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她的朝暮记事》第十二章:202X年11月21日 周二 晴·银杏绣线里的暖阳与约定
清晨的风裹着香樟叶的气息,轻轻吹过师范学院的宿舍楼。我背着帆布包站在楼下时,怀里还揣着刚从食堂买的热豆浆,搪瓷杯壁的温度透过布料传到手心,像揣了颗小小的暖炉。帆布包里装着广绣工具、速写本,还有昨天特意留的两颗糖蒸栗子——林念说绣广绣时嘴里含点甜的,针脚都会更软,今天要让她从绣第一针开始就甜。
七点十八分,浅粉色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楼道口。林念跑过来时,奶白色羽绒服的帽子歪在肩上,碎绒在阳光下像撒了把细糖,她手里拎着笔记本和绷架,绷架上固定着昨天绣了边缘的银杏叶底稿,浅黄的绣线在晨光里泛着柔润的光。
“陌染!我没迟到吧?”她跑到我面前,气息带着点轻喘,却先把绷架举到我眼前,“你看,我昨天把底稿又固定了一遍,今天绣中间的金黄绣线肯定不会歪。”我伸手帮她把帽子扶好,把热豆浆递过去:“没迟到,还早两分钟呢。豆浆放了桂花,你先喝两口暖一暖,我们去买完豆沙包就去广绣店。”
她接过搪瓷杯,指尖碰到杯壁时轻轻“呀”了一声:“好暖!”抿了一口后,眼睛弯成了月牙:“桂花的香味好浓,比昨天的还甜。”我们并肩往食堂走,她手里的绷架随着脚步轻轻晃,浅黄的绣线偶尔蹭到我的帆布包,像两片小叶子在悄悄碰触角。
食堂里的豆沙包刚出笼,热气裹着麦香飘到门口。林念抢着去排队,踮着脚跟窗口的阿姨说:“要两个豆沙包,麻烦多装一点糖霜,谢谢阿姨!”阿姨笑着递过纸袋:“小姑娘昨天也是这么说,是不是给身边的朋友带呀?”她脸颊泛红,回头朝我眨眨眼:“对呀,她喜欢吃甜的。”
我们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刚好落在她摊开的笔记本上,昨天我们写的字迹旁边,她又用彩笔添了个小小的银杏叶图案,叶子中间画了个空着的小圆圈,旁边写着“今天要填满金黄”。“你看,”她指着小圆圈,“等我们今天绣完银杏叶的中间,就把这个圆圈涂成金黄色,像给笔记也绣完了一样。”
“好啊,”我咬了口豆沙包,甜糯的豆沙沾在嘴角,她伸手用指尖帮我擦掉,指尖带着豆浆的温意,“等绣完,我们再在旁边画颗糖蒸栗子,让笔记也带着甜甜的味道。”她笑着点头,从帆布包里拿出一颗糖蒸栗子,剥了一半递到我嘴边:“先吃半颗,垫垫肚子,等会儿绣广绣才有劲。”
栗子的甜软在嘴里化开时,我突然想起昨天她绣银杏叶边缘的样子——阳光落在她握针的手上,浅黄的绣线在底稿上慢慢游走,像把晨光都织进了纸里。吃完早餐,我们背着帆布包、拎着绷架往广绣店走,林念一路上都在念叨:“不知道老板娘有没有把金黄绣线准备好,我昨天特意跟她说要最亮的那种,绣出来才像阳光晒过的银杏叶。”
“肯定准备好了,”我碰了碰她手里的绷架,“老板娘那么懂我们,说不定还帮我们把穿针器放在桌子上了。”话音刚落,就看到广绣店门口的梧桐树下,老板娘正坐在小马扎上整理绣线,看到我们,笑着朝我们挥手:“你们来啦!金黄绣线我放在靠窗的桌子上,还找了块新的绒布垫,绣的时候胳膊不硌得慌。”
我们走进店里,一股淡淡的丝线香扑面而来。靠窗的桌子上果然放着一小卷金黄绣线,旁边摆着穿针器和小剪刀,绒布垫是浅灰色的,铺在桌面上像块柔软的云。林念迫不及待地把绷架放在绒布垫上,拿起金黄绣线对着阳光看:“好亮!比我想象的还好看,你看,在阳光下像不像小太阳?”
我凑过去看,绣线的光泽顺着纤维流动,确实像把细碎的阳光缠在了一起。老板娘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小小的竹制线轴:“这个线轴给你们用,把金黄绣线绕在上面,绣的时候线不会打结,比直接拿着线团方便。”林念接过线轴,小心翼翼地把绣线绕上去,手指捏着线轴转的样子,像在给小太阳缠光晕。
“我们先从叶子的中间开始绣吧,”她拿起针,用穿针器很快穿好线,“按照笔记上写的,从叶柄往叶尖绣,针脚要比边缘的密一点,这样中间才会显得饱满。”我坐在她旁边,拿出速写本,笔尖刚碰到纸,就看到她停下来,皱着眉盯着底稿:“好像有点分不清哪里是中间的中心了,万一绣歪了怎么办?”
我凑过去,用指尖在底稿上点了个小印子:“从这里开始,你看,顺着叶脉的方向绣,每一针都对着这个小印子,肯定不会歪。”她点点头,握着针慢慢落下第一针,金黄的绣线落在浅黄的边缘里,像阳光突然照进了叶子中间,瞬间就有了生气。
老板娘坐在旁边绣玉兰图,偶尔抬头看一眼,笑着说:“你们绣得真齐,比我第一次绣银杏叶时好多了。金黄绣线要拉得轻一点,不然会把边缘的浅黄绣线带歪,就像给叶子铺阳光,要轻轻的才好看。”林念认真地听着,调整着拉线的力度,绣出来的针脚果然更匀了,金黄的色块慢慢在叶子中间铺展开,像一小块融化的阳光。
我拿着速写本,悄悄把她绣广绣的样子画下来——她的侧脸对着阳光,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细的影子,握针的手指微微弯曲,金黄的绣线从指间溜出来,落在底稿上时轻轻抖一下,像小雀的羽毛在纸上碰了碰。画到一半,她突然转头看我:“你在画什么呀?是不是在画我绣错针脚的样子?”
“才没有,”我把速写本递过去,“在画你绣银杏叶的样子,你看,金黄的绣线和你的发梢在阳光下都是亮的,特别好看。”她接过速写本,指尖轻轻碰过画纸上的绣线,脸颊慢慢红了:“你画得真好,比我自己看到的还好看。等会儿我绣完这一片,你也让我画一张,我要把你帮我穿针的样子画下来。”
“好啊,”我笑着说,从帆布包里拿出另一颗糖蒸栗子,“先吃颗栗子,吃完我教你画握针的姿势,保证你一学就会。”她接过栗子,剥的时候指尖沾了点糖霜,蹭到嘴角时自己没发现,我伸手帮她擦掉,她咬着栗子含糊地说:“谢谢陌染,你真好。”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已经绣完了银杏叶中间的一大半,金黄的绣线填满了叶子的大部分空间,只剩下叶尖的一小块还空着。林念伸了伸懒腰,胳膊举起来时,袖口的浅粉色针织衫露出来,像朵小花开在阳光下。“我们去吃午饭吧,”她看着银杏叶底稿,眼里满是满足,“下午回来把叶尖绣完,今天就能把整个银杏叶绣完啦!”
老板娘从厨房里端出两碗糖水,笑着放在我们面前:“这是我煮的银耳莲子羹,你们尝尝,绣了一上午肯定累了,补补身子。”银耳羹里放了冰糖,甜而不腻,林念喝了两口,眼睛亮了:“阿姨,您煮的真好喝,比食堂的甜汤还香。”老板娘笑得眼角起了细纹:“喜欢就多喝点,下午我再给你们留两碗。”
吃完午饭,我们在广绣店门口的梧桐树下散步。林念把银杏叶绷架抱在怀里,像抱着件宝贝,偶尔抬头看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说:“你看,阳光透过梧桐叶的样子,和我们绣的银杏叶好像,都是一块一块的金黄。”我伸手接住一片落下的梧桐叶,放在她的绷架旁边:“确实像,等我们绣完银杏叶,也绣一片梧桐叶,挂在宿舍的窗户边,让阳光照进来时,像有两片叶子在晒太阳。”
她接过梧桐叶,小心地夹进笔记本里:“好啊!我还要在笔记本里写‘今天和陌染一起绣完银杏叶,还捡了梧桐叶,阳光是金黄色的,日子也是金黄色的’。”我们绕着梧桐树走了两圈,她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我:“陌染,等我们绣完所有的广绣,要不要一起去骑楼街的那家老照相馆,拍一张带着我们广绣作品的照片?就像以前的人拍全家福一样,把我们的牡丹、银杏叶、梧桐叶都放在身边,以后翻相册就能想起现在的日子。”
我的心跳突然慢了半拍,看着她眼里的期待,用力点头:“好啊!我们还要穿今天的衣服,你穿浅粉色的针织衫,我穿米色的外套,我们的帆布包上挂着牡丹和银杏叶挂件,照片肯定特别好看。”她笑着跳了一下,伸手拉住我的手:“那我们说定了,等绣完梧桐叶就去,拉钩!”
我们的手指勾在一起,她的指尖软软的,像握着块温软的糖。风从梧桐树叶间吹过,带着点凉意,却因为手里的温度,变得格外暖。回到广绣店时,老板娘已经把下午要用到的绣线整理好了,金黄绣线旁边多了一小卷浅棕色的绣线:“这个是绣梧桐叶用的,你们要是想绣,现在就能开始准备。”
林念眼睛一亮,拿起浅棕色绣线:“谢谢阿姨!我们今天先绣完银杏叶,明天就开始绣梧桐叶,您看可以吗?”老板娘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你们慢慢来,绣广绣最忌急,要把日子的味道绣进去才好看。”
我们坐在窗边,继续绣银杏叶的叶尖。林念握着针,比上午更小心了,每一针都对着阳光看半天,生怕绣歪了。我帮她把线轴转了转,让金黄绣线能更顺畅地溜出来:“别紧张,你看,叶尖的针脚可以稍微疏一点,像阳光慢慢淡下去的样子,这样更自然。”她点点头,按照我说的调整针脚,绣出来的叶尖果然像被阳光轻轻扫过,柔和又明亮。
下午四点多,最后一针金黄绣线落在底稿上时,林念突然屏住了呼吸,盯着银杏叶看了半天,然后抬头朝我笑:“陌染!我们绣完了!你看,是不是像真的银杏叶一样?”我凑过去,整个银杏叶都被绣满了,浅黄的边缘裹着金黄的中间,叶脉的地方留着细细的空白,像阳光从叶子缝里漏下来,真的像一片被秋阳晒透的银杏叶。
老板娘也走过来,拿着放大镜看了看:“绣得真好,针脚齐,配色也准,比我年轻的时候绣的还好看。你们把这个挂在笔袋上,肯定有人问是在哪里买的。”林念小心翼翼地把银杏叶从绷架上取下来,对着阳光看,绣线的光泽顺着叶子的形状流动,像叶子真的在发光。
“我们现在就把它挂在你的笔袋上吧!”她拉着我的手,从帆布包里拿出我的笔袋——笔袋上本来挂着个小松鼠挂件,现在刚好能把银杏叶挂在旁边。她把银杏叶的挂绳系在笔袋上,调整了半天位置,直到两个挂件并排晃时刚好能碰到:“你看,小松鼠和银杏叶在一起,像小松鼠在捡银杏叶,好可爱!”
我看着笔袋上的两个挂件,心里暖暖的。她又从笔记本里翻出昨天画的小圆圈,拿出金黄色的彩笔,一点一点涂满:“现在笔记也‘绣完’啦!”涂完后,她把笔记本递给我,让我在旁边画糖蒸栗子,我画完后,她又添了个小小的桂花图案,说:“这样笔记就有栗子的甜、桂花的香,还有银杏叶的金黄,什么都不缺了。”
收拾东西准备走时,老板娘递给我们一个小小的木盒子:“这个是装广绣作品的,你们把绣好的牡丹和银杏叶放进去,不会被压坏,以后带出去也方便。”木盒子的表面刻着淡淡的兰花图案,打开后里面铺着绒布,刚好能放下两片绣好的广绣。林念接过盒子,小心地把银杏叶和牡丹放进去,像在放两件珍贵的宝贝。
我们背着帆布包,手里拎着木盒子,和老板娘道别。夕阳已经落到了骑楼街的屋顶上,把天空染成了淡金色,我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并排走在石板路上时,影子偶尔会叠在一起,像两只手悄悄握在了一起。
“我们去买糖炒栗子吧!”林念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的小摊,“今天绣完了银杏叶,要吃颗热乎的栗子庆祝一下。”摊主看到我们,笑着打招呼:“小姑娘昨天买过,今天还要一袋吗?我给你们挑最甜的。”林念点头,接过栗子时,摊主又多放了两颗:“看你们这么开心,多给两颗,祝你们天天都这么甜。”
我们一边走一边剥栗子,她剥好的第一颗递给我,我剥好的第一颗递给她,栗子的热意从指尖传到心里。走到学校门口时,她突然从帆布包里拿出速写本,翻到空白页:“现在该我画你了,你站在香樟树下,就像早上那样,我要把你帮我扶帽子的样子画下来。”
我站在香樟树下,阳光透过叶子落在她身上,她握着笔认真地画着,偶尔抬头看我一眼,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画完后,她跑过来递给我:“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虽然没有你画的好,但我把你的帆布包和牡丹挂件都画下来了。”我看着画纸上的自己,旁边还画了颗小小的栗子,嘴角忍不住上扬:“画得很好,比我画的还好看,我要把它夹在速写本的第一页。”
回到宿舍后,我把木盒子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摆上速写本和笔记本,像给我们的广绣作品搭了个小小的展示台。刚收拾好,手机就震动了,是林念发来的照片——她把银杏叶挂件放在台灯下,金黄的绣线在灯光下像撒了把碎星星,旁边摆着半颗糖蒸栗子,照片下面写着:“今天绣完了银杏叶,和陌染拉钩要去拍照片,还要绣梧桐叶,日子像银杏叶一样,满满的都是金黄的甜。”
我笑着回复她:“明天我们就开始准备梧桐叶的底稿,还要去查梧桐叶的叶脉怎么画,争取绣出和今天一样好看的梧桐叶。对了,我把我们的木盒子放在书架上了,明天带过去给你看看,我们一起把梧桐叶也放进去。”
“好呀!”她很快回复,后面跟着个捧着银杏叶的表情包,“明天我七点二十还在楼下等你,我们去买豆沙包的时候,再跟阿姨多要一点糖霜,今天的豆沙包太好吃了,我还想再吃一个。”
“没问题,”我回复她,“我明天再给你带热豆浆,放两片桂花,让你早上就有甜甜的味道。”放下手机,我坐在桌子前,拿出速写本,翻到今天画的她绣银杏叶的那页,在旁边添了个小小的拉钩的图案,又写了行字:“202X.11.21,和林念绣完银杏叶,拉钩约定拍照片,日子是金黄色的,心也是甜的。”
洗漱完躺在床上,窗外的月光落在书架上的木盒子上,盒子表面的兰花图案在月光下隐隐约约。我摸出手机,又看了一遍林念发来的照片,银杏叶的绣线在灯光下闪着微光,像一片小小的星空。突然想起下午我们拉钩的样子,她的指尖软软的,带着栗子的甜意,心里像被填满了暖融融的糖。
迷迷糊糊快睡着时,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林念发来的短消息:“陌染,我刚才又把银杏叶挂件拿出来看了,挂在笔袋上晃的时候,像小松鼠在和银杏叶玩。我好像已经开始期待明天了,期待梧桐叶的底稿,期待豆沙包的甜,还有和你一起走过的路~”
我笑着回复:“我也是,期待明天的一切,晚安,林念,梦里见我们绣好的梧桐叶。”放下手机,闭上眼睛,脑海里慢慢浮现出梦里的画面:我和林念坐在广绣店的窗边,阳光落在绷架上的梧桐叶底稿上,我们一起绣着浅棕色的绣线,叶子的纹路慢慢显出来,旁边的木盒子里放着牡丹和银杏叶,糖蒸栗子的甜香漫在空气里,像永远都不会散的甜意。
第二天早上七点十分,我背着帆布包站在师范学院宿舍楼下,帆布包里装着广绣工具、梧桐叶底稿,还有昨天特意整理好的浅棕色绣线——昨晚我对着台灯把绣线理了三遍,确保没有打结,今天林念一拿到就能直接用。另外还装了两颗糖蒸栗子和一小袋桂花糖,栗子是给她绣广绣时垫肚子的,桂花糖则是想着她喝豆浆时可以撒一点,让甜意更浓些。
怀里依旧揣着热豆浆,搪瓷杯比昨天多裹了层棉布,怕热气散得太快。刚站定没多久,就看到楼道口出现了浅粉色的身影,林念跑过来时,手里拎着笔记本和新的绷架,绷架上还夹着昨天捡的梧桐叶,叶子被她压得平平整整,叶脉的纹路在晨光里看得清清楚楚。
“陌染!你今天好早!”她跑到我面前,先伸手摸了摸我的帆布包,“是不是把梧桐叶的绣线带来了?我昨天晚上翻了好多梧桐叶的照片,还在笔记本上画了叶脉的草稿,你看!”说着就把笔记本递过来,上面画着三张小小的梧桐叶,每片叶子的叶脉都标了不同的走向,旁边还写着“试试从叶柄分三叉,更像真的”。
我接过笔记本,指尖碰到纸页上她画草稿时留下的铅笔印,暖暖的:“画得真清楚,比我查的资料还详细。绣线我带来了,理得很顺,你今天直接用就行。”说着把热豆浆递过去,“豆浆裹了棉布,还是热的,快喝两口,我们去买豆沙包。”
她接过搪瓷杯,掀开杯盖就闻到了桂花的香气,眼睛一亮:“是不是放了桂花糖?”我笑着点头:“昨天你说想喝更甜的,就加了点,你尝尝合不合口味。”她抿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睛:“刚好!甜而不腻,比食堂的甜汤还好喝。”
我们并肩往食堂走,她手里的绷架随着脚步轻轻晃,梧桐叶偶尔会蹭到我的胳膊,像片小小的影子在跟着我们。走到食堂门口,林念又抢着去排队,踮着脚跟阿姨说:“阿姨,要两个豆沙包,还是多放糖霜,谢谢!”阿姨笑着递过纸袋:“今天又给朋友带呀?你们俩天天一起,感情真好。”林念脸颊泛红,回头朝我笑:“对呀,我们要一起绣好多广绣呢。”
我们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落在纸袋上,豆沙包的热气把纸袋熏得软软的。林念打开纸袋,先拿了一个递到我面前:“你先吃,我昨天特意跟阿姨说要刚出笼的,现在还热乎着呢。”我咬了一口,甜糯的豆沙裹着糖霜,顺着嘴角往下淌,她赶紧拿出纸巾帮我擦,指尖带着豆浆的温意:“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吃完豆沙包,我们背着帆布包、拎着绷架往广绣店走。林念一路上都在念叨:“不知道老板娘看到我们的梧桐叶草稿会不会觉得好,要不要先让她看看叶脉的走向?还有绣线的颜色,浅棕色会不会太浅了,要不要加一点深棕色的边?”
“肯定不会,”我碰了碰她手里的绷架,“老板娘昨天还说要帮我们找梧桐叶的参考图,肯定会喜欢你的草稿。绣线颜色刚好,浅棕色绣叶子,加一点深棕色绣叶脉,像阳光照在叶子上,有深有浅才好看。”她点点头,脚步都轻快了些,像只期待拆礼物的小雀。
走到广绣店门口,果然看到老板娘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画册,看到我们,笑着招手:“你们来啦!我昨天找了本老画册,里面有好多梧桐叶的广绣图案,你们快来看。”我们走进店里,凑到老板娘身边,画册里的梧桐叶绣得栩栩如生,浅棕色的叶子上绣着深棕色的叶脉,边缘还留着一点浅黄,像被阳光晒过的痕迹。
“哇!好漂亮!”林念指着画册里的图案,“和我画的草稿有点像,不过这个叶脉更细,我们要不要试试?”老板娘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你们可以照着这个图案绣,我把深棕色的绣线也找出来了,放在桌子上了。”
我们走到靠窗的桌子前,果然看到一小卷深棕色的绣线,旁边还有老板娘准备的小剪刀和穿针器。林念迫不及待地把绷架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把梧桐叶底稿固定好,又把昨天画的草稿放在旁边,像在对照着做一件宝贝。
“我们先绣叶脉吧?”她拿起深棕色的绣线,用穿针器穿好线,“按照画册里的样子,从叶柄分三叉,再慢慢往叶尖绣,这样叶脉会更清楚。”我坐在她旁边,拿出速写本,准备画她绣梧桐叶的样子,笔尖刚碰到纸,就看到她停下来,皱着眉盯着底稿:“好像有点分不清三叉的位置,万一绣歪了怎么办?”
我凑过去,用指尖在底稿上点了三个小小的印子:“从这里分,你看,三个点离叶柄一样远,绣的时候对着这三个点,肯定不会歪。”她点点头,握着针慢慢落下第一针,深棕色的绣线落在底稿上,像一条小小的影子,顺着叶柄往叶尖延伸,瞬间就有了梧桐叶的样子。
老板娘坐在旁边绣玉兰图,偶尔抬头看一眼,笑着说:“你们学得真快,第一次绣梧桐叶就能找到叶脉的位置,比我年轻的时候强多了。深棕色的绣线要拉得细一点,叶脉才会显得精致,像真的叶子一样。”林念认真地听着,调整着拉线的力度,绣出来的叶脉果然更细了,顺着底稿的纹路慢慢延伸,像给叶子搭了个小小的架子。
我拿着速写本,悄悄把她绣广绣的样子画下来——她的侧脸对着阳光,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细的影子,握针的手指微微弯曲,深棕色的绣线从指间溜出来,落在底稿上时轻轻抖一下,像小雀的爪子在纸上碰了碰。画到一半,她突然转头看我:“你是不是又在画我?等我绣完这一段,也要画你,把你帮我点印子的样子画下来。”
“好啊,”我把速写本递过去,“你看,深棕色的绣线和你的发梢在阳光下都暖暖的,特别好看。”她接过速写本,指尖轻轻碰过画纸上的绣线,脸颊慢慢红了:“你画得真好,比我自己看到的还好看。等会儿我绣完叶脉,我们一起吃颗糖蒸栗子,庆祝一下。”
“好,”我笑着说,从帆布包里拿出糖蒸栗子,“我带了两颗,刚好我们一人一颗,垫垫肚子。”她接过栗子,剥的时候指尖沾了点糖霜,蹭到嘴角时自己没发现,我伸手帮她擦掉,她咬着栗子含糊地说:“谢谢陌染,你总是帮我擦嘴角,以后我也要帮你。”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已经绣完了梧桐叶的主要叶脉,深棕色的绣线在底稿上搭成了小小的架子,剩下的就是用浅棕色的绣线填满叶子的部分。林念伸了伸懒腰,胳膊举起来时,袖口的浅粉色针织衫露出来,像朵小花开在阳光下:“我们去吃午饭吧,下午回来填叶子,争取今天绣完一半。”
老板娘从厨房里端出两碗糖水,笑着放在我们面前:“今天煮的是红枣银耳羹,比昨天的更甜一点,你们绣了一上午,多喝点补补。”红枣的甜香飘到鼻子里,林念喝了两口,眼睛亮了:“阿姨,您煮的真好喝,比我妈妈煮的还甜。”老板娘笑得眼角起了细纹:“喜欢就多喝点,下午我再给你们留两碗。”
吃完午饭,我们在广绣店门口的梧桐树下散步。林念把绷架抱在怀里,偶尔抬头看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说:“你看,阳光透过梧桐叶的样子,和我们绣的叶脉好像,都是一条一条的影子。”我伸手接住一片落下的梧桐叶,放在她的绷架旁边:“确实像,等我们绣完,把这片叶子也夹在笔记本里,和我们绣的广绣放在一起,像一对小小的姐妹。”
她接过梧桐叶,小心地夹进笔记本里:“好啊!我还要在旁边写‘今天和陌染一起绣梧桐叶的叶脉,捡了新的梧桐叶,阳光是暖的,日子也是暖的’。”我们绕着梧桐树走了两圈,她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我:“陌染,等我们绣完梧桐叶,就去骑楼街的老照相馆好不好?我昨天问了室友,她们说那家照相馆拍的照片很有年代感,刚好适合放我们的广绣作品。”
我的心跳轻轻漏了一拍,看着她眼里的期待,用力点头:“好啊!我们把牡丹、银杏叶、梧桐叶都带着,穿今天的衣服,让摄影师把我们的广绣作品也拍进去,以后翻相册就能想起现在的日子。”她笑着跳了一下,伸手拉住我的手:“那我们说定了,绣完梧桐叶就去,拉钩!”
我们的手指勾在一起,她的指尖软软的,像握着块温软的糖。风从梧桐树叶间吹过,带着点凉意,却因为手里的温度,变得格外暖。回到广绣店时,老板娘已经把浅棕色的绣线整理好了,放在桌子上,旁边还放着一把小小的镊子:“用这个夹绣线,不会把线弄乱,填叶子的时候更方便。”
林念眼睛一亮,拿起镊子:“谢谢阿姨!我们今天肯定能绣完一半的叶子。”说着就坐在桌子前,拿起浅棕色的绣线,穿进针里,“我们从叶脉的旁边开始填吧,顺着叶脉的方向绣,这样叶子会显得更平整。”我坐在她旁边,帮她把绣线理了理:“别着急,慢慢绣,填叶子的针脚可以密一点,这样叶子会显得更饱满。”
她点点头,握着针慢慢落下第一针,浅棕色的绣线落在深棕色的叶脉旁边,像阳光慢慢铺满叶子,瞬间就有了生气。老板娘坐在旁边绣玉兰图,偶尔抬头看一眼,笑着说:“你们绣得真齐,比我第一次绣梧桐叶时好多了。浅棕色的绣线要拉得匀一点,不然叶子会显得一块深一块浅,像没晒匀的阳光。”林念认真地听着,调整着拉线的力度,绣出来的针脚果然更匀了,浅棕色的色块慢慢在叶脉旁边铺展开,像一小块融化的暖阳。
我拿着速写本,继续画她绣广绣的样子——她的侧脸对着阳光,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细的影子,握针的手指微微弯曲,浅棕色的绣线从指间溜出来,落在底稿上时轻轻抖一下,像小雀的羽毛在纸上碰了碰。画到一半,她突然转头看我:“你看,我们绣的叶子是不是越来越像真的了?等绣完,挂在宿舍的窗户边,让阳光照进来,肯定像有片真的梧桐叶在跟着我们。”
“当然像,”我把速写本递过去,“你看,画里的你和绣线都在发光,比真的还好看。”她接过速写本,指尖轻轻碰过画纸上的绣线,脸颊慢慢红了:“你画得真好,等我们绣完梧桐叶,就把这张画也放进木盒子里,和我们的广绣作品放在一起。”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四点多,我们已经绣完了梧桐叶的一半,浅棕色的绣线填满了叶子的左半部分,深棕色的叶脉在浅棕色的背景里显得格外清晰,像一片被阳光晒透的梧桐叶。林念伸了伸懒腰,拿起剩下的一颗糖蒸栗子,剥了一半递到我嘴边:“我们一起吃,庆祝绣完一半的梧桐叶。”
我咬了一口,栗子的甜软在嘴里化开,暖到了心里:“真甜,比昨天的还好吃。”她笑着点头:“因为是和你一起吃的呀,以后我们每次绣完一部分广绣,都要一起吃颗栗子,让每段日子都甜甜的。”
我们收拾好绷架和绣线,把梧桐叶底稿小心地夹在笔记本里。老板娘送我们到门口,笑着说:“今天绣得不错,明天继续,争取把梧桐叶绣完。”我们笑着点头,背着帆布包往学校走,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并排走在石板路上时,影子偶尔会叠在一起,像两只手悄悄握在了一起。
走到学校门口,林念突然停下脚步,从帆布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到今天的那页,在梧桐叶草稿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半满的圆圈,旁边写着“今天填了一半,明天继续”。“你看,”她指着圆圈,“等我们明天绣完另一半,就把这个圆圈涂满浅棕色,像给笔记也绣完了一样。”
“好啊,”我伸手摸了摸她的笔记本,“明天我们早点来,争取把梧桐叶绣完,然后就去骑楼街的老照相馆,拍我们的照片。”她笑着点头,伸手拉住我的手:“好!我们明天一定能绣完,然后去拍照片,把我们的广绣作品都拍进去,让照片也带着甜甜的味道。”
我们手牵手往宿舍走,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淡金色,风从香樟树叶间吹过,带着点凉意,却因为手里的温度,变得格外暖。回到宿舍后,我把帆布包里的广绣工具一一拿出来,梧桐叶的绣线理得整整齐齐,绷架放在桌子上,旁边摆着速写本和笔记本,像把今天的时光都妥帖地收了起来。
刚收拾好,手机就震动了,是林念发来的照片——她把今天绣的梧桐叶放在台灯下,浅棕色的绣线在灯光下泛着柔润的光,深棕色的叶脉像小小的影子,旁边还摆着半颗糖蒸栗子。照片下面写着:“今天和陌染一起绣完了梧桐叶的一半,栗子好甜,绣线好暖,明天一定要绣完,然后去拍照片,把我们的广绣都拍进去~”
我笑着回复她:“明天我们一定能绣完,我会早点去广绣店,把绣线理好,再给你带颗糖蒸栗子,让你绣的时候也甜甜的。”她很快回复,后面跟着个捧着梧桐叶的表情包:“好呀!明天我也早点来,我们一起绣完梧桐叶,一起去拍照片,一起把日子过得甜甜的!”
放下手机,我坐在桌子前,拿出速写本,翻到今天画的林念绣梧桐叶的那页。指尖轻轻碰过画纸上的绣线,突然想起下午她靠在我肩膀上看画册的样子,想起她帮我调整针脚时认真的眼神,想起她剥栗子时小心翼翼的动作。这些小小的画面像一颗颗糖,落在心里,甜得发暖。
我拿出彩铅,在画的旁边添了一片小小的梧桐叶,又画了一颗冒着热气的糖蒸栗子,最后在角落写了行字:“202X.11.22,和林念绣梧桐叶的一半,吃了超甜的糖蒸栗子,夕阳是暖的,心也是暖的。”写完后,把速写本放进帆布包,刚好和广绣工具包挨在一起,像把今天的时光都妥帖地收了起来。
洗漱完躺在床上,窗外的月光落在桌子上的绷架上,梧桐叶的底稿在月光下隐隐约约。我摸出手机,又看了一遍林念发来的照片,浅棕色的绣线在灯光下闪着微光,像一片小小的暖云。突然想起下午我们拉钩的样子,她的指尖软软的,带着栗子的甜意,心里像被填满了暖融融的糖。
迷迷糊糊快睡着时,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林念发来的短消息:“陌染,我刚才又把今天绣的梧桐叶拿出来看了,放在台灯下,叶脉像小小的影子,叶子像被阳光晒过一样。我好像已经开始期待明天了,期待绣完梧桐叶,期待去拍照片,期待和你一起走过的每一段路~”
我笑着回复:“我也是,期待明天的一切,晚安,林念,梦里见我们绣完的梧桐叶。”放下手机,闭上眼睛,脑海里慢慢浮现出梦里的画面:我和林念坐在广绣店的窗边,阳光落在绷架上的梧桐叶上,我们一起绣着最后一针浅棕色的绣线,叶子的纹路慢慢显出来,旁边的木盒子里放着牡丹、银杏叶和刚绣完的梧桐叶,糖蒸栗子的甜香漫在空气里,像永远都不会散的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