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重的、名为“交往”的关系,在她沉默的承受中,被楚淮序单方面确立了下来。她成了省委书记楚淮序“身边”的人,一个被精心包装、却失去了自由呼吸权利的“所有物”。
唯一能让简初感到些许慰藉和喘息的地方,依然是“育婴之家”孤儿院。这里的孩子和慈祥的张妈妈,是她心中仅存的不被权势染指的净土。
然而,这份净土也很快被染指了。
一次周末回去,简初惊讶地发现院子里多了崭新的滑梯和秋千,活动室换上了明亮的LED灯,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新冬装,小脸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厨房里飘出炖肉的香气,不再是简单的青菜豆腐。
“张妈妈,院里这是……” 简初疑惑地问。
张妈妈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光彩,拉着简初的手,激动地说:“小初啊!真是遇到贵人了!上个月,区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突然联合下来考察,说我们院是‘关爱困境儿童的先进典型’,要重点扶持!这不,马上拨了一大笔专项资金下来!你看,孩子们的伙食改善了,衣服换了,玩具设施也更新了!还说后续要帮我们修缮屋顶,更新消防设施呢!真是太好了!孩子们总算能过得好点了!”
喜悦如同温暖的泉水漫过心田,简初也为孩子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但“突然”、“重点扶持”、“专项资金”这些字眼,像细小的冰凌,瞬间刺穿了这喜悦。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让她浑身发冷。
她避开张妈妈,走到院长办公室外,透过虚掩的门缝,看到桌上摊开的一份红头文件。她清晰地看到了文件的落款和签发单位——正是主管民政和慈善工作的省级部门!而文件标题里“特事特办”、“加大倾斜力度”等措辞,更是印证了她的猜想。
果然是他!楚淮序!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瞬间淹没了简初。她感激他为孩子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善,这份恩情沉重而真实。
但紧随其后的,是更深的窒息感和一种被全方位掌控的恐惧。他轻而易举地就能影响甚至决定孤儿院的命运,就像他轻而易举地安排她的生活一样。
这份“恩情”像一道更华丽、更坚固的金色枷锁,温柔而牢固地套在了她的脖子上。她甚至无法像拒绝那些画材一样拒绝这份“恩情”,因为这关乎孩子们的笑脸和张妈妈的期盼。这份“好”,让她连委屈和愤怒都显得如此不识好歹,如此忘恩负义。
育婴之家的“阳光”,此刻在她眼中,竟蒙上了一层来自权力高塔的、无法摆脱的阴影。
为了将简初更快地拉入他的世界,楚淮序开始带她出席一些“必要”的社交场合。一场由省文化厅主办、云集了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收藏家的高端艺术展开幕酒会,便是其中之一。
楚淮序让人送来了一件低调奢华的小礼服和搭配的首饰。
简初看着镜中那个被昂贵衣料包裹、妆容精致的陌生自己,感到一阵强烈的不适。她像一件被精心打扮的展品。
酒会现场衣香鬓影,水晶灯璀璨夺目。空气里弥漫着高级香水、香槟和艺术圈特有的、带着距离感的谈吐气息。
简初亦步亦趋地跟在楚淮序身边,努力模仿着别人的姿态,却感觉自己像个误入天鹅群的小丑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