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火器监总管事后得到消息,连滚带爬地跑了出来,对着那几个失魂落魄的工匠就是一通臭骂,然后又赶紧追上朱高煦的脚步,满脸谄媚地请安。
朱高煦懒得跟他废话,直接将早已准备好的燧发枪图纸拍在了桌上。
“按这个图纸,给本王造出来。”
“需要什么人手,什么材料,你直接列单子,本王亲自去批。”
“记住,这件事,列为火器监最高机密,谁敢泄露半个字,本王诛他九族!”
最后那句话,他说的轻描淡写,却让那总管事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汉王不是在开玩笑。
交代完事情,朱高煦便离开了火器监。
至于那几个嘴碎的工匠,他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他很清楚,这些底层的议论,不过是被人当枪使罢了。
真正想让他身败名裂的,另有其人。
回到汉王府,他立刻派人去把朱高燧给叫了过来。
没过多久,朱高燧就屁颠屁颠地跑来了,一脸的兴奋。
“二哥!你那招可真灵!我顺着钱粮的线索一查,好家伙,真让我逮住了一条大鱼!白莲教那伙人的老巢,估计很快就能端了!”
“行了,别说你那些破事。”
朱高煦猛地一抬手,止住了朱高燧后面的话。
他的声音里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仿佛一块万年不化的寒冰。
他那双鹰隼般的眸子,死死地锁定了自己的三弟。
“别跟本王绕圈子。”
“本王只问你一件事。”
“京城里,那些传得沸沸扬扬,恨不得将本王踩进泥里,唾上万口唾沫的流言蜚语。”
“究竟是哪个不长眼的东西,在背后兴风作浪?”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一股子让人心惊胆战的杀伐之气。
朱高燧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变得有些苍白。
他下意识地吞了口唾沫,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二哥……”
他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小心翼翼地凑到朱高煦身边,身子前倾,几乎是贴着朱高煦的耳朵。
声音更是压得比蚊子哼哼还要低。
“二哥,这事儿……它不好办啊!”
“你听我说,千万,千万要冷静。”
朱高煦的眼神愈发冰冷,不耐烦地皱起了眉头。
朱高燧慢吞吞吐出了那个名字。
“背后煽风点火,布局构陷你的,是……是翰林学士,解缙。”
解缙?
朱高煦的眉毛猛地向上扬起,形成一个凌厉的弧度。
那个表面上文质彬彬,满口之乎者也,实则一肚子阴谋诡计的伪君子!
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当年奉天殿上,那个跪在父皇面前,满脸忠诚地高呼“好圣孙”的清瘦身影!
无语了,自从朱高炽成了太子,自己蜗在府里整日忙着左拥右抱生孩子了,解缙还天天拿他上奏搞事,是拿他当业绩刷啊。
“二哥!二哥你冷静!你千万别冲动啊!”
朱高燧看着他紧皱眉头的样子,紧张兮兮的劝着。
“你听我说!解缙现在可不是一般人!”
“他现在是父皇跟前的第一大红人!说的话比咱们这些亲儿子都管用!”
“父皇但凡有什么疑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商议!”
“还有太子殿下!更是把他当成了主心骨,言听计从,敬若神明!”
“最要命的是,他现在还领着翰林院那帮酸儒,在西苑的文渊阁里,干一件天大的事——编纂《永乐大典》!”
“我的亲二哥啊!那可是《永乐大典》!是父皇心心念念,想要流传千古的无上功业!是父皇的命.根子!”
“你现在去动解缙,那不叫报仇,那叫自寻死路!”
“那等于是在同一时间,狠狠地抽了父皇和太子两个人的大嘴巴子!”
“你占不到半点便宜!还会把自己给搭进去!”
耳边聒噪得很。
朱高煦淡淡抬眼。
身前的朱高燧急得额头上冷汗都冒出来了,抓耳挠腮,上蹿下跳,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半来劝。
自己还什么都没说呢,这位好三弟就已经将要怎样“报复”解缙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果然大明朝的皇子各有千秋,就连朱高燧也深藏不露。
朱高煦听他说完,端起面前那杯尚有余温的茶,轻轻地,吹了吹上面氤氲的热气。
那动作,优雅而又从容,仿佛刚才那能吃人的杀气,只是旁人的错觉。
“我知道了。”
他淡淡地吐出四个字,声音平静无波。
《永乐大典》?
父皇的千秋功业?
呵。
虽然自己不像原身那样对那个位置有多大执念,可等多子多福系统,将神级版本的《永领大典》碎片全部凑齐。
你解缙呕心沥血搞出来的这堆破烂玩意儿,就真成了一堆废纸!
到时候让你这个大才子亲眼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旷世巨著!
就让你这个把本王当猴耍的小甜甜,也好好尝一尝,从云端跌落泥潭,变成人人唾弃的牛夫人的滋味!
看到朱高煦似乎听进去了,朱高燧长长松了口气,将眼底算计的精光隐去。
就在这时,雅间的门被人从外面敲响。
之前被派去调查那辆神秘马车的护卫,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
他不敢抬头看主子们的脸色,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启禀王爷,已经查清楚了。”
“那辆马车,确实是京中贵人的座驾。”
“马车里的那位千金,乃是当朝内阁首辅,武英殿大学士,黄淮黄大人的嫡长女。”
黄淮的女儿?
朱高煦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顿。
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在马车里对他嫣然一笑,清丽脱俗、宛如谪仙的身影。
内阁首辅的千金,这个身份,倒也配得上那份遗世独立的气质。
有点意思。
那护卫见王爷没有发话,深吸一口气,似乎有些迟疑和畏惧,但还是将打探到的最后一个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属下……属下还打探到一件事。”
“黄家,最近……最近似乎正在和翰林院的解学士家,商议……商议婚事。”
“联姻的对象,正是黄家大小姐,和解学士的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