导,先把粗盐倒进大缸里,加清水没过盐粒,然后用木棍搅拌:“老师,要搅到什么时候啊?”

“搅到盐粒都化了,水变浑浊就行。” 刘皓宇的意念回答,“粗盐里的杂质不溶于水,一会儿用纱布过滤掉。”

叶浩晨搅了半个时辰,胳膊都酸了,才停下来 —— 缸里的水变得浑浊,看不到盐粒了。他又按照刘皓宇说的,把纱布叠成三层,蒙在陶罐口,用绳子扎紧,然后把浑浊的盐水慢慢倒进陶罐里。

纱布像一张细密的网,把泥土、石子都拦在了外面,流进陶罐里的水变得清亮了不少,只是还带着淡淡的黄色。

“这就过滤好了?” 叶浩晨凑过去看,眼里满是好奇。

“还没,得再过滤一次。” 刘皓宇的意念说,“换一块干净的纱布,把陶罐里的盐水再滤一遍,杂质能除得更干净。”

叶浩晨又换了纱布,仔细地滤了一遍。这次流出来的盐水,已经变得清澈透明,看不到一点杂质了。他把滤好的盐水倒进另外几个陶罐里,然后把陶罐放在灶台边,点燃柴火慢慢加热。

“火不能太大,要小火慢熬,让水分慢慢蒸发。” 刘皓宇的意念提醒道,“要盯着点,别让盐水糊了。”

叶浩晨蹲在灶台边,眼睛盯着陶罐里的盐水 —— 随着柴火的加热,水面开始冒细小的泡泡,水一点点减少,罐底渐渐析出白色的晶体。一开始是细小的颗粒,后来越来越多,像撒了一层碎雪,在火光下泛着莹白的光。

“老师,有了!有白色的东西了!” 叶浩晨兴奋地叫起来,差点碰倒旁边的柴火。

“别慌,再熬一会儿,等水分差不多干了再关火。” 刘皓宇的意念带着笑意。

又熬了一个时辰,陶罐里的水分终于蒸发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层厚厚的白色晶体,像铺了一层雪。叶浩晨小心翼翼地把陶罐从灶台上拿下来,等它冷却后,用小刀把晶体刮下来 —— 指尖捏起一点,细得像粉末,放在嘴里尝了尝,只有纯粹的咸味,没有一点涩味和杂质。

“老师!成功了!是细盐!” 叶浩晨捧着细盐,激动得跳起来,手里的盐粒撒了一点在桌上,像碎雪落在青石板上。

“这只是基础款的细盐。” 刘皓宇的意念带着赞许,“以后咱们可以改进方法 —— 比如用草木灰吸附杂质,能让盐更白;还可以把盐水倒进模具里,做成盐砖,方便储存和运输。等咱们的细盐做出来,不仅能卖给百姓,还能供给军队 —— 士兵吃了干净的盐,不容易生病,战斗力也能提高。”还有一点以后盐铁官营,给你留的脊梁,

叶浩晨听得心潮澎湃,他看着手里的细盐,又想起昨天吃的粗盐,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老师,我要让所有百姓都能吃上细盐,让他们不用再吃带沙子的盐!”

“会的。” 刘皓宇的意念带着坚定,“就像做白糖、做家具一样,咱们一步步来 —— 先在东宫做好样品,然后找刘鸣春帮忙,建个盐坊,批量生产。细盐的利润虽然不如白糖高,但百姓每天都要用,是长久的生意,也是你跟百姓建立联系的好机会。”

叶浩晨重重地点头,把细盐小心地装进陶罐里,贴上一张小纸条,写上 “细盐” 两个字。他看着这罐雪白的细盐,仿佛看到了百姓们吃着用细盐做的菜,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看到士兵们吃着细盐,有力气抵御匈奴;看到爹娘从宗人府出来,吃着他做的细盐,笑着说 “这盐真好吃”。

窗外的夕阳透过窗棂,洒在陶罐上,细盐泛着细碎的光,像藏着无数小小的希望。叶浩晨知道,他的 “生意” 又多了一项,他的 “目标” 也更近了一步 —— 不管是救爹娘,还是为百姓,他都在一点点往前走,走得扎实,走得坚定。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