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客若不信,可以找专业农官去田里测算。”
“另外,我已让人煮了红薯、玉米,蒸了水稻,贵客一会儿尝尝,看能不能吃饱。”
能吃饱,自然就能当主粮。
朱元璋见林霄这么说。
心里已信了七八成。
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却又强压激动,说:“大师,你之前说你有很多土豆?”
“对。”
“大师,咱正愁土豆不够推广,你这些能给咱吗?”
“可以,但不能免费。”
朱元璋闻言微微一愣。
“大师啥意思?”
“两吨土豆一百万两!”
“看在大家熟络的份上,我给你打八折。”
两吨一百万两。
一吨五十万两。
这价格虽黑,但已是林霄的良心价。
要知道之前林霄报价可是一千两一斤。
要不是朱元璋已有土豆。
要不是林霄还有大量玉米、红薯、杂交水稻要卖。
他绝不会这么便宜!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皱。
大明每年税收也就几百万到千万两。
林霄开口就要百万。
确实贵了。
但想到拿到大量土豆就能立即改革。
又想到林霄弄来这么多土豆可能付出代价。
多要点钱也合理。
朱元璋咬牙。
“大师,你现在有多少土豆?”
“八到九吨左右。”
朱元璋再次被震住。
身后的朱标嘴巴张大,也吓傻了。
八九吨?
天哪!!
朱元璋咽口唾沫,苦笑:“大师,不瞒你说,咱就算掏空国库,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身后的朱标也一脸苦笑。
“是啊大师,几百万两,国库真凑不齐!”
虽大明年税近千万两。
但百姓缴税大多用粮食。
加上官员薪水。
军费开支。
朝廷日常费用。
都会耗掉大半。
遇灾年还可能亏本。
按林霄价格,八九吨要四百万两。
朱元璋真给,那日子没法过了?
“……你先给一百万吧,然后写张欠条。”
“我准你分期付款。”
林霄叹口气。
看来皇帝也没啥家底。
一百万就一百万吧。
反正土豆堆着只能喂猪。
林霄决定让步。
“谢大师!!”
朱元璋眼睛发亮。
立刻起身拱手。
在他看来,林霄作为仙人,要钱没啥用。
很可能栽种土豆花了成本,需要钱补。
林霄这么容易妥协。
明显是为大明着想。
自己扛下损失。
朱元璋十分感动。
对林霄越发敬佩。
“对了,大师,那红薯、玉米和杂交水稻,咱看田里种了不少,你现在有多少?”
“不多,总共差不多二十吨。”
“……!!”
二十吨?!
朱元璋身体微微发抖。
眼睛瞪得像铜铃。
红薯、玉米、水稻加起来二十吨。
加上土豆,接近三十吨了!
“咕咚!!”
朱元璋身后。
朱标也忍不住咽唾沫。
他们真没想到,林霄囤了这么多高产作物。
“大,大师,如果红薯、玉米、杂交水稻产量真那么高,咱能不能再写张欠条?”
“……行吧。”
林霄有点无奈。
皇帝要赊账。
他还是得给面子。
不过皇帝写的欠条,林霄不怕赖账。
光欠条本身,就值超那些钱了。
林霄接着说:“贵客,除了赊账买作物,你没啥想算的?”
林霄难得开张。
又遇上能改大明命运的朱元璋。
自然想多算几卦。
“大师,咱现在正执行你之前算的上策。”
“咱最担心土豆不够,但现在大师帮了大忙!!”
“咱还真没啥要算的。”
朱元璋最在意乡官制度。
有了林霄的土豆。
最大难题解决了。
没啥好算的。
“行吧。”
“说来也怪,我在城里时,算命生意火爆,搬郊外后咋就没人来了。”
林霄喝口奶茶,郁闷地说。
“……。”
朱元璋老脸一红,随即又发白。
林霄生意差,是因为亲军都尉挡了所有人。
而这些都尉,全是朱元璋安排的。
林霄本是随意抱怨。
但朱元璋听来,像在提醒他!
“大师,你是高人。”
“如果你想给别人算卦,咱全力支持!”
朱元璋赶紧说。
“给普通人算,现在我没兴趣。”
“但那些权贵,我还能算算,贵客帮我宣传下吧。”
给普通人算,奖励少。
给朱元璋、朱标这种大佬算,奖励多。
林霄决定让朱元璋打广告。
“好!”
朱元璋点头。
但接着说:“大师,朝堂勋贵多是战场老兵,手上有血,有些人粗鲁,怕冒犯你,咱会派亲卫陪他们来,免得对你不敬!”
朱元璋表面保护林霄,其实想监视权贵。
林霄本事太大。
万一有人问造反或除政敌。
林霄真算出来咋办?
朱元璋不敢赌!
“呵呵,贵客宣传就好,派不派人我不管。”
林霄笑了。
朱元璋宣传。
肯定有权贵蜂拥而来。
以后就能靠给大佬算命拿奖励了。
这时,红樱端来红薯、玉米和米饭。
红薯蒸好,切成两半。
玉米水煮,金黄色。
各两大盘。
还有一大盆米饭。
林霄把它们推到朱元璋面前。
“贵客尝尝吧。”
“红薯和玉米的味道,比土豆好吃多了,不过土豆还能炒菜。”
“米饭跟普通的一样,但颗粒更饱满。”
朱元璋眼睛发光地看着红薯和玉米。
煮熟的红薯红彤彤,跟土豆大不同。
玉米棒子金灿灿像黄金!
还散发清香。
朱元璋今天出宫早,没吃早餐。
现在正好饿了。
他抓起块红薯,大口咬下。
“唔唔?!!”
朱元璋眼睛瞪圆。
“甜!”
“十分甜!”
“软糯!”
“像裹了蜜,比宫廷甜点都棒!!”
朱元璋一口接一口,被红薯征服了。
几口吃完。
又拿起玉米棒。
一口咬下,一大块!
随即脸露难色,但还是嚼着。
“贵客,玉米只吃颗粒,棒子不能吃。”
林霄提醒。
朱元璋愣了下,赶紧吐出。
“难怪这么硬,大师,这颗粒味道真不错!”
“有汁水,还比红薯甜!”
朱元璋开始狂啃。
很快啃光一根。
“父皇,吃慢点,注意身体!”
见朱元璋吃得猛。
朱标咽唾沫,劝道。
“标儿,来,你也吃,真的美味!”
“这红薯、玉米棒,比煮土豆好吃太多!”
“好货!绝对好货啊!!”
朱元璋递块红薯给朱标。
朱标接过,期待地咬一口。
眼睛顿时亮了。
然后他也狂啃起来。
吃完红薯,又主动拿玉米。
如风卷残云。
两大盘山堆的玉米和红薯,全被父子俩扫光。
朱元璋和朱标默契地,没动米饭。
米饭他们吃腻了。
不稀罕。
“标儿,饱了吗?”
“有点饱,父皇您呢?”
“大概三成饱吧。”
朱元璋拍肚子,眼巴巴看林霄。
林霄无语片刻。
“……红樱,再多煮些红薯和玉米。”
“好嘞!”
又连吃几大盘玉米和红薯。
朱元璋拍着鼓鼓肚子,满意离开。
没多久,一百万两银票,由亲军都尉送上门。
朱元璋还亲自派农官,测算玉米、红薯、杂交水稻产量。
结果跟林霄说的一样。
于是,朱元璋写下欠条,让亲军都尉送到草堂!
“朱元璋要欠我一千四百万两?”
“这家伙想把我所有粮食全包了?”
“这得还到猴年马月?”
林霄看着欠条,挑挑眉。
大明年税还没到一千万两。
朱元璋欠一千四百万。
卖国库都不够。
不愧是开国皇帝。
借钱胆子真大!
林霄收起银票和欠条。
粮食堆着会烂。
朱元璋要,林霄求之不得。
一口吞几十吨土豆、玉米、红薯、杂交水稻。
朱元璋也许赚。
但林霄永不亏!
朱元璋回宫不久。
一批批亲军都尉驾马车,来林霄这儿。
一车车土豆、红薯、杂交水稻运进京城时,被有心人察觉。
尽管马车盖厚布。
谣言还是满天飞。
很多人猜马车上就是传闻中亩产千斤的神物!
一时间,这些马车成焦点!!
内阁里。
六位大学士处理完事务,就聚一起喝茶。
他们管大明所有民政。
随时有奏折来。
就算没事,也不能走。
只能闲聊。
“韩国公,陛下到底啥意图?”
“催我们全国贴告示,召集文人,没问题。”
“但给二品以上官员和所有勋贵发信,说遇上预知高手,还公布地址,这是干嘛?”
刘伯温喝口茶,皱眉问。
朱元璋说的高人。
刘伯温当然知道是林霄。
但公开地址,不怕高人不爽吗?!
刘伯温现在对林霄十分敬重。
毕竟林霄救他命,还拿出高产神物,让千万百姓免饥!
功德无量!
朱元璋泄露信息。
刘伯温很不爽。
要不是皇帝。
换别人,他肯定找茬!
“刘大人,陛下做事必有道理,我们臣子别猜!”
李善长摇头。
面无表情地说。
自从朱元璋让他全权管召集文人,他俨然文坛领袖。
李阁老名震全国!
如果推广作物成功。
李善长知道自己会名垂青史!
在这关头,他绝不说朱元璋坏话。
万一美差收回,他哭都没地!
“……。”
刘伯温多聪明。
一看就知现在朱元璋说屎香,李善长都会尝尝。
他不问了,但决定见朱标。
直接上奏风险大。
让朱标劝,成功率高,不易惹怒。
这时。
太子朱标突然进来。
“六位学士。”
朱标拱手。
“太子殿下!”
李善长、刘伯温等起身回礼。
“各位学士最近可安好?”
朱标先问候。
得到肯定后。
朱标说:“今天我来,是父皇让我通知各位。”
“京城郊外有位高人,每天只算三卦,准得吓人,但各位想去,得先到亲军都尉府报备!”
“会有亲军都尉随行,算卦时必须对高人尊重!”
“若敢惹高人不悦,不用高人出手,亲军都尉就会抓人问罪!”
“各位记住了!”
朱标说完。
不等反应,转身走。
内阁六人陷入沉默。
不久,门外传来常乐声音。
“太子殿下,下一站去哪?”
“去信国公府。”
“遵命!”
接着是马车远去声。
直到声音消失,李善长咽唾沫。
“太子不会亲自去每个勋贵家传话吧?”
李善长瞪眼。
太子亲自传令。
可见朱元璋重视!
而且内容让李善长震惊。
去算卦还带亲军都尉。
那是皇帝的亲卫!
监视全国的眼睛!!
带亲军盯着,跟朱元璋在旁盯着差不多!!
“不只盯着,还不准不敬。”
“看来陛下十分看重高人。”
“或许公布地址,是高人自己想宣传?”
刘伯温聪明,瞬间猜中。
他打消进谏念头。
随着太子登门。
允许算卦的勋贵们,全震惊了。
许多原本不感兴趣的,也被勾起好奇。
当天晚上,大量求卦奏折涌向亲军都尉府!
这些名单,最终列成表,送到御书房。
朱元璋看表考虑后,点出一人。
当晚,几名亲军都尉去魏国公府。
第二天早上。
魏国公府驶出一辆马车。
马车很快出城,奔郊外。
途中。
马车上。
徐达掀帘,看着窗外绿景,对即将见算命高人,满心期待和好奇。
一路他看到许多陌生庄稼,但每段路都有亲军都尉持刀守卫。
还有从军中调来的壮丁在田里劳作。
农官到处指挥。
骑兵不时巡逻。
防卫严密。
徐达虽好奇,但不好下车问。
直到马车抵达草堂前。
他迫不及待下车。
却见门前挂暂停营业牌。
徐达瞬间无语。
啥情况?!
徐达看向身边亲军都尉。
那都尉问了附近人,苦笑对徐达说:“魏国公,那位高人刚坐马车走了,要不咱们下次再来?”
“下次?”
徐达瞪了都尉一眼。
现在想算卦的贵族上千。
下次轮得到他?
“没事,我等就是!”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徐达决定死守!
他转身想上车,却被都尉拦。
“魏国公若要等,请站门外。”
“陛下和太子当初也是站门外等的。”
都尉这么说。
徐达愣愣看着他。
好半天,才掩不住震惊,说:“陛下真是这样等的!”
“绝对是真的!!”
徐达不再问。
乖乖站门前。
而此时的林霄。
却在仓库前,检查新到的仆人。
官府直接送来一千多仆人,任林霄挑。
全都是精壮汉子。
其中不少是官宦后代。
但更多是战俘。
林霄一个个看运势。
挑出五个有贵气的,并要了他们的家人。
然后,林霄让福伯结账,衙役就把卖身契递上。
接着,林霄带着新收的十五个仆人,前往铸铁铺。
铸铁工坊里头,不停地响起“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响。
马车载着林霄停稳的那一刻。
工坊内部。
察觉到外头动静的少年赶紧搁下手上的家伙什,抱起一个还没定型的铁筒子,急匆匆地奔了出来。
少年扑通跪下,把那大铁筒高高举起。
显然是希望林霄检查他这些天的心血结晶。
“这筒子打造得挺像样的。”
“我帮你找来了帮手。”
“你自己选吧。”
林霄瞟了眼那铁筒,微微撇嘴一笑,开口说道。
他心目中的蒸汽机,可是能驱动一堆设备的能量核心,这少年捣鼓出的铁筒,虽然在明代人眼里算庞然大物,但离林霄的标准还差得远。
不过林霄还是得给点正面反馈。
再说这个筒子也能充当蒸汽机的样板模型。
一旦样板先搞定。
让少年掌握了制作蒸汽机部件的技巧。
后面就能照猫画虎批量生产了。
少年听到林霄的夸赞,顿时激动万分,飞快地从中挑了六个当助手。
林霄就把余下的九个仆人全扔给福伯打理。
等到田里的作物全被收割运走之后。
林霄打算大规模发展畜牧业了。
另外顺带栽种些果树品种。
粮食够温饱就行,不用追求过剩。
此外,他还得提前为冬季资源短缺做足预案。
当下大明已经掌握了一些冬天种菜的门道。
但那无非是建一间能全程保温的棚屋,然后里面种菜罢了。
这种方法得烧掉海量燃料。
成本高到爆。
唯有土豪地主、大家族、王室贵族才玩得起。
林霄也准备搞一个这样的保温大棚。
这些活计,林霄一股脑儿推给福伯去操办。
并且特别叮嘱福伯,那大棚必须挨着工厂建,旁边还得搭一栋巨型房屋,以后用来安置锅炉。
只要蒸汽机成功研制出来。
运转起来就需要巨量蒸汽来驱动。
林霄计划让蒸汽沿着墙体缝隙流经大棚。
届时,蒸汽机只要昼夜不停运转。
大棚就会保持夏日般的温暖。
种植蔬菜绝对绰绰有余!
至于工厂具体干啥,林霄还没敲定主意。
要是实在没灵感,林霄就打算用它来批量炼制合金钢材。
然后全卖给朱元璋。
这种合金钢能锻造出远超时代的神兵宝刃!
如果应用到军队,大明军备将全面跃升。
相信朱元璋会十分中意!
到那时候,可不是小打小闹赚点银子的事了。
而是拉动整条产业链的腾飞!
大明将领先西方步入工业时代。
如果运作得当,林霄甚至能把控全国工业的命门。
富可敌国,那都只是起步价!
难得穿越一遭。
林霄内心还是藏着雄心壮志,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况且他只需点拨他人,扭转他人命运,就能从系统那儿捞到奖励。
假如他引导朱元璋吞下大批合金钢材,不也等于改变了无数大明百姓的命运轨迹吗?
那奖励肯定会爆棚到飞起!
此刻,林霄已经盘算得滴水不漏。
一切布置妥当后。
林霄让福伯赶车回草堂。
“少爷,来尝葡萄!”
马车里,红樱端着一串冰过的葡萄放到林霄跟前。
顺便还附赠一碟桂花糕点。
林霄嚼着葡萄和糕点,红樱则开始帮他捶肩揉背。
林霄享受着红樱的服务,不时拉开帘子瞄瞄外面景况。
那些亲军都尉像铁桩子一样戳在那儿,责任心爆表。
农官、骑兵加上收割作物的壮汉们,也个个卖力到爆。
愣是一个偷懒的都没见着。
而这些家伙对林霄让人建的鸡圈、猪舍以及还没动工的工厂,完全提不起劲。
就算听到一大堆牲畜的叫唤,这帮人也是睁眼瞎。
当然,这也归功于朱元璋担心惹恼林霄,没准许亲军都尉们去探查。
“……古人还真单纯得可爱啊。”
林霄忍不住摇摇头感慨。
那些高产作物固然关键。
但除了杂交水稻和水果玉米,土豆跟红薯其实海外就能搞到。
就连杂交水稻和水果玉米,也可以通过育种实现。
但林霄搞的鸡圈、猪舍和即将上马的工厂,那才是碾压这个时代的技术巅峰!
可眼下看来,大明人还是对田间地头的玩意儿更上心。
林霄没了继续窥探的兴致,干脆靠在软座上小眯一会儿。
马车快到草堂时。
福伯的声音忽然钻进车厢。
“少爷,草堂前面有人等着!”
“好像是客人上门了!”
福伯拽紧缰绳,马车稳稳刹住。
“让他们俩在门外多站会儿。”
今天总算能开门迎客了。
林霄睁开眼,嘴角微微上翘。
“贵客麻烦让让,我家少爷先进草堂。”
福伯跳下车,对徐达拱手说道。
徐达很懂事地闪到一边。
却又伸长脖子,好奇地往林霄马车上张望。
福伯则解开草堂门锁。
接着驾车进了院子。
林霄随后下车,直奔草堂内部。
红樱则风风火火跑去厨房沏茶。
徐达盯着林霄的背影,心里暗暗吃惊。
“这位高人看着年纪轻轻的啊。”
徐达满腹狐疑,转头问身边亲军都尉:“这么年轻的家伙算命,靠谱吗?”
“魏国公,高人的能耐,可是陛下亲口认可的!”
“您尽管放心。”
“而且在求卦过程中,千万别说出半点质疑高人能力的话,以免高人不悦!”
亲军都尉斩钉截铁地说。
林霄的传奇,早就在亲军都尉圈子传得沸沸扬扬。
这名都尉,对林霄早已奉若神明。
徐达的疑虑在他看来,不过是无知使然。
听到这话,徐达顿时哑口无言。
身为堂堂魏国公。
身为随朱元璋征战天下的核心大将!
一个小小的亲军都尉,官阶小到尘埃。
居然敢剥夺他质疑的自由!
他,他,他选择不计较!
没辙。
谁让亲军都尉背后是朱元璋撑腰呢。
亲军都尉代表的就是皇权威严!
徐达也只好咽下这口气。
草堂内。
林霄给自己倒了杯可乐。
红樱端来一盘水果,还点燃了香炉。
林霄拉下帷幔。
福伯这才去请徐达进来。
徐达踏入草堂后,眼睛直勾勾盯着帷幔,满是好奇。
“求卦的坐椅子,不求的站白线外面。”
林霄平淡开口。
徐达闻言微微发愣。
“魏国公,请吧!”
亲军都尉提醒道。
徐达这才回过神来,上前坐下。
而在徐达靠近时。
林霄顿时察觉徐达头顶涌动着红色贵气,其中一只金翅大鹏正振翅高飞!
贵气化灵成大鹏!
来人必是名将无疑!
而且还是金鹏形态!
唯有当代名将魁首,才能拥有这般贵气之灵!!
再结合亲军都尉对来人的称呼。
林霄瞬间锁定来者身份!
“贵客要算啥?”
林霄直截了当地问。
“我,我。”
徐达来求卦更多出于好奇心驱使。
毕竟这是朱元璋亲自发文推介。
朱标还亲自上门宣旨,要求所有勋贵必须毕恭毕敬对待的高手。
加上路上的见闻,以及亲军都尉对林霄的态度。
已经让徐达接连受惊。
现在真正面对林霄。
徐达居然有点局促不安。
但他很快稳住心神。
轻咳一声。
“咳,大师,今天我过来,主要想打听下,那亩产几千斤的宝贝土豆,真是陛下从您这儿弄到的吗?”
朱元璋说过,土豆来自一位高人。
再加上田里那些他不认得的作物。
徐达自然而然地把林霄和高人划等号。
“是。”
林霄淡然回应。
“……。”
徐达立刻起身,向林霄拱手行礼,深深一躬到地。
土豆的问世,能让大明亿万民众摆脱饥荒之苦。
徐达这一礼。
是为全体大明百姓而拜。
拜得无比真挚!
“贵客来这儿,就只为问这个?”
林霄语气平静地问。
土豆这种产量逆天的作物。
对大明意义重大。
朱元璋也曾为此向他行礼。
徐达突然拜他,并不意外。
“这个,大师,我这次主要是想来开开眼界!”
徐达重新坐下。
老实巴交地回答。
路上的所见所闻。
加上亩产千斤的作物。
让这位百战老将,对林霄生出敬畏之心。
不敢撒谎。
“没关系。”
“贵客既然来了,至少算一卦吧。”
“我能算前途、婚姻、运气。”
“时限三年以内!”
徐达可是大明武将头子。
改变他的命运,奖励肯定丰厚。
林霄怎能放过这只大肥羊。
“……那大师,帮我算算近期的运气吧。”
“一千两。”
林霄微微一笑,说。
算卦肯定得收费。
朱元璋都得付。
更何况魏国公徐达!
“这么坑?!!”
徐达顿时惊呆。
一卦一千两银子。
这也太离谱了!
“贵客,若是贫苦民众来,我可以免费。”
“但贵客可是国公爷。”
“定价当然不一样。”
林霄淡淡说道。
咋的?
就宰你了!!
谁让你钱多来着?!!
“……大师,我出门没带那么多银子。”
徐达有点无奈。
他出门只带了几十两。
也没人提前说算卦这么烧钱啊!
“贵客可以先写欠条。”
林霄嘴角微扯。
他手里已有上千万两欠条。
多张徐达的,也无伤大雅。
“大师,能不能再优惠点。”
一千两就为算一卦。
徐达还真有点肉疼。
“贵客,你到底算不算?”
林霄语气有点不悦了。
堂堂国公,不可能一千两都出不起。
这徐达别太小气吧!
“……算吧。”
徐达瞥了眼身后的亲军都尉。
他可不敢真惹林霄发火。
最终还是忍痛下笔。
写下欠条。
“贵客伸出左手。”
徐达立刻伸出手。
林霄瞧了瞧徐达的手相。
事业纹优秀。
感情纹出色。
唯独寿命纹有红光闪烁。
妥妥的凶兆!
而且是疾病灾祸!
不过这红光目前还很淡。
结合林霄知晓的历史知识。
徐达大概在六年后,即洪武十八年,会病逝!
一切都对得上!
“魏国公运气不错。”
“就是在几年后会遭遇疾病大劫,很可能是死局!而且这劫对应在贵客背部!”
徐达闻言浑身一颤。
脸上顿时浮现惊恐。
“大,大师,真假的啊?”
“你别忽悠我啊!!”
“你觉得我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林霄随即对徐达说:“让我帮你号号脉。”
然后,他把手指搭上徐达手腕。
号脉一会儿后。
他才对徐达说:“贵客背上,是不是有暗疮?”
“大致位置,在左下靠近臀部。”
“每当贵客大喝特喝时,背上那暗疮还会发痒。”
徐达闻言立刻咽口唾沫。
他背上的暗疮是最近冒出来的。
之前他没太当回事。
毕竟,他是领兵打仗的。
年轻时常常冲锋陷阵!
兵器无情。
徐达身上本就疤痕累累。
区区一两个暗疮算啥?
而且,徐达还让老婆帮他挤出脓血,然后暗疮消退一阵又复发。
时间长了,徐达就不在意了。
痒得难受就挤掉完事。
所以这事,除了徐达和他老婆,没几人知晓!
如今被林霄直指。
对林霄的话。
徐达想不信都难!
“贵客,你背上这两个暗疮,正是你未来死劫的预兆!”
“而且这暗疮从体内生发。”
“单纯挤出脓血,只能短暂缓解。”
“六年后死劫来临,暗疮化作背疽,神仙难救。”
林霄平静说道。
徐达闻言擦擦额头冷汗,说:“大师,我这毛病还能治不?”
“贵客,要我帮你算算破解法?”
“要!大师赶紧帮我算!!”
“三千两。”
“……。”
徐达这种毛病。
就是多次受伤积累的后遗症。
起初还能压住。
徐达没放在心上。
但六年后会突然爆发!
像这种顽疾。
整个大明,只有林霄能给出对症药方。
听到再算一卦要三千两。
徐达这次倒没吝啬。
他以前也找过名医检查伤势。
但没医生看出问题。
就算看到暗疮,也只当普通脓包处理。
现在,徐达只能把希望押在林霄身上。
徐达飞快写下欠条。
然后,林霄一边掐指,一边开起药方。
“这药方分两部分。”
“内服加外用。”
“内服有六十剂,早晚各一剂。”
“外用则熬成药汤泡澡,早晚各一次。”
“这个月内,禁酒禁荤,最好保持心无杂念。”
“你就请个长假吧!”
林霄把药方推给徐达。
徐达双手捧起,小心翼翼收进怀中。
然后,徐达起身,又向林霄拱手行礼。
这次,是真心实意感谢林霄的救命大恩!
“贵客已算两卦,我平时难得有生意。”
“今天,就给贵客个特惠。”
“准你算第三卦。”
林霄平静地说。
徐达闻言沉默片刻,忽然说:“大师,我现在没啥要算的。”
“但你能不能帮我算算家人?”
“嗯?”
林霄眉毛微挑,随即说:“贵客家人来了吗?”
“没。”
“贵客家人不在,我算得恐怕不准。”
人都不在,林霄继续算,就得靠历史知识推测。
自然不如直接观气精准!
“大师,我就想知道我的孩子们能不能保住我挣下的这份家底?”
徐达一生戎马。
好不容易推翻旧朝,当上大明魏国公。
但他听过太多后代败家子的故事。
很在意自己基业能否长存。
“三千两。”
徐达立刻写下欠条。
林霄收起欠条,假装掐指运算一番。
“贵客。”
“你子女大多福分厚实,家业传承没问题。”
“而且,你子女中有人大气运加身,恐怕有大机遇!”
徐达的大女儿,可是朱棣的媳妇。
鼎鼎大名的永乐皇帝唯一皇后!
就算因为林霄,朱标可能不死。
朱棣日后或许不反。
但凭朱棣的本事。
加上他对徐妙云的深情。
徐妙云就算不当皇后,运势也强悍,日后机遇肯定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