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星耀娱乐总部顶层,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城市天际线。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如镜的深色办公桌上投下利落的光影。

沈含亭坐在宽大的办公椅中,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专注而沉静,正快速审阅着一份文件。

他的助理,轻轻敲了敲门,得到许可后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薄薄的评估报告和一个平板电脑。

“董事长,”助理将报告放在桌角,声音清晰,“这是您之前交代的,关于《极限荒野》嘉宾程澈提交的表演片段的评估结果。”

沈含亭头也未抬,只是“嗯”了一声,示意他放下。

助理并未离开,而是继续说道:“评估团队已经看过了,也做了初步分析。报告在这里。另外……”

他略作停顿,将平板电脑轻轻推到沈含亭手边,“这是程澈提交的表演片段原始视频。评估团队认为……有些特别。考虑到是您亲口给的机会,我想您或许会想亲自看看。”

沈含亭翻阅文件的指尖微顿。

沉默了两秒,沈含亭放下了手中的钢笔,拿起那份评估报告。

报告很简洁,专业地分析了程澈选择的片段难度极高、完成度出乎意料的高、情感层次丰富细腻、台词功底扎实有感染力等,最后给出了一个相当高的潜力评级。

结论是:建议签约,评级待定。

看完报告,沈含亭的眉梢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他放下报告,拿起了平板电脑,点开了那个唯一的视频文件。

画面开始晃动,显然是用手机在岛上简陋环境下自拍的。

背景是程澈那标志性的“二壁豪宅”一角,光线不算好。

他穿着简单的T恤,脸上没有任何妆容修饰,甚至头发还有些凌乱。

他选择的片段……并非什么热门偶像剧,而是一个需要极深功底的、充满悲壮与复杂情感的古典忠臣独白。

类似《出师表》那种托付江山、慨然赴死的孤臣心境。

视频里的程澈,在按下录制键的瞬间,整个人的气场就变了。

那双深邃的桃花眼不再是平日里或花痴或狡黠或搞怪的模样,而是沉淀了千钧重担的沧桑与决绝。

他没有夸张的动作,仅仅是一个挺直脊梁的站立姿态,他缓缓扫过“虚空”,那眼神仿佛在看着即将倾覆的王朝或年幼的君主。

眼神里包含了太多的东西:忠诚、忧虑、不舍、坚定、以及一种看透结局的平静悲凉。

当他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不再是荒野直播里的清亮元气,而是带着一种金石碰撞般的质感,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

他将忠臣的赤胆忠心、对君主的殷切期望、对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那份明知前路是死却义无反顾的决绝,演绎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最后,当他念到“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意境时,那双眼中并无夸张的泪水,只有一种沉静到极致的、仿佛燃尽生命之火后的灰烬般的疲惫与释然,却比任何嚎啕大哭都更让人心头发紧,眼眶发热。

短短几分钟的片段,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精致的妆造,只有一个穿着T恤的年轻人,在荒岛的破竹屋前,仅凭眼神、语气、神态和肢体语言,就将一个厚重历史中的悲情忠魂,活生生地拽到了观众面前。

视频结束,画面定格在程澈垂下眼帘、恢复平静的瞬间。

沈含亭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已经暗下去的屏幕上,指节无意识地在光滑的平板边缘轻轻敲击着。

金丝眼镜后的眸子里,罕见的浮现出一丝清晰的讶异和探究。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语气带着一丝不解:“这演技……”

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措辞,“……从前怎么会……”

他抬眼看向助理,“他的人品如何?是被针对了吗?”

助理显然早有准备,立刻回答:“董事长,我们调阅了程澈过往所有能找到的影视作品片段和试镜记录。”

他语气肯定,“客观评价,之前的表现……确实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木讷、生涩,完全无法与这个片段相提并论。不存在被刻意雪藏的迹象,更像是……天赋一直没有被挖掘,或者……经历了某种蜕变?”

助理用了“蜕变”这个词,显得很谨慎。

毕竟,演技从“木头”到“影帝级”的飞跃,发生在短短几个月内,实在过于匪夷所思。

“还有这个,您看。”助理又拿起平板,熟练地调出另一个界面,“这是程澈昨晚直播的数据分析和观众反馈。”

沈含亭接过平板,屏幕上正是程澈坐在干草堆上轻声哼唱的画面。

夜视模式下,年轻人轮廓分明的侧脸被镀上一层柔和的微光,长长的睫毛在眼底投下细碎的阴影。

那沙哑中带着清透的哼唱声通过平板扬声器流淌出来,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回荡。

沈含亭的目光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他昨晚就是听着这段哼唱入睡的,那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他很清楚。

助理在一旁专业地分析道:“根据数据模型,程澈的走红并非偶然。他精准地抓住了几个关键点:“第一,反差营销。前面是‘基建狂魔’,拼命盖房子展现生存能力;后面却突然转为‘治愈系歌手’,这种强烈反差形成了记忆点。观众既被他的动手能力吸引,又被他声音中的情感共鸣所打动。”

“第二,场景构建,这个应该很重要。您看这个画面构图——简陋的草堆、微弱的火光、远处漆黑的海面,这构图和光影,会像是电影画面,让人安静的看下去。加上他仰头望天的姿势,天然形成了一个极具电影感的‘孤独旅人’意象。这种视觉语言很容易引发观众共情。”

“第三,互动节奏。他在盖房子时是活力四射的‘程老板’,唱歌时又变成沉静的吟游诗人,这种张弛有度的表现方式,完美契合了现代观众对‘真实感’与‘戏剧性’的双重需求。”

助理调出一组数据图表:“最重要的是,他的观众留存率高达78%,远超行业平均的35%。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点进他直播间的观众,都会停留超过10分钟——这种黏性在……不火的嘉宾中极为罕见。”

沈含亭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屏幕,暂停在程澈对着镜头微笑的画面上。

那个笑容在夜色中格外晃眼,带着一种没心没肺的生机勃勃。

“观众画像?”沈含亭问道,声音依旧平静,但指尖在画面上的停留比平时多了半秒。

助理立刻会意:“主要集中在18-35岁都市群体,女性占比65%,但男性观众增速更快。职业分布显示,程序员、设计师等高压职业人群占比突出——这与‘治愈系’标签高度吻合。”

“舆情监测显示,观众对他的评价集中在‘真实’、‘努力’、‘反差萌’这几个关键词上。”助理补充道,“特别是他那种‘明明很惨但依然乐观’的特质,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精神诉求。”

沈含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想起昨晚那个在简陋“一壁屋”前,明明处境艰难却还能自嘲“家徒一壁,心向大海”的青年,那种在逆境中依然闪耀的生命力,确实难得。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