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翠兰笑着点点闺女的小鼻头,“对,坏人才会遭报应。”
也不管闺女能不能听懂,又道,“闺女你记住,你是我赵翠兰的闺女,从今往后都是,谁都抢不走,妈妈也绝对不会将你送回宋家!”
刘鸿年也看出闺女不安的情绪,安抚道,“绵绵,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就是给座金山银山都不换!”
金山银山?绵绵有点没听懂,但心里莫名安定了许多。
一家三口上了牛车,一路上,赵翠兰发现闺女眼睛亮晶晶看着她,疑惑问,“闺女,是不是冷了?”
闺女第一次出远门,刘鸿年闻言想把棉衣脱下来给闺女穿。
绵绵摇头,“不冷哒。”她只是觉得妈妈好厉害。
刚刚妈妈好像打坏人的大英雄!
赵翠兰问了两遍,确定闺女真的不冷这才作罢,刘鸿年又把刚刚脱下来的棉衣穿上。
赵翠兰看着前面的路,她爸妈都住在镇上,爸爸在镇上砖瓦厂上班,妈妈原本和爸爸一起,但是因为腿脚不便提前退了下来,工作让小弟顶上。
一家人都住在砖瓦厂的职工宿舍,她上头还有哥哥,她在家中排行老二,这些年爸妈明里暗里贴补她,大嫂心里有怨言,还有大嫂之前怀的孩子,也是间接因为她的原因才……
赵翠兰心里一直对哥嫂有愧,之前都是她从娘家带东西回去,这次终于能提着东西去娘家探望,也不知道家里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爸爸和大哥虽然都有工作,但是镇上不比村里,粮食都是定量的,家里的粮食肯定也吃紧。
“当家的,等会儿去了镇上,你看看能不能用鸡蛋换些米面,咱们给我妈他们送过去。”赵翠兰开口。
“岳父岳母家人口多,确实得换点粮食。”刘鸿年点点头,想着等会儿去趟黑市看看。
供销社买米买面都要票,想换粮食只能去黑市碰碰运气。
到了镇上,一家三口先去了黑市。
“绵绵,等会儿去了别害怕哦,有爸爸妈妈在,爸妈会保护绵绵的。”女儿毕竟第一次来镇上,还是去黑市,刘鸿年担心闺女会害怕哭闹。
“嗯,绵绵不怕!”绵绵点点头,乖乖任由赵翠兰抱着。
进黑市一人要交两毛钱,绵绵是小孩不用交钱,赵翠兰掏出四毛钱给了看门的人,这才进入黑市。
一只耗子从脚边窜过去,夫妻俩也没在意。
逛了一圈,鸡蛋成功卖出去了,一篮子鸡蛋一共有五十颗,卖掉三十颗,黑市一颗鸡蛋两毛钱,一共卖了六块。
“二柱上回住院借了我妈五块钱,这下子有钱还了!”赵翠兰十分高兴。
但找了许久,都没看到卖粮食的。
就连土豆红薯都没找到,离开黑市,就听绵绵指着右边的胡同道,“妈妈,爸爸,那边有土豆哦。”
夫妻俩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是个很窄的胡同,最里面有一间宅子,看起来荒废很久。
墙壁坑坑洼洼,许多土砖都掉在地上,院门也破了一扇,另一扇勉勉强强挂着,看起来随时都能倒下。
黑市就在镇子最外围,周围都没几户人家,只有偶尔几个从黑市出来的人,又脚步匆匆离开。
赵翠兰心头疑惑,扭头看向丈夫。
刘鸿年想了想,低头问闺女,“绵绵怎么知道里面有土豆?”
“是鼠鼠说哒!”绵绵指着墙边。
赵翠兰和刘鸿年双双瞪大眼睛,好家伙,墙边还真有一只灰耗子,惊讶的是,耗子长得油光水滑,肚子鼓鼓囊囊,一看伙食就很好。
这年头,人都吃不饱,耗子能吃成这样?
恰巧这时候,夫妻俩亲眼看到那间院子的墙壁处,一只耗子从墙底的洞口爬出来,竟然比刚刚那只耗子还要肥,两只耗子并排在一起,吱吱叫了几声,又从洞口处钻回院子。
夫妻俩对视一眼,双双朝着破院中走去。
可看了一圈,都没看到粮食地影子。
【小祖宗,粮食就在这里!】
耗子站在院中央一棵大枣树旁,吱吱叫着。
赵翠兰和刘鸿年找了找,没找到粮食正打算离开,绵绵指着大枣树,“粮食就在那里!在枣树下面!”
夫妻俩脚步一顿,刘鸿年鬼使神差走过去,在枣树旁转了一圈,看到老鼠钻进一块破木板下面,他下意识掀开,竟然是个地窖。
赵翠兰也惊讶凑上去,但她怀里还抱着闺女,就没跟着下去。
没一会儿,刘鸿年从地窖里爬上来,脸上带着惊喜道,“翠兰,下面真的有粮食,还有不少!”
他没想到,地窖竟然有两层。
下去一层里面空空荡荡,但地窖还有一道隐藏的暗门,“说来也奇怪,是老鼠领着我找到暗门,我才找到粮食,我看了看,最少也有三麻袋!”
赵翠兰呼吸急促。
三麻袋啊,那省着点都够吃一两个月了!
刘鸿年说着又钻下去,没一会儿,背了两麻袋出来,因为粮食是散落的,他捡粮食用了点时间,他没把粮食都拿完,拿走两麻袋,剩下一袋留下给带路鼠。
“我看那老鼠挺机灵的,再加上粮食也算是老鼠帮着找到的,就留下一些。”刘鸿年解释。
赵翠兰也点点头,丈夫做的没错!
其实,这两麻袋也算是老鼠的口粮,但是现在家里的粮食眼看就要断顿了,不拿不行。
见到老鼠又从地窖里钻出小脑袋,赵翠兰道,”这两麻袋算我们借的,等将来宽裕了,再来还给你们。”
做人要懂得感恩,虽然对象只是只老鼠。
“吱吱——”
“妈妈,鼠鼠说不用还了哦,它们还有。”绵绵帮着鼠鼠翻译。
赵翠兰以为闺女在闹着玩。
她可不认为闺女真能听懂动物说话,肯定是巧合。
但也是闺女发现老鼠,他们才能找到粮食,赵翠兰在闺女脸上亲了一下,“绵绵可真是爸妈的福星!”
刘鸿年笑呵呵地背着麻袋跟在母女俩身后。
到了砖瓦厂宿舍,宿舍还住着其他几户人家,有人看到刘鸿年扛着两麻袋,好奇询问。
刘鸿年找了借口搪塞过去。
到了娘家,弟媳张秀英和妈妈杨淑兰正在屋里准备做午饭,看到麻袋里的东西,婆媳两都惊了!
杨淑兰脱口而出:“翠兰,鸿年,你们这是去打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