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贾张氏就像霜打的茄子,欲哭无泪。她心里懊悔不已,把今天的事儿到处嚷嚷。
要是她不嚷嚷,警察和街道办就不会来,一大妈也不会离婚分走那么多钱,一大爷还能继续当管事大爷。
现在易中海离婚后把钱都给了杨秀娥,自己一分钱都没有,哪还有能力帮她们家。
以后,易中海再也不能以管事大爷的身份让大家给贾家捐款了。
所以平时一不顺心就大吵大闹的贾张氏,这会儿却一句话也不说,完全没了往日的泼辣劲儿。
王主任走后,傻柱心里有点过意不去,说道:“一大爷,你看这事儿闹的,不就是不能生孩子嘛,跟一大妈说清楚不就行了?大不了你们领养个孩子,干嘛搞得这么僵!”
刘海中忍不住得意地插嘴:“傻柱,易中海现在不是一大爷了,你得注意称呼!”
傻柱虽然叫傻柱,但并不傻,只是性格直爽。而且王主任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他自然不会去得罪王主任。
要是他真傻的话,也不可能通过杨厂长攀上大领导。
再说,现在大领导和傻柱的关系,甚至比和杨厂长还亲近。
傻柱笑着回应:“哎呀,我这记性,对不住了,一时忘了改口。”
刘海中看着众人,得意地说:“虽然王主任没明说,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我现在虽然还是二大爷,但身份已经跟一大爷一样了。”
众人听了,全都翻了个白眼。
院里谁不知道刘海中是个爱争权夺利的人?
现在一大爷倒台了,最高兴的就是他。
刘海中说完,回头瞪着易中海说:“老易,你这事儿办得可真不讲究!”
易中海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要不是这家伙报警,自己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吗?
他心里又气又难受,对刘海中更加恼火。
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名声,今天全都没了。
同时,他也特别恨杨秀娥,但不敢去找她算账,因为一旦找她,这辈子就完了。
一想到自己这些年攒下的钱都给了杨秀娥,易中海就心疼不已,可也无可奈何。
傻柱也点了点头说:“是,易大爷,你这么做真不太对。”
易中海无语地看着傻柱,心里开始怀疑自己选的养老对象到底对不对。
他脸色很难看,突然在人群中看到李前,便走过去问:“李前,你是铁路民警,肯定懂法律,刚才李队长说的那些话是真的吗?”
李前点头回答:“一个公安队长有必要骗你吗?
而且是因为王主任在场,你才被网开一面,不然早就被带回去调查了。
如果这件事立案了,就算你交了钱,也会被关几天给个警告。”
听完李前的话,大家都明白了,新社会是有婚姻法的。
易中海也没怀疑李前的话。
虽然他们之间有矛盾,但李前是铁路民警,专业的事不会糊弄他。
而且,易中海根本没把今天的事儿和李前联系起来。
因为他不知道李前知道自己的秘密。
他不能生育的事儿,连后院的聋老太太都不知道,只有给他检查的医生知道,没人知道。
但他压根不知道,李前就像开了天眼似的,什么都知道,连之前有人算计他的事儿,也都一清二楚。
易中海压根没想到,今天这事儿是李前干的。
他对着李前说了句:“谢谢。”然后转身就往后院溜达去了。
李前心里明镜似的,这家伙准是又去找聋老太太了。
院子里的人对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的关系心知肚明,谁也没多想。
毕竟易中海和易大妈离婚这么大的事儿,肯定得跟聋老太太说一声。
这些年一直是易大妈在照顾聋老太太,易中海也就动动嘴皮子。
现在易大妈离婚了,肯定不会再回这个院子,聋老太太以后谁来照顾,就成了个难题。
不过李前可不关心这事儿,谁来照顾聋老太太,跟他有什么关系?
既然有人想算计他,那就得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
至于养聋老太太这事儿,哼,他上班忙得要命,哪有时间管。
再说了,真要让他养,聋老太太能不能活多久,他还真不敢说。
李前心里跟明镜似的,为什么聋老太太是五保户,他太清楚了。
这可是他手里的一张王牌。
收拾好东西,锁上门,李前就走了。
他又坐上了去双港的火车。
到双港歇两天,然后再回四九城上班。
所以下次回四九城,得六天以后了。
工作就是这样,两边跑,没办法。
换上警服后,火车一到,李前和胡永奎就开始对整列车进行例行检查。
当然了,这次检查并不是因为火车真有什么问题。
而是为了防止有人在车上搞什么猫腻。
虽然是例行检查,但两人可不敢大意。
有李前在,车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检查完后,李前说了声没问题,胡永奎也就不再多问了。
李前办事一向靠谱,他说没问题,那就肯定没问题。
检查完毕,李前和胡永奎下车等着,等乘客检票进站。
不一会儿,就有不少人扛着大包小包走进车站,开始等车。
前面的人还好,但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坐火车的人都带着大堆行李。
后面的人进站就慢了。
没办法,想上车只能从窗户爬进去。
于是很多人先把行李从窗户塞进去,然后在别人的帮助下,自己也从窗户爬进去。
李前一开始看着挺别扭,但现在也习惯了。
快发车的时候,他发现有个男人还没上车。
他先把行李递进去,然后把孩子也递了进去,最后自己才往上爬。
到他的时候,因为腿脚不方便,爬窗户有点费劲。
李前走过去帮了一把,男人这才顺利进去了。
男人进了车厢,回头感激地说:“谢谢您,民警同志!”
李前摆摆手说没事,话音刚落,男人突然大喊起来:“我闺女呢?我刚才把她递进去的时候明明还在那儿的。”
“同志,我家丫头丢了!”
“我只有一个女儿,她就是我的命根子,要是丢了,我也没法活了。”
孟青山刚从窗户爬进火车,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先前递进窗里的女儿不见了。
这时候广播开始提醒发车,车门眼看就要关上了。
万一被人贩子抱着孩子在车门关前带走……
孟青山不敢再想下去。
“同志,快跟我说说你女儿的穿着打扮和长相特征,我们马上去找。”
孟青山赶紧描述了女儿的样子。
李前说:“师傅,你去那边车厢找。”
“我去这边,咱们分开找。”
胡永奎点点头,两人分别朝相反方向走去。
火车里人挤人,过道上全是人。
李前灵活地穿梭在人群中,眼睛像鹰一样四处搜寻。
走过一节车厢,到了卫生间。
这时卫生间的门是关着的。
李前也没管里面什么情况,拍门大声喊道:“警察!车上有个孩子丢了,开门,快点!”
卫生间里传来不耐烦的声音:“敲什么敲,管你是谁,老子还得上厕所呢。”
李前没等里面的人说完,就用力踹起了卫生间的门。
因为他感觉到里面地上有个白色袋子,袋子里还有东西在动。
里面的人没想到外面的警察会直接踹门,硬着头皮喊道:“你是不是警察也得让我拉完再进去吧?”
这时周围的乘客都好奇地围了过来,开始小声议论:“里面的人怎么这么不懂事?”
“人家说是警察了,还说丢了孩子,你就是拉个半截也该赶紧提裤子开门。”
“就是,哪个孩子的父母不是亲生的?不是他丢的他当然不急。”
“还不开门,是不是里面有什么问题?”
这时候,周围的人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突然,“砰”的一声,门被李前一脚踹开了。
里面的男人看到门竟然从外面被踢开,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他立刻抓起窗户,把地上的白袋子往窗外扔,同时整个人也准备跟着跳出去。
李前眼疾手快,一把抓住袋子的一角,另一只手拽住男人的衣领,猛地一拉一甩。
那男人就像被铁钳子夹住一样,疼得龇牙咧嘴,脖子仿佛要被扭断。
接着又被李前一扯一扔,全身骨头都像是要散架了。
他躺在地上喘着粗气,挣扎了几下都没能爬起来。
李前打开袋子,里面是一个扎着麻花辫、两岁左右的小女孩,衣服和孟青山说的一模一样。
小女孩被抱出来后,吓得哇哇大哭。
李前轻轻拍着她的背说:“别怕,我带你去找你爸爸好不好?”
小女孩抹着眼泪点点头:“哥哥,找爸爸。”
两岁的孩子说话还不太利索,但已经明白李前不是坏人。
她紧紧抱住李前的脖子,说什么都不肯松开。
生怕一松手,自己又会被塞进袋子里,绑上绳子,陷入无边的黑暗。
李前抱着孟妍,另一只手拎起人贩子,跟拎小鸡似的把他提了起来。
“好!”一个男乘客看到李前抓住了人贩子,救出了一个小女孩,高兴得直拍手叫好。
周围的人也开始鼓掌:“这位警察小伙子年轻,办事却很利索,没想到里面真有个人贩子。”
“抓得好,这人贩子该死,他们偷走的是孩子,毁掉的是一个家。”
“要是孩子找不到,这个家这辈子就完了。”
“这位民警同志真是好样的!”
“我们列车上有这样的民警,我们也很安心!”
李前笑着对大家说:“大家都注意看好自己的包,好了,散了吧!”
说完,他拎着人贩子的衣领,朝前走去。
孟青山瞧见女儿被找了回来,眼眶里满是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民警同志,真是太谢谢你了,你就是我们家的救命大恩人,我给你磕头。”
话音未落,他哽咽得说不出话,就要跪下磕头。
李前连忙扶住他:“这都是我们应该干的活儿,孩子吓坏了,你赶紧好好哄哄她。”
孟妍瞅见是爸爸,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爸爸,我怕……”
孟青山瞧着失而复得的女儿,眼泪止不住地淌下来。
他紧紧抱住女儿,再也不肯撒手,生怕一松手,女儿又没了踪影。
孟青山猛然反应过来,一把搂住女儿,怒吼着说:“你就是偷走我女儿的那个人吧,我要宰了你!”
说完,孟青山就像一头暴怒的雄狮,带着满心的怒火,拳头如雨点般砸向人贩子。
人贩子刚才被李前扔在地上,身子还没缓过来,又被孟青山一顿暴打,疼得直叫唤。
“别打了,别打了,哎哟,疼死我了。”
“真见鬼了,今天真倒霉!”
“警察同志,你快拦住他,再这样我就没命了。”
人贩子抱着头哭嚎个不停。
不管他怎么喊,李前都装作没听见,任由孟青山发泄。
等孟青山消了点气,李前才上前拉住他,说:“我带他去审问,你先哄哄孟妍。”
说着,他一把揪住人贩子的衣领:“走吧,老实交代你的问题。”
说完,他拎着人贩子就像拎小鸡似的,朝餐车方向走去。
列车到站后,把人贩子交给了派出所。
火车继续往前开。
胡永奎说:“李前,你刚上班就抓到了人贩子,这可是大功一件!”
李前谦虚地说:“都是师傅教得好。”
胡永奎心里明白,这是徒弟给他面子。
今天他和李前是分开行动的,根本没帮上什么忙。
胡永奎笑着说:“这全是你的功劳,我没出什么力。”
“你这个月的奖金肯定少不了,抓人贩子的奖励比抓小偷还多呢。”
汪勇戈笑着说:“李前,我们跟着你也有好处,你抓住一个人贩子,我们也能分五块钱,中午给你加个鸡腿。”
汪大年也笑着说:“李前,到站了,来我家吃饭吧,我媳妇要是知道我多拿了五块钱奖金,肯定给我包饺子,你一定要来。”
这时,广播员、列车长和另一位列车员也走了过来。
因为车上没有专门休息的地儿,忙完之后都会来到餐车里歇会儿。
大家开始聊起天来。
胡永奎对列车长杨玉成说:“老杨,今天是最后一天和大年交接了吧?明天你就升职了,我先恭喜你。”
杨玉成说:“谢谢你老胡,真有点舍不得你们。”
胡永奎笑着说:“有什么舍不得的,以后见到你都得喊你杨段长了,是不是?”
杨玉成说:“去你的,老胡,跟我还来这套官腔,还是叫老杨,敢叫别的看我不收拾你!”
大家都笑了。
杨玉成说:“好了,大家别耽误工作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车上人多,小偷也多,都注意点。”
说完,大家各自散去,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胡永奎刚要起身,李前拦住了他:“师傅,这点小事不用你亲自跑,你坐这儿歇着吧,我去就行。”
胡永奎点点头,他很信任李前,虽然李前年纪小,但做事非常认真,从不马虎。
胡永奎说:“那行,你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