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骆浩然并不是重男轻女,而是觉得自己没能考上举人,想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可惜那时家里穷,又供不起那么多孩子读书。大儿子读书半途而废,大孙子又不喜读书而好武艺,二孙子没有读书的天分。

现在生活好些了,可这些孙子又还太小,大一些的都是孙女,即使能读也不能考功名啊!唉,都不知他能不能等到孙子考取功名的那一天了。

骆依依很理解爷爷的想法,她也想为爷爷分忧。骆依依灵机一动:“以前她可能帮不了爷爷,可现在她能帮啊!”

想当年,她可是全省的文科状元,后来又在南方的重点大学读了四年汉语言文学。难道还不会教小孩子读懂《四书》、《五经》、还不会教他们写八股文吗?要知道骆依依读高中时,为了应付高考,可是练了不少时评类文章,还有很多材料作文。说起来,这也算是八股文,不过是白话文的形式罢了。她文言文的功底本就不错,后来还专门选修了多科与古文有关的科目,要说,她来做夫子,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骆依依觉得也不能这么早让爷爷知道她懂得这么多的,要徐徐图之。怎么让爷爷不会怀疑呢?嗯,每次爷爷回来,就给爷爷一些惊喜。原本爷爷就觉得她聪明,是考秀才的苗子,慢慢地,等爷爷对她懂得的知识见怪不怪的时候,就好办了。

骆浩然已经决定明年就让三个孙子去考童生试了。骆依依听过爷爷的分析,觉得他们三个考个童生是不难的。但往后考秀才什么的,就要看各自的努力了。据骆依依的了解,他们三个应该都是属于有读书天赋的一类。其中又以骆明清天赋最高,学习能举一反三,脑筋更加灵活,平时还能有些与众不同的看法,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这就是独特的观点,写成文章,就是文章的亮点,比那些只会人云亦云的文章要好得多。

考童生只靠死记硬背便可,但考过童生试之后,就要求熟读《四书》、《五经》,还要学会写八股文、诗词文章,以备参加后面的科举考试。这时候的教科书是增加了《文心雕龙》、《字贯》、《古文观止》等。

等考上秀才后,科举的入门考试已经完成,要准备考举人,要求精通八股文,教材除了上面这些,还增加了《时文》(就是八股文汇编)。

考上了举人后,学子们还要怀抱考进士、中状元的希望。除了要精通《四书》、《五经》、《时文》外,还要增加史书《二十四史》,因为考进士是要考策论的。

骆依依回忆了一遍科举考试的流程与所考内容,又多了些把握。“我一定要帮助弟弟们,这样就能完成爷爷的心愿了!”骆依依暗暗下了决心。

等爷爷考校过三个弟弟的学习后,骆依依已经在一旁抄了好几页《大学》的内容。骆依依抄得很认真,连屋子里静下来了还不知道。

堂弟明辉在一旁很惊讶:“八姐姐,你什么时候写的字那么好看了?”

明山、明清兄弟也走过来看,明清评说了一句“好像是能写得更小、更正气了!”

明清这句话是有原因的,两个月前,骆依依缠着爷爷要求抄书,因为抄书用的纸张要求更高,更贵,爷爷要求抄书要用小楷,字要小而端正。当时,骆依依抄了一页,爷爷点评说道:“还不够小,不够端正,再练练才行。”骆依依有些沮丧,后来就练习得更努力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