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苏清鸢没像往常一样在院子里忙活,而是拉着春桃直奔厨房。此时厨房正忙得热火朝天,厨娘们围着灶台切菜、煮粥,王婶正站在角落,对着一堆发潮的绿豆发愁。
“王婶,您这是怎么了?”苏清鸢主动走上前,笑着问道。
王婶抬头看到她,先是一愣,随即叹了口气:“这绿豆昨天没收好,受潮发黏了,扔了可惜,留着又怕煮出来有霉味,真是愁人。”
苏清鸢凑过去看了看,绿豆只是表面受潮,内里还很干燥。她想起现代常用的晾晒防潮法,便对王婶说:“王婶,您别愁,我有个法子能让绿豆恢复干燥,还不会有霉味。”
王婶一脸疑惑:“你有法子?这绿豆受潮后,就算晒干了也容易结块,煮出来口感也差。”
“您先找块干净的粗布,再拿个竹筛来。”苏清鸢没多解释,直接吩咐道。
王婶半信半疑地找来东西,苏清鸢将受潮的绿豆倒在竹筛里,先轻轻晃动,筛掉表面的碎末,再把绿豆倒在粗布上,铺成薄薄一层,放在厨房外的阳光下晾晒。“您看,这样摊开晒,阳光能晒透每一颗绿豆,而且粗布透气,不会闷出潮气。晒半个时辰后,再用手轻轻搓一搓,结块的绿豆就散了。”
王婶蹲在一旁看着,心里将信将疑。半个时辰后,她按照苏清鸢说的,用手搓了搓绿豆,果然结块的绿豆都散了,摸起来干燥清爽,一点黏腻感都没有。
“真的好了!”王婶又惊又喜,拿起几颗绿豆闻了闻,“一点霉味都没有!清鸢,你这法子也太好用了!”
周围的厨娘们听到动静,也都围了过来,看到原本受潮的绿豆变得干爽,纷纷夸赞苏清鸢的法子巧妙。
“苏小姐,你怎么知道这个法子的?”一个年轻的厨娘好奇地问。
苏清鸢笑着解释:“以前在将军府,我见老嬷嬷这么处理过受潮的粮食,没想到今天正好用上了。其实只要让粮食充分接触阳光和空气,就能把潮气散掉,还不会破坏粮食本身的口感。”
正说着,之前在院外传流言的两个洒扫丫鬟路过厨房,看到苏清鸢正和厨娘们有说有笑,还帮王婶解决了绿豆的难题,脸上顿时露出尴尬的神色,悄悄走了过去。
春桃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得意,凑到苏清鸢耳边小声说:“小姐,您看她们,现在肯定不好意思再传您坏话了!”
苏清鸢笑了笑,没说话,转而帮王婶择起了菜。她动作麻利,说话温和,时不时还跟厨娘们聊几句家常,讲些简单的食材保存小技巧,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
到了中午,厨房要给各院送膳食,苏清鸢主动帮忙分装,动作有条不紊,一点也没有大家闺秀的娇气。负责送膳的婆子看在眼里,对她的印象也悄悄改变了——之前听人说苏小姐“行为怪异、不守妇道”,可眼前的苏小姐,明明温和又能干,哪有半点怪异的样子?
离开厨房时,王婶悄悄塞给苏清鸢一小包烤好的红薯干:“清鸢,这是我自己烤的,你拿着当零嘴吃。你是个好姑娘,别听外面那些闲言碎语。”
苏清鸢接过红薯干,心里暖暖的:“谢谢王婶。”
走回西跨院的路上,春桃兴奋地说:“小姐,您这法子也太妙了!现在厨房的人都夸您,那些传流言的人,肯定再也不好意思乱说了!”
苏清鸢点点头:“流言就像无根的草,只要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草自然就长不起来了。”
她知道,这只是破除流言的第一步。但只要她坚持用善意和能力对待身边的人,总有一天,所有的不实传言都会不攻自破,而她,也能在这靖王府,赢得真正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