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日子像厂里那台老爷纺纱机,吱吱呀呀,不紧不慢地往前挪,但空气里的味道,确实一天比一天不一样了。那股子叫“改革春风吹满地”的调调,开始从报纸的油墨香里飘出来,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深圳,那个遥远又时髦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比王淑芬同志念叨“李科长人不错”还高。厂里的茶水间,以前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八卦集散地,现在也开始夹杂着“听说南方那边搞活了”、“个体户都能发大财”这类新鲜词儿。

秀兰捧着搪瓷缸子,耳朵竖得跟兔子似的,听着老师傅们吞云吐雾地讨论。什么“铁饭碗要变瓷饭碗了”,“老机器要淘汰换新的了”,还有人神神秘秘地说“岗位可能要重新分配,搞不好还要考试上岗”。秀兰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响:“考试?考纺纱还是考织布?要是考高数,那可真是要了我的老命了!”她那点高中知识,早就打包还给周公他老人家了。

就在这人心惶惶、暗流涌动的当口,一个重磅消息在棉纺厂炸开了锅——陈默,那个平时闷声不吭,修理机器却像开了挂的技术员,要调走了!调去省城!还是什么【省城机械研究所】!听听,这名字,一听就比“棉纺厂锅炉房”洋气八百倍!“哎哟,陈默这小子,平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是个潜力股啊!”“可不是嘛,去了省城,那就是鲤鱼跳龙门,前途无量啊!”工友们的议论声像苍蝇一样嗡嗡作响。秀兰听着,心里五味杂陈,比她妈做的那个咸淡不均的疙瘩汤还复杂。一方面,她替陈默高兴,那小子确实有本事;另一方面,她那张被她压在床板下的【夜校招生简章】,仿佛也跟着陈默的调令一起,长了翅膀要飞走了似的。她还没来得及问他夜校的事呢!他这一走,她上哪儿找人咨询去?难道真要靠自己瞎摸索,然后光荣地成为“报名三日游”选手?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陈默的调令刚下来没两天,李科长那边也开始“发力”了。这天晚饭,王淑芬同志喜气洋洋地宣布:“秀兰啊,我跟李科长他姐商量好了,你们的婚期,就定在下个月初八!黄道吉日,宜嫁娶!”“噗——”秀兰一口刚喝进去的粥差点喷出来,“妈!下个月初八?这么快?我还没……”“你还没什么?你还想拖到猴年马月?李科长那边都催了好几次了!人家多有诚意!”王淑芬同志眼睛一瞪,“嫁妆我都开始给你准备了!那台【蝴蝶牌缝纫机】,还有全新的【的确良被面】,一样都少不了你的!”秀兰感觉自己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一百只蜜蜂同时蜇了。一边是陈默即将远走高飞,她那渺茫的夜校梦眼看就要泡汤;另一边是婚期逼近,她那不情不愿的“李夫人”身份即将板上钉钉。这双重打击,简直比厂里突然停电、机器全部罢工还让人绝望。“我的人生,难道真的要从《知识就是力量》直接快进到《喜婆婆》?”秀兰在心里哀嚎。

她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黄花菜都凉了,她就真成李科长家那俩“兵马俑”的后妈了!鼓起勇气,需要一点点冲动,和很多很多的不甘心。这天午休,秀兰揣着那颗七上八下、堪比坐过山车的心,溜达到了锅炉房。果然,陈默又在那个角落里,捧着一份报纸,看得入神。那专注的样子,仿佛周围热浪滚滚、煤烟呛人的环境,对他来说就是马尔代夫的阳光沙滩。秀兰深呼吸——哦不,是憋了口气,万一吸进去一口煤灰,影响她接下来的“谈判”形象就不好了。她走到陈默旁边,清了清嗓子,结果因为太紧张,发出了类似小猫被踩了尾巴的“喵”声。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