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新的狩猎,开始了。### **第6章:全网最“专业”的差评师**

林舟没有急着动笔。

他像一个即将解剖精密艺术品的病理学家,将名为“浮夸食代”的网红餐厅,放在了数字世界的解剖台上。他的战场不是后厨,而是这家餐厅赖以为生的根基——网络形象。

这家餐厅在“云城美食通”APP上拥有惊人的4.8分,标签是“沉浸式体验”、“艺术融合菜”、“出片圣地”。评论区里,99%都是溢美之词,配图清一色是精心修饰过的帅哥美女,手捧着造型奇特的餐点,背景是迷离的灯光和看似高级的装潢。

但林舟的【情绪感知】技能,却像一台最精密的谎言探测器,穿透了这些虚假的繁荣。

当他开启技能,将注意力集中在APP的评论区时,那些五星好评的文字背后,绝大多数都散发着平淡无奇的白色光晕——那是水军完成任务后的机械与麻木。而少数几条夹杂在其中的一星、二星差评,文字朴实无华,仅仅是抱怨“难吃”、“量少”、“服务差”,却无一例外地燃烧着或红或灰的负面情绪光芒。

“找到了,怨气的矿脉。”

林舟的指尖在触控板上轻轻滑动,他没有去看那些抱怨食物的帖子,那太肤浅了。他要做的,不是以一个食客的身份,而是以一个“造梦师”的同行,去戳破另一个“造梦师”的廉价把戏。

他的目光锁定在餐厅的官方宣传图和那些网红的精修图上。

“有意思。”林舟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发现了一个华点。这家餐厅的主打菜“深海遗梦”,宣传照上是一只硕大的蓝色盘子,中央用墨鱼汁烩饭堆砌成一座孤岛,上面立着一只煎得金黄的带子,旁边用分子料理的泡沫营造出海浪的效果,旁边还点缀着几颗晶莹剔C透的“鱼子酱”。整幅画面构图饱满,色彩对比强烈,充满了故事感。

但林舟,一个跟渲染和调色打了两年交道的设计师,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这个光,不是自然光,也不是餐厅的射灯能打出来的效果。”他喃喃自语,“这是典型的三点布光,主光、辅光、轮廓光,后期还加强了饱和度和锐化。普通顾客在那种昏暗的环境下,用手机根本拍不出这种质感。”

他随即在评论区里,找到了一张普通顾客拍的“深海遗梦”买家秀。在那张照片里,所谓的“孤岛”更像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带子煎得焦黑,分子泡沫已经塌陷,变成一滩恶心的白色液体。而那几颗“鱼子酱”,在手机闪光灯下暴露了原型——不过是几粒被染了色的西米。

“艺术加工的边界,在于不把诈骗当创意。”

林舟的手指开始在键盘上飞舞,他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是:《“浮夸食代”视觉传达与消费心理误导性分析报告》。

他决定了,他的第一篇差评,要写成一篇论文。一篇让目标看得懂,但又无法从专业角度反驳的“降维打击”论文。

他开了个新账号,ID取得很朴素,就叫“路人甲乙丙”。

半小时后,一篇长达两千字的图文“差评”新鲜出炉。

标题:《一次失败的商业艺术尝试:我为什么给“浮夸食代”打一星》

“前言:本人以设计从业者的视角,对‘浮夸食代’餐厅的视觉营销策略进行一次非官方的、不客观的、纯主观的解构。本文不涉及对食物口味的评价,因为艺术是无价的,而那份‘深海遗梦’的价格,显然侮辱了艺术。”

正文伊始,林舟就展现了与其他差评完全不同的画风。

“一、关于VI(视觉识别系统)的廉价模仿:贵店的Logo设计,采用了时下烂大街的衬线字体与图形结合,试图营造复古与现代的碰撞感。但可惜的是,字体间距的失调与图形线条的毛糙,暴露了设计师(如果存在的话)对字体美学的无知。这种设计,在免费素材网站上,大概价值三块钱人民币,还是打包下载的那种。”

下面,他并列贴出了“浮夸食代”的Logo和奢侈品牌宝格丽的Logo,用红色的箭头和专业的术语,标注出两者在设计理念上的云泥之别。

“二、关于空间叙事的逻辑混乱:贵店宣称打造‘沉浸式用餐体验’,但空间内部的元素堆砌却令人费解。北欧极简风的餐桌,配上中式仿古的窗格,墙上挂着的是印象派的复制品油画,而背景音乐却是美国的乡村蓝调。这不像沉浸式体验,更像一个审美混乱的房产商,把自己所有喜欢的元素强行塞进了一个毛坯房。这种‘混搭’,我们专业上称之为‘灾难’。”

“三、核心论点——‘产品摄影’与‘现实主义’的巨大鸿沟。”

这一段,是整篇差评的华彩乐章。

林舟将那张精修的“深海遗梦”宣传照和顾客拍的买家秀并列,用上了他在设计院熬夜画图的全部本领。

“请看图A(宣传照),典型的商业摄影布光,光圈F8,快门1/125秒,ISO100,营造出清晰锐利的质感。再看色彩,后期将蓝色的饱和度提升了至少30%,并对高光部分进行了柔化,使得泡沫看起来如梦似幻。这已经不是美食摄影,这是静物魔术。”

“再看图B(买家秀),这是现实。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所谓的‘鱼子酱’在闪光灯下呈现出淀粉质的反射特性,与蛋白质应有的光泽截然不同。而那滩墨鱼汁烩饭的形态,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重力与期望值的双重崩塌’。”

“结论:‘浮夸食代’并非一家餐厅,而是一家成功的摄影工作室。他们售卖的不是食物,而是‘一张可以发朋友圈的照片’的拍摄权。我为他们的营销创意打五星,但作为一家餐厅,我只能给一星。因为当我付钱时,我以为我买的是牛排,但你不能只给我一张牛排的照片。”

文章末尾,林舟还附上了一句极具杀伤力的总结: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舟长舒一口气,只觉得酣畅淋漓。他将这篇“论文”连同那些对比图,一起发布在了“浮夸食代”的评论区,并选择了一星。

做完这一切,他关上电脑,开启【情绪感知】,静静地等待着。

一开始,他的帖子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大海,没有激起任何浪花,迅速被海量的水军好评所淹没。

但金子,总会发光。或者说,一篇足够专业的“喷子檄文”,总能找到它的知音。

一个小时后,一个同样给了差评的用户,第一个发现了这篇“神帖”。

“卧槽!兄弟!你他妈是我的嘴替啊!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条评论,带着一股强烈的、找到组织般的红色兴奋光晕。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曾经去过“浮夸食-代”并感到被坑的顾客,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涌了进来。

“哈哈哈哈‘重力与期望值的双重崩塌’,笑死我了,太精准了!”

“‘浮夸影楼’,建议老板采纳,我第一个去办卡!”

帖子的热度开始发酵,点赞和评论数节节攀升,很快就冲到了评论区的最顶端,像一根漆黑的钉子,死死地钉在了那片虚假的五星好评之上。

而就在这时,林舟“看”到了。

在城市地图的某个方向,一个代表着“浮夸食代”餐厅位置的光点,猛地爆发出了一团极其耀眼的、深红色的愤怒光晕!那光晕之强烈,仿佛一颗小型的红色太阳,在他的感知世界里冉冉升起。

光晕的中央,还夹杂着大量紫色的、代表着“羞辱”和“难堪”的情绪。

【叮!检测到来自‘浮夸食代’店长张伟的强烈愤怒,怨气值+388!】

【叮!检测到来自‘浮夸食代’老板刘总的极度恼火,怨气值+555!】

【叮!检测到来自餐厅员工的尴尬与幸灾乐祸……怨气值+120!】

一连串的系统提示音,如同新年钟声般密集地响起。

林舟看着自己面板上飞速上涨的怨气值,从4568点,一路冲破了五千,然后是六千大关!

成了!这条路,走得通!

他甚至能想象到,餐厅的店长和老板看到这篇差评时,那种被人扒光了底裤当众游街的表情。他们可以删掉普通的差评,可以用水军淹没无力的抱怨,但他们无法反驳这篇从专业角度出发的“处刑报告”。

因为林舟说的,全是真的。

这篇差-评的影响力还在持续扩大。一些本地的美食博主和网络大V也注意到了这个热门帖子,纷纷转发评论,称其为“史上最硬核差评”。

“路人甲乙丙”这个平平无奇的ID,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成了云城美食圈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神秘符号。

人们开始称呼他为“差评界的教授”、“餐厅终结者”、“行走的米其林一星评审员”。

林舟靠在椅子上,听着脑海里时不时响起的“怨气值+10”、“怨气值+20”的零星提示音——那是餐厅老板和店长在反复阅读帖子时,不断上涌的怒火。

他打开之前整理的文档,里面是一个列表,罗列着云城数十家评分虚高、营销过度的网红店铺。

他将“浮夸食代”的名字划掉,然后将鼠标,移到了下一个目标上。

那是一家号称“纯手工古法”,售价奇高,但被顾客抱怨有机器生产痕迹的网红蛋糕店。

林舟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愉快而又危险的笑容。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