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与她的朝暮记事》第十章:202X年11月19日 周日 多云·广绣针脚里的冬日甜

清晨七点的闹钟刚响一声,我就按掉了。窗外的天是淡灰色的,香樟树的叶子上沾着点晨露,风一吹,偶尔有几滴落在窗台上,轻轻的声响像在敲小鼓。我摸过枕边的帆布包,指尖碰到里面的速写本——昨天特意把它放在最上面,今天要画下林念学广绣的样子。

换衣服时,我选了件浅灰色毛衣,外面套了件米白色外套——上次逛广绣店时,店主说浅色系衬绣线的颜色,还在包里塞了三样东西:装着广绣工具的小布包(是上周和林念一起挑的,浅蓝底绣着小梅花)、保温杯(装了热的红枣枸杞茶,早上有点凉)、还有上次画的操场日夜图,想带给她看看我们贴好叶子的样子。

走到师范学院宿舍楼下时,刚过七点半。我靠在香樟树上等她,手里攥着保温杯,指尖能感受到里面的暖意。没过多久,就看到楼道口传来熟悉的身影——林念穿着浅粉色针织衫,外面套了件奶白色羽绒服,手里拎着一个方方正正的布包,上面印着小小的广绣图案,是上次在店里买的练习用布。

“陌染!”她笑着跑过来,布包在手里轻轻晃,羽绒服的帽子上沾了点碎绒,像只软乎乎的小团子,“我没迟到吧?特意提前十分钟把广绣工具装好,还带了上次店主给的针法图,等下我们可以对照着学!”她跑到我面前,气息带着点轻喘,脸颊泛着浅红,伸手就来拉我的手:“快走吧,店主说今天会教我们绣牡丹,刚好和我的挂件配一对!”

我们并肩往公交站走,风比上周凉了点,她把我的手往她的羽绒服口袋里塞了塞,里面暖暖的,还放着一颗奶糖。“昨天我特意问妈妈怎么挑绣线,”她边走边说,眼睛亮晶晶的,“妈妈说要选颜色正的,摸起来软的,我还在笔记本上记了,等下我们挑线的时候可以对照着看。”她从布包里拿出笔记本,翻到记着“广绣挑线技巧”的那页,上面用彩色笔写着“1. 看光泽:自然光下泛柔光的好;2. 摸手感:不粗糙、不扎手的佳;3. 试韧性:轻轻拉不断的优”,每一条后面都画了个小对勾。

我看着笔记本上认真的字迹,忍不住笑了:“你准备得也太细致了,连‘试韧性’都记下来了。”她吐了吐舌头,把笔记本折好放进布包:“那当然!第一次和你一起学广绣,肯定要把每一步都做好,不能让绣线不好影响我们的作品,以后还要把绣好的牡丹挂在你的帆布包上呢。”

公交到站时,刚好有座位。我们坐在靠窗的位置,她把布包放在腿上,偶尔指着窗外的街景和我说话——看到路边卖糖炒栗子的摊位,她眼睛一亮:“等下学完广绣,我们买一袋栗子好不好?上次吃的糖炒栗子超甜,冬天吃暖乎乎的。”我点头,从包里拿出保温杯,拧开盖子递给她:“先喝点红枣茶暖暖胃,等下学广绣要坐好久,别着凉了。”

她接过保温杯,喝了一口,眼睛弯成月牙:“好好喝!比食堂的红枣茶甜一点,是你自己煮的吗?”“嗯,昨天晚上煮的,放了两颗枸杞,”我看着她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的发梢,“你要是喜欢,下次我多煮点,装在你的搪瓷杯里,我们一起喝。”她的耳尖瞬间泛红,悄悄往我身边靠了靠,保温杯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好呀,我下次把搪瓷杯带来,还要放一片桂花,像上次一样。”

八点半,我们到了广绣店。店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看到我们来,笑着迎上来:“小姑娘们来啦!我把绣牡丹的工具都准备好了,就在里面的桌子上,你们先坐,我给你们拿绣线。”店里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丝线香,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广绣作品——有开得正盛的牡丹,有展翅的孔雀,还有小桥流水的风景,每一件都绣得栩栩如生。

我们坐在靠窗的桌子旁,桌子上放着绷架、绣针、底稿和几捆绣线。林念拿起底稿仔细看,上面印着一朵半开的牡丹,旁边还标着每部分要用的绣线颜色:花瓣用粉渐变,花蕊用金黄,花茎用深绿。“你看!这个牡丹和我的挂件很像,”她把脖子上的牡丹挂件摘下来,放在底稿旁边,“就是比挂件上的大一点,绣好肯定更好看。”

老奶奶端着绣线过来,笑着说:“你们先挑绣线,挑的时候可以对照着底稿,也可以像我昨天说的,看看光泽、摸摸手感。”林念立刻拿起一捆粉色绣线,放在自然光下看:“陌染,你看这个粉色,是不是和底稿上的花瓣颜色很像?摸起来也软乎乎的,应该是好线。”我凑过去看,绣线在阳光下泛着柔光,摸起来确实细腻,点头说:“嗯,这个颜色很正,就选这个吧,花蕊的话,我们选这个深一点的金黄,看起来更亮。”

挑好绣线,老奶奶开始教我们穿针。“穿针的时候要小心,线的长度别太长,不然容易打结,”老奶奶拿着绣针,手把手地教林念,“把线穿过针孔,然后打个小结,结要小一点,不然绣的时候会鼓起来。”林念学得很认真,眼睛紧紧盯着针和线,手指轻轻捏着针,试了两次就学会了,还兴奋地跟我说:“陌染,我学会穿针啦!你看,这个结是不是很小?”

我看着她手里的针和线,结打得确实小巧,忍不住夸她:“学得真快!比我第一次学的时候厉害多了,我那时候打了好几个大结,都没法绣。”她笑着把针递给我:“你也试试,我帮你看着,要是结大了,我教你怎么改。”我拿起针,按照老奶奶教的方法穿线打结,她在旁边小声提醒:“线再拉短一点,结再捏小一点,对,就是这样!”

开始绣牡丹花瓣时,老奶奶教我们用“套针”——先从花瓣的边缘绣起,一针一针往中间套,这样绣出来的花瓣会有层次感。林念拿着针,小心翼翼地往下扎,绣线在底稿上慢慢形成一道弧线,像真的花瓣边缘。“你看!我绣出一点花瓣的样子了,”她抬头看我,眼睛里满是兴奋,“就是手有点酸,原来绣广绣这么累。”

我放下手里的针,帮她揉了揉手腕:“慢慢来,别着急,我们今天绣不完可以下次再来,主要是享受一起绣的过程。”她点头,靠在我肩膀上歇了会儿,又拿起针继续绣:“我想今天多绣一点,最好能把一片花瓣绣完,这样下次来就能绣花蕊了,早点绣好,就能挂在你的帆布包上。”

我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拿出速写本,悄悄勾勒出这个画面——她低头绣线的样子、手里的绷架、旁边的绣线和挂件,还有窗外慢慢飘的云。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混着店里轻轻的丝线摩擦声,格外安静。画到一半,她突然抬头:“你在画我吗?等下画完给我看看好不好?我想把画和我们的广绣作品放在一起。”

“好,”我把速写本递给她,“刚画了一半,还没画完你的发梢,你看,这里的阳光要不要添点浅黄?”她凑过来看,手指轻轻碰了碰画纸上的绷架:“不用不用,这样就很好!你把我握针的姿势都画出来了,以后看到这张画,就会想起今天在广绣店学绣牡丹的样子。”

我们一边绣,一边和老奶奶聊天。老奶奶说,她做广绣已经四十多年了,年轻时跟着母亲学,后来开了这家店,就是想让更多人喜欢广绣。“你们年轻人愿意学广绣,我很高兴,”老奶奶笑着说,“广绣是老手艺,需要有人传下去,你们绣完这个牡丹,以后还可以学绣别的,比如你们喜欢的花,或者小动物。”

林念眼睛一亮,抬头说:“奶奶,我们下次可以学绣小松鼠吗?就是抱着松果的那种,陌染有个小松鼠笔袋,我想绣一个挂在上面,和笔袋配一对。”老奶奶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下次你们来,我给你们准备小松鼠的底稿,保证比牡丹简单,你们肯定学得会。”

绣到中午十一点时,林念终于把一片花瓣绣完了。粉色的绣线在底稿上层层叠叠,像真的花瓣一样有光泽,她举着绷架给我看:“陌染,你看!我绣完一片花瓣了!是不是很好看?比我想象的还好看!”我凑过去看,花瓣的边缘很整齐,颜色过渡也自然,忍不住夸她:“太好看了!比店里挂的样品还精致,你太厉害了。”

她的脸颊泛红,把绷架放在桌子上:“其实也没有很厉害,就是慢一点,小心一点,你绣的这片也快好了,你看,这里的弧线很流畅。”我看着自己手里的绷架,花瓣确实快绣完了,只是针脚比她的稍微粗一点,她伸手帮我调整了一下最后几针:“这样就好了,你看,现在是不是和我的差不多了?”

中午我们在广绣店附近的小面馆吃了面。林念点了番茄鸡蛋面,我点了牛肉拉面,她还特意加了个卤蛋,放在我碗里:“你多吃点,下午还要绣好久,别饿肚子。”我把卤蛋分了一半给她:“一起吃,你上午绣了那么久,也需要补充能量,等下下午我们争取把另一片花瓣也绣完。”

吃完面,我们在附近的小店逛了逛。看到一家卖手工饰品的店,林念拉着我进去,里面有很多用丝线做的小挂件——有小小的牡丹,有可爱的兔子,还有星星形状的。“你看这个小牡丹挂件,和我们绣的很像,”她拿起一个粉色的小牡丹,放在我手里,“就是比我们的小一点,要不要买一个?挂在你的钥匙上,和帆布包上的以后绣的牡丹配一对。”

我看着手里的小牡丹,绣得很精致,点头说:“好,买一个,以后我的钥匙上挂小牡丹,帆布包上挂我们一起绣的大牡丹,走到哪里都有我们一起做的东西。”她笑着付钱,把小牡丹挂件递给我:“以后看到这个挂件,就想起今天在广绣店的日子,还有我们一起绣牡丹的样子。”

下午回到广绣店,我们继续绣牡丹。林念的速度比上午快了点,针脚也更整齐了,她还帮我指出哪里的针脚歪了,哪里的颜色需要调整。绣到三点时,我们终于把两片花瓣都绣完了。老奶奶过来看了看,笑着说:“你们学得真快!第一次学就能绣得这么好,比我年轻时学得还快。”

林念拿着绷架,眼睛里满是成就感:“谢谢奶奶,要是没有您教我们,我们肯定绣不好,下次我们还要来学绣小松鼠,还要把今天绣的牡丹带过来,继续绣花蕊。”老奶奶点头,给我们找了个纸盒子:“把绷架装在盒子里,别压到绣线,下次来的时候再带来,我给你们准备花蕊的绣线。”

收拾东西时,林念把我们的广绣工具都放进布包里,还特意把绣好的绷架放在最上面,小心地护着:“别碰到,不然绣线会乱,我们好不容易绣完两片花瓣,可不能弄坏了。”我帮她把纸盒子放进帆布包,又把保温杯递给她:“喝点红枣茶,我们准备回去了,晚上还要一起去买糖炒栗子呢。”

坐公交回学校时,我们坐在后排,手里捧着装着绷架的纸盒子。林念靠在我肩膀上,小声说:“陌染,今天学广绣真有意思,比我想象的还好玩,尤其是绣完一片花瓣的时候,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以后我们还要学绣好多东西,比如小松鼠、小星星,还有我们喜欢的花。”

“好,”我握紧她的手,“以后我们每个周末都来学一点,慢慢绣,把我们喜欢的东西都绣出来,挂在你的搪瓷杯上,我的帆布包上,还有我们的笔记本里,以后看到这些绣品,就想起我们一起学广绣的日子。”她抬头看我,眼睛里映着窗外的街景:“嗯!还要把我们学广绣的样子画在速写本里,像今天你画的那样,以后翻本子就能想起每一次的进步。”

回到学校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风比下午凉了点,林念把我的手往她的羽绒服口袋里塞了塞:“我们先把绷架放回宿舍,然后去买糖炒栗子好不好?我记得学校东门的那家栗子店,冬天的栗子特别甜,还热乎乎的。”

我点头,和她一起先回了她的宿舍楼下。她把装着绷架的纸盒子抱在怀里,像抱着宝贝:“我先上去放好,马上下来,你在楼下等我,别走远了。”“好,”我靠在香樟树上,看着她跑进宿舍,心里满是暖意——今天的广绣针脚里,藏着我们一起的时光,以后每次看到那片绣好的牡丹,就会想起这个冬日的下午,她认真绣线的样子,还有我们一起说的话。

没过多久,林念就下来了,手里拎着她的搪瓷杯:“我把绷架放在桌子上了,还盖了块布,别弄脏了,我们去买栗子吧,我已经想好要多买一点,晚上在宿舍吃,还可以分给室友一点。”我们并肩往东门走,夕阳落在地上,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只手牵在一起的小兽。

走到栗子店时,刚好有人在买栗子,队伍排得不长。林念拉着我站在队伍后面,眼睛盯着锅里的栗子,鼻子轻轻嗅了嗅:“好香啊!比上次闻到的还香,肯定很甜。”我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等下买了我们先吃一个,看看甜不甜,要是甜,下次我们再来买。”

轮到我们时,店主笑着问:“小姑娘,要多少栗子?今天的栗子刚炒好,还热乎着呢。”林念立刻说:“要一斤!我们要甜一点的,最好是开口的,好剥。”店主麻利地称好栗子,装进纸袋里,还特意多放了两个:“看你们俩这么可爱,多送你们两个,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林念接过纸袋,递了一个给我:“你先吃,我剥给你。”她小心翼翼地剥开栗子壳,里面的栗子肉是金黄色的,冒着热气。我咬了一口,甜得恰到好处,还带着点栗子的香味,忍不住说:“太甜了!比上次的还好吃,你也快尝尝。”她笑着咬了一口自己剥的栗子,眼睛亮了:“真的!比我想象的还甜,冬天吃这个太舒服了,暖乎乎的。”

我们一边吃栗子,一边往学校走。路过操场时,林念指着里面的草坪说:“你看!草坪上还有人在晒太阳,我们下次吃完栗子,也来这里晒太阳好不好?把我们的广绣绷架带来,一边晒太阳一边绣,肯定很舒服。”我点头,把手里的栗子壳扔进垃圾桶:“好,下次我们还带保温杯,装着红枣茶,一边喝一边绣,一边晒太阳,想想都觉得舒服。”

走到师范学院宿舍楼下时,天已经慢慢暗下来了。林念把剩下的栗子放进我的帆布包:“这个给你,晚上饿了可以吃,我留了几个,分给室友尝尝,让她们也知道我们今天买的栗子有多甜。”我接过帆布包,从里面拿出上次画的操场日夜图,递给她:“这个给你,我们已经把叶子贴好了,你看,这里的晚霞和星星,是不是和那天的一样?”

她接过画,认真地看了看,手指轻轻碰了碰贴在上面的梧桐叶:“太好看了!叶子贴得刚好,晚霞的颜色也很像,我要把它夹在我的笔记本里,和《帝女花》的资料放在一起,以后翻到这页,就想起我们在操场画星星的日子。”她抬头看我,眼睛里映着路灯的光:“明天早上我们还一起买豆沙包好不好?我把我的笔记本带来,给你看我夹在里面的香樟叶,还有今天学广绣的笔记。”

“好,”我点头,“我明天早上把广绣工具也带来,给你看看我们挑的绣线,还要告诉你,我昨晚梦到我们绣完了牡丹,挂在我的帆布包上,特别好看。”她笑着点头,往宿舍走了几步又回头,挥了挥手:“陌染,晚安!我会梦到我们把牡丹绣完了,还在旁边绣了只小松鼠,挂在你的帆布包上,走在路上的时候,挂件还轻轻晃呢!”她挥着手,浅粉色的针织衫袖口露出一点,在路灯下像朵小小的花。

“我也会梦到的,”我朝她挥手,看着她转身跑进楼道,直到身影消失才收回目光。帆布包里还留着栗子的余温,指尖碰到装着广绣工具的小布包,突然觉得这个冬天好像格外暖——暖在红枣茶的甜里,暖在广绣针脚的软里,更暖在和她一起的每一个小片段里。

回到宿舍,我把帆布包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来:剩下的栗子放在盘子里,小牡丹挂件挂在钥匙上,操场日夜图摆在桌子中央,还有装着绷架的纸盒子轻轻放在书架上。刚收拾好,手机就震动了,是林念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照片——她把今天学广绣的笔记摊在桌子上,旁边放着牡丹挂件和那片香樟叶,笔记上还画了个小小的栗子图案。

“笔记我整理好啦!还画了今天吃的栗子,”消息里写着,“刚才分给室友栗子,她们都说超甜,还问我在哪里买的,我跟她们说是和你一起去的,下次我们可以带她们一起去!对啦,我把你给我的操场日夜图夹在笔记本里了,刚好在《帝女花》资料的后面,以后翻资料就能看到画,想起我们的星星和晚霞~”

我看着照片里整齐的笔记和可爱的栗子图案,忍不住笑了,回复她:“室友喜欢就好,下次带她们一起去买栗子,再带她们去广绣店看看,让她们也看看我们绣的牡丹。我把绷架放在书架上了,还特意离书远一点,怕碰到绣线,明天早上我们早点去买豆沙包,我想早点看到你的笔记。”

“好呀!明天我七点二十就下来,比平时早十分钟,”她很快回复,后面跟着个捧着豆沙包的表情包,“我还会带热豆浆,装在搪瓷杯里,放一片桂花,像上次说的那样,我们在食堂一边吃豆沙包一边看笔记,肯定很舒服。”

放下手机,我坐在桌子前,拿出速写本,翻到今天画的林念绣广绣的那页。指尖轻轻碰过画纸上她握针的姿势,突然想起下午她靠在我肩膀上歇气的样子,想起她帮我调整针脚时认真的眼神,想起她剥栗子时小心翼翼的动作。这些小小的画面像一颗颗糖,落在心里,甜得发暖。

我拿出彩铅,在画的旁边添了一朵小小的牡丹,又画了一颗冒着热气的栗子,最后在角落写了行字:“202X.11.19,和林念学广绣,绣了两片牡丹花瓣,吃了超甜的糖炒栗子,冬天的风都变甜了。”写完后,把速写本放进帆布包,刚好和广绣工具包挨在一起,像把今天的时光都妥帖地收了起来。

洗漱完躺在床上,窗外的路灯还亮着,偶尔有风吹过香樟树,叶子轻轻响。我摸出手机,又看了一遍林念发来的照片,笔记上的“广绣挑线技巧”还画着小对勾,香樟叶的边缘泛着浅红,和那天在骑楼街捡的叶子很像。突然觉得,我们的日子就像这些细碎的小事——绣线、栗子、画、叶子,看似平凡,却因为有了彼此,变得格外珍贵。

迷迷糊糊快睡着时,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林念发来的短消息:“陌染,我刚才又看了一眼我们绣的牡丹,放在台灯下看,绣线好像在发光,像星星一样。我好像已经开始期待明天了,期待豆沙包、热豆浆,还有你的画~”

我笑着回复:“我也是,期待明天的一切,晚安,林念,梦里见我们绣好的牡丹。”

放下手机,闭上眼睛,脑海里慢慢浮现出梦里的画面:我和林念坐在广绣店的窗边,阳光落在绷架上,我们一起绣着牡丹的花蕊,金黄的绣线在底稿上慢慢成形,旁边的小松鼠底稿也快绣完了,针脚细细密密,像藏着说不尽的话。绣完后,我们把牡丹挂在我的帆布包上,小松鼠挂在我的笔袋上,走在骑楼街的落叶堆里,帆布包上的牡丹轻轻晃,笔袋里的小松鼠好像在抱着松果笑。

梦里的风也是暖的,带着糖炒栗子的香,林念拉着我的手,说要去买桂花茶,还要去操场晒太阳,把我们绣好的广绣作品放在草坪上,让阳光晒得软乎乎的。我跟着她走,手里攥着她剥好的栗子,甜意从舌尖一直暖到心里,好像永远都走不完这条满是甜意的路。

第二天早上七点十分,我就背着帆布包站在了师范学院宿舍楼下。帆布包里装着广绣工具、速写本、还有昨天剩下的几颗栗子,保温杯里装着热豆浆,特意放了一片桂花,和林念说的一样。风比昨天凉了点,但阳光很好,落在香樟树上,把叶子照得发亮。

没过多久,就看到林念跑过来,手里拎着笔记本和搪瓷杯,浅粉色的针织衫外面还是那件奶白色羽绒服,帽子上的碎绒在阳光下像撒了把碎糖。“陌染!我没迟到吧?”她跑到我面前,气息带着点轻喘,却笑着把笔记本递过来,“你看,我的笔记都整理好啦,还有夹在里面的香樟叶,是不是和那天的一样?”

我接过笔记本,翻到学广绣的那页,香樟叶还保持着那天的样子,边缘的浅红一点没褪,笔记上的字迹还是那么认真,连“试韧性”后面的小对勾都画得圆圆的。“和那天的一样好看,”我笑着说,把帆布包里的广绣工具拿出来,“你看我们挑的绣线,在阳光下还是这么亮,昨天梦到我们把花蕊绣完了,金黄的,特别好看。”

她凑过来看绣线,眼睛亮晶晶的:“真的!我也梦到了,还梦到我们绣完了小松鼠,挂在你的笔袋上,和笔袋上的小松鼠刚好一对!”她从搪瓷杯里拿出一片桂花,放在我的帆布包上:“这个给你,放在帆布包上,和牡丹挂件配一对,以后看到桂花,就想起我们的豆浆和广绣。”

我把桂花小心地夹进速写本里,刚好夹在昨天画的广绣画面那页:“好,我们现在去买豆沙包,然后在食堂一边吃一边看笔记,再说说我们梦里的广绣作品。”

她笑着点头,伸手拉住我的手,往食堂的方向走。阳光落在我们身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她的手暖暖的,像揣了颗热栗子。风吹过,带着食堂的豆沙包香,还有我们帆布包里的丝线香,混在一起,成了这个冬天最甜的味道。

走到食堂门口时,林念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我,眼睛里映着阳光:“陌染,你说我们以后是不是可以把我们一起做的事都记下来?学广绣、看《帝女花》、画操场、买栗子,都记在笔记本里,以后老了翻起来,就像重新过了一遍这些日子。”

我握紧她的手,笑着说:“好啊,我们一起记,把每一个甜美的日子都记下来,让笔记本里装满我们的故事,装满这个冬天的甜,还有以后每一个冬天的甜。”

她的脸颊泛红,靠在我身边,小声说:“嗯!就这么说定了,我们一起把日子过成甜甜的故事,永远都这么甜。”

食堂里的豆沙包刚蒸好,冒着热气,我们买了两个豆沙包,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喝豆浆,一边看笔记,一边说着想绣的下一个广绣作品。阳光落在笔记本上,把香樟叶照得透亮,豆浆里的桂花轻轻飘,甜意像要从杯子里溢出来,漫在我们身边,漫在这个满是希望的早晨里。

原来最好的日子,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和喜欢的人一起,绣一针一线的广绣,吃一颗一颗的栗子,记一页一页的笔记,把平凡的每一刻,都过成藏着甜意的诗,让每一个冬天,都因为这些细碎的甜,变得温暖又难忘。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