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文学
一个火热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稷下学宫,天问阁楼。

金阳照耀繁华殿顶,屋脊飞龙彩凤直欲冲天。

这一日,阁楼附近多了重重卫兵。

卫兵人高马大,皆是黑甲素衣,这座天下学宫,萦绕着战场肃杀之气。

天问顶层。

“拜见大王!” 大祭酒田衡鞠躬行礼。

重重帷帐,侍女并随。一身形肥硕,面色苍白,头戴旒冕的中年人半躺芙蓉床之上。

身侧站着六个面色阴鸷的寺人(太监)。

此乃齐国大王田建,世人称大王、外国称齐王建。

田衡极看不起这位蠢猪似的大王,表面上还是保持着基本的礼节。

齐王建误信秦国蛊惑,以为齐秦二国交好,而坐视韩国赵国灭亡。

齐国危机,近在眼前。

“大王,秦国攻魏,我齐务必出手支援,否则唇亡齿寒,下一个定是齐楚。”

“无需多言,齐国按兵不动,静待诸国削弱暴秦即可。”齐王建深烦这个聒噪的老家伙。

齐国国力强盛,岂是韩赵魏之流足以比拟,即便无法一统天下,亦可与秦国形成“东西”二帝之局。

“国家大事,皓首老朽安能明了?”齐王建言语中带着讥讽。

整日只知劝诫,仿佛孤王是纣王那般的昏君。

难道自己比嬴政差很多吗?

“是,大王。”田衡没有反驳。

“先说稷下学宫,等会百官就位,孤亲自考校学宫众士,倘若尽是酒囊饭袋,你这大祭酒之位不保,学宫不必再开。”

“是!”

日头渐升。

学宫近两百号人来齐。

刘川环视四周,尽是峨冠博带的百家学士。

稷下学宫大祭酒之下共有五个阵营,分别为典职祭酒邹文,此乃邹忌后人。

祠灶祭酒韩众,此人擅长祭祀、服饵。

监殿祭酒石松,道家弟子,此人身形魁梧,擅长炼丹。师父整日与此祭酒手下的人交流。

度世祭酒卢生,道家、黄老派弟子、擅长黄老学问、医道。

最后一个是儒家弟子浮丘伯。

“稷下学宫到底是没落了。”

以往稷下学宫哪有这么多方士,全盛时期几乎是百家争鸣。

而今经世致用的学派,诸如法家、墨家、农家、兵家几乎都投了秦国。

若不是秦国限制太多,又不喜方术之道,刘川说不定也投了此国。

“诸位大夫进殿!”寺人高唱。

天问大殿,文臣并列。

齐王建高坐殿堂,黑甲武士拱卫,身后是齐地八主,八神好似默默垂视这位齐地的王者。

大祭酒田衡坐于右侧,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捏了一把冷汗。

他知道这帮人的水平。

浮丘伯有真才实学,韩众、卢生口才伶俐,石松武功高强。

其余人资质并不出彩。

像孟子、荀子一代天才辈出,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难道祖业即将断在我的手上了吗?”

田衡悲怆自问。

“众生献艺。”

“兵家石松,拜见陛下。”

监殿祭酒石松第一个出列。

“田僚。”齐王建对身侧身高两米的壮士微微颔首。

“是!”

“冒犯了。”

石松轻喝一声,体表浮现淡金色泽,皮肤宛如铁皮坚硬。

“金刚不坏外功,上品内气,武力堪比宗师。”

易蒙在刘川身边轻声说道。

“这外皮,起码能挡手枪子弹了吧?”

正当两人以为有一番龙争虎斗。

结果台上将军轻松跳下,长啸一声,一拳轰出。

砰!

拳风浮现白色气浪,一下将石松击飞三丈。

“宗师!!”

众人聒噪起来,齐王身边这名将军竟是宗师。

“以黑烟术迷之,掌焰击之,腾蛇杀之。定能击杀此人。”刘川心中暗想。

此人一出,兵家子弟不敢再出,之前跃跃欲试的易蒙瞬间气馁。

“齐国……大齐果然人才辈出。”易蒙差点说漏嘴,心虚地瞄了一眼,发现刘川似乎没听见,顿时松了一口气。

“国外间谍?”

刘川不以为意,临淄最不缺的就是间谍。

接下来有道家子弟献丹、纵横家子弟辩证口才、农家子弟敬献祥瑞。但都不符合大王心意。

“在下献诗经注解一套,此乃当世最全诗经。”

浮丘伯出列,敬献帛书。

百官传阅,整个大殿轰动起来。

“诗经全册?还有注解?”

“这般厚的帛书,估计万字以上。”

“不止,起码五万。”

先秦时期文字简练,万字已称是巨著。

此诗经集合诸子注解,浮丘伯还在其上添加了自己感悟。

齐王建不以为然,但看到大夫们这般热忱,不得不说道:

“尚可。”

“谢大王。”浮丘伯回列。

“还不够。”

田衡心中念叨。

浮丘伯早有盛名,不足以证明稷下学宫的功劳。

“方仙道术士韩终,献仙丹一枚。”

韩终是个卖相极佳的方士,样貌俊美,头发雪白,好似鹤发童颜。

他上前一步,掌心竟浮现绿色幽火,随后幽火炸开,飞出一只赤首白鸟。

群臣大惊失色,齐王建眼中迸发精光。

韩终杀鸟取丹,献给齐王。

“在下沟通天帝,敬献延年益寿丹一枚。”

“快快拿来!”

齐王建服下鸟丹,面色浮现不正常的潮红,精神焕发百倍,更重要的是,下腹好似有火。

“妙极!”齐王建抚掌大笑,直到群臣提醒才想起正事。

“变魔术的。”刘川神念扫出虚实,“韩终、卢生、石生……有意思。”

之后,愿意出头的人越来越少,田衡一颗心慢慢沉了下去。

张苍捻着胡须苦笑。

此时,身边的少年站出来。

身形单薄,面不改色,直面形形色色齐官。

少年眼中的自信,好似当年先师荀子一般夺目。

这一幕,直到七十多年后,高祖旧臣、汉朝宰相、北平侯的张苍,临终前依然记忆犹新。

那是波澜壮阔的时代,这位神人第一次绽放光彩。

“琅琊乡刘川,敬献百草纲目一本。”

”刘川是谁?”

齐王建看向田衡。

“琅琊博士,其医术深不可测,有扁鹊之能。”

紧跟着,刘川解开携带的木箱,拿出半人高的布帛,粗细约莫有人的腰身。

六个寺人上前展开,布帛长近十米,密集的文字令人头皮发麻。

不说内容,光是文字量都足以吓人一跳,齐王建坐直了身子。

“百草纲目?此为何物?”

“此乃医书,上古神农所尝百草之分类。”

众文臣上前翻阅,就连稷下学宫的人都忍不住上前一观。

“成书多少字?”一文臣说道。

“十二万字整。”

三天写十二万字,非凡人做到,恰好刘川并非凡人。

为了写这本书刘川几乎搬空了所有炭墨,师父还以为自己先前所写,并不知是三天内写成。

此言一出,群臣喧哗。

十二万字是什么概念?

古今的先贤典籍,不过才四十多万字。

此人一人占了一小半。

内容通俗易懂,识字的人都能看得清楚明了,涵盖草木金乌性状,乃是方仙道不可多得的典籍。

“先生大才!”

有老者忍不住对刘川躬身下拜。

稷下学宫众人第一次深刻认识刘川。

尤其是浮丘伯与张苍,再次对刘川改观。

“好好好。”田衡连道几个好字。

虽是黄老之作,胜在齐全宏伟。

论字数,实乃左传之下,古今第二。

论开创,实乃医道第一。

之后,再无人出来。

今日两部学术著作,其中一篇堪称齐国第一字数的书籍,也算是保证了稷下学宫的颜面。

田衡对此很是满意。

寺人出面,宣读大王旨意。

“封韩终五大夫之爵,专乘一车,赏十万钱,良田千亩。”

“赐浮丘伯、刘川良田百亩,钱五万,专乘一车。”

一些人有些错愕,大王这般肆意妄为,韩终技艺惊人,但按照稷下学宫的规矩,应是浮丘伯与刘川两人任意第一才是。

对此,刘川丝毫不觉得意外。

毕竟是亡国之君, 这种做法不奇怪。

况且他也不要权利,只要今日名声传到诸国即可。

日后天下大可去得。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