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小沐阳升入高中的第一个月,就带着初中户外社团的经验,成为了高中“自然探索社”的核心成员。开学初的社团招新会上,他发现同学们对“户外环保”的关注度特别高,很多人提到“每次露营都会看到垃圾,却不知道怎么妥善处理”“想为环保做贡献,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招新结束后,小沐阳立刻召集社团成员开会,提出了“校园户外环保计划”。

“我们可以分三步走,”小沐阳拿着自己画的计划图,站在白板前认真讲解,“第一步,在学校里设置‘户外垃圾回收角’,分类回收废旧户外装备和露营产生的垃圾;第二步,组织‘环保徒步’活动,一边徒步一边清理沿途垃圾,还能向路人宣传环保理念;第三步,跟‘山途’露营地合作,开展‘青少年环保营’,让更多同学参与户外环保实践。”

社团成员们都很赞同这个计划,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负责设计回收角的标识,有人负责联系学校后勤部门申请场地,还有人负责制作环保宣传手册。小沐阳则主动承担起联系“山途”露营地的任务——他知道,爸爸妈妈肯定会支持这个有意义的计划。

果然,林辰和苏晚听到小沐阳的想法后,立刻表示支持。苏晚还帮他联系了营地的老张,老张不仅同意提供场地和物资,还承诺派专业的环保导师,给同学们讲解户外垃圾分类和处理知识。“小沐阳这想法跟‘山途’的‘可持续户外’理念不谋而合,”老张在电话里笑着说,“我们正想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环保实践,这下正好跟你们社团合作,双赢!”

两周后,“户外垃圾回收角”在学校的体育馆旁正式落地。回收角被分成了四个区域:“废旧装备回收区”专门回收破损的帐篷、背包、登山鞋,这些装备会被送到“山途”的工厂进行翻新或拆解回收;“可降解垃圾区”回收露营时产生的食物残渣等,会交给专业机构进行堆肥处理;“不可降解垃圾区”则对塑料瓶、包装袋等进行分类,再由环保公司统一处理;还有一个“环保工具区”,摆放着同学们捐赠的垃圾袋、手套、垃圾夹等,方便大家参与户外清理活动。

回收角刚设立,就吸引了很多同学前来捐赠。有同学抱来家里破损的旧帐篷,说:“之前一直不知道怎么处理,扔了可惜,现在终于有地方捐了!”还有同学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希望社团能多买些环保工具。小沐阳看着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想法,能带动这么多同学参与环保。

十月的周末,社团组织了第一次“环保徒步”活动。三十多名社团成员穿着统一的环保志愿者服装,带着垃圾袋和垃圾夹,从学校出发,沿着郊外的徒步路线前进。小沐阳走在队伍前面,手里拿着扩音喇叭,向沿途的路人宣传环保知识:“大家好,我们是高中自然探索社的志愿者,今天开展‘环保徒步’活动,希望大家在享受户外的同时,不要忘记带走自己的垃圾,共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有路过的露营家庭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主动加入清理队伍。一位爸爸带着孩子,一边捡垃圾一边说:“你们做得真好,我也要让孩子向你们学习,从小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徒步结束后,大家一共清理了二十多袋垃圾,还在路线沿途设置了十块“环保提示牌”,上面写着“带走垃圾,留下美好”“爱护自然,从我做起”等标语。小沐阳把活动照片和视频发到社团公众号上,很快就获得了上千次转发,还有其他学校的社团联系他们,希望能借鉴他们的“环保计划”。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青少年户外环保联盟’,”小沐阳在社团会议上提议,“联合周边学校的户外社团,一起开展环保活动,扩大影响力。比如下个月,我们可以组织一次‘环保露营节’,邀请联盟成员一起到‘山途’露营地,学习环保知识,实践环保行动。”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成员的支持,大家立刻开始联系周边学校的社团。苏晚得知后,还帮他们设计了联盟的标志——一个由绿叶和登山杖组成的图案,象征着“户外与环保同行”。林辰则承诺,“山途”会为联盟提供物资支持,还会在露营地专门开辟“青少年环保实践区”,供联盟成员开展活动。

就在小沐阳忙着推进“环保计划”的时候,“山途”也在应对全球环保趋势,进行产品的“绿色升级”。随着全球对环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国家出台了“环保法规”,要求企业减少碳排放,使用可回收材料;消费者也更倾向于选择“环保友好型”产品,对不环保的品牌越来越排斥。

在“山途”的全球战略会议上,王总拿着一份环保报告,严肃地说:“现在全球环保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潮流,我们必须加快产品的绿色升级,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我的目标是,三年内实现所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环保’——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包装、销售,再到废旧产品回收,每一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标准。”

林辰补充道:“我已经联系了全球顶尖的环保材料研发机构,打算合作研发‘100%可降解户外面料’,这种面料不仅环保,还能保持户外装备的功能性,比如防水、防风、耐磨。另外,我们还要优化生产流程,引入‘清洁能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苏晚则提出了“绿色包装计划”:“现在我们的产品包装大多是塑料和不可回收材料,以后要全部换成可降解的纸质包装或玉米淀粉包装;同时推出‘旧装备回收计划’,消费者可以将废旧的‘山途’装备寄回公司,我们会进行翻新或回收,还会给消费者提供折扣券,鼓励他们参与环保。”

会议结束后,“山途”成立了“绿色升级专项小组”,林辰担任组长,苏晚负责市场推广和消费者沟通,各部门负责人各司其职,加快推进绿色升级计划。

研发团队很快就与环保材料机构达成合作,开始研发“100%可降解户外面料”。研发过程并不顺利——最初研发的面料虽然环保,但防水性和耐磨性都不达标,在模拟暴雨测试中,面料很快就被雨水渗透;调整配方后,耐磨性有所提升,却又变得厚重,不符合户外装备“轻便”的需求。

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带着样品,沮丧地找到林辰:“林总,我们已经尝试了十几种配方,还是达不到要求,要不我们先降低标准,用‘50%可降解面料’过渡一下?”

林辰看着样品,坚定地说:“不行,我们不能降低标准。消费者选择‘山途’,就是相信我们的产品质量和环保理念,要是我们用‘过渡产品’敷衍消费者,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再坚持一下,我们可以邀请户外爱好者参与测试,听听他们的意见,说不定能找到突破口。”

苏晚也建议:“可以在‘山途’的全球用户社群里,招募‘环保产品体验官’,让他们测试样品,反馈使用感受。这些用户都是资深户外爱好者,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高,也关注环保,他们的意见会很有价值。”

研发团队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在全球招募了100名“环保产品体验官”,包括徒步爱好者、露营达人、户外博主等。小沐阳得知后,也主动申请成为体验官——他想以青少年的视角,为环保产品的研发提建议。

体验官们收到样品后,纷纷反馈使用感受:有徒步爱好者说“面料轻便性很好,但在潮湿的山林里,防水性还是不够”;有露营达人建议“可以在面料表面增加一层‘可降解防水涂层’,既环保又能提升防水性”;小沐阳则提出“希望面料的颜色能更丰富,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环保产品”。

研发团队根据体验官的反馈,调整了研发方向,终于在三个月后,成功研发出“100%可降解户外面料”——这种面料采用玉米淀粉和植物纤维制成,防水性达到IPX8级,耐磨性超过传统面料,还能在自然环境中180天内完全降解;颜色也增加了浅蓝、浅绿、浅紫等马卡龙色系,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山途”的“绿色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在欧洲,很多户外用品店的“绿色系列”冲锋衣和帐篷很快就卖断货;在北美,“旧装备回收计划”吸引了上万名消费者参与,回收的旧装备经过翻新后,一部分捐赠给了户外公益组织,一部分以低价卖给低收入群体,既环保又帮助了有需要的人。

小沐阳作为体验官,还受邀参加了“山途”的“绿色系列”发布会。发布会上,他作为青少年代表,分享了自己参与环保实践的经历:“作为一名户外爱好者,我希望能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山途’的绿色产品,让我看到了企业对环保的责任和担当。我也会继续推进‘青少年户外环保联盟’,让更多同龄人参与环保,一起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媒体记者围过来采访小沐阳,还有企业代表表示愿意支持“青少年户外环保联盟”。林辰和苏晚坐在台下,看着儿子自信的样子,眼里满是骄傲——他们知道,儿子已经把“环保”和“责任”的种子种在了心里,这比任何成就都重要。

发布会结束后,一家三口在后台拥抱在一起。苏晚摸着小沐阳的头,轻声说:“沐阳,你今天表现得太棒了!爸爸妈妈为你骄傲。”

小沐阳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爸爸妈妈教得好,还有‘山途’的叔叔阿姨们支持,我才能做成这些事。以后我还要跟‘山途’合作,把‘青少年户外环保联盟’做得更大,让更多人爱上户外,保护自然。”

林辰点点头:“好啊,爸爸答应你,‘山途’会一直支持你的环保计划。我们还要一起研发更多适合青少年的环保户外产品,让你们在实践中感受环保的意义。”

接下来的半年,小沐阳的“青少年户外环保联盟”不断发展壮大,成员学校从最初的5所增加到20所,开展了“环保露营节”“户外垃圾清理大赛”“环保知识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影响了上万名青少年。“山途”也持续推进绿色升级,不仅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环保”的目标,还带动了整个户外行业的环保发展,很多同行企业纷纷效仿“山途”的绿色模式。

年底,“山途”凭借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全球绿色企业奖”,这是全球环保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颁奖典礼上,林辰作为企业代表上台领奖,他拿着奖杯,激动地说:“‘山途’能获得这个奖项,离不开团队的努力,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更离不开我的家人——我的妻子苏晚,一直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我的儿子小沐阳,用他的环保实践,让我看到了年轻一代对环保的热情和责任。未来,‘山途’会继续坚守‘可持续户外’的理念,与全球户外爱好者一起,守护我们共同的自然家园。”

台下的苏晚和小沐阳,看着林辰自信的样子,眼里满是感动。小沐阳小声对苏晚说:“妈妈,以后我也要像爸爸一样,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晚握住儿子的手,笑着说:“妈妈相信你,你一定会的。”

颁奖典礼结束后,一家三口在纽约的中央公园散步。冬天的公园虽然寒冷,但阳光很好,洒在身上暖暖的。小沐阳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指着远处的湖面说:“爸爸,妈妈,明年夏天我们来这里露营吧,我想带联盟的成员一起,在这里开展环保活动。”

林辰和苏晚相视一笑,点头说:“好啊,我们一起把环保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地方。”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小沐阳就高中毕业了。他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国内顶尖大学的“环境科学与户外教育”专业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小沐阳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社团成员和“山途”的叔叔阿姨们,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

老张特意从露营地赶来,给小沐阳送了一份礼物——一个用回收的旧帐篷布料制作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青少年户外环保联盟”的标志。“小沐阳,这是我亲手做的,希望你在大学里,继续记录你的环保故事,也别忘了常回营地看看。”

小沐阳接过笔记本,感动地说:“谢谢张叔叔,我一定会的!以后我还要跟营地合作,开展更多环保活动。”

林辰和苏晚也为小沐阳准备了礼物——一套定制的“环保户外装备”,包括用可降解面料制作的冲锋衣、背包,还有一个太阳能充电的手电筒。“这套装备不仅环保,还很实用,希望你在大学里,能继续你的环保实践,”苏晚笑着说,“要是遇到困难,记得跟爸爸妈妈说,我们永远支持你。”

小沐阳抱着礼物,眼眶有点红:“谢谢爸爸妈妈,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开学前的周末,小沐阳组织“青少年户外环保联盟”的成员,在“山途”露营地举办了一场“毕业环保营”。来自20所学校的联盟成员,一起清理营地周边的垃圾,学习环保知识,还种下了200棵“环保树”,每棵树上都挂着联盟成员的名字和环保心愿。

闭营仪式上,小沐阳站在大家面前,深情地说:“今天,我们种下这些树,是为了纪念我们的友谊,也是为了许下我们的环保承诺。未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得,保护自然是我们的责任。我希望,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再回到这里,能看到这些树长成参天大树,能看到我们的地球家园越来越美好。”

联盟成员们纷纷鼓掌,很多人眼里都含着泪水。大家约定,每年都要回到这里,看看自己种下的树,继续推进环保事业。

小沐阳上大学后,虽然学业繁忙,但依然坚持推进“青少年户外环保联盟”的工作。他利用周末和假期,组织联盟成员开展活动,还在大学里成立了“户外环保社团”,吸引了更多大学生参与。林辰和苏晚也经常去学校看他,有时还会跟他一起参加环保活动,一家三口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校园的环保宣传现场和户外的垃圾清理队伍中。

“山途”的绿色升级也持续推进,不仅在全球开设了“绿色门店”,还推出了“环保户外课程”,教消费者如何在户外实践环保;同时与全球的环保组织合作,开展“保护濒危物种”“清理海洋垃圾”等公益项目,让“山途”的环保理念传播到更多角落。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林辰、苏晚和小沐阳一起回到“山途”露营地。他们种下的“环保树”已经长得很高,营地周边的环境也越来越美,再也看不到垃圾的身影。小沐阳带着爸爸妈妈,来到自己种下的那棵树前,树上挂着的牌子已经有些陈旧,但上面的环保心愿依然清晰:“愿每一次户外出行,都能留下美好,带走责任。”

“你看,”小沐阳指着树,笑着说,“它长得多好,就像我们的环保事业一样,一直在成长。”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