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那条来自远方、冰冷简短的「任务顺利 安 勿念」的讯息,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定心石。虽然未能激起温暖的水花,却实实在在地让水面停止了无措的晃荡,沉淀下令人安心的稳定。

知道他平安,苏念衾心头那根紧绷了数日的弦,终于稍稍松弛。笼罩在厉家那栋冷清小院上空的、令人窒息的茫然迷雾,似乎也被这六个字悄然驱散了几分。

她开始尝试着,在那份巨大的、无法掌控的“等待”背景下,努力找回属于自己生活的微小节奏。

清晨,她不再像头两天那样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惶惑地查看手机,而是强迫自己起床,为自己准备一份简单的早餐。煎蛋,温牛奶,或者下楼去大院服务社买回刚出笼的馒头,就着周婉送来的小咸菜,慢慢地吃完。阳光透过厨房干净的玻璃窗洒进来,落在餐桌上,虽然依旧是一个人,但不再感到那么凄惶。

然后,她步行去培训中心上班。穿过栽种着高大梧桐树的院落,偶尔会遇到晨练归来的军官家属,她会学着周婉教她的样子,微微点头,露出一个浅淡却不再那么拘谨的微笑。有人也会回以友善的目光,那种属于同一环境的、心照不宣的默契,让她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完全的“外人”。

培训中心的工作是她熟悉的领域。孩子们的琴声虽然稚嫩,有时甚至杂乱无章,但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和对音乐最直接的喜爱,具有一种奇异的治愈力量。她耐心地纠正指法,讲解乐句,示范演奏。在专注的教学中,她暂时忘记了那栋空荡的房子和那个远在未知之地、沉默冷硬的男人。

她甚至开始尝试着,在那间过于整洁、缺乏人气的房子里,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温暖的痕迹。

她买回一小盆绿萝,翠绿的叶片生机勃勃,放在客厅那个冰冷的不锈钢花架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却带来了一抹柔软的生机。她每次浇水时,都会下意识地多看它两眼。

她带来的乐谱和几本看到一半的散文集,不再小心翼翼地藏在背包里,而是尝试着放在书房那个巨大书架的一角——一个相对不起眼、但她自己触手可及的位置。虽然每次翻阅后,她都会严格按照记忆中的顺序将其归位,生怕破坏了他那套严苛的编码系统,但这种小心翼翼的“侵占”,依然带来了一丝微弱的“主人”感。

最大的挑战来自厨房。厉战霆那份清单上关于厨房清洁的标准近乎严酷。她第一次尝试为自己煮一碗面条后,几乎是手忙脚乱地立刻清理战场,灶台擦了又擦,水槽冲了又冲,直到光洁如新,看不到一丝油渍和水痕才罢休。做完这一切,她看着冰冷反光的台面,忽然觉得有点累,但又有一丝奇异的成就感——她似乎,勉强达到了他那套标准的最低要求。

周五下午,周婉又来敲门,邀请她去家里吃晚饭。这一次,苏念衾没有太多犹豫,带上一小盒自己烤的、形状不算太完美的饼干就去了。

周婉的家同样整洁,却充满了生活气息。窗台上晾着小孩的衣物,沙发上有柔软的针织抱枕,电视柜上摆着家庭合照。周婉的丈夫,那位李教导员,是个面相敦厚、话语不多的中年男人,吃饭很快,但会给周婉夹菜,也会温和地问苏念衾是否习惯大院的生活。

饭桌上没有太多闲聊,但那种平淡家常的氛围,却让苏念衾感到久违的放松。她听着周婉絮叨着大院里的琐事,哪家孩子考学了,服务社来了什么新鲜蔬菜,最近又有哪家的丈夫出长差……这些琐碎的、充满烟火气的信息,一点点填补着她对这个世界认知的空白,也让她逐渐明白,她所经历的等待和适应,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女人都在经历或经历过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她依旧会不时查看手机,但不再带着焦灼的期盼,更像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她依旧不太敢碰客厅里那些角度精准的沙发靠垫,但偶尔会在阳光下,抱着自己的膝盖在沙发角落坐一会儿,看一会儿书。

她的小日子,像一条重新开始流动的溪流,虽然流速缓慢,时而还会遇到冰冷的石块(想起他那套规矩时的束手束脚)或思念的漩涡(夜深人静时,看着窗外路灯下的空荡小路),但终究是在向前流动了。

她开始尝试着,不再仅仅是被动地“等待”和“适应”,而是主动地去“经营”这段独处的时光,努力在厉战霆那份冰冷秩序的框架内,为自己寻找一丝温暖和自如的空间。

这个过程缓慢而笨拙,甚至带着点小心翼翼的可笑。但对她而言,这却是一种沉默的成长。

她正在学习,如何与一座沉默的堡垒共存,并在堡垒投下的冰冷阴影里,努力为自己,栽种下一小片温暖的绿意。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