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瑜虽然没见过那个世界的生母,却也知道,越和大长公主是个人人都交口称赞的好人,而且当年她作为先帝的妹妹,在宫中也是极有脸面的。
据说在先帝跟前也是极其受宠的公主。
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盛望居然与人私通。
时下其实是不许官员蓄婢纳妾的,像五品以上官员也不过就是允许纳上一妾,像盛望这般做到尚书的,也不过是能有两个妾室。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员们大都都只收做通房,并不给妾室的身份,这上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但盛望作为皇家的女婿,先是与人私通,又将人养在外头做外室。这简直就是把不许官员蓄婢纳妾这条规矩当做废纸。
旁人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涉及到公主甚至皇室的脸面了,这就不是睁眼不睁眼的事情了。
“他们俩还打出什么青梅竹马的真爱旗号,要是真是真爱,当初怎么就没锁死,还各自婚嫁了?”
“盛望凭借着驸马的名头,在官场上混得如鱼得水的时候,怎么没说起真爱?成为奸夫淫夫的时候倒是真爱上了?”
盛望和盛夫人两人的关系并不光彩,两人本是青梅竹马,两家都默认的只等盛望有了功名就要娶盛夫人的。
但盛望中了进士,又正好碰上了公主选驸马。大周的驸马不似前朝不能参加朝政,反而是有这个驸马的名头,官场上也混得更好一些。
盛望原本只是一个家中贫寒的读书人,哪里禁得起成为驸马带来许多好处的诱惑,早就把远在家乡的心上人忘得一干二净了,一门心思地要成为驸马,做人上人。
不得不说,盛望长得还是挺拿得出手的,又是今年新晋的进士,皇家最后还是选择了盛望。
盛望风风光光地和公主成了亲,又凭借的驸马的身份,进了翰林院。
盛夫人在家乡久久没等到心上人回家娶她,便也听从父母安排,嫁了当地一个殷实之家的公子。
但盛望却是耐不住寂寞,志得意满以后又想起自己的小青梅来,便悄悄派人回乡去打听了。
原本,正常人听说小青梅已经成婚了,这也就罢了。
但是盛望却是不甘心,以小青梅兄长的身份,疏通了关系让小青梅的夫君到京城的国子监来读书。
都到了同一个地方了,一来二往之下,两人便暗通曲款,又在了一起。
等到小青梅有了身孕,盛望自然是不愿意叫自己的子女喊了别人做爹,这才逼迫那乡绅之子和小青梅和离了。
但盛望又无法割舍驸马带来得官场便利,所以只将小青梅置作外室,甚至都不敢将小青梅纳进门做妾。
等越和大长公主去世之后,甚至盛望还是装出一副深情的样子,表示不再续娶,只纳一妾照顾起居,这妾室还是一曾经嫁过人的妇人,足以表现出他对公主的深情来。
当然,等到当今皇帝和宁王都爱上盛软软之后,盛望那情深义重也不装了,立马把小妾扶成了正室。
盛望这事做的并不隐蔽,只是碍于当今和宁王在前头杵着,盛望又已经成了盛尚书,因此大家也都只敢在背地里议论。
如今这事被盛瑜直接在天幕之上提起,直接就把盛尚书扒得底裤都没剩下了,盛望又是个极其爱面子的,当下就涨红了脸,想要辩驳。
观看天幕的百姓们并不知道什么盛望盛尚书什么的,只听了盛瑜的描述,就已经在天幕上骂了。
【这可真是负心汉,公主嫁给他可真是白瞎了。】
【纳妾也就罢了,还与人通奸,朝中大人们都不管管的吗?】
【有辱斯文啊有辱斯文,只可怜了那乡绅之子,平白被这种奸夫淫夫摊上了。】
【大人们管什么?没看这个盛什么什么也是官吗?没准都是一丘之貉呢?】
【倒也不能这么说,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应有之理嘛。】
【应有之理个屁,他就是当了婊子还行立牌坊。】
【纳妾这种事情,哪个大人敢放在明面上】
【咦为何前头这位脏话也能打在公屏上?】
朝中这些大臣们无论私底下对盛尚书这件事是怎么看的,但是摆到明面上来,那就绝对不能跟盛望成为一丘之貉。
所以,当即就有御史开始参盛望,“皇上,臣认为,盛望这厮内帷不修,品德低下,实在不能担此高位。”
又有几个大臣站出来说道,“臣等实不愿与此人同殿为臣!”
盛望原本还想以晕遮羞,但听到这些人已经开始谏言要罢他的官了,又不敢晕过去了。
但是真晕了过去,等他醒来,二十年奋斗,一朝都成了空,那可该怎么办。
盛望到底是还想再挣扎一下,刚刚想辩驳几句,“臣…”
盛望还没说完,就直接被首辅陈大人打断了,甚至这会儿陈大人看他的眼神已经跟在看死狗一样了。
“臣请罢免盛望。”首辅说道。
盛望这人皇帝倒是无所谓他到底如何,但盛望这不是他亲亲宝贝皇后的亲爹么?万一软软知道了,岂不是还要担心她的父母?
皇帝到底是有些犹豫,“这……”
“皇上,如今天降异象,天幕又指名道姓地说明,盛尚书道德败坏,万一这就是天幕示警的原因呢?”首辅缓缓说道。
首辅能做到首辅这个位置,对皇帝的心思还是揣摩得十分透彻的。
皇帝最是冷酷无情不过,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那皇帝立马就变得翻脸无情,哪怕涉及到皇帝的真爱,盛皇后,那也是如此。
更何况,如今涉及的也不是盛皇后,不过是盛皇后的爹罢了。
皇帝沉吟着没有说话,但是盛望却是如同坠入了冰窟一般,浑身都冰凉起来。
正如首辅很了解皇帝一般,盛望也很了解皇帝,他靠得就是能够及时领会上意,才能在本身才干不怎么突出的情况下坐上一部之首的位置。
盛望也想过为自己辩驳几句,但他的这些事情其实就是事实,辩无可辩。更何况,再辩驳下去,必然就会牵扯到皇后。
是啊,还有皇后和她刚刚诞下的龙凤胎。
盛望很清楚地知道,只要皇后还在后宫之首的位置上,只要将来皇长子能走上九五至尊的位置,那么盛家照旧能够辉煌,甚至是更辉煌。
盛望顿了一下,到底还是没再说话,只是跪在地上等待着皇帝的那一锤下来。
果然,皇帝不过沉吟了一会儿,便说道:“既如此,那就革职吧。”
不过是革职罢了,等风波过了,皇帝觉得自己照旧能让盛望再升上来。更何况,有盛望背下了这个锅,他还有皇长子就都不会再被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