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轮廓在黎明微光中逐渐清晰,却陌生得令人心悸。
李维站在郊外的小山坡上,俯瞰着刚刚经历“重置”的城市。高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晨曦,却不时流淌过一波波水纹般的光晕,仿佛整座城市都浸泡在无形的海洋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味道,混合着臭氧、湿润的泥土和某种从未闻过的甜香,底层则是一直持续的背景嗡鸣,如同百万只蜜蜂在远方振翅。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震撼与不安,加快脚步向城中走去。他必须尽快找到林薇,确认她的安全。
越靠近城市,变化的细节就越发清晰。街道两旁的行道树看起来更加茂盛,叶片呈现出一种近乎金属的光泽,随着微风轻轻摇动时,会发出风铃般清脆的细微声响。沥青路面上浮现出暗淡的发光脉络,如同埋藏在地下的神经束偶尔闪烁一下。
一些早起的人们站在街头,脸上混杂着困惑、恐惧和一丝奇异的兴奋。有人试图用手机拍摄那些发光的植物或异常的天空,但很快发现电子设备变得极不可靠。屏幕闪烁不定,图像扭曲,录音功能捕捉到的全是沙沙的白噪音和难以辨识的、仿佛来自远方的破碎语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穿着睡衣的中年男人抓着头发,对着不断闪烁死机屏幕的手机喃喃自语。
“世界末日了吗?”一个年轻女孩紧紧抓着同伴的手臂,声音颤抖,但眼中却有一丝奇异的光彩。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李维避开人群,尽量走在偏僻的小巷。他的感官似乎变得异常敏锐,能听到几个街区外轻微的争吵声,能闻到不同人家早餐的具体气味,甚至能隐约感觉到周围建筑物内部人员的情绪波动——一团团模糊的焦虑、困惑或好奇的能量场。
这种过载的感官信息让他头晕目眩。他意识到,这恐怕也是世界“重置”后的副作用之一——现实的“滤镜”被移除,更多的信息直接涌入了他的感知。他需要学会控制和过滤这些信息,否则迟早会崩溃。
他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回到他和林薇合租的公寓。
经过一个街心公园时,他看到了更惊人的景象:公园中央的喷水池不再喷水,取而代之的是一簇簇缓慢生长、闪烁着柔和磷光的晶体丛,它们如同有生命般微微脉动,发出类似竖琴的和弦音。几个孩子既害怕又着迷地远远看着,不敢靠近。
李维的心中一沉。变化的速度和程度远超他的想象。“基石”的崩溃释放出的能量,正在以无法预测的方式重塑着这个世界。
半小时后,他终于来到了公寓楼下。大楼外观看起来没有太大变化,但墙体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的、彩虹色的薄膜,随着光线角度变换色彩。门口的电子锁完全失灵了,李维用力一拉,门就开了。
楼道里阴暗而安静,只有那种无处不在的背景嗡鸣声在这里显得更加清晰。他快步走上三楼,来到熟悉的房门前。
门没有锁,虚掩着一条缝。
李维的心跳骤然加速。他轻轻推开门,客厅里一片狼藉——书籍散落一地,家具移位,一只水杯打碎在地毯上,水渍已干。显然这里经历过一番挣扎或匆忙的搜寻。
“林薇?”他低声呼唤,声音在安静的公寓里显得格外清晰。
没有回应。
他小心翼翼地检查每个房间,卧室、厨房、卫生间……空无一人。没有打斗的痕迹,但也没有林薇的踪迹。她的手机、钱包和钥匙都不在往常放置的位置。
李维感到一阵恐慌攫住了喉咙。他来晚了吗?“基石”的残余势力已经来过了?还是林薇因为其他原因自己离开了?
就在他几乎被绝望淹没时,卧室床头柜上的一样东西吸引了他的目光——一个小小的、银色的U盘,被故意立在那里,十分显眼。
他认识这个U盘,这是林薇最珍视的东西,里面存储着她已故母亲留下的所有照片和信件,她从不离身。
李维冲过去拿起U盘,发现下面还压着一张便条。上面是林薇娟秀而略显潦草的字迹:
“李——他们来过了。我没事,找到了安全的地方。如果你回来了,不要停留,不要相信任何人。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太正常’的人。去老地方等我。记住,信任你的感官,现在它们比任何设备都可靠。——薇”
便条的背面,还用笔重重地写着一行小字:“小心‘苍白面具’。”
李维紧紧攥着便条和U盘,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又提到了嗓子眼。林薇至少暂时安全,但她显然也经历了极大的危险。她留下的警告令人不安——“太正常的人”?“苍白面具”?
他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看到的那些困惑、惊恐或兴奋的人们,他们的反应虽然各异,但都符合常理。什么样的人会在这种全球性的异常事件中表现得“太正常”?
除非……他们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是……
李维不敢再想下去。他迅速扫视了一圈房间,从散落的物品中找出一个还能用的背包,装了一些必需品、食物和水,以及林薇的U盘和纸条。他从床底下的暗格里取出一个防水袋,里面有一些现金、一个多功能工具刀和一个老式的指南针——现在看来,这些机械装置比电子设备可靠多了。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张他和林薇在实验室派对上拍的合影上。照片上的两人笑得无忧无虑,背后是张教授正在黑板上写着什么公式。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现实之下隐藏着如此深的旋涡。
他将照片小心地塞进口袋,转身准备离开。
突然,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伴随着一种被窥视的刺痛感。他的感官再次过载,无数信息碎片涌入脑海:楼道里灰尘的味道、隔壁婴儿的啼哭、远处汽车警报器的鸣响、一种冰冷的、非人的注视感……
他猛地转头看向窗外。
对面楼的屋顶上,站着一个人影。
距离太远,看不清细节,但李维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人的异常——他站得笔直,一动不动,穿着深色的西装,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最令人不安的是,他的脸上似乎戴着一张没有任何特征的苍白面具,在晨光中反射着诡异的光泽。
苍白面具!
李维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那人似乎知道李维发现了他,缓缓抬起一只手,指向某个方向,然后转身,如同幽灵般消失在屋顶边缘。
没有犹豫,李维抓起背包,冲出公寓,以最快速度跑下楼梯,来到街上。他朝着那人所指的大致方向跑去——那是城市的老城区,他与林薇曾经约会常去的地方。
街道上的混乱在加剧。更多的人走上街头,议论着各种异常现象。一些人开始出现类似李维的感官过载症状,蹲在路边呕吐或捂住耳朵尖叫。另一些人则似乎适应得很快,甚至开始展现出某种“能力”——一个女孩能让落叶在她掌心悬浮旋转,一个老人能准确预测出三秒后哪里会发生微小的现实波动。
李维穿梭在人群中,尽量保持低调,但那种被窥视感始终如影随形。他不敢回头,只能加快脚步。
老城区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变化似乎在这里表现得更为温和。石墙上的苔藓发出幽幽绿光,石板缝隙间生长着发光的微小菌类,但整体格局依旧。
李维最终停在一条狭窄的巷子前,巷子尽头是一家早已歇业的老书店——“尘阁”。这是他想到的“老地方”,他和林薇第一次约会就在这里,之后也常来淘书。
书店的门关着,窗户被木板封死。李维绕到后院,在一堆废弃的木箱下找到了那把隐藏的钥匙——幸好它还在。
他打开后门,溜了进去。
书店内部比记忆中更加破败,书本散落一地,覆盖着厚厚的灰尘。空气中弥漫着纸张腐烂和某种发光霉菌的味道。但在这里,那种无处不在的背景嗡鸣似乎减弱了许多,仿佛厚厚的书墙起到了某种屏蔽作用。
“林薇?”他低声呼唤,声音在空旷的书店中回荡。
一阵轻微的响动从书店最深处的角落传来,那里是一个由书架隔出的小小阅读区。
李维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手紧紧握着工具刀。
一个身影从阴影中缓缓站起。
是林薇。她看起来疲惫不堪,眼中有血丝,但似乎没有受伤。她穿着方便活动的运动装,头发随意扎起,与平时精致的样子判若两人。
“李维……”她的声音沙哑,带着难以置信的 relief,“你真的来了。”
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李维能感觉到她在轻微颤抖。
“发生了什么?那些人是谁?‘苍白面具’是什么?”李维一连串地问道。
林薇摇摇头,示意他小声。“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但他們绝对不是正常人。”她深吸一口气,“昨天夜里,大概在你离开后不久,他们就来了。三个人,穿着一样的黑西装,脸上戴着那种光滑的、没有五官的白色面具。他么动作协调得可怕,就像一个人。”
“他们说了什么?”
“什么都没说。”林薇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他们只是直接闯进来,开始系统地搜查每个角落,动作非常……高效。像是在执行程序。我躲进了通风管道,才逃过一劫。他们拿走了我的笔记本电脑和一些纸质笔记,但没找到我最关键的备份U盘。”
她指了指李维背包侧袋里的那个银色U盘。“我听到其中一个人用无线电说了一句‘目标未发现,执行B计划,清理痕迹’。然后他们就离开了。我等了很久才赶出来,给你留了纸条就赶紧躲到这里。”
李维皱起眉头。“他们说话是什么口音?有什么特征?”
林薇努力回忆:“没有口音,非常标准的发音,但……冰冷,没有语调起伏。就像语音合成器。至于特征……”她突然抓住李维的手臂,“对了!其中一个人弯腰时,我从通风口看到他的后颈处,有一个很小的黑色印记,像是一个抽象的几何图案——一个圆圈里面有个等边三角形。”
李维的心沉了下去。这个标志,他在张教授的秘密笔记中看到过!旁边标注着“基石内部安全部队——清道夫”。
“他们是‘基石’的人。”李维沉重地说,“或者说,曾经是‘基石’的人。现在看来,组织崩溃了,但这些‘清道夫’似乎还在执行最后的命令——清除所有知情者和证据。”
他简单地向林薇解释了自己在“源点”的经历,世界的重置,以及张教授留下的笔记本。
林薇听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消化着这些信息。“所以……那些异常现象,感官过载,还有我……”她犹豫了一下,“我从今天早上开始,就能……听到一些奇怪的东西。”
“听到什么?”
“不是用耳朵听到的。”林薇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词语,“更像是直接出现在脑海里的‘声音’。比如我能‘听’到隔壁街道上一只猫的饥饿感,能‘听’到一公里外一群人争论的情绪波动,甚至能模糊地‘听’到……地底深处某种巨大能量的流动声。”
她看着李维,眼中既有恐惧也有困惑:“我还以为我疯了。”
李维握住她的手:“你没疯,林薇。这只是……世界变得更多元了。张教授在笔记里提到,有些人可能会对‘底噪’更加敏感,甚至能与之互动。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这时,林薇突然浑身一僵,猛地转头望向书店门口,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怎么了?”李维警觉地问。
“他们来了。”林薇的声音低如耳语,充满了恐惧,“三个……不,四个……戴着‘苍白面具’的人。正在靠近这条巷子。我能‘听’到他们……他们的‘声音’一片空白,就像噪音中的静默区,反而更加明显。”
李维立刻拉起林薇:“后门!快!”
两人迅速向后门跑去,但已经能听到前门传来沉重的撞击声——那些“清道夫”正在强行破门!
就在他们即将冲出后门的瞬间,李维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空间扭曲感。后门的轮廓开始波动、模糊,仿佛融化在空气中,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坚实的老墙!
“空间被扭曲了!”李维惊骇道,“他们也有类似‘锚点’的技术!”
前门的撞击声停止了,脚步声在书店内响起,冷静、均匀,正在逐步逼近他们所在的位置。
李维和林薇被困在了书店深处。
绝望中,李维的目光落在手中张教授的笔记本上。他疯狂地翻动着书页,寻找任何可能帮到他们的信息。
“这里!”他指着其中一页上的复杂公式和注解,“张教授提到,强烈的、集中的情绪波动可以与局部现实产生共振,尤其是在这种高‘噪音’背景的环境下!也许我们可以……”
他的话还没说完,四个戴着苍白面具、穿着黑西装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书架尽头,无声地包围了他们。他们手中拿着那种能发射能量束的武器,一步步逼近。
没有警告,没有对话。只有冰冷的、高效的威胁。
李维紧紧抓住林薇的手,两人背靠背站立。恐惧如冰刺般扎入心脏,但与此同时,一种决绝的勇气也在升起。
“集中精神,”李维低声对林薇说,“想着你最强烈的情绪,想着我们要活下去的意志!”
林薇闭上眼睛,紧紧握住李维的手。李维则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张教授笔记本上的那个公式,试图理解其运作原理。
清道夫们举起了武器。
就在能量束即将发出的瞬间,李维和林薇周围的空间突然开始剧烈波动!
书本从书架上飞起,在空中盘旋;灰尘凝聚成发光的旋涡;地面的木板如同波浪般起伏;空气中浮现出无数破碎的影像和声音碎片——有他们美好的回忆,也有恐惧的幻想,全都交织在一起!
一股无形的力量以两人为中心猛烈爆发,如同情绪的风暴!
四个清道夫被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猛地推开,撞在书架上,面具下的表情首次出现了一丝波动——似乎是……困惑?
后墙上的空间扭曲消失了,门再次出现!
“就是现在!”李维大吼一声,拉着还没反应过来的林薇,冲向后门。
两人撞开门,冲入后院,然后头也不回地翻过围墙,消失在老城区的迷宫般的小巷中。
书店内,四个清道夫缓缓站起,调整着有些歪斜的面具。他们没有任何交流,只是冷静地检查武器和设备。
其中一人抬起手腕,对着一个微型通讯器说话,声音依旧是那种冰冷的、无调性的合成音:
“目标逃脱。检测到高强度情感共振现象。建议升级威胁等级至‘欧米伽’。”
“继续追踪。”通讯器那头传来同样冰冷的声音。
“收到。”
四人如同幽灵般悄然散开,继续他们的猎杀。
而在几条街之外,李维和林薇躲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气喘吁吁,惊魂未定。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命运,才刚刚揭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