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若卿别过许允行,走进大夫人的院子。
跨过门槛,她的心思都还停留在刚刚与许允行的那番接触上,可能是因为眼下自己一个人了,她的心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
她连着来了几个深呼吸,调整好情绪,这才面带微笑地走了进去。
大夫人正坐在窗边,拿着一本佛经在看,看到姜若卿进来,放下佛经,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难为大热天的,你还来我这儿。”
姜若卿走到大夫人身边,将食盒放在桌上。
“这是我亲手做的山药茯苓糕,大伯母您尝尝。”
大夫人打开食盒,看到精致的糕点,想着姜若卿跟苏氏撕破了脸,兴许怕日后在府里的日子不好过,所以努力地跟其他房的人打好交道。
方才她把许允行叫过来训斥了番,内宅的事情,轮不到他一个大伯哥来处置。
日后若还有什么,便先来禀告她这个做母亲的,自有她这个做母亲的来做主。
儿子只说事情分轻重缓急,若他觉得事情重要,自己会直接处置。
唉,儿大不由娘。
大夫人拿起一块放入口中,细细品尝起来,“嗯,味道真不错,软糯香甜,还有茯苓的清香。”
姜若卿笑着说道:“大伯母喜欢就好,以后我多给您做。”
“你啊,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姜若卿说道:“前日瞧着厨房新得了茯苓,想着大伯母素日里喜食清淡,便试着做了这方子。原想着叫厨房帮衬些,又怕失了亲手做的诚意。”
大夫人放下糕点,语气忽而带了几分深意:“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实诚。”
姜若卿笑了笑,起身福了福身:“大伯母,天色不早了,我先给三婶送去。”
大夫人摆了摆手:“去吧,路上仔细些。”
离开大夫人院子后,她经过苏氏的院子。
今日这糕点,她并不打算给苏氏。
是以,苏氏院子里的丫鬟大喊二奶奶送点心来了时,她直接略过了苏氏的院子,并没有进去。
丫鬟禀报的声音戛然而止,气头上的苏氏刚想着等姜若卿进来后,便要好好治她一番,谁知道丫鬟没声了。
杨嬷嬷走进来小声道:“二奶奶直接去三夫人那了。”
苏氏气得手一拂,桌上的茶盏掉地,茶水氤湿了新换的青色鹅绒垫子。
“她这是什么意思?故意让我难堪?”
“夫人消消气,消消气,老奴有个能治她的法子,保管她老老实实的。”
—
姜若卿来了三夫人的院子。
三夫人见她来,忙放下算盘。
“这是做了什么点心呢?”
姜若卿笑着道:“方才我做了些茯苓膏,特意送过来给三婶尝尝。”
姜若卿知道三夫人这个人精明事多,正是因为这样,她才想要利用三夫人去对付苏氏。
三夫人笑着捏起一块茯苓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